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鑫药业(
002118 ):"人参豪赌",人参两年库存增10倍
■东方网
紫鑫药业(002118)已经持续上涨了一个多月的股价, 在9月2日原吉林省副省长
田学仁被司法立案的消息传出后,涨势戛然而止.
9月3日,紫鑫药业的股价大跌7.29%,盘中曾一度跌停,根据交易所收盘后披露的
信息显示,当天有大批的机构资金外逃.
田学仁贪污受贿案的检方资料显示,"吉林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郭某某"先后7次
向其行贿178万美元(折合1217余万元人民币), 是受贿的最大来源.而根据公开资料
核对,市场猜测这个郭某某应该为紫鑫药业原董事长郭春生,整个吉林省确实找不出
第二家药企能够如此契合检方所指.
9月4日,当记者多次拨打郭春生的手机时,已经无人接听了.
从2011年至今,郭春生和紫鑫药业的名字并未被资本市场所淡忘,这位酷爱囤积
人参的董事长在两年间用大笔现金令公司库存增长了10倍. 奇高的库存在释放时必
然引起价格下跌,紫鑫药业已经累积起来的人参堰塞湖该如何破解
紫鑫的豪赌
这似乎是一个让外界都难以想象的场景:每年到了9月份人参收购季节, 一辆辆
大排量的高级越野车穿梭于长白山区的密林之间,车上装着数百万的现金,每到一处
人参种植地,谈妥价格,直接现金付款.
"加一箱油要1000多块,只够跑一天的."一名司机指着自己的兰德酷路泽告诉记
者.
参农一般不使用银行卡,即便有,在这样的深山密林里也无法转账,因此,这样的
交易往往就是在大捆的现金和成包的人参之间完成. 而参农拿到的这些现金并不都
属于自己, 还要去偿还这几年来欠下的租地贷款,人力物料等各种债务,最后能剩多
少,都是自己守候着这片参地4到5年的全部收成.
"收成好了就发了,收成不好就赔得倾家荡产,欠下的债还不起,自杀的也有."在
当地人的眼中,种植人参更像是一场豪赌.
在这场赌局当中, 每个人都想做赢家,但是在2010年之前,几乎没有人能有足够
的实力做这个市场的庄家.
从2010年开始,此前在医药行业一直名不见经传的紫鑫药业大举杀入人参领域,
开始在市场上大量收购人参,当年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在购买商品所支付的现金一
项上,总计支出了7.3亿元,而在上一年度公司这一项上的支出不过才5100多万元.
此后每年9月份, 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人参收购企业,紫鑫药业都要将公司能动
用的人和车全部派下去抢收人参, 当然,在这之前他们要储备充足的现金.根据2011
年和2012年的财务数据显示,紫鑫药业在经营现金流出这一项上分别为9.4亿元和8.
4亿元,这其中大部分都用于采购人参.
在将鲜人参收购回来加工成干参之后,由于此前的4个募投项目加工基地迟迟未
能建成,公司只能将人参储备起来,这一结果就导致公司的存货数量逐年增长
,从201
0年到2012年的3年间,公司的库存分别为1.4亿元,8.5亿元和14.2亿元. 两年的时间, 库存涨了10倍,而
这个数值还仅仅是入库时的账面值,并未将这两
年来人参的溢价计算在内.在行业人的眼中,紫鑫药业俨然已经是目前东北乃至整个
国内人参市场的做市商,紫鑫药业每年的人参出货量将直接决定着这个市场的价格.
那么,紫鑫药业手中究竟储存了多少人参这是紫鑫药业始终秘而不宣的数字.记
者根据一些公开数据做了推算:今年8月份,紫鑫药业为了筹资质押了989公斤的干参
, 这些人参的账面价值为3.2亿元,折合每公斤干参的账面价值约为324元左右,如果
按照目前紫鑫药业12.2亿元的库存商品价值估算,
干参的数量可能超过3700吨.
另一方面, 从去年开始紫鑫药业就在刻意减少人参的销售量,2012年,公司的主
营业务收入同比减少了55%, 主营利润同比减少了66%;而今年上半年,公司的主营业
务收入同比减少了18%,主营利润同比降幅仍高达66%.
一面是压缩销售, 现金流量锐减,另一面又是大量举债,库存节节攀高,显然,紫
鑫药业在进行一场高财务杠杆的豪赌.
堰塞的人参
从目前来看, 紫鑫药业的这场豪赌或许仍然胜算在握,用紫鑫药业自己的话说,
如此高的库存仍旧"无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而紫鑫药业也确实正在享受着大量库存产生溢价的好处, 按照紫鑫药业披露的
数据显示,在8月份所做的那笔质押贷款当中,989公斤的人参账面价值为3.2亿元,而
实际的估值则为4.12亿元,折合每公斤的价格为416元左右,溢价率在32.4%.
事实上, 目前市场上的公开价格也在佐证这一数据,此间有媒体报道,从今年春
节之后国内人参市场的价格已经从每公斤350元左右一路涨至每公斤600元左右;而
康美药业(
600518 )也在8月31日发布公告称, 基于人参产品原材料成本上涨,公司将
上调新开河人参产品出厂价35%.
受到人参价格上涨消息的影响, 从8月份至今,紫鑫药业的股价已经上涨了40%,
而另一家涉足人参产业的益盛药业(
002566 )股价也上涨了30%.
