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从惠程财务报表分析耐高温除尘滤料等新材料的销售拐点

13-10-27 16:25 10713次浏览
惠程孤旅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从惠程财务报表分析耐高温除尘滤料等新材料的销售拐点:

注:本帖所引用数据,绝大部分来自惠程财务报告及公告内容。
  
  经与公司沟通,已确认三季报中的1318.7万元为长春高琦所收取的客户订货订金,与公司三季报中的相关说明一致,但比例不一定都是订单金额的25%,据介绍,具体预收比例要按订货合同约定执行,由于订货的客户有数量较多,因而具体到每份订货合同预付款比例具体情况不方便透露。
  但长春高琦与金轮沃德、微纳先材两家签署总代协议的经销商约定的25%预付金比例是目前客户中最高的,因为他们对公司履行订单的要求更苛刻,时间性也更强,并专门约定了诸如延误交货等违约情形的赔偿条款。而且,如果他们出现违约给公司造成的损失会更大,因而预付订金的比例要高于其他客户。
  
  我查询了一下签署总代协议的公告:“深圳惠程:关于公司控股子公司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有限公司与相关方签订轶纶纤维销售总代协议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公告日期:2013-08-24l
  
(四)订货及供货

(1) 经双方协定及认可,甲方接下乙方的订单后,甲方应积极为乙方组织生产,保证及时向乙方提供货源,尤其是甲方生产及原材料紧张时,更必须优先保证乙方的订单。

  (2) 乙方下年度批量订单时,应预付订单金额的25 %给甲方,作为订金;日常订货执行款到付货。
  
  从公告内容看,与这一说法是吻合的。而且,预付款涉及的均是批量订单,长春高琦日常的现款现货式销售还在外,因为现货销售的收入都直接计入营收项下,不会体现在预收货款项中。也就是说,长春高琦的市场需求情况实际上要好于订单合同反映的金额,因为日常现货销售是不包含在预收货款这项之中的。
  
  也就是说,除两家总代外,其他客户的预付款比例都低于25%。按目前市场通行的预付款比例大多为订购金额的20%。以此而言,高琦1318.7万预付货款所对应的销售合同金额应在6300多万。从签署总代协议公告可知:“(二)乙方承诺(2)乙方接受甲方授权后,在本合同生效之日起,一个月内向甲方下50 吨订单。”50吨纤维的销售金额应为1000万左右,25%的订金应为250万。
  
  再来看看今年以来公司所收预付货款的变动情况:年初时为176万(为2012年底结转),一季报为196.6万,半年报是313万,比年初仅增加了137万。而三季报时则猛增到1318.7万。1-6月月均预收款为22.83万;而7-9月预收款增加了1005.4万,月均预收款为335.13万,比1-6月月均预收款数猛增了13.68倍。
  
  再来测算一下高琦截止今年9月30日在手订单量:两家总代按25%订金订货约1000万元,刨去两家总代所预付的250万,其余1068.7万预收货款按订货金额的20%比例测算,则对应的订货总额为5343.5万,因此1318.7万预付货款对应的订单总额约为6343.5万。
  
  从公开信息可知,高琦服用纤维的推广由于缺乏平台优势,一直推广不利。也正因为如此,公司才下决心与两家总代签署销售协议,其中深圳微纳先材与邓兆萍时尚设计机构侧重服用市场的培育推广,而金轮沃德则主打航天领域应用推广。也正是在深圳微纳先材与邓兆萍时尚设计机构的努力下,高琦服用纤维才首次赢得了50吨的批量订单。因此可见,高琦这6343.5万订单中,除了1000万为服用纤维外,其余绝大多数应为耐高温除尘用PI纤维。
  
  而根据公司签署的总代协议约定,在今年底前两家总代还需向高琦下约50吨的订单,年内潜在订单还有1000万。
  
  还有另一组数据可体现高琦的销售拐点,这与预收货款所反映的订单总额情况高度吻合:

在三季报中,“存货”数据为2.089亿,变动原因为“期内母公司部分产品延迟发货及吉林高琦为销售所做的半成品及产成品储备增加”。母公司是指惠程电气公司,部分产品延迟发货应该是指电网产品,估计是电力公司项目建设滞后导致惠程完成产品制造后延迟发货造成的,这在2012年年报时公司就有专门说明:
  
