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潜能恒信为什么要停牌?

13-11-07 09:47 6092次浏览
梦里花落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维赛特财经提供(仅供参考,风险自担)

潜能恒信(300191):7000万美元投资撬动75亿元市值增量,潜能恒信技术底气豪赌"油老板"梦

  ■中国证券报
  石油合同玄机重重
  搅动一池春水的,是一个海上区块产品分成合同的签订.
  今年9月17日, 潜能恒信公告,公司海外孙公司智慧石油与中国海油签订《中国
渤海05/31合同区石油合同》,智慧石油成为合同区内勘探,开发,生产作业的作业者
.智慧石油在勘探期7年内享有该区块100%勘探权益,并承担全部勘探费用(约7000万
美元),如合同区内有商业油气发现,智慧石油享有49%的开采权益,生产期15年.潜能
恒信预估,该合同区油气总资源量超过3亿吨,规划勘探期探明油气地质储量5000-10
000万吨,预计建成油气年生产能力50-200万吨.
  "3亿吨的储量算是大油田了,50-200万吨的产量要是放在以前,都可以排前十了
.当时看到这个公告,也考虑过跟进买入,但投资这种题材的股票需要专业判断:究竟
区块好不好,能不能出油,风险收益完全没底.油气改革主题不错,但没有形成长期稳
定的盈利模式."某大型公募基金研究员对于错过的这波涨势,既眼红又无奈.
  潜能恒信三季报披露的股东进出情况也颇有玄机.保柯伍德控股有限公司减持8
00万股, 仅剩余82万股,跌出了前十大股东之列.保柯伍德2008年通过增资入股潜能
恒信, 其实际控制人为Thoma D.P.Kirkwood(柯泰龙).潜能恒信曾表示,之所以引入
保柯伍德, 是考虑到柯泰龙了解美国石油勘探市场,可以帮助公司开拓美国市场.而
在新的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一个颇为生僻的名字——毛同志跻身第四位,持股114.71
万股.资料显示, 毛同志还曾于2012年三季度投资了沧州大化 ,当时沧州大化业绩同
比暴增六倍,期间股价最大涨幅近80%.
  "股价上涨, 说明投资者对公司参与油气区块勘探开发这一举动是认可的,但海
油勘探并非没有风险, 从最初披露的重大合同公告,到近期的几次股价异动公告,公
司对合同存在的潜在风险均做了充分的提示."对于公司股价的波动, 潜能恒信董秘
张卉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坦言,近来压力也很大,希望股价相对平稳.
  "项目本身其实挺平常,就是一个海油开发产品分成合同,放在康菲,壳牌等身上
,可能根本就不会引起关注,即使开发失败,几千万美元打水漂也很正常.但放在潜能
恒信身上就是一个赌博,成了,也许一下子抱个金娃,不成,可能就是一个承受不起的
风险."某石油行业人士解读道.
  变身密码默念三年
  潜能恒信参与油田开发, 对于许多投资者和机构来说是一个十分意外的消息."
原先我们这儿是TMT的研究员看这个公司,现在得借力油气研究员的脑子了,有
  风险勘探成王败寇
  综合潜能恒信与中海油的招标公告,渤海05/31合同区是中国海油2012年中国海
域对外开放合作的第二批26个区块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渤海区块.该区块位于渤海西
部浅海海域的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南和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东之间,面积270.3平方
公里,水深约5-15米.
  根据合同, 智慧石油需在7年勘探期投入约7000万美元的勘探费用(其中包括超
募资金4000万美元, 其他为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等),用于完成三维地震测线并钻初
探井.如合同区内没有发现油气田,智慧石油所发生的勘探费用将视作其损失.
  据此,一位石油行业分析师给中国证券报记者这样算了一笔账:
  静态粗略地估算, 若勘探期间不出油,4500万美元的勘探支出(不考虑公司可能
通过资本化等手段进一步摊销的成本)分7年平均下来, 每年因勘探费用增加的成本
约650万美元.也就是说,如果智慧石油在前7年的勘探期中一直不出油,粗略估算,每
年每股将摊薄收益0.12元(美元比人民币以6:1计).
  若勘探期间出油,假设海上油田开发成本50美元/桶,平均油价100美元/桶,按照
"产量(油价-开发成本)智慧石油权益(49%)-勘探支出"的公式计算,根据公司的产量
预计, 若产量为年50万吨,则年油气收入8292.5万美元,若产量为年200万吨,则年油
气收入35120万美元,两者平均,则年油气收入21706.25万美元.但这没有包含石油特
别收益金,销售管理费用,所得税等.
  而过了勘探期, 在出油并达预期的情况下,每年不需计勘探支出,相当于每年还
