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下周重大题材:“中欧自贸区”起点——重庆!

13-11-22 18:45 5186次浏览
VIP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渝新欧铁路:重庆向西,穿越世界心脏

重庆渝新欧铁路



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实验专列顺利开行

2011年6月30日,一辆满载6万余台“重庆造”笔记本电脑、1万余台液晶显示器,货值1900余万美元的列车缓缓驶出重庆火车站,经过1万多公里的长途奔波,13天后顺利到达德国西部工业重镇杜伊斯堡。自此,在过去8个月经历了国内段、中俄段及全程3次测试后,渝新欧铁路终于进入常态化运营。

“渝新欧”铁路是重庆至欧洲的一条国际贸易大通道,由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铁路部门和重庆市政府共同打造。据重庆市物流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条通道现已形成了稳定的运行线路:始发重庆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最终到达德国工业腹地鲁尔区重镇——杜伊斯堡。全程11179公里,其中国内段3777公里。目前,重庆经渝新欧铁路通道发往欧洲的班列为每周两班。

重庆市物流办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渝新欧铁路共开行17个班列,运送699个40英尺集装箱,97万台重庆造笔记本电脑和20万台重庆造显示器。入驻重庆的全球3大笔记本电脑品牌商惠普、宏碁和华硕,都通过渝新欧铁路运送了自己的产品。

在进入常态化运营后仅仅半年的时间里,渝新欧铁路能够交出这样的成绩,让重庆看到了美好的前景。当地一些政府官员,最近每每谈及渝新欧铁路的运行状况时,总是难以掩饰内心的欣喜之情。“依照目前的情况乐观地估计,不久之后渝新欧铁路有望每天开行一班专列”,重庆市经信委一位官员说。

“渝新欧”动作频频

3月中旬,从重庆市外经贸委传出消息,重庆计划在欧洲开建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同时积极争取在本土打造一个国家级进口分拨中心。今后,从欧洲进口的商品通过渝新欧国际铁路专线运抵重庆后,可由这个分拨中心发往全国各地。

重庆市外经贸委主任王毅表示,目前,重庆已将比利时安特卫普及德国的渝新欧专线停靠点,初步确定为欧洲进口商品集散中心的备选地点。集散中心的建设时间表和投资规模等细节,则还在规划之中。

与此同时,重庆还打算在今年之内,推动渝新欧国际铁路继续西进,从德国的杜伊斯堡西延至比利时的安特卫普,使欧盟总部所在国比利时与重庆直接相连。

而据重庆市国资委有关人士日前透露,中国铁道部正联合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德国和波兰的铁路部门,合资筹建的渝新欧国际物流公司。这家公司将由中方相对控股,在重庆注册。目前已完成商业计划书的编制、名称预核准网上申报,并已通过工商行政部门同意,近期就有望正式挂牌成立。

据悉,重庆之所以极力促成渝新欧国际物流公司尽快成立,除了要确保渝新欧国际铁路的畅通运行外,另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解决返程的货源问题。

记者从重庆市外经贸委获知,渝新欧铁路运出去是满载,但返程货的比例却很小,回来经常是空车皮。“这很可惜!”列车“返空”现象,必然导致渝新欧铁路的运输成本的无谓增加,影响渝新欧铁路的货运。

另一方面,比利时安特卫普是欧洲的重要港口,今后,渝新欧铁路终点如果按计划从德国杜伊斯堡西延至此,并且重庆还如愿在这里建成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就可以实现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的双向对开,让返程车有货可运。到时,像比利时巧克力、意大利时装等欧洲商品,都可以借此道转运至国内。

重庆的收获

重庆地处西部内陆,长期以来,由于进出口物流通道不便,货物要出口到国外,不得不“南辕北辙”似的绕道而行。

从重庆出发,沿着西北方向直线距离不过1万公里就是欧洲。但是,按照向东出海惯例,过去重庆货物只能东运上海,装船后南下穿越马六甲海峡,再转向西北前往欧洲。这一圈绕下来,足足多走了2万公里路程。

因此,重庆的对外贸易及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

2008年,重庆提出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目标,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2009年,重庆抛出了“一江两翼三洋”国际物流大通道构想,其中之一就是通过兰渝铁路,由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鹿特丹港通达大西洋