  深圳惠程:2012年度业绩快报 公告日期:2013-02-01
  
  三、与前次业绩预计的差异说明 由于部分用户推迟交货期,导致公司第四季度收入比预期减少;公司第四季度回款额比预期减少,导致资产减值损失的增加;政府补助延递收益比预期减少。
  
  看看去年底到今年三季度的存货变动情况:去年12月31号为1.4413亿,今年6月30号的存货为1.4483亿,数值基本一样,可见这笔1.44亿左右的库存仍是某电网公司推迟发货所至。而3季报存货一栏中仍然注明了“母公司部分产品延迟发货”这一原因,显然是这笔1.44亿左右的电网产品仍未能发货,这种延迟发货会导致公司资金占用及不能确认收入,对业绩形成负面影响。当然,由于公司的电网产品客户为国网及南方电网,签有正式采购合同,这批产品发货是迟早的事,确认收益也是迟早的事,届时会冲回对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将过去的损失补偿回来,只不过是体现收益的时间延后而已。

当然,此非重点,重点在于这笔2.089亿存货中,还包括了“吉林高琦为销售所做的半成品及产成品储备增加”这一条。由于高琦在签订订单收取预付货款后,应按订单要求组织生产,高琦既直接销售纤维,也把纤维编织成过滤毡销售给滤袋厂家,以及服用的絮片。半成品应为正在加工生产中的产品,产成品是已完成等待客户提货的那部分。
  关键是这2.089亿存货中,高琦占多少份额?今年6月30号的存货为1.4483亿,到9月30日却突然增加了6400万,而高琦订单对应的总额为6343.5万。很明显,7-9月增加的存货部分,就是高琦为完成客户订单而增加的。由此可见,今年第三季度,高琦营销已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拐点,这勿庸置疑。

至于某些“人”质疑高琦现有产能状况,据我了解的情况是3000吨产能建设已基本到位,只不过由于之前下游市场销售尚未打破僵局,因而公司有意放慢了“收尾”进度,因为按照财务制度规定,一旦3000吨竣工投产,该项下的数亿资产将立即转入固定资产项下,开始计提折旧及财务费用。这对于当时销售尚未破局的高琦而言无异于重负。而主动延迟扫尾阶段工作,则可使项目处于“在建工程”状态,按规定是不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如今高琦销售迎来拐点,则扫尾工作可迅速完成,使3000吨产能迅速释放。

对此,亦有公司财报及公告数据为佐证:一、今年半年报中“重大在建工程项目变动情况”显示:截止6月30日,长春高琦300吨聚酰亚胺纤维项目投资进度为100%,此300吨应该是高琦之后开发的轶纶-95服用纤维项目。10月25日,深圳惠程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又决定在长春高琦新建1000吨服用纤维产业化项目,使服用轶纶纤维产能达到1300吨以上。

二、今年半年报中“重大在建工程项目变动情况”显示:截止6月30日,吉林高琦(长春高琦全资子公司)高性能耐热聚酰亚胺纤维项目投资预算为3.314亿,工程投入占预算比例为86.43%,即2.864亿。公司募资投向的3000吨聚酰亚胺纤维项目的耐高温除尘滤料生产基地就在吉林高琦。但长春高琦、吉林高琦虽然投资进度已近完成,但二者转入固定资产仅840多万元。

三、10月25日,深圳惠程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向长春高琦增资新建1000吨服用纤维产业化项目,公告里有一个细节透露了这一信息:4、审议通过《关于批准公司参与控股子公司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增资扩股的议案》 截 止 2012 年 12 月 31 日 , 深 圳 惠 程 公 开 发 行 募 集 资 金 余 额 为 人 民 币4,746,469.57 元,非公开发行的募集资金余额为人民币 68,886,651.55 元,二者合计73,633,121.12 元。若深圳惠程以剩余募集资金对长春高琦进行增资,应先由长春高琦董事会审议增资事项,再由深圳惠程董事会审议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增资事项。

其中,“深 圳 惠 程 公 开 发 行 募 集 资 金 余 额 为 人 民 币4,746,469.57 元”,是指2007年8月IPO募集剩余资金,而“非公开发行的募集资金余额为人民币 68,886,651.55 元”就是指2011年初定增募集投向3000吨聚酰亚胺纤维项目使用后剩余的资金。也就是说,公司在定增时承诺以募集资金投入高琦3000吨聚酰亚胺纤维项目3.314亿元,如今已完成投资2.6253亿,尚余0.6887亿。由于惠程持有长春高琦84.63%股权,以此测算高琦的全体股东共同投入已达3.1亿。根据公司当初的项目可行性报告,高琦3000吨项目投资总额为33140.83 万元,如今股东各方投入3.1亿,再加上国家及省、市无偿补助资金近3000万元,可见项目已足额投入,基本建成。

