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海油工程600583,梦圆蓝海

13-11-14 16:31 2487次浏览
yangauto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严重影响国家的能源安全,开发多油气田势在必行,而南海就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南海油气地质资源量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约在230亿~300亿吨之间,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约为16万亿立方米,其中70%蕴藏于153.7万平方公里的深海区域。

接下来慢慢谈曾经的大牛股,海油工程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2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yangauto

13-11-14 22:27

0
合理调配资源、项目精细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有效控制生产成本以及新工艺的发明和使用等有利于提高毛利率。国际市场的大力开发和新业务的发展,拓展公司的成长空间。
yangauto

13-11-14 22:16

0
首艘深水多功能海洋工程船开建
海油深水、浅水船队各迎“新丁”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报  发布时间:2012-11-07  【大 中 小】 
10月30日,“海洋石油286”、“海洋石油228”两艘工程船舶在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龙穴厂开工建造。两船建成后将分别加入中国海油深水船队和浅水船队,为海上大型设施安装提供服务,助力中国海油“二次跨越”。

“海洋石油286”是目前我国首艘深水多功能海洋工程船舶,其最大作业水深为3000米。船上配备了400吨起重机、水下机器人、DP-3动力定位系统,使该船具有深水大型结构物的吊装和海底安装、海底深水柔性管敷设、饱和潜水作业支持等多种深水作业功能,以及深水锚系处理和FPS(浮式生产设施)的锚泊作业等海洋工程的综合检验、维护和修理能力。

“海洋石油228”是一艘载重能力为18000吨的下水驳船,主要用于大型导管架滑移下水和组块浮托安装与运输,并能与“海洋石油221”、“海洋石油229”等工程船舶形成导管架海上安装船舶系列化,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海上工程施工高峰。预计“海洋石油228”将于2013年9月交船。

两艘工程船舶建造项目的同步实施是海油工程公司在重大装备建造方面迈出的又一重要步伐,对于提升海油工程公司的产业规模,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增强长远发展后劲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记者 白华)
yangauto

13-11-14 22:07

0
国内首个深海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在珠海开建
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报  发布时间:2012-11-30  【大 中 小】 
11月20日,海油工程珠海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一期工程开工仪式在珠海高栏港举行。

作为国内首个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该场地将充分依托珠海高栏港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从事深海大型浮式设施建造、水下产品制造、海底管道卷铺等业务,兼具海上施工作业船队指挥调度和深水安装船队补给等功能。珠海场地总占地面积约207.2万平方米,码头总长2149米,滑道总长980米。

场地建成后将有力地落实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推动深水海洋开发,提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作为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深海装备制造将带动相关技术人才培育,拉动钢铁、电子、石化等产业升级,对广东省转变发展方式起到推动作用。

该项目的建成必将有力促进我国海洋工程产业向深海发展,向大型化、国际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为实施中国制造业“走出去”战略做出重要贡献。伴随珠海场地打造国内一流的海洋工程建造场地和现代化国际化海洋工程总装基地的步伐,中国海油将形成南北覆盖、深浅水产品并举的海洋工程装备战略布局。(特约记者 李志达 通讯员 孙海东)
yangauto

13-11-14 22:04

0
海工高端橇装发展迅猛
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报  发布时间:2013-02-20  【大 中 小】 
日前,记者从海油工程获悉,2012年该公司橇装设备年订单额飙升至5.14亿元,全年产值逾2.5亿元。随着首套天然气压缩机成套产品交付使用,该公司高端橇装产品的制造与调试能力迅速提升。

2012年,海油工程成立了以高端核心小产品制造为主攻方向的特种设备公司,并迅速获得115台(套)橇块设备设计制造订单。通过整合设计和建造优势资源等方式,公司掌握了一系列先进技术。2013年,该公司将加速推进压力容器取证进程。(特约记者 李志达)
yangauto

