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浪漫
这段时间我都在做反思,翻阅资料的时候我发现2000年前后是巴菲特大爷的小年,1999,2000,2001这三年老巴是我成绩分别是0.5%,6.5%,-6.2%。怪不得当时的人们都笑话他老了。回溯当时的背景,正是第一次网络股高科技浪潮,老巴等于完全踏空了。老巴事后的解释是不了解的行业不做,但是我想这还不是完全的解释。我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目前来说,老巴是人类投机历史上最成功保持时间最久的一位,这点大家毋庸置疑。而且美国投机市场衍生品种众多,一年涨百倍的品种都非常的多。那么为什么超越巴菲特的人这么少?纯数学的角度是不好理解的,难道人类投机极限,以30年的跨度来看,也就25%复利到顶。所以就这点来说,我理解为如果某个人盈利速度特别快,不是市场要改变方法打击你,而是会形成单独对付这个人的利益集团,进而消灭他。市场是大而统的概念,能对付人的也只有人。这是其一。
其二是,人们只容忍温和的投机派长期存在,因为这样的人与对手盘互生互荣,谁也离不开谁。如果利益集团要消灭这类人,同时也在掘自己的坟墓,所以必须给这类人留下生存空间。
第三,1929年巴菲特的师傅格雷厄姆破产,众所周知大炒家利物莫也在这次崩盘中牺牲。也就是说老巴算是间接经历过大崩盘的人物。所以在他的体系里风险防范一定是很严密的。1999年网络股脱离业绩的狂暴肯定吓坏了巴菲特,如果他看懂一定是不会放过的。只是在他当时接近70年人生阅历的范围里他找不到这样的案例,以他严谨注重企业业绩分析的个性来说,放弃是必然的。所以
纳斯达克从2500-5100这段狂暴主升浪里面,老巴颗粒无收。
从之前谈到的几点看,老巴的系统并非没有缺陷,但是更长期的看老巴的系统无疑是最优秀的之一,短期的不作为却不影响长期的持续踏步向前。一个不完美的系统可以占据人类投机的皇冠宝座,从中我们有可以看出什么呢?
我谈我个人的体悟:
1.人类这种动物个性里面有许多不好的因素在制约着它们的前进和发展。
2.投机市场在人性的制约下,其实比的是长期谁犯错更少。所以我们要建立的系统实际应该是长期(10年只是起步的时间)看犯错尽可能少的系统。这里我又要说我过去屡次提到的寓言《龟兔赛跑》,到今天我依然觉得这个寓言是人类投机史上最佳的寓言故事。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年”“小年”,所谓大年就是顺的年份,所谓小年就是不顺的年份。说更细一点就是,在你的“小年”老天会安排很多你过往十年甚至数十年不曾见过的事物来考验你,如果顺利过关就会奖励你,不能过关就会抛弃你。孟子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筋骨饿其体肤”,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4.遇到自己“小年”的时候,每个人应对的方式是不同的。有些人主动出击,有的人抱残守缺,看清方向,而后再动。大家看到老巴守了3年,在全世界的质疑声中,苦苦守了三年。有心人可以找一下老巴在股东大会上的公开信,了解一下他的心路历程。对于他不曾见过的现象,老巴为了避免犯错,缩进了乌龟壳,直到他认为回到了熟悉的市场氛围的时候才大打出手。此时老天又一次奖励了他,全球惊呼姜还是老的辣!他的这种应对方式可能不被大多数接受。但是不了解对手的套路就盲目出手,只怕会有更坏的结果吧!
92年,去了俄罗斯,那个时候的俄罗斯,正好处在休克期,刚去的时候,一个美元换两百卢布到四百卢布之间,一个美元换7到8个人民币之间。
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忽然觉得在老大哥年前牛逼了,有钱了,也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以我为例,曾经换了一万卢布,25元的币值,厚厚一小沓,在莫斯科的街头,看见一个乞丐,就给一张,绝对的一个傻逼诺维奇一个,早知道,那个时候,一杯高纯度的酸牛奶,才40卢布一杯。换算到现在超市里,应该是28元人民币左右。
某一天,去阿尔巴特大街买东西,从大概东口进去的时候,一个美元换四百到伍佰卢布,当我走到中间位置的时候,大街上的气氛明显变化,很多人都惊慌失措的,然后就看到那些挂着纸牌的换汇者,急匆匆的把汇率修改成:一个美元换两千卢布了。
摊位上的物价倒是变化不大,我还是一两千卢布的价格,买了一本黄色读物。
后来知道,当天发生了谋反叶利钦的事件,所以汇率在我溜达的过程中,发生爆贬。
但我感觉,汇率贬值,不代表购买力贬值,卢布的购买力并没有太大变化,尤其是食品价格,相对很稳定。
我们即将面临一个类休克的时期,请不要惊慌,因为我们比俄罗斯拥有的优势就是,我们的轻工业发达太多了,汇率贬值,不会影响到有工作的阶层,除非我们学叶利钦,和金二世,用新货币取代旧货币。
什么属于价值商品,真的人各有志。我在人生观建立的关键时期,去到了俄罗斯,所以潜意识里,总是觉得未来会潜藏危险,所以我总是会寻找那些能够即时变现的机会。
美元,商业地产,真正的小型加工企业(大的买不起),必须的工具如摩托车,具备高附加值的公司股票。具备耕作条件的农田,等等吧,我想我能参与投资的,就是这些了。
俄罗斯当初到什么地步了?
