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大东南:肾透析概念股

13-11-14 22:03 2285次浏览
qs3750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巴菲特再增持肾透析概念股 国内市场空间超10倍。

大 东 南就“高分子功能膜材料研发”项目与浙江大学于2013年9月15日在诸暨签署了技术合作开发合同。 经双方协商,就合作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研发任务与目标:
1.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制与产业化;
2.血液透析膜的研制与产业化;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sollos

13-12-19 23:01

0
这么大的隐瞒事项被挖出来了,公司被推到风口浪尖了
sollos

13-12-19 22:42

0
sollos

13-12-19 22:39

0
互动平台上,满版都是质疑声


sollos

13-12-19 22:30

0
强烈呼吁大东南还大家一个明白账!
qs3750

13-12-19 11:15

0
地方GDP之和超过全国GDP通常被解释为重复统计,但当地方政府发布的企业统计数据与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严重打架的时候,又该作何解释?
  近日大东南( 002263 )的投资者就陷入了这样的迷惑。疑问环绕的是大东南控股75%、列入合并报表的子公司大东南高科包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科包装”).
  余杭统计信息网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杭州大东南高科包装有限公司2013年前十个月主营业务收入38.68亿元,同比增长31.9%。而根据大东南2013年中报,高科包装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053万元,亏损1129万元。
  余杭统计信息网发布的“余杭统计月报十月下”编制方为杭州市余杭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余杭调查队、杭州市余杭区社会经济调查队。月报还显示,高科包装进入当期余杭区主营业务前二十强,排在第三位。
  在余杭统计月报中,高科包装的巨额营业收入并不是一蹴而就。事实上,高科包装长期盘踞余杭地区“主营业务前二十强”前十名,今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就达到了22亿元,与大东南中报披露的营业收入9053万元相差十万八千里。
  难道高科包装主营业务收入与营业收入之间会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此外,根据大东南的财务报表,这个余杭统计月报中的明星企业2012年至2013年上半年累计亏损7441万元,可害惨了上市公司大东南。
  对余杭统计月报中的数据,大东南先是表示以公司公告为准,后又称该数据与高科包装实际经营数据不符合。不过,这并没有打消投资者的质疑。
  今天就此事致电大东南。大东南相关负责人表示,“前十个月营业收入38.68亿元、同比增长31.9%”这个数据确实与高科包装实际经营不符。不过,当记者提出能否透露高科包装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时,该人士又表示尚未与财务核实。
  那么,难道是统计报告在撒谎?对此,大东南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情况还很难说清楚。至于是否会联系统计数据编制方核实和澄清,该负责人表示还需要与公司领导沟通后再做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另一上市公司贝恩美( 002570 )全资子公司的杭州贝恩美母婴营养品有限公司在余杭统计月报6月下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前二十强工业企业”中排名第九,2013年1至6月主营业务收入8.96亿元,与贝恩美中报披露其营业收入8.95亿元差异不大。
  今天下午4点尝试致电余杭统计局,但电话未能接通。(来源:全景网)
ahte

13-11-15 08:45

0
是这个吗?不是说是康恩贝华仁药业吗?
hovermazs

13-11-15 08:41

0
主力筹码不够什么概念也没戏
sollos

13-11-14 23:03

0
巴菲特肾透析概念横空出世!国内市场空间超10倍!

大 东 南就“高分子功能膜材料研发”项目与浙江大学于2013年9月15日在诸暨签署了技术合作开发合同。 经双方协商,就合作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研发任务与目标:
1.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制与产业化;
2.血液透析膜的研制与产业化;
---------------------------------------

两大高精尖领域同步推进,市场空间均在百亿规模以上!
围城819

13-11-14 22:13

0
好概念,明天看看市场有没有反应?心念一闪,震动十方!
qs3750

13-11-14 22:08

0
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约有100万人,每年增长8%。2009年底透析登记的病人只有17万人左右,实际估计约23万人左右,腹透病人为2.6万人左右。据悉,终末期肾病的治疗手段有肾移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由于肾脏供体有限,移植比例不高。国内透析治疗主要以血液透析为主,腹膜透析仅占11%。而腹膜透析有以下几大优势:其一,相关医疗费用低于血液透析;其二,总体生存率不亚于血液透析,由于保存残余肾功能,前两年生存率甚至更高;其三,患者生活质量高;其四,无需血液透析机,更适合广大农村地区推广。

  目前,香港地区就采取“腹膜透析优先”的原则,只有不适合做腹膜透析的患者才能进行血透治疗,这使得香港腹膜透析比例高达80%以上。同时,泰国政府自2008年开始实施“腹透首选”政策以来,选择腹透和血透的病人的比例接近1:1。业内人士表示,优先采用腹膜透析进行治疗,有利于控制相关医药(行情 专区)费用支出,也更符合我国的国情。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我国腹膜透析市场的规模还较小,主要原因是目前全国仅有不到400家腹膜透析中心,只有血透中心数量的十分之一,腹透治疗患者人数占比仅为7%左右。2011年国内腹膜透析市场规模大约在12亿左右,同比增速超过20%。

  然而,大范围推广腹膜透析仍存在一定的难度,绝大多数县级医院和一些西部地区医疗机构,尚不具备开展腹膜透析的能力。随着未来治疗方案规范化和技术普及程度提升,腹透易于操作、价格低廉(腹透费用约为5-6万/年,而血透需要6-10万/年)等优势更适用于基层患者就近治疗,并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因此,卫生部组织制定下发了《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保证了服务流程标准化。此外,政府已将腹膜透析液列入新版基药目录中,并规定计入耗材收费,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大力发展腹透服务,降低药品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进而达到卫生部门的评审指标。

  有分析人士对腹膜透析的渗透率对应的市场规模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在国内救治率将达到1000 PMP的假设下,腹膜透析渗透率的悲观、中性和乐观假设分别为20%、30%和40%。也就是说,即使在悲观假设下,我国的腹膜透析市场仍有10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