13-11-14 22:04

0
2012年海油工程钢加工量增长2倍多
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报  发布时间:2013-01-09  【大 中 小】 
记者1月5日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油工程公司)获悉,2012年该公司完成钢材加工量21.3万结构吨,比2011年全年工作量增长2倍多。“蓝疆”、“蓝鲸”、“海洋石油202”等半数以上的主作业船实现百万工时无事故,塘沽场地、青岛场地焊接一次合格率在99%以上。

2012年,面对生产高峰、资源紧缺、台风影响等诸多挑战,海油工程公司以项目为核心,着力加强“四大能力”建设,即加强以设计为核心的项目总承包能力建设、加强以大型装备为支撑的安装能力建设、加强以海管维修为突破口的水下设施维修能力建设、加强深水工程能力建设,促进项目运行效率与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保证了工程项目的平稳运行。

在创新设计思路方面,公司在3万吨级超大型海上平台导管架设计过程中,首次实现在导管架腿中设置大型储罐,首次全面应用新版设计规范,首次完成复杂地质条件下超长、超重桩的设计分析。经过反复试验、严控设计质量,公司导管架设计能力跃升至3万吨级。在该导管架建造过程中,公司通过不断优化流程,推行设计建造一体化工艺,有效提升了建造效率,3万吨级超大型导管架历时19个月在青岛制造场地完成陆地建造,建造工期低于国际同类工程。

同时,公司还精心统筹,使全年海上安装工作安全、顺利。在海上安装过程中,公司提前做好资源部署,严格控制程序,各施工单位顺畅衔接,确保了工程项目海上安装顺利,公司在超大型结构物安装能力上有了明显提升,其中,番禺4-2导管架海上安装、番禺4-2上部组块吊装等项目均提前完成。(特约记者 刘永安)
yangauto

13-11-14 22:01

0
海工特种设备公司一夜“长大”2倍多
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报  发布时间:2013-03-13  【大 中 小】 
伴随着最后一个大型设备的搬迁完成,海油工程特种设备公司一夜之间“长大”了2倍多。这是记者3月7日从特种设备公司获得的信息。

特种设备公司于2012年3月29日揭牌成立,组建一年来,该公司紧贴海上油气项目,积极发展以橇块为主的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品,大力进军石油化工领域。截至2012年底,该公司共接到订单123个、交付产品106台(套),完成了起步之年的生产指标。

进入2013年以来,伴随着人员、设备的增多和生产任务的激增,原有场地已远不能满足多台设备同时、交叉作业的需求,场地对生产进度和质量的掣肘日益显现。因此,海油工程大力支持特种设备公司迁址临港经济区。

特种设备公司在临港经济区新租生产场地的总体面积,是该公司原有用地面积的2倍以上。车间按照流水作业布局和各施工区域的功能共分为19个施工区,提高了特种设备公司的橇装设备建造能力。随着场地和车间的成倍扩容,该公司今年的生产能力有望较去年提高2倍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特种设备公司此次搬迁是在生产项目空档期、利用公司自有人员完成的,几乎没有对生产进度造成影响,搬迁人工成本节约三四十万元。(记者 郝艳军 通讯员 权智杰)
yangauto

13-11-14 22:00

0
我国海上最大油气平台组块竣工
将成南海深水天然气处理中心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报  发布时间:2013-04-12  【大 中 小】 
4月10日,我国海上最大油气平台组块荔湾3-1气田中心平台组块完成陆地建造。这个近10层楼高、超百米长的“大块头”已在青岛海西湾畔开始拖拉装船,即将奔赴位于香港东南261公里的预定位置进行浮托安装,将在南海深水天然气项目开发中担当起核心作用。

拥有庞大身躯和2.6万吨自重、超3万吨浮托重量的荔湾3-1中心平台组块是我国目前最大、规模在亚洲名列前茅的海上油气综合处理平台,它的完工标志着我国在深水桩基平台工程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带动了我国海洋工程高端产业发展,中国海油南海深水战略迈出了坚实一步。

