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股指期货程序化交易-实盘

14-05-09 11:32 12429次浏览
教授2012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程序化交易在国外已经很成熟,国内尚属起步阶段,本帖旨在向投资者展示一种新的投资交易模式,不作为投资者交易买卖的依据,本帖只是记录程序化实盘的交易情况。特此声明!

程序化交易模型: 2010-4 ~ 2014-5 资金收益曲线(历史测试)2手 50w保证金

月度利润柱状图:


------------------------------------- 实盘计划--------------------------------
实盘启动资金: 50w
交易手数: 固定2手
交易手法: 隔夜,趋势为主
实盘账户下周某个时间到账,到账就开始启动交易,每日记录实盘资金曲线
打开淘股吧APP
15
评论(20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教授2012

14-05-11 12:56

0
@实证 多谢兄的热心解答,你说的问题正是我要表达的
@asonsha  @马克西姆  @十年铸剑 @99满盘红  你们热烈的讨论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交流气氛,更加坚定我实盘的决心。
jasonsha

14-05-11 11:56

0
实际发单为了确保成交,可能还要加6跳以上偏移了,所以对于一个趋势盈利为主的策略 滑点不是问题,试想下,平均每手盈利30跳的策略损失几跳是可以接受的,成交成本总体损失会有但占比不应该大,占比大了就会有问题。正常情况下不是追急涨急跌,也就3跳之内。总之策略的本身决定对这类成本的敏感度。我的理解,只要不是高频交易,对滑点之类的都不会太敏感。

过度优化和拟合,我认为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未来行情是不可知的。
只要做到广谱有效,这类优化是正向的。所谓广谱就是发生概率覆盖到历史数据的绝大部分时段,很均匀,并且效果差不多,而不是呈现脉冲型。或者说正向相比反向效果是持续占优势的、稳定的,那么也可接受。 
我的理解是策略本身的通用性要越强越好,优化只是锦上添花,而非决定这个策略的成败。

就像一道菜,原汁原味怡然非常可口美味,可以略施佐料,但是完全靠佐料来勾引大家的胃口,估计时间一长也就索然无味了。

既然国外程序化程度非常高了,自然说明了程序化的优势和可能性。
只是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或者我们还陷于某些旁枝末节而把握不到主要方向。
实盘是检验的手段,只有观察实盘才知道策略的本身是否是一道美味的佳肴。

你的担忧也非没有根据,几乎99%在网上挂出来出租的交换的收费的,也许就是你所担忧的那种。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实证

14-05-11 11:35

0
“即使是样本内的,如果是多段样本,不同样本段的资金曲线的特性也大概率不一样”

------------为了避免过度优化,我们测试的前提就是:样本数要足够多,且为连续样本,行情经历了各种变化,如此得到的参数具有全局一致性,它适应行情的各种环境。在上面这种情况下,来观察未来样本外资金曲线特性,看是否与原样本内资金曲线有“一致性”表现,这里显然不是指分段优化后各资金曲线上的区别,我们这里更强调“整体特征”的相似性,历史相似性。

  如果训练的样本数不够,的确也容易因“意外”的行情,而出现资金曲线意外走势。
为了避免这类情况,我们特别强调样本数要“足够”。
实证

14-05-11 11:33

0
模型“只活在过去”的原因:

1、“K线样本数”不够,没有有效覆盖各种行情模式,导致过度优化
2、K线样本数虽然够了,但“交易系统信号样本数”不够,没有有效覆盖各种行情模式,导致过度优化
3、“K线样本数”够了,“交易系统信号样本数”也够了,但是因为“参数”较多即“子策略”多,导致每个“子策略”实际分配的样本数不够,造成过度优化
4、模型编程测试有问题,或用了未来函数,得出的是错误的测试报告
5、模型盈利不高,误差与随机偏差导致边际收益失去保护
6、趋势与震荡是永恒的主题,模型都有偏好,在不合适的时机投入了不合适的模型
实证

14-05-11 11:30

0
几个模糊问题的说明:

1、参数多本质上是“子模型”多,如此样本数与交易信号样本数会被分摊,导致样本数不够
2、5分钟级别K线可以容纳的参数如果是8个,则1分钟级别K线参数数量可以扩大5倍,即40个
3、如果样本数10万个就够了,那么研究50万个样本显然是没有必要
4、有的模型信号只有10个,并不能简单说交易信号样本数不够,因为如果这10个信号的每一个都来源于10万个“旁系子样本”数的某些特性的统计结论,那么这10个信号也具有稳定的基础。
实证

