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农牧:完整产业链 追溯保安全——访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侯建芳 |
[不支持站外图片] [不支持站外图片]
文/通讯员 左君玲 11月16日,在中国农业合作社首届(北京)高峰论坛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魏传忠为雏鹰农牧集团颁发“三门峡雏鹰黑猪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证书,雏鹰农牧集团董事长侯建芳代表企业发言。 据悉,三门峡雏鹰黑猪是目前我国生猪养殖领域唯一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的产品。 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定,是我国现阶段对生态原产地产品,最高规格的认定保护。受保护的生态原产地产品将在政府采购、出口等方面享有优先地位。 据了解,目前我国仅有17个产品获此保护。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涉及河南、山东、黑龙江、江苏等省,产品涵盖了苹果、食用菌等农产品( 000061 ,股吧)和食品,雏鹰农牧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在三门峡雏鹰黑猪获得“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之后,“雏牧香”生态肉等系列产品即将“新装”入市。 “生态标签” 树立生态肉品牌新高度 三门峡雏鹰黑猪是雏鹰农牧集团自主培育的优良品种,优选我国品种优良的地方黑猪与国外优秀品种杂交而成,该品种繁殖性能突出、体质强健,耐粗饲、抗应激能力强、肉色好、肉质优良,其肌纤维直径比目前的普通商品猪细,具有比较好的口感。经过多次综合考察和对比、分析,雏鹰农牧集团选定在自然条件优越的三门峡实施雏鹰黑猪的养殖。 三门峡属国家级森林城市,山川连绵,植被茂密,生态多样,符合原产地地貌特征。远离居住区的群山,创造了发展养殖的天然防疫屏障;绿植丰富,为黑猪提供了充足的天然青绿饲料;生态多样,有发展生态畜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雏鹰农牧集团三门峡生态养殖基地,共占用荒山、荒坡40万亩,计划出栏三门峡雏鹰黑猪100万头,如此足够低的养殖密度,为三门峡雏鹰黑猪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 三门峡雏鹰黑猪的饲养方式不同于常规圈养,其采用轮牧放养的养殖方式,饲喂十个月以上出栏。在规定的放牧时间内,三门峡雏鹰黑猪到舍外自由觅食。但放牧也是有时间性的,需要根据天气和饲料作物以及猪只的大小情况做出合理的调整,一些不适合放养的阶段比如保育、妊娠、分娩或后备等阶段的猪则遵循科学的饲喂管理办法进行人工养殖。 把三门峡雏鹰黑猪放之于大自然中自由放养,是动物福利的最高体现;野外拱食,符合猪原始的采食方式,同时,通过黑猪的拱食行为,补充土壤中的矿物质,增加猪的自身抵抗力;如此放养条件下养成的猪,肉质鲜美、口感佳。同时通过种养结合的形式,猪的粪污还可以用来为蔬菜施肥,实现还田。回归了生态,减少了污染。 结合三门峡雏鹰黑猪的品种特点、养殖模式及节能减排要求,雏鹰农牧集团在对其饲喂时更注重营养的充分补给。 专家表示,猪的生长需要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这些营养成分无法从青绿饲料或放牧满足。为了养出健康的猪,雏鹰黑猪需要饲喂以玉米、豆粕、麸皮等为主原料的专用饲料,饲料原料所用玉米为精选东北优质玉米,从种植到收购,层层把关。2010年,雏鹰农牧集团在吉林洮南成立了自己的全资子公司,从东三省粮食基地进行玉米等原料的收购,通过铁路专用线运到饲料厂加工,集团自主购进原料、自主加工饲料,严格杜绝违禁添加品的出现。据了解,三门峡雏鹰黑猪在科学饲喂之余,还会辅助采食苜蓿草、胡萝卜、白菜等青绿饲料,补充蛋白质及微量元素,提高其机体健康。 三门峡雏鹰黑猪荣获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表明其产品的生态品质获得了国家认可。三门峡雏鹰黑猪的肉品雏牧香生态肉,因其生态、健康的品质,纯正鲜美的口感,一直深得消费者的青睐。 获得“生态标签”的三门峡雏鹰黑猪,树立了“雏牧香”生态肉品牌的新高度。 创新生态养殖模式 夯实食品安全基础 据了解,生态养殖国家及行业目前尚无统一标准,雏鹰农牧集团在三门峡投建40万亩生态猪养殖基地,是在生态养殖领域的一个大胆探索和创新。而三门峡雏鹰黑猪荣获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则是对其生态养殖实践的充分肯定,有助于增强我国畜牧行业的良种保护意识,对探索生猪养殖新模式,促进畜牧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了能够真正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安全关,雏鹰农牧集团在对基地的管理上实行“六统一”,即统一提供仔猪、统一提供饲料、统一提供药品,统一防疫消毒、统一屠宰销售、统一流程化管理。 雏鹰农牧集团通过“雏鹰模式”与农户合作,“雏鹰模式”有效保证了猪肉的质量与安全。农户要加盟雏鹰,就必须遵守雏鹰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出于防疫考虑,在养殖阶段要与所饲养的生猪“同进同出”。集团对养殖环境和使用的饲料进行统一规定,对合作农户的养殖过程实行统一封闭式管理,定期组织专业化培训,并派出专业的养殖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管理和监督。 雏鹰农牧集团一方面纵向发展全产业链,打造绿色循环经济,同时还十分注重带动一方农民致富。“雏鹰模式”以“人人是老板”为核心,通过统一的管理和科学的结算方式,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障产品安全。 与集团合作的农户,不用另外拿出钱来购置饲料、疫苗等,有了技术难题也有猪场技术员帮助解决。 