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越的个人看法:
海越股份的一期项目虽未完全交出答卷,但不管从哪方面来说已经是高概率事件了。关于完全达产后的利润仍有较大修正空间,一是满产后实际产能存在20%左右的加量情况,二是副产品氢价值不菲(这一点多数机构未引起重视)。而异辛烷真实差价反而难以确定,但考虑到美国对它的需求缺口和鲁姆斯的合作关系,这一块肯定能保证中规中距,至少不会成为绊马索。
由于渤化的丙烷脱氢已有半年销售数据,所以海越满产后几类产品叠加每股超过一元应该是保底,超过两元也一点不奇怪,未来虽然丙烷脱氢全国产能扩大可能差价收窄,但考虑到副产品氢的产量较大其收益超过主产品的情况有可能发生,以及异辛烷如果有超预期,2015每股有三元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其它创投类,地产类处理都是一次性收益,可以勿略不计。
以上因素是支撑海越在18元中轴具有较好的安全边际。
但未来真正的亮点并非完全是一期项目的成功生产,老板熬了这么多年搭好这个戏台,当然要演连续剧。
海越最具投资价值的是其财务上的高杠杆,小股本,大生意,三亿多的股本,一期满产就有100亿以上收入,而且是现实可行能转变为相当于印钞机的清洁能源,海越二期项目深入产业链后,事实上是在一期的基础上再次加杠杆,而其延伸下去的亮点产品会不断出现,民营企业可不是大国营,惊人的垄断利润自然可以在资本市场获得理想的溢价,这才是老板要的回报。
考虑到未来年总收入保守而言超两百亿级,增发预计摊有限,而未来二期达产每股税后会是令人吃惊的数据,很难说几年后每股税后会不会完全淹没海越现在的市价。关于异辛烷国内销售的问题,我的看法是,作为一个跟
中石化 有十几年深入往来的民营企业,能够在一期增发无法实行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通过银团贷款的模式成功打造出一个大能源项目,我们有理由对它抱信心,年报上有关对于产品推广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未来行政性的推广试用一旦公示,会给海越装上环保的翅膀。
一年多前机构为了挤进参与一期增发而争得不可开交,最后大家都没有争,精明的老板解决了资金后,根本就不卖。
现在二期快推出了,后面的增发应该是大概率,而且在一期完美的现实情况下,卖个梦幻的价格做实百年大业是一定的。但目前在具体情况没有明示之前,现在通过二级市场拿到现货是不二选择。
现在16元以下的价格肯定会远低于将来的增发价。
小公司,大事业,未来稳定的现金流。
那么现在15块多的海越就是理想的价值投资标的。
也许,一个传统的大石化民营企业也能成就为伟大的企业。
----写这篇东东仅是个人见解,知识有限,满纸期盼,难免错误百出,过于理想化,但梦想都是从理想主义开始的,只为真正的海越投资者加以互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