在完工当天举行的现场总结会上,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武广齐高度评价了平台组块建造,并向来宾们介绍了中国海油打造清洁气脉、“绿化”东南沿海经济区、开发南海深水油气资源的工作。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刘健,总公司总经理助理袁光宇,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恒一和来自政府相关部门、哈斯基公司以及媒体的百余名代表参加了现场总结会。

荔湾3-1中心平台组块设计和陆地建造由海油工程公司总包。在历时21个月的建造中,海油工程公司攻克了超大型平台组块陆地整体重量转移、精准浮托安装等一道道技术难关,利用自主研发设施安全完成了3万吨级组块整体称重等大型作业,实际工期比国际同类工程缩短10%以上,并创下350万安全工时的安全生产佳绩。

南海深水天然气开发“缘起”于2006年,中国海油与哈斯基公司合作在南海北部坡地1500米水深处发现了荔湾3-1气田,随后番禺34-1、番禺35-1、番禺35-2、流花气田被陆续发现,中国海油滚动开发我国南海深水天然气资源的战略逐步形成。其中,上述气田所产天然气都将经荔湾3-1中心平台处理、增压后输送到珠海高栏终端。去年9月25日,该平台导管架已经安装完成。投产后,平台将具备天然气处理、增压能力120亿立方米/年。(记者 郭琦)
yangauto

13-11-14 21:58

0
海油工程新工艺节省逾百万
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报  发布时间:2013-04-15  【大 中 小】 
4月2日,国内首个推行“一体化”建造工艺的试点项目丽水36-1CEP组块提前10天建造完工,减少滑道占用时间33天,节约建造成本100多万元。

近年来,伴随国内海洋工程建设“峰值”和国外模块建造市场承揽额上升的双重影响,海油工程在建项目激增,建造场地和大型装备资源紧张局面加剧,自有产能不足“瓶颈”显现。在此背景下,先进的一体化工艺引入到丽水36-1组块建造项目,打破了传统模块建造管理模式和施工程序,探索出了一条更加高效的项目运作之路。

与此同时,海油工程首次将系统管理理念融入项目,编制了详细的一体化施工方案和“四级计划”,充分发挥“目标管理、技术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四大枢纽作用,促进项目的高效协同运作。(特约记者李志达)
yangauto

13-11-14 21:48

0
海油工程国内万吨级钢结构物装船效率再创纪录
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报  发布时间:2013-05-13  【大 中 小】 
5月8日,从海油工程获悉,国内万吨级钢结构物装船效率再次刷新,在陆丰7-2导管架牵引装船过程中,拖拉装船最大速度达33.5米/时。(李志达)
yangauto

13-11-14 21:46

0
海油工程首个中东项目完工
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报  发布时间:2013-05-03  【大 中 小】 
4月18日,海油工程公司承揽的第一个中东项目——KCROP项目完成海上安装,“蓝疆”号从沙特卡夫吉锚地起航,踏上了归国的航程。本次作业中,施工团队表现出的专业技艺赢得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施工方的称赞。

KCROP项目是海油工程公司总承包的首个中东项目,此项目施工海域位于沙特和科威特之间的中立海域,包括5座平台的建造、海上安装、调试,以及17条、75公里的海缆铺设。业主为沙特KJO公司,Technip作为公司的联合体进行项目管理。该项目于2011年7月1日在塘沽制造场地开工建造,2012年9月中旬开始海上作业,整个过程历时20多个月。

KCROP项目施工所在海域,海底管线交错纵横,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油田之一。为了降低项目的安全风险,“蓝疆”号根据实际情况对锚缆浮筒安装平台进行优化设计和改造,仅9个小时就完成了7个工作锚的抛锚工作,安装每个浮筒的时间也由原来的20~30分钟缩短到了3~5分钟。“蓝疆”号与其他施工团队一起在沙特海域施工近8个月,完成了5个导管架、5座组块和1个栈桥的海上安装。(特约记者 刘永安 通讯员 郝树明)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