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由于聚焦产生的局部经验优势,加上仓位控制,弱点在操作指数基金时被弥补,个股操作不再有如此的幸运,反复小赚大赔,每年平均下来最后都赔钱。同样的操作方式,在指数和个股上结果大不一样,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指数基金数量有限,形成事实上的聚焦,经验可以长期累积,逐渐建立局部的竞争优势,弥补了截断利润的弱点。比如我基本上只买折价的杠杆基金、封基或ETF,又比如坚持不大跌不买,这些操作原则未必正确,却最适合我。我的操作惯是亏损不出,逢低加仓,买打折的东西会让人在跌势最猛的时候,减少心理崩溃的概率,甚至敢于逆势加仓。
个股操作却完全没有章法,有时买突破,有时买调整,选股则主要看论坛或博客的推荐,自己再看看图形,今天朝东放一枪,打到一只麻雀,明天朝西扔个手榴弹,炸掉自己半个胳膊。所有的经验教训都是蜻蜓点水,没有聚焦和形成累积优势。
二是指数波动幅度小,个股波动幅度大。指数每天上上下下,其实总的幅度很小,而且大概率是有底的,比如跌到1664以下的概率极小,如果真的出现意外事件,只要坚持拿着,即使依赖通货膨胀,解套之日也不远。但是在我的认识局限范围内,个股波动几乎完全没有规律,如果被深套,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出头,因此个股刚开始调整,我还敢建仓加仓,等到浮亏20%,反而不敢加仓,上下再震荡几回,必然会割肉出局。
从各方面而言,指数都是更适合我操作的标的,至少不会亏损。近两年我累次在大亏之后立下规矩,决不再碰个股。可是等忘却伤痛,不知不觉又开始小打小敲,直到下一次大亏来临。其后必然有深刻的心理原因。
0
为什么可以在指数上赚钱?并非我对指数的波动规律有深刻认识,而是因为很少止损。相反的,由于我一直控制仓位,在跌得狠的时候反而有钱加仓,比如去年12月大跌,我在1900点上下加到了8成仓位,抄了一个大底,可惜我很快截断利润,在反弹开始后的几天里就陆续出光了。
由于擅长截断利润,每次在上涨趋势的起步阶段,我都很快卖完存货,获得一点小利,然后在整个上涨趋势的大部分时间里无奈地观望。等大盘开始调整,我又开始逐步建立仓位,因为谨慎,建仓步伐极小。如果股指就地反弹,很快再次清仓,赚点盒饭钱。如果股指持续调整,甚至彻底转变成下降趋势,我的仓位反而逐渐增加,账户里的浮亏数字也越来越大。所幸这几年在实际操作中,加仓节奏掌握的比较好,从来没有在见底之前打完所有的子弹,也没有让浮亏大到心理崩溃,每次都等到了反弹的一刻,最后红盘或微亏出局。
====================================================================
本质上,还是没有顺势而为,而是逆势操作。(投机市场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0
下午和晚上有事,本周就到这了,下周末再续。多谢各位的关注和支持!
4
由于指数基金赚了钱,所以还尝试过股指期货。几年里断断续续,顺的时候频繁操作,如果连亏几笔大的,几个月、半年都不再碰。整体操作风格和指数基金类似,仍然是截断利润、让亏损奔跑,获利的次数远远高于亏损的次数,但是获利单笔金额很小,亏损单笔金额很大。
其实只要开仓时间和点位不是太差,小亏的时候又舍不得止损,获利次数一定会高于亏损次数,问题在于如何应对小亏变成大亏。我自然还是聘请恐惧担任保安队长,突然哪一刻恐惧主宰了情绪,无法继续忍受,就平仓止损。连续亏上几次大的,就连保证金都转走。
几年算下来,期指也是赚钱的,大概与总的手续费用相当,说明每次开仓、平仓承担的心理压力,其价值约等于万分之几的手续费。好在最后没有亏钱,只要足够谨慎,期指的风险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高,当然我每次只做一手,有一阵做得比较顺,加到两手,成绩马上一落千丈。期指不存在大牛市人人赚钱的假象,是参与者心理承受能力的直接对抗,种种秒升秒杀的机谋手段,无非就是要打垮对方的心理。只有经历之后,才能清楚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心理强度从来都不是我的长处,根本不应该到这种场子里参加比赛。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要想生存下去,每个动物、每个人都需要寻找一块立足之地,每个企业也要找到一个战略位置,在那里,他们必须能够战胜其他任何对手。但是在选地方的时候,也应该看看周边的对手有多强壮。非得到古罗马角斗场去证明自己的能力,未免有些过于自虐、过于自大。期货自然不必说了,股市中的对手也比我们想象中强大很多,相信包括我在内的任何一个人,如果将股市中付出的一半精力,投入到其他行业中,都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何必留在这个角斗场中呢?
5
从10年开始,我的操作对象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指数,包括ETF和杠杆基金,一类是个股。每年平均下来,指数都赚钱,个股都亏钱,无一例外。由于指数的仓位比个股大很多,总体还是赚钱,只是绝对数值和相对比例都很少。
为什么可以在指数上赚钱?并非我对指数的波动规律有深刻认识,而是因为很少止损。相反的,由于我一直控制仓位,在跌得狠的时候反而有钱加仓,比如去年12月大跌,我在1900点上下加到了8成仓位,抄了一个大底,可惜我很快截断利润,在反弹开始后的几天里就陆续出光了。
由于擅长截断利润,每次在上涨趋势的起步阶段,我都很快卖完存货,获得一点小利,然后在整个上涨趋势的大部分时间里无奈地观望。等大盘开始调整,我又开始逐步建立仓位,因为谨慎,建仓步伐极小。如果股指就地反弹,很快再次清仓,赚点盒饭钱。如果股指持续调整,甚至彻底转变成下降趋势,我的仓位反而逐渐增加,账户里的浮亏数字也越来越大。所幸这几年在实际操作中,加仓节奏掌握的比较好,从来没有在见底之前打完所有的子弹,也没有让浮亏大到心理崩溃,每次都等到了反弹的一刻,最后红盘或微亏出局。
虽然几年下来,指数基金的操作结果都还不错,但是操作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我一直让亏损奔跑,幸运的是总能撑到它跑累的时刻,谁也不知道是否会有一天,即使我异常谨慎,依然大幅度低估了亏损奔跑的速度和耐力,最后轮到我心理崩溃,那一次亏损将数倍于前面多年的盈利。从方法论上说,这是反趋势操作的死结。
当然,就像前面说的,表面上我们是在和大盘和指数角力,本质上是在和其他参与者角力。以我的风险意识,和这几年积累的指数基金操作经验,在我心理崩溃之前,大多数其他参与者应该提前崩溃了。你不用比熊跑得快,只需要比你的同伙跑得快,这是投机市场可以持续盈利的理论基础。只是我们永远会高估自己奔跑的速度,低估同伙奔跑的速度。
0
期待楼主继续写
0
对交易心理解剖的很好,大部分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吧。
0
十几年仍然悟不出真谛,说明了什么呢?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
我也是,只是工作忙,有时忘记了。:)
0
今年有时我在翻看股票和论坛的帖子,试图选股时,忙了半天,才意识到自己是在垃圾堆里找有用的东西,和小区打扫卫生,从垃圾桶里试图找到一点纸板卖点钱,没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