问题的关键是,整个东北地区林地种植面积被控制,市场上人参的供应量逐年减
少的态势不会改变,加之大量贸易商的囤积,使得人参市场囤积了巨额的资金.
财富增值效应还在吸引来自资本市场上的资金源源不断地卷入其中,2011年,益
盛药业上市公司从超募资金中拿出2亿元,在公司所在的吉林省集安市用于开发1200
0亩农田种植人参项目;紧随其后,康美药业也从配股资金中拿出4亿元,用于开发1万
亩农田种植人参, 同时还有1.1万亩的山地和15万亩的林下人参种植,宣称要建设中
国最大的人参产业园.
此外,类似北京碧水投资公司这样在房地产项目上获利的公司,也纷纷在长白山
麓地区投资购地种植人参, 同时再寻求将这些刚刚种下的人参拿到资本市场上以投
资品的形式进行公开交易,以获得再融资.
当大量资本囤积在人参的上游, 人参产业的下游开发不足必然使得整个行业形
成堰塞.
2010年紫鑫药业完成10亿元再融资用于4个人参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建设,截至目
前, 4个项目只有3个基本完工,但是还没有一个能够为公司贡献利润;而在2011年上
市的益盛药业计划投资2亿元的人参饮片项目, 目前也因为种种原因尚未开工建设,
人参价格的暴涨让加工业越来越难做.
据记者了解, 郭春生在2012年1月辞去紫鑫药业董事长职务后,大部分时间都在
延边等地的募投项目建设上, 对于郭春生而言,或许只有这4个募投项目才能化解公
司和自己的危局, 因为截止到目前,他为了维持紫鑫药业的现金流,几乎已经质押了
大股东康平投资的全部股权.
郭春生曾向记者坦言,即便没有了紫鑫药业,他这辈子也吃喝不愁,但是,他想搏
一把,成功了就会扭转整个中国的人参产业.
---------------------------------------------------------------------------------------------
公告称,针对报道中"公司人参产品低毛利率不正常,二季度收入、利润的增幅如此巨大让人生疑,进而怀疑公司销售人参没有经过流通环节,自己卖给了自己"的情况,公司说明如下:
(1)2012年4月公司财务报告审计机构在对公司销售客户走访过程中,注意到其中一个客户虽然于2011年末收到对其销售的人参产品,但是尚未完成验收入库工作,原因一是该客户采购人参产品数量多,品类多,有2系列8个大类61品种;二是需要检测指标较多,包括性状特征、含水量、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三是收到人参货物已是2011年末,年底事务繁多,距2012年春节较近,其仅对产品外观等性状特征进行了查验,未对其他指标进行检测。所以,根据公司与该客户签订《产品销售合同》,规定对方完成产品验收入库,才能确认产品归属权的转移。根据上述情况,公司在2011年度未确认该笔收入,而公司在2012年第二季度收到对方的验收确认函,故将此笔销售收入11155.50万元确认到2012年第二季度,导致了公司第二季度的收入、利润较第一季度有大幅增加。
(2)公司第二季度除人参产品销售因素外,中成药重点品种"四妙丸"、"藿胆片"等在上半年销售大幅上涨,也导致了公司第二季度的收入、利润较第一季度大幅增加。
(3)2011年公司人参产品销售收入62440.85万元,销售成本为33,985.38万元,毛利率为45.57%。其中销售2010年度加工生产的人参产品收入为34691.35万元,成本为14756.74万元,毛利率为57.46%;销售2011年度加工生产的人参产品收入为27749.50万元、成本为19228.64万元,毛利率为30.71%。而公司2011年上半年销售人参产品全部为2010年度加工生产的,收入为24086.98万元,成本为11043.91万元,毛利率为54.15%,2012年第二季度销售的人参产品是2011年度9-10月采购的鲜参加工生产的,2011年度鲜参采购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了公司人参产品毛利率较以前下降。
针对报道中"通过对比其他地区野山参价值,暗指公司野山参收购价格偏高"的事项,公司说明如下:
近年来野山参因其稀缺性价格上涨,野山参的价格也是根据其年限、产地、品相、收藏价值等多方面因素确定的。公司取得野山参的入账依据为:公司与供货方签订的野山参购销协议书,并且公司已经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了货款,野山参在2011年7月份开始至2011年年底陆续验收入库。同时公司也聘请了相关机构作为第三方对野山参的真伪进行了验证,并取得鉴定证书。本公司采购的野山参从合同的订立、付款、到野山参的鉴定和入库,购销双方交易过程真实、完整,野山参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至公司,同时野山参的成本可以准确的计量,符合财务入账的要求。
针对报道中"公司囤积人参待涨,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事项,公司说明如下: (1)2010年7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提出了"加快做大做强人参产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目标"。省政府加大对人参产业的扶持力度,实现了新一轮人参产业经济繁荣,2010年和2011年人参需求量大幅增加,人参价格也随之大幅上涨,2012年种植人参又获批成为新资源食品,人参的需求量将会更加上扬,目前,公司人参食品已经推向市场,为了保证公司未来原材料的供应,2012年度公司暂停销售人参产品。 (2)大幅采购原材料确实会给公司带来资金压力,公司将通过加速应收账款的收回和获取金融机构的支持来解决此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