此后,重庆经过几番艰辛努力,得到了中央和相关国家的支持,终于打通了欧亚大陆桥,成功开行渝新欧国际铁路专列。

在重庆大学经济学教授廖成林看来,此举极具战略眼光,对推动重庆早日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按照规划,重庆市致力于在“十二五”期间建成集航空、铁路、高速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于一体的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这种背景下,这条以重庆为起点的直通欧洲的渝新欧铁路,将与重庆通往国内外的其他交通基础设施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产生物流倍增效应”,廖成林说。

自渝新欧铁路开通以来,国内外物流企业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了重庆。记者了解到,目前,中铁集装箱公司、德国铁路等国际物流巨头都有意成为渝新欧铁路的承包商。丹麦马士基、美国普洛斯公司、香港招商局集团及日本富士通旗下的富太通物流等国际物流巨头,也纷纷抢滩重庆。

另一方面,重庆还有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所有这些利好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重庆物流在中西部脱颖而出,投资环境丝毫不逊色于沿海地区。

据重庆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突破百亿美元,同比增长幅度超过66%,利用外资规模占到中西部总和的四分之一。截至2011年底,入驻重庆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突破200家,总量居中西部第一。

渝新欧铁路带给重庆的还不止这些。

据了解,渝新欧铁路有两大特色,一是根据“安智贸”便捷通关协议,仿照欧共体,实行海关一卡通。重庆海关检过的货物,在沿线其他海关都会被承认通关有效。

另一个是“五定班列”,定起点终点、定运行路线、定运行时间、定运输内容和定运输价格。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国内其他地方的货物要经过渝新欧铁路运往欧洲,就必须先运至重庆报关,因为始发站在重庆。

“这样一来,通过制度设计,重庆实际上‘垄断’了渝新欧铁路”,唐路元说。重庆由此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国际贸易转口口岸。而重庆从中得到的直接好处,就是像沿海地区一样,也能分享内陆其他地区进出口货物的关税或增值税(关税虽然是中央税,却能体现在地方GDP中)。

助推中欧贸易


渝新欧铁路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最终到达德国

在过去,货物从我国运往欧洲主要靠航空和海运。海运大约需要40天,时间长,运费低;空运大约需要时间2天,速度快,但成本很高。渝新欧铁路开通后,我国货物运输到欧洲的时间仅需13天左右,比海运快了20多天,综合物流成本却与海运相当。

“这种改变的诱惑显而易见”,唐路元认为,它不仅使得重庆本地商品出口更为快捷,也给四川、云南、贵州、陕西、湖南和湖北等周边省份的商品出口带来了一条便捷通道。甚而至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货物也会被吸引过来,经重庆报关后出口——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货物如果用一两天时间从沿海运到重庆,再从重庆走13天到欧洲,也比原来海运所花费的时间快了不止1倍。

这就意味着,随着渝新欧铁路的开通,过去以东部沿海城市为重镇的传统对外贸易格局将被打破。地处内陆腹地的重庆,将一跃成为中国面向欧洲出口商品的重要中转站和“桥头堡”。“在重庆这个龙头的带动下,中西部地区将通过渝新欧铁路,加快融入国际市场,分享国际市场一体化带来的好处”,廖成林认为。

早在2010年,沿线各国就对渝新欧铁路“虎视眈眈”。当年6月,在渝新欧铁路国内段试运行都还没有开始的时候,比利时安特卫普省长卡西?贝嘉蒂就造访了重庆,与当地领导讨论了双方在经贸、物流等方面合作的潜力,并在重庆设立了经贸办事处。2011年2月,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和蒙古等中亚六国的货运代理协会抱团来渝,一起讨论如何利用“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加强与中国内陆的货物贸易。此外,德国、匈牙利和维也纳等国政府也相继组织企业到重庆考察,希望在渝设立物流公司或办事机构。

种种迹象表明,由于在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上的优势,渝新欧铁路已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中国与渝新欧沿线各国之间的贸易,中欧之间的贸易,也会因为这条铁路获得更好的发展。

正如英国《泰晤士报》评论的那样:随着渝新欧铁路将更多货物直接运至西欧消费者手中,重庆和中国西部将相应成为推动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的一台“更重要的发动机”。

新的能源通道

事实上,渝新欧铁路对中国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数十年来,中国的能源进口主要依赖途经马六甲海峡和南中国海的海上能源通道。由于马六甲海峡和南海地区局势变幻,各国利益牵扯极深,还有大量海盗出没,货运风险相当大。

一旦前述地区出现任何风吹草动,中国的能源进口就有可能受到严重影响。这就好比被人扼住了咽喉,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从长远来看,中国亟需开辟一条新的能源进口通道。