另外,根据证监会的明文规定,上市公司在利用募集资金投向承诺建设项目时,必须保证承诺投向,在承诺建设项目未完成建设时,没有合理理由不得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否则会受到监管处罚。但公司在意图变更0.6887亿元募集余额资金时并未专门说明理由,且三季报显示公司手握现金3.2亿,并不是“穷”得要打“冒险”主义,因此只有一种情形能合理解释:公司承诺投向的高琦3000吨项目已基本建设到位,无需再行投入,因此公司变更募集资金余额就全全符合规定了。以此看来,长春高琦已基本形成3000吨产能,并正向4000吨以上产能迈进。
  
  有人或许会疑惑:既然高琦销售已开始放量,为什么公司2013年业绩仍会预减?这应该与订单的交货及结算周期有关,也与高琦销售尚处于放量初期有关。订单一般有几个要素:一是产品规格,二是价格,三是交货时间,四是货款结算方式。而下批量订单的客户一般都会提前几个月下订单,其约定的交货时间很可能在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之间,因而这6300多万订单中的一部分难以在年报中确认收入,再加上补贴递延收入大幅减少,几个因素导致了年报下滑。以三季报同比为例:去年三季报公司净利润为2158.6万,其中补贴1254.5万;今年三季报净利润1607.2万,其中补贴为307.4万。在扣除一次性补贴收入后,惠程主营赢利去年三季报为904.1万,今年三季报为1299.8万,同比实际上增长了43.8%。但因一次性补贴大幅减少,体现在报表上反而是下降了25.14%。我想,年报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实际上主营赢利增长,但受一次性补贴收入大幅减少拖累,报表业绩下滑。因此,要从公司报表利润下滑的表象中看到主营利润增长的实质,这才是体现公司造血机能的因素。

而且,客观而言,6300多万订单也才合300吨左右纤维的销售量,数量并不算大,仅相当于高琦3000吨产能的10%,仅此数额也难以对业绩产生实质性的拉动,因此即便今年全部结算也对业绩贡献影响很小。但这仅仅是高琦一个季度接受的订单,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大幅增长的趋势。随着国家治理大气污染政策的日益严厉,市场对耐高温除尘滤料的需求已现暴增,这点无论从三维丝 业绩高增长,还是高琦三季度订单猛增都反映了这一市场变化。因此,今年四季度至明年高琦接单数量继续大幅增长会是大概率事件。公司在2012年年报中曾较为悲观地表示:在未来3至5年内释放消化全部3000吨年产能。殊不知随着国家新政出台,高温除尘滤料需求大增,仅7-9月高琦就接单300吨,这应该是年初时公司始料不及的。由此可见,到明年高琦的3000吨产能便能基本消化,这也是为什么公司又急着决定新增投资1000吨服用纤维产能的真正原因:明年高温除尘滤料需求会占用高琦的大部分产能,而服用纤维这块需求也在放量,产能捉襟见肘的预期促使惠程提前加大产能建设的步伐。由于高琦千吨级生产线的技术工艺已经成熟,复制产能的周期较短,多则一年少则几个季度便能完成。
  
  纤维市场的放量,还会对高琦的业务结构产生连锁反应。曾经因下游推广受阻而停顿的万吨聚酰亚胺树脂投资计划有望重启。目前高琦已建成千吨级聚酰亚胺树脂生产线,已突破了大规模生产的技术障碍。随着下游市场放量,高琦对聚酰亚胺原料的需求会大增。从确保原料供应及降低成本考虑(高琦两步法生产聚酰亚胺树脂成本比杜邦、德固赛等国际化工巨头采用的五步法合成聚酰亚胺成本低30%),高琦都具备了重启万吨聚酰亚胺树脂的要求,以我看来,万吨项目不会全面铺开,而会与纤维产能需求同步配套建设。
  
  长春高琦生产聚酰亚胺的原料成本:二酐(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报价53000元/吨,二胺(二苯醚二胺,ODA)报价78000元/吨,异构二酐(自给),按中间体35%毛利折算,报价34450元/吨,二甲基乙酰胺(DMAC)报价10800元/吨,综合测算吨现金成本约8万元(含税)。一旦高琦明年释放3000吨产能,其成本将直线下降,赢利空间可期。
  
