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白守黑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美国的通胀未必能一直保持低位。
笔者以往曾提出过一种猜想:全球发达经济体2000年后保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低通胀,其原因在中国加入世贸后一直在输出通缩。
但这一趋势在2013-2015期间将迎来长期拐点,基本原因有二:一、人口结构与劳动力规模出现长期拐点;二、RMB长期以来的超级注水周期,已形成无可救药的大规模资产错配与金融体系僵尸化,内需启动成为泡影,资金的低效沉淀将使市场利率水平迟早突破管理当局的控制水平,目前看2013此趋势已基本形成。
还有哪个地区能提供对中国的替代?越南等规模太小,印度不适合长期在中国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野蛮资本,于是,FED将迟早面对跳升的通胀。
如果此局面出现,中国不可能指望FED在退出QE的操作中犹豫不决,相反,我们最好假定其会依据长期以来的管理逻辑,当通胀威胁加大且早已知会市场存在退出QE计划时,坚决实施退出。
权衡利弊后,理性的决策通常是美体制下最可能的决策。固然,实施退出,美国也将为此付出较大代价,但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其他的,就不必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