能至少增加收益650万美元.根据潜能恒信财报,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1.44亿元,净利
润8384.21万元.相较公司的体量, 无论是前期的投入,还是后期可能获得的收益,都
是巨大的.
  "一开始肯定吃钱, 关键是何时出油以及能否达到公司的产量预期.潜能恒信是
搞物探的,既然能中这个标,说明还是有这个信心的."该分析师说完又话锋一转,"但
并不代表这个事情风险小, 海油开发都是风险和利益成正比,即使出油了,也要达到
一定规模才行,要足够冲抵整个开发过程的投入才划算."
  渤海目前是中海油最主要的原油产区, 所产多为重油.其地处华北平原,作业区
域主要是浅水区,但地质情况比较复杂.用中海油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某高管的话来
说,就是"这块^硬骨头^啃了足足40年".
  上述高管指出,渤海地区的油田断层多,构造复杂,储层类型多,分布相对不稳定
,重质稠油约占80%,随着时间的推移,主力油田进入高含水期,稳产上产难度大,给渤
海油田的勘探和开发都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曾有人形象地比喻渤海油田, "就像一只碗摔碎了,再踩上几千只脚."其意思在
于,目前在渤海地区发现大型油田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大部分都是小型区块在进行开
发.中海油天津分公司生产部的人也曾坦言,在生产管理方面,渤海油田就是"大油田
过穷日子,一些小油田国外公司是不屑于开采的,因为产量小,投入大."
  "中海油在300米以内是比较有经验的, 5-15米深的区块拿出来对外招标合作有
点意外.有可能是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开采难度比较大,又或者是这个区块一般,不入
中海油法眼,否则,中海油自己有能力开发,为何自己不当作业者"中国石油 大学教授
刘毅军指出.
  此外, 海上勘探开发高风险高收益,也已成为业内共识."海油开发属于高投入,
陆地打一口井几百万,海上打井几千万,上亿的都有.渤海主要是重油,开采难度较大
,需要采取很多特殊工艺,成本较高.而且技术很关键,有时候看似10万吨的地质储量
, 真正开采出来,有2—3万吨已经很不错了,理论和实际有很大差距."一位中海油内
部人士表示.
  对此, 潜能恒信高管表示,公司中标该区块是凭借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双重优势.
签约之前,公司内部技术专家根据该区块公开资料及周边探明情况做了认真的研究,
"风险肯定存在,但关键是如何控制和降低风险."
  油服翻身图谋已久
  "利润最丰厚的还是在上游,油服公司想往上游走,一点也不奇怪,当了一辈子乙
方, 总想当回甲方吧,一方面可以赚更多的钱,另一方面也算扬眉吐气了!"国内一家
油服公司的老总对于潜能恒信从"打工仔"变为"油老板"的企图表示感同身受,"如果
我们有合适的机会,也想往上游走."
  他坦言, 长期以来,在"三大油"垄断的格局下,中资的油服公司在国内没有资格
从事上游业务,只能提供服务或设备,但乙方要看甲方脸色,加之油服市场竞争激烈,
甲方可以从价格,标准等各方面设置挑战和障碍,日子过得并不轻松.
  这或许也道出了"潜能恒信们"甘冒风险,挺进上游领域的苦心.悉数近年来的公
告, 不少国内的油服设备公司都在打着往上游走的算盘,有的甚至墙外开花,先赴国
外"生根开花".
  "国外大的油服公司如斯伦贝谢,哈里伯顿等,一般不会选择往上游走,因为这样
会和客户形成竞争, 而且油服公司比较了解客户的生产情况,也不公平.所以大的油
服公司很难两头都做,避免和客户利益发生冲突."上述人士进一步补充道.
  国内油服公司规模普遍较小, 没有与石油开采企业构成竞争的压力,不过,它们
想要尝到上游蛋糕的甜头也并非易事.
  "尽管近年来中海油对外开放了许多区块,吸引了很多有实力的大公司参与开发
,但也有很多是打水漂的,这其中有区块的问题,也有技术的问题.并不是拿出去招标
的区块就一定会出油.所以,出油的利益很大,但没出油之前的风险更大,不能只看到
利益而忽略风险."一位中海油内部人士指出, 往上游走考验着企业技术和资金的双
重实力,企业应避免"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
  "公司会选择两条腿走路."潜能恒信董秘张卉表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公司将
一方面继续扩大"找油"的核心优势,做强做精原有业务,另一方面稳步推进这种技术
换权益的创新模式, 公司将尽快组织渤海05/31区块的勘探相关工作,攻克区块勘探
难关,争取该区块油气勘探尽早取得突破.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3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梦里花落