  由此可见,明年高琦消化3000吨产能后,惠程业绩出现大幅向上拐点已是大概率事件。投资重在预期,有人因年报预降而仓惶出逃,亦有人利用这短期利空制造恐慌,浑水摸鱼。我看重公司未来经营的重大变动因素,只要经营状况开始大幅向好,就是我坚定持有惠程的理由。
  
  
打开淘股吧APP
3
评论(24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pualgj

14-01-10 23:43

0
中国江西网讯记者邓小勇摄影报道:1月10日上午,南昌高新区江西先材纳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世界首创的PI纳米纤维电池隔膜技术完成实验室研发阶段,正式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预计今年将实现产能700万平米,到2015年产能提高到4000万平米。据悉,PI纳米纤维这种新材料不仅能使用在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上,它优异的特性可以广泛的使用在民生、环保、医药卫生、国防等诸多方面,市场空间非常广阔。

  两年了,才完成实验室研发阶段,要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生产恐怕还早的很。
电影人

14-01-10 22:53

0
@阿凡达。意念诛杀小刚
惠程孤旅

14-01-10 22:49

0
该领域年需求20亿平,目前市场售价为8元/平,产值为160亿------应该是指锂电隔膜的总需求和市场均价,包括高、中、低端隔膜产品。而先材的PI纳米隔膜为高端隔膜,主要应用于车载动力锂电池。美国隔膜大厂celgard的三层复合隔膜使用较廉价的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作基材,其市场售价都在17元/平。而且你引用的这篇是草根文章,不少数据引用不够严谨。你可去查阅惠程公告的几份锂电池隔膜检测报告,其对照的正是美国隔膜大厂celgard的三层复合隔膜。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西兰花

14-01-10 18:41

0
8元/平?  15-20元/平?  怎么价格相差这么厉害
西兰花

14-01-10 18:39

0
【2012-12-19】【出处】价值人生网
深圳惠程( 002168 ):中国新材料王者的成长之路  
  公司电池隔膜产品是下一代隔膜产品,属革命性的电池隔膜产品,且有自主的知识产权,相信会在不远的将来,向电子消费领域及动力电池领域推广应用。经过测试,产品性能优于目前国际产品,公司具备在该领域取得订单的实力。按公司产能规划公司将尽可能满足市场需求,相信公司产品在手机电池等消费领域带来质的变化,取得订单将只是时间问题。
  深圳惠程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创业典范,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之大很少见的,董事长本人痴迷技术,但又完全结合市场,是难得企业家人才。作为深圳本土的制造业典范,应该给予溢价。2013年将成为多屏移动普及化应用元年,包括锂电池和无线充电领域的重大突破必定来自于聚酰亚胺隔膜的大规模应用,该领域年需求20亿平,目前市场售价为8元/平,产值为160亿,作为全球仅有的2家供应商,惠程和杜邦都有各自的竞争优势,深圳惠程是典型的中国本土新材料代表,建议长线持股。
惠程孤旅

14-01-10 16:50

0
“南昌创造”填补世界空白 PI纳米纤维电池隔膜成功产业化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4-01-10 13:09:47
查看更多行业动态信息,请下载同花顺客户端
  央广网南昌1月10日消息(冯丽)1月10日,南昌高新区江西先材纳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世界首创的PI纳米纤维电池隔膜技术完成实验室研发阶段,正式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预计今年将实现产能700万平米,到2015年产能提高到4000万平米。
  动力电池技术是目前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也是世界电动汽车发展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南昌高新区企业江西先材纳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在世界上率先研发出聚酰亚胺(PI)纳米纤维电池隔膜。这是世界首创的动力电池隔膜产品,也是中国锂电行业第一个掌握了核心技术、具有原创自主知识产权产的高科技产品。PI纳米纤维电池隔膜以其耐高低温性、化学稳定性、经久耐用性及高孔隙率等优异特性将解决目前汽车动力电池或电池组存在的安全性差、充电速度低、使用温度范围小、使用寿命短等系列问题,使电动汽车的能源系统实现“质”的飞跃。
  国家权威检测机构报告显示,采用高端PI纳米纤维隔膜制备的PI隔膜动力电池在关键的技术指标上有充放电时间短、使用寿命长、发热温度低、电能密度大、安全性好等明显的优势。
  同时,IP纳米纤维这种新材料不仅能使用在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上,它优异的特性可以广泛的使用在民生、环保、医药卫生、国防等诸多方面,市场空间非常广阔。
aaronjph1975