是的,很穷,当时去商场,货架空的吓人,买鸡蛋的时候,五盘,只有五盘,就告磬。后面的马达母,无奈的看着我笑,现在想想,很是作孽的年少轻狂。
买烟,他们都是一根一根的买,我是一条一条的买,现在回想,为什么没人揍我一顿。中国人的自私,我就是典范之一。
食品,老师家里每个礼拜给她送土豆,那是她的口粮,但还是花钱给我配了眼镜,让我 现在异国他乡感受到母爱。她还教了我一些英语,德语和西班牙余。还挤出有限的钱带我去郊区的教堂还有圣彼得堡,领着我去听歌剧看芭蕾我想给她钱,人家不要。后来还替我申请免试资格。唉,每到发工资的日子,她都会穿最好的服装,然后小心翼翼的将一张面值五万的钞票放进口袋,这是真正的尊严,素质高,就高在她的身上。
但这些都不是生活,实际的生活就是,卢布的购买力真的没下降多少,四百卢布可以买到一大块黑面包,撒上盐,蜂蜜,奶油,可以吃两天。酒也一样,拙劣,高度,两千卢布一斤。足够喝两天。取暖的事情纯粹谣言,我从来没看到有人喝甲醇或者烧报纸取暖。
对了,起码我在的时候,仍然在坚持免费医疗,有一次哥们被捅伤,医院的救治粗暴且残忍,疼的哥们嗷嗷叫,但免费,一个卢布都没要。
所以,休克中的俄罗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死人是一定的,营养不佳,心情抑郁,嗜酒好斗,都是死人的原因,但自古至今,俄罗斯人都保持着高级别的非正常死亡率,所以,休克不是人口锐减的唯一理由
盈利快也是有风险的,最常见的就是回撤也快。如果你研究出了上去快,回来慢的方法,那么恭喜你,这辈子打败巴菲特就是你了。
基本上的选手都控制不了回撤。最著名的大作手,也是屡次三番的控制不住回撤,最终不想玩下去了,对自己生命说了BEYBEY。我个人的理解是富于攻击力的方法具有与生俱来的缺陷,而且你很难找到这个漏洞并修补它。所以许多人在投机市场里昙花一现,有个别人如流星璀璨,更多的人则是如鱼跃水面,转瞬杳无踪迹。而我们更多提起的还是那个不老常青树巴菲特,他,攫取了太多的目光,其他人说到底还是配角。
十年内的成功都不算真的成功,如果你能保持30年都成功,那么这个成功就值得研究了。因为我相信老天一定会研究出一款风险来对付你,如果你在这一年能反省自己的漏洞,加强自己的能力,那么接下来的路就会顺起来。
不同的市场需要不同的交易策略和方法,不是简单的通用。可能宗旨是一致的,但是具体的方法肯定是要变的。期指适用的策略,在期权市场一定要变化,就是这个道理。猫狗都是动物,但是吃的东西就是不同。
不同的人生阅历会得出不同的人生感悟。巴菲特成长的年代股市远没有这么牛逼,美国应该也算是刚刚进入世界霸主的起步阶段,所以他对于股市的认知和其他人必然有不同。而对于大多数美国选手来说,站在2000年这个档口,甚至都不太清楚什么是熊市。以
道琼斯为例,1974年底见底之后,美国股市一路向上,期间就没出现过跌幅超过30%的熊市,调整时间也几乎都在一年之内。就算是活跃的纳斯达克指数也没有调整超过35%的案例,对比于中国人,美国鸡巴们实在是太幸福了。假设说有个年轻人75年大学毕业后进入股市,到了50岁的时候他会得出什么样的股市经验?我想傻逼都会知道好公司拿着就行了吧!所以不同阅历的人对同一个事件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并采取不同的对策。只是结果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