农户养殖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仔猪、饲料、药品、防疫等由雏鹰农牧集团承担;市场波动的风险由集团承担;最后,雏鹰农牧集团还为合作农户提供保底利润,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这种模式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公司出产猪肉的质量与安全,能够有效防止猪肉安全事件发生。 "让国人吃上安全肉"是我们的责任,从去年"雏牧香"生态肉等系列产品推向市场,到今天的三门峡雏鹰黑猪荣获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雏鹰农牧集团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做安全食品的决心。雏鹰农牧集团会一如既往地把"安全"落实在完整产业链的每一环节,贯彻落实在企业的长久发展之中!”雏鹰农牧集团董事长侯建芳表示。 链接 生态原产地产品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资源节约要求并具有原产地特征和特性的良好生态型产品。其中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资源节约要求以及原产地特征和特性都是具有具体要素要求的。 保护标志的图案为椭圆形,象征地球;环形水滴意寓生命之源、永续发展;绿色象征自然、活力、生态、环保,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代表性颜色。PEOP为受到行政保护的生态原产地产品。
养猪加种菜 雏鹰农牧全产业链梦想凸显
作为一家大型养殖企业,雏鹰农牧已经建立了包括饲料生产、种猪繁育、生猪养殖、种蛋生产、鸡苗孵化,技术研发、疫病防治等在内的一体化经营模式,产业链日趋完善。此次进军蔬菜种植,并同时发力产业链下游食品加工,雏鹰农牧打造全产业链的目标一览无余。 发展蔬菜种植 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分析表明,在过去的10年间,在一些国家有机农产品(7.93,0.14,1.80%)的销售额年递增率超过20%。这一行业也被誉为“朝阳产业”。 雏鹰农牧的主业是畜禽养殖,在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动物粪便,如果不经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如果经过技术加工,就可以变成环保无污染的生物有机肥料,可直接用于绿色蔬菜的种植。 雏鹰农牧就是看好绿色蔬菜的发展前景,同时又符合发展循环经济。雏鹰农牧董事会秘书吴易得表示,该项目是雏鹰打造绿色养殖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雏鹰农牧的全资子公司,雏鹰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立足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将公司生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动物粪便加工成生物有机肥,用于蔬菜的种植,并从事绿色蔬菜的销售和农业技术咨询,为公司发展有机蔬菜产业奠定基础。 业内人士认为,雏鹰蔬菜种植有限公司临近郑州市区,有着庞大的消费市场和交通优势。而依托于雏鹰农牧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材料循环利用,从事蔬菜种植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开支。虽然与本业相比,蔬菜种植仍是小试牛刀,但是得益于雏鹰自身的影响力,蔬菜种植市场前景却十分巨大。 实现全产业链梦想 为控制成本,同时保证食品安全,雏鹰农牧已经建立自己的饲料厂,直接掌控饲料的生产环节。并在吉林设立子公司,专门收购当地优质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材料。 但雏鹰农牧的野心并不止于此,雏鹰农牧董事长侯建芳曾表示,对于养殖企业来讲,没有自己的屠宰厂,销售价格往往会受制于人。雏鹰作为生猪养殖企业,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亦应注重抗市场风险能力的培养,拉长产业链做好下游产业无疑是一个关键环节。 因此雏鹰农牧开始了往下游纵向扩张的步伐。该公司2010年10月份就宣布,为延伸和完善公司绿色产品产业链,推进向下游产业扩张,拟使用超募资金约15536万元在新郑市薛店镇中原绿色食品工业园内投建冷鲜肉屠宰加工项目,拟定生产规模为年屠宰生猪200万头,生产冷鲜肉15万吨。项目从2010年12月初开始建设,周期一年。项目建成后,投产第一年达产80%,第二年以后达产100%。 生猪市场通常情况下2~3 年价格会出现低谷、市场表现疲软,生猪行情较好的时候,屠宰企业往往利润较低,而行情较差时,屠宰企业利润率则较高。如果能在生猪市场行情较差时大量储存冷鲜肉,待行情转好时予以销售,不仅能有效规避风险,同时有助于增加经济效益。
002477 雏鹰农牧简介:
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董事长侯建芳于1988年创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家员工人数逾三千人,拥有十余家分子公司的大型现代化农牧企业集团。 公司秉承“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经营理念,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探索出了独特的雏鹰模式,从而实现了带动合作农户增收的同时,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9月,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477),被誉为“中国养猪第一股”。公司以让国人吃上安全肉为己任,致力于开展以生猪养殖全产业链为方向的战略布局,在产业链上游,公司严格把控原料收储、饲料加工等环节,以保证投入品的安全。 