14-01-10 14:26

0
快跌停了。
西兰花

14-01-10 10:33

0
先材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隔膜 还要等2年后量产?
惠程孤旅

14-01-09 21:37

0
我国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大发展新阶段 概念股或爆发
www.eastmoney.com2014年01月09日 19:57
手机免费看热点个股|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
  据新华网消息,中国汽车(行情 专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在9日召开的2013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说,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将超过2000万辆,而新能源汽车积极推进,估算全年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可能突破17000多辆,增速达到40%左右。受政策及相关资源因素影响,纯电动部分比混合动力发展快。

  叶盛基说,我国汽车大量普及,给环境和能源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我国汽车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节能化、环保化道路,大力发展节能新能源汽车。我国要实现2020年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低至5.0升百公里、节能用车降至4.5升百公里指标,就要大力推进各种节能技术汽车普及使用。新能源汽车是新兴战略产品和汽车行业的未来。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如关键技术没有完全掌握,工程化能力不够,社会配套体系不够完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还需不断培育,国内汽车品牌认知度不高,消费认可度低,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稳定性、持续性亟待提高等问题。

  2013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主席庞义成说,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数据和美、日差距进一步拉大。然而本年度全国微型电动车保持强劲增长,全年达到20万辆的产销规模,如果把这个数字算上,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张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一并遥遥领先于美国。总的来看,2013年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推广应用的通知,比亚迪(行情 股吧 买卖点)、江淮、北汽、上汽、长安为代表的企业加快推进产品研发,表明只要进一步打破地方垄断、加强消费者互动研究,我国新能源汽车已抵达转折点,将进入大发展新阶段。

  市场人士指出,根据国家规划,到2015年,在试点推广城市的范围内要发展2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近1000亿元的市场“蛋糕”有待国内车企分食。目前,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扶持将会给电池产业、电池电机上游的锂和稀土资源行业、充电站行业、乘用车企业带来机遇。已有多家机构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在政策推动带来行业性投资机会的大背景下,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处于上升阶段,值得长期看好。
惠程孤旅

14-01-09 18:55

0
在翱翔的鹰:
请教孤旅是什么时候得知之前的良品率是4成的?
2014-01-09 18:09:3

惠程孤旅 回复 在翱翔的鹰:
  那是先材中试完成做量产线的初期,由于一些技术及溶剂合成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而导致良品率偏低。去年下半年以来,侯博士带领攻关,不断解决设备、工艺及辅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良品率也逐步开始提高,并于去年底彻底解决了良品率问题,使之稳定在99%。
  
  传统隔膜基材主要使用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比如美国隔膜大厂celgard的三层复合隔膜就是PP/PE/PP。隔膜制造是通过对基材膜的横、纵向拉伸成隔膜,分干法和湿法。这种隔膜生产制造的良品率都不高,国际大厂的在70%左右,国内靠买生产线的隔膜企业一般只能达到50%。其良品率难以大幅提升主要与其生产工艺有关:为了使隔膜厚度够低,孔隙率够高,只能通过横、纵向拉伸来达到,由于要控制的精度非常高(隔膜厚度及一致性精确微米级、孔径的直径一致性要求更高),物理拉伸的力度及精度很难控制,拉伸力度不够容易导致厚度偏高、孔隙率偏低以及一致性偏差等问题,拉伸力度稍大又容易导致破膜或隔膜强度偏低,因而极难控制。而且影响其良品率的因素也很多:基材膜的一致性、温差、空气湿度、尘埃洁净度,甚至设备工作电压的细微不稳定都可能干扰到良品率。因此,即便传统隔膜生产设备、工艺已完全成熟虑,但诸多非生产因素波动是难以控制的,因此其良品率难以达到理想程度。查阅一些隔膜类上市公司的财报便知,他们的毛利率都很高,但净利率却普遍偏低,其中主要因素就是良品率波动导致的。
  
  先材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隔膜是将聚酰亚胺酸聚合物溶液采用针孔喷丝、高压静电纺丝及亚胺化,最后经热压成膜,一旦技术、工艺成熟即具备很高的稳定性,基本上不受非生产性因素的干扰,因此能达到很高的成品率。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