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拥有一双发现牛股的眼睛

14-04-25 20:43 13706次浏览
宁移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好久没来淘股吧了,鉴于大盘基本开启扯淡模式,我也来扯淡一下。

刚开始炒股没多久,我就发现自己拥有一双发现牛股的眼睛,每个大牛股我都发现了。
炒的时间越长,这种感觉越强烈。
可是,基本上发现的牛股都很少买。
买的呢,也买的很少。
偶尔重仓买一次。遇到个洗盘或者稍有收益就退出了。
再到后面,才发现,自己能发现牛股,其实只不过是经常翻股票,所有股票每年都给翻好几次。都认识,一年到头总有那么几个牛股出现的,出现的时候就会觉得早就发现这股有牛相。
其实呢,只不过是在选择性遗忘罢了,大批自己看过但没出头的股票早就不记得了。如同一场选美比赛,开赛之前,所有选手都看过,最后总有冠军产生而已。
那双发现牛股的眼睛,只是看到过,却从来不曾认识过。
打开淘股吧APP
9
评论(17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宁移

14-10-17 12:40

0
宁移

14-10-17 12:40

0
宁移

14-10-17 12:40

0
希望不要打破不准纪录!!!
宁移

14-10-17 11:26

0
这下股吧可以消停一段时间了,这么多蓝翔毕业的题材挖掘机,挖出个大翔
宁移

14-10-17 11:25

0
沪港通利好的兑现吧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寒梅雪松

14-10-17 11:19

0
宁兄不介意的话,上图一张:
寒梅雪松

14-10-16 20:46

0
我在9月28日提到的“现在有一个实例,各个方面来评估都可以是极佳中线股的标的,似乎有短线者介入;待我继续观察,如果该股未能成功地上涨,这就是很好的例子~~~”就是上海电气。过一段时间我再上图分析。
@宁移
宁移

14-10-16 19:05

0
先杀空再杀多,居然没有恐慌情绪,奇怪!
宁移

14-10-15 21:53

0
交易中有些行为颇为符合死亡本能,尽管表面是求生本能,实质却是自暴自弃,自毁倾向。
宁移

14-10-15 21:47

0
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 / death-drive)又被称为毁坏冲动、攻击本能或侵犯本能;这是一种要摧毁秩序、回到前生命状态的冲动。
"死亡本能"按照弗洛伊德的学说主张,这种学说认为每个人的身上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而达冲动起初是朝着我们自己本身而发的。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死亡的本能设法要使个人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只有在死亡--这个最后的休息里,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生命由无机物演化而成,人从黑暗、温暖而平静的子宫而来。睡眠与死亡的境界与人所来自的地方条件相似,所以生命一旦开始,一种意欲返回无机状态的倾向随之而生,这就是死亡本能的来源。
平常所谓的攻击驱力,可以说就是死亡本能的衍生物,只不过只将毁灭的对象从自身转移到他人而已。当指向外界的攻击驱力因受到障碍而无法满足时,便会转向攻击自己(例如自杀)以图自我毁灭。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弗洛伊德后期思想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爱的本能(或为性本能),二是死亡本能。前者是建设性的,后者是破坏性的。后者破坏的目的,直白的说法是为了找死,文雅的说法则是渴望从有机物状态回到无机状态。这两种本能虽然作用相反,但却同时并存,此涨则彼消,此消则彼涨。
弗洛伊德引用斯歌波乔尔(Schopchauer)的话断言道:“所有生命的目标都是死亡”(1920a/1955,第38页)。死亡本能,或有时也被称为死亡愿望的最重要的派生物是攻击,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攻击是指向外部对象而不是指向自身的一种自我毁灭的需要;弗洛伊德认为,残酷、自杀、谋杀以及攻击都是死亡本能驱使的。虽然弗洛伊德从没有把死亡本能理论发展的像求生本能理论那样完整,但这一理论仍然是他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弗洛伊德认为生本能和死本能是人类两大基本本能。和日神,酒神的关系一样,生本能与死本能也是对立统一的。对立的就是两者的目的与作用截然不同。前面已经论述了这两种本能的种种。生本能,它富于建设性,它的“目标就在于不断建立更大的统一体,并极力地维护它们——简而言之,是亲合”。[48]死本能,它富于破坏性,“目标是取消联结,故而带来毁灭”,“它的最终目标是使勃勃生机变成无机状态”。[19]统一的方面就是生本能服务于死本能,但实现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不明显的。“一切生命的目标就是死亡”。[50]弗洛伊德认为,“一切有机体的本能都是保守的,都是从历史上获得的,并且朝向回复某种较早期的状态”,“原始生物实体从一开始就不想改变,如果条件不变,它就总是只重复同样的生命历程”,“有机体的保守本能已经每一种强制性的变化被同化到有机体生命的过程中,并且把它们储藏起来,以供今后的进一步重复”。[51]可见,弗洛伊德认为,世界本来是无机的,生物的出现就是因为世界发生了变化,世界环境的变化使得生物有了繁殖的能力,也就是说有了生的本能,但明显这是外界促使其在生物体中形成的,真正先天存在的是无机的本性,死本能就是把人带向无机的,所以,生物的目标就是向死前进,生物的真正本能是死本能。弗洛伊德认为,“正是通过爱欲这个机构,指向外部世界的破坏性本能才从自身发生转向”,[52]“本能冲动的本身一定是爱欲和毁灭性的混合”,[53]就是说,死本能,它是与生本能同行的,死本能是生命活动真正要达到的目的,生本能必定和死本能同行,而且为死本能服务而已。由于“死的本能在本质上是缄默的,生命的叫喊大部分是从爱欲发出的”,因此,要达到死本能的目的,其途径是迂回曲折的。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