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哈哈,都没少赚吧
0
明天涨停
0
三地在今年签署了《南沙、前海、横琴三地友好合作协议》,但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获取更多资源,政策攀比的情况时有发生,当地政府部门不愿透露姓名的领导表示,在三地规划中,都提及要建设金融中心,有时候前海提一项政策,其他地方也提,三地之间错位发展的路径难以明确。
如何协调三地的资源配置、实现错位发展,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0
前海与上海应是良性互动关系。上海具有国内最为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作为国家战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大局。但是,上海的层面高,事关国家金融安全;涉及面大、影响范围广,风险不易控制,这就决定了上海适合开展高端的、成熟的金融业务,而不宜进行金融改革试验。
0
自前海发展规划推出以后,国内学者、媒体更多将前海视为一个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将前海誉为“珠三角的曼哈顿”,与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等放在竞争的位置上
0
海开发开放,实现香港金融资源和内地产业资源的对接,拓展香港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使香港金融中心获得内地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支撑,具备更好的深度和厚度,更强的活力和抗风险能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利于进一步巩固香港投资者的信心,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实现两地的共同繁荣发展
0
香港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持,其金融服务业在GDP的比重近年来呈下滑趋势,2007为19.3%,2008年为16%,2009年为15.2%,2010年为15.4%。其金融业的增长潜力有限,金融中心地位面临较大的挑战。前海的定位并不应该是香港的竞争者,事实上,前海本身也不具备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只能充当战略桥梁。
0
香港金融业发达,是全球几大金融中心之一。但与纽约、伦敦、东京相比,香港最大的不足是没有足够的经济规模和腹地,缺乏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撑。纽约、伦敦、东京分别背靠美国、欧洲、日本等全球主要经济体,金融与实体经济联系较紧密,金融中心有很好的深度和厚度,基础牢固。近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表明,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撑是难以为继的。
0
内地与香港的“战略桥梁”
对于前海的建设,香港各界的看法并不统一,香港学者将前海看作是香港中环的“备胎”,有“香港第一健笔”之称的林行止在《信报》上表示,“将比特区更特的前海,最大功能在于成为香港中环(金融中心)的后备城市”。
0
——香港商报
前海如何定位
对
于经济总量全球第二、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的中国而言,金融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风险无法估量,顶层设计不可能一下子铺开,需要在特定领域和区域,在可控范围内进行试验。
从区位优势、基础设施、产业环境等多方面来看,前海都是开展金融改革区域试点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