在养殖环节,公司不断探索生态养殖新模式,在三门峡投建全国大型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在西藏林芝地区投建藏香猪生态养殖基地,从而形成了高端藏香猪——生态猪——普通商品猪的产品体系,并把“六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模式落实到生产环节。 在物流服务和终端建设环节,公司以标准化和信息化为基础,以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为手段,以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为依托,构建公司的销售终端——雏牧香专卖店。公司在行业内率先构建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应用于从农场到餐桌的任何环节,实现食品安全的全环节可控。 目前,公司已形成了以畜禽养殖为基础,辐射原料生产、饲料加工、良种繁育、畜禽饲养、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熟食制作、连锁专卖以及生物有机废弃物环保综合利用、绿色蔬菜种植等相关产业的循环经济体系和全程质量管控链条。
谢谢分享!!!这个严正期待!!!!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精准预测。2014年如何?
发展农村庭院型模式。以农民自己的住宅为中心,利用周围的非生产占地、自留地、宅基地和坡台地等可以利用的土地和空间,从事以种、养、加工为主的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庭院经济经营灵活,以户为单位的庭院种植、养殖,不同于承包地,相对独立和自由,而且投入少、规模小,农民可以以市场为导向,在自己的庭院周围,因户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生产市场需要的农副产品,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这种经营方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短、快等优势。据调查,农户从庭院经营获得的收益,占农户全年收益的30%-80%,有的甚至更高。小果园、小菜园、小种养园等庭院收入,在农民收入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业副产品再利用型模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意义在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通过加工处理变成资源加以利用,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破坏,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吉林市的普康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把标准化猪舍建在山坡上,下面修建三个梯级大水塘,分别种植水葫芦、细绿萍和野生鱼,冲刷猪宿舍的粪水经过三个水塘的水生物进行逐级净化,再排到下面的稻田里,用于生产有机稻米。同时,对稻糠、水葫芦、细绿萍进行加工,作为猪的饲料,整个生产链经过了“四步净化,五步利用”,不产生任何污染,被专家称为“普康模式”。
立体复合型模式。西部沙荒地适宜发展“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松嫩沙地自然生产潜力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沙地的水分条件好,风力相对较弱,有一定的森林植被保护,使沙地的资源性和开发利用性得到显现。目前,沙地上多栽种杨树,形成片状杨树林。栽种杨树,既有效保护了沙地免受风蚀,而且杨树生长较快,经济效益也比较好,比起开垦综合效益要好得多。但种植杨树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杨树的蒸腾量大,耗水较多,经常因供水不足在生长后期出现枯尖现象;二是影响林下草本生长,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使草原土壤向森林土壤转化。因此,需要我们因地制宜地改变沙地利用模式,建立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把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与半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及不稳定的农田生态系统结合起来,农林牧各得其所,相互促进。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四位一体”型模式:
所谓四位一体模式,就是“温室-养殖-沼气-蔬菜种植”的模式,将日光温室、畜禽养殖、沼气生产和蔬菜种植有机结合,四者相互依存,优势互补,构成能源生态综合利用体系,在同一块土地上实现产气与积肥同步、种植与养殖并存、能源与资源良性循环、设施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态模式。 “四位一体”农业发展模式,将使农村地区传统方式利用的生物质能量消费明显下降,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增加农村能源供应量,特别是能够提供更多的清洁优质能源。沼气池不仅为农户提供优质干净的沼气,而且可以利用沼气发酵剩余物,提高土壤肥力。对于沼气池,只要保温及时,管理跟上,便可以常年产气利用,农户做饭、照明、蔬菜补充光照等都可以满足。沼液、沼渣可以直接用于温室内的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向生态农业转变。据测算,一个10立方米左右的沼气池,可满足一家4至5口人生活燃料的需要,相当于使用12-14瓶液化气,每户每年可节约生活能源开支近千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