地处欧亚大陆中心位置的中亚地区幅员辽阔,战略地位重要,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其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更是大国觊觎和争夺的对象。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曾将欧亚大陆比喻为“世界岛”,将中亚称作其“心脏地带”,并认为谁能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能统治世界。而途经中亚的“渝新欧”铁路,显然已经深入到了世界的心脏地带。如果中国能够利用这条铁路开辟一条新的能源进口通道,就会在能源进口方面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在确保能源安全的战略上打响至关重要的一枪。

在未来,随着渝新欧铁路逐渐发展壮大,即便其不能取代马六甲海峡的能源进口通道地位,也会为中国的能源战略多提供一种选择。“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在事关国家安全的能源方面,不能总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唐路元说。

在渝新欧铁路开通之前,世界上共有两条欧亚大陆桥(即用铁路把欧亚两侧的海上运输线连接起来的便捷运输通道):一条以俄罗斯东部的哈巴罗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为起点,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到达荷兰的鹿特丹港;另一条东起中国江苏连云港 ,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直抵荷兰北海边的鹿特丹港。渝新欧铁路开通后,世界上就有了第三条欧亚大陆桥。

廖成林认为,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渝新欧铁路将使得中国与沿线亚洲各国及欧洲国家的贸易往来日趋紧密,从而拉近中国与中亚、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这无论对保障中国的外部资源需求还是国家安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军控与防扩散中心秘书长洪源分析指出,在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30年里,中国主要面向海洋或濒海国家发展经贸往来,海洋对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贡献超过了陆地。而在未来,渝新欧铁路将会不断提速,其“威力”会更大。这将助推中国重新树立陆上贸易强国的地位。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3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ljldcs

13-12-11 17:19

0
太长了吧
二哥王

13-11-25 15:41

0
会议今天开幕
VIP

13-11-24 23:14

0
“渝新欧”:为货物运输提供多元选择

当记者来到“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的源头——重庆市团结村时,很遗憾未能见到这班行驶在打通了中国内陆向西,经中亚、东欧直达欧洲腹地,被誉为“新丝绸之路”陆路通道的专列。就在两天前,“渝新欧”承载着货物再次踏上了远赴欧洲的征程。

“‘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起于重庆团结村,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全程11179公里,全程运行时间约17天。‘渝新欧’的顺利建成,有效破解了内陆地区发展外贸的物流瓶颈问题。”重庆海关关长马忠源说。

“时间上它比海运到欧洲要节省20天以上,运价上仅为航空的1/4,对于‘附加值高’、‘运输时效强’的货物,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说到“渝新欧”,重庆海关监管通关处副处长牛贤丹侃侃而谈。

1万多公里的路途,跨越不同国家和地区,地形、环境、制度、条例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需要一一解决,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为了确保“渝新欧”货物快速通关,在海关总署的支持下,重庆海关积极协调上海、南京、乌鲁木齐等地海关,探索建‘渝新欧’转关协作机制,简化跨关区转关作业,使得班列出口货物在报关地、中转地、出境地监管手续均相对简便。

为切实帮助企业降低通关成本,重庆海关采取人工归并舱单、凭保放行、允许货物直接运至工厂的方式,将铁路提运单由原来的41份归并为3份,报关单也由原来的200多票减少为28票,为企业节约通关成本近7万元。同时还采取提前征收保证金的方式,班列抵渝后即可凭保放行、货物直接运至工厂,海关派员到工厂实施验放,又帮助企业节约通关成本近3万元。

“目前,‘渝新欧’国际货运班列已实现每周三班常态化开行,明年有望增加到每天一班。”牛贤丹说。

在年产8000万台笔记本电脑的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重庆西永海关副关长贾勇告诉记者:“为了提高‘渝新欧’通关效率,重庆海关推行了针对IT企业‘边生产、边装箱、边集结、后集中办理通关手续’的运作方式。”

跟随着便利、快速驶出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的运输车,记者来到了团结村铁路中心站,感受便利通关的真实效用。

“以这一份报关单为例。‘渝新欧’班列的笔电产品一经生产出厂,即可在特殊监管区内办结所有通关手续,将现场接单、查验等环节整合前置,较一般通关流程,至少节约现场通关时间近5个小时,有效提高了通关效率。”在重庆海关驻车站办事处主任唐明江的讲解下,记者进一步了解到便利通关的好处。“出口的IT产品抵达海关监管场所后,由车办处派员直接监管至‘渝新欧’班列,全面落实了对于笔电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承诺。”
VIP