14-05-11 11:21

2
关于“优化”下面是我的看法:

其实最大的“过度优化”来源于样本数据少,来源于策略“分段函数”太多,
即 3分钟K线级别“过度优化”的嫌疑,远超过 1分钟K线级别,
即 30分钟K线级别“过度优化”的嫌疑,远超过 3分钟K线级别,.........
而具有一致性的全局性参数的优化,并非“过度优化”的主因。
“参数”本就是反应事物本身特性,如果模型没有参数反而很奇怪,
有的模型看起来参数少,实际上它使用了隐形参数与默认参数,
参数的多少是根据事物本身复杂程度来决定的,
人为的减少参数或增加参数都是不可取的事情,顺其自然才是明智的选择,

所谓参数优化通常就是选择有利于获更多利润的参数,
更多的利润能保护我们的边际收益,
如果样本数据少,参数优化会过度依赖于局部的几个较大行情,
这种“过度依赖”就是过度优化,当数据量足够多时,参数优化要兼顾方方面面的行情,
由于没有那个行情有过度的利润需要优先优化,参数自然也就不会照顾那些特殊的行情,
这种具有全局一致性的不照顾特定行情的参数优化是合理的优化,其优化最优值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这种优化不属于“过度优化”范畴。

如果策略“分段函数”太多,如果交易系统使用了太多的策略,
那么参数过度优化是必然的,原因是交易系统的策略越多,样本变相的就大幅度减少,
比如你有10万个K线数据,如果你只有一个策略,交易信号有1000个,
显然行情样本K线就是10万,交易信号样本就是1000,
但是当你有100个策略时,虽然行情样本K线是10万,但是100个策略中的不少单个策略的交易信号样本大幅度减少,
这种大幅度减少本身就属于“过度优化”范畴。
实证

14-05-11 11:19

0
关于“优化”下面是我的看法:

其实最大的“过度优化”来源于样本数据少,来源于策略“分段函数”太多,
即 3分钟K线级别“过度优化”的嫌疑,远超过 1分钟K线级别,
即 30分钟K线级别“过度优化”的嫌疑,远超过 3分钟K线级别,.........
而具有一致性的全局性参数的优化,并非“过度优化”的主因。
“参数”本就是反应事物本身特性,如果模型没有参数反而很奇怪,
有的模型看起来参数少,实际上它使用了隐形参数与默认参数,
参数的多少是根据事物本身复杂程度来决定的,
人为的减少参数或增加参数都是不可取的事情,顺其自然才是明智的选择,

所谓参数优化通常就是选择有利于获更多利润的参数,
更多的利润能保护我们的边际收益,
如果样本数据少,参数优化会过度依赖于局部的几个较大行情,
这种“过度依赖”就是过度优化,当数据量足够多时,参数优化要兼顾方方面面的行情,
由于没有那个行情有过度的利润需要优先优化,参数自然也就不会照顾那些特殊的行情,
这种具有全局一致性的不照顾特定行情的参数优化是合理的优化,其优化最优值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这种优化不属于“过度优化”范畴。

如果策略“分段函数”太多,如果交易系统使用了太多的策略,
那么参数过度优化是必然的,原因是交易系统的策略越多,样本变相的就大幅度减少,
比如你有10万个K线数据,如果你只有一个策略,交易信号有1000个,
显然行情样本K线就是10万,交易信号样本就是1000,
但是当你有100个策略时,虽然行情样本K线是10万,但是100个策略中的不少单个策略的交易信号样本大幅度减少,
这种大幅度减少本身就属于“过度优化”范畴。
实证

14-05-11 11:11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马克西姆 老朋友! 

希望能看到你的高见。  :)
实证

14-05-11 11:09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教授这里应该是同一周期,

对于同一周期要找到一对“趋势策略”与“震荡策略”配合满意,这难度很高,常常是无解。

我们处理这个问题是通过不同周期策略来搭配。
实证

14-05-11 11:05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优化是必须的,许多参数现实中的最佳值(这种最佳值又确实反映客观规律)凭感觉我们很难知道,

对于模型有深入研究的,应该清楚那类优化有问题,那类优化比较可靠。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