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反思大众的投资模式,没有追捧三高的资金,机构拉高了卖给谁?
中国股市固然有上帝之手操心过度,但大量闲散投机资金的交易风格更是主要成因,有鱼就会有撒网的,有肉就会有拿刀的,彼不做鱼肉,何来刀俎,海外诸多市场,束之高阁的也不在少数。监管固然有监管的问题,根源还是资金结构,即使没有IPO,一年翻三倍的创业板也早已是高举的屠刀,股市的主要趋势必然是自身的资金与股票对比的变化,外在的政策借力打力罢了。
IPO总会出的,以后注册制,也不存在什么暂停的说法,改革总会有推进,有了先头改的,后面会有持续跟进的部门,主席说了,稳步推进不要抢跑,说明各部门都在跃跃欲试了,当然初期大多是表态糊弄事而已,正如本次的IPO,还是行政管理思路的产物,与其悲天悯人,不如和资金一道表达态度,或者继续寻找下一个改革兴奋点,用不了3天,资金又会活跃起来,饭总是要吃的,政策对于机构不过是免费的出货和打压的道具罢了。
什么是利好,价格低就是最大的利好。什么是利空,高处不胜寒。
痛骂A 股的人,可以去港股和美股试试,生存几率几何,不同的市场不同的资金结构、不同的文化,衍生不同的特点,无它,这已经是保护较好的市场了,自身投资理念不成熟的人在港股和美股被彻底剿杀的概率更高,
昌九生化就是预演和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