13-11-24 22:55

0
重庆新丝绸之路起点

“重庆为什么不可以成为‘新丝绸之路’的起点呢?”10月8日,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罗仲伟表示:“古代丝绸之路是将西安作为了起点,但是现在重庆完全依托渝新欧铁路,成为新丝绸之路的起点。”

对于重庆而言,让渝新欧上升到国家战略,并成为新丝绸之路的新起点正是其努力的目标。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获悉,重庆市正在组织人员进行课题研究,准备近期形成规划方案上报中央,意图将渝新欧国际大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旦上升到国家战略,这条连接中亚和欧洲的国际大动脉势必会推动重庆乃至周边地区的对外开放,助推内陆地区成为开放的高地。
古道边

13-11-24 20:46

0
这个要顶
渝新欧铁路意义重大
VIP

13-11-24 10:13

0
PS755

13-11-24 09:50

0
关注
翻番股

13-11-22 22:47

0
修高铁呗
幻想1983

13-11-22 22:37

0
才涨两个涨停就准备造势出货了哇
VIP

13-11-22 20:29

0
开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篇章


发布于:2013-11-20 9:16:00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陈易

内容提要:第十六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即将在北京召开。此次会晤恰逢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这次领导人会晤将确定中欧关系未来发展方向,制定面向2020年的中欧战略合作规划,实现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和“欧洲2020”战略有效对接,全面释放中欧互利合作的新红利,为中欧下一个十年的合作绘制宏伟 ……

  吴海龙

  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始终把握好中欧关系的发展航向,妥善处理和管控经贸摩擦等分歧,中欧关系将驶向更加波澜壮阔的下一个十年

  第十六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即将在北京召开。此次会晤恰逢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这次领导人会晤将确定中欧关系未来发展方向,制定面向2020年的中欧战略合作规划,实现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和“欧洲2020”战略有效对接,全面释放中欧互利合作的新红利,为中欧下一个十年的合作绘制宏伟蓝图。

  下一个十年,在政治领域双方要加大交流,不断增进战略互信与合作。中国将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以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独立一极的作用。我们也希望欧盟继续尊重和理解中国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核心利益。欧盟是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欧应在应对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维护能源和粮食安全、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全球治理等全球性事务及地区热点问题上加强协调与合作,这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

  在经贸领域,双方应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中欧相加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3,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双方贸易在过去十年翻了两番,应共同致力于在2020年再翻一番,突破1万亿美元。欧盟已成为中国在发达经济体中的最大投资目的地。双方即将启动投资协定谈判。这是欧盟首次代表28个成员国对外商签投资协定,一旦达成将为双方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中欧更应顺应全球贸易自由化发展大势,积极探索建立中欧自贸区,力争形成贸易、投资双轮驱动的合作格局,为双方在更大规模、更高水平上实现互利共赢奠定基础。

  在科技创新领域,双方应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欧盟科技实力雄厚,创新能力世界领先,如果能与中国广阔的市场相结合,将为中欧合作注入新的动力。此次领导人会晤期间,双方将开启首轮创新合作对话,继续加强在节能环保、现代农业、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合作,在项目规划、成果转化、高科技贸易方面迈出更大步伐,既助力中国经济升级换代,也为欧洲科技提供巨大市场机遇。

  城镇化领域合作可成为中欧合作“新引擎”。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蕴含着巨大发展潜力和市场。而欧盟约3/4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及周边地区,在城市发展方面经验丰富。作为领导人会晤的配套活动,这次双方还将在北京举行城镇化合作论坛和中欧城市博览会,在智慧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进行交流和合作。

  在人文领域,双方应不断夯实中欧关系发展的社会基础。中欧已建立了伙伴关系的“第三支柱”——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并成功举办了“中欧文化对话年”和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采取了互设文化中心、建立中欧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合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增加互派留学生等举措。同时,中欧互为重要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旅游合作空间巨大、前景广阔。双方已就可持续旅游合作达成一致,将致力于简化签证手续,为中欧人员往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中欧人文交流将极大增进中欧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也将成为东西方文明包容互鉴的典范。

  中欧未来合作的蓝图即将绘就,前景美好而宽广。只要双方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始终把握好中欧关系的发展航向,妥善处理和管控经贸摩擦等分歧,中欧关系将驶向更加波澜壮阔的下一个十年。

  (作者为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吴海龙)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20日 02 版)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