13-11-07 15:56

0
盲人摸象,各取一词。

投资谋财,各有天命。

有机缘的一起聊聊,没意思的看看就别过吧。
佛跳墙

13-11-07 15:55

0
踏空而跳楼OR亏钱而跳楼,若是前者我认为没必要,若是后者,我认为就更没必要啦,身外之物。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tjzhao

13-11-07 15:52

0
股市三兄弟
  昌九生化(  600228  )
  力合股份(  000532
潜能恒信(  300191  ):
学祥

13-11-07 15:49

0
这个股票上有人要跳楼了,哼哼!
梦里花落

13-11-07 15:47

0
我个人解读这个报道除了题目有点耸人听闻(当然这也是新闻媒体常用的夺人眼球的手法),实质内容并无过于出格的东西。提了风险,那就是超募资金使用7000万美金,在未来几年都要分摊,这个钱,话说回来,本来就应该用于业务开拓的,那些超募了资金躺在银行里理财吃利息的公司实在让人看不起!潜能利用技术一体化,找到合适机会,切入油气资源,理所应当,不这么做,才是对不起各位股东!文章更多的影射了很多潜台词:1、合同地块周围都是中海油已经成熟的油田,应该有油,而且不在深海,照理这种好位置应该中海油自用,现在191拿到了,有点出乎大家意料。2、除了3桶油垄断,大家都在希望有新的面孔出现在油气资源领域,191让人猝不及防。3、风险可控,除了每年摊薄的0.12,一旦出油,利益巨大,正常年份至少增加3亿美金,那是一个怎么样的概念啊!4、都在叫嚣原油价格,我个人认为原油在相当长的年份里,会保持在100这个均价上,甚至会更高,俄罗斯的油也不多了,中东并不太平,美国这个第一大产油国会听任油价下跌?(这个只要去看看美国的cbot大豆行情就可以知道)。中国的发展和生存在未来10年,也许更长的时间,除非出现重大的能源革命,将严重依赖原油,这个世界第一原油进口国会越来越重视油气开发,可以想象,目前排名前十的房地产集团,将会被越来越多的油气公司所取代!5、股票市场的风险,这个风险是自己的。没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没有资金的管理,再好的股票都可能赔着老本出场。
richard2002

13-11-07 15:41

1
昨天诡异的涨停和开板,必有玄机
wangtao139

13-11-07 15:28

0
憨痔奀奀奀

13-11-07 15:26

0
可以肯定的是异动核查透露的东西会比上次丰富~
宇文慕岳

13-11-07 15:22

1
这个报道利好多点,重要是继续技术换石油模式,筹划已久,未来还会有更多资源。
星汉天空

13-11-07 12:22

1
这篇报道比上次那篇要客观公允多了,就是公司这个合同收益和风险都大,打到油,收益巨大,这个模式成功实践,会有更多的合作,找不到油,7年平均每年损益0.12元。有网友问公司临时停牌原因,公司接待回答:因为媒体报道不符合事实,公司会作出澄清。关键就是在这篇报道里公司认为需要澄清什么,停牌肯定是公司要求的,与其等明天后天被动停牌,当然自己主动停牌澄清一下更好。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