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紫鑫药业 002118

13-10-26 22:31 463742次浏览
赢佳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 · 原创: 榴岛之风 2013-10-26 21:07 只看该作者(-1) 】


赢佳兄,你的双标的这个帖子怎么打不开了?


不知道,只看到系统信息,您的主贴---双标的 被删除。


原因:系统提示,咖啡卡 刷屏!

其他的不清楚!


仅此而已!

一切随他吧!



双标的 帖子被删除,可惜的是巨量有巨大价值的资料没有了。

原因,自己不想多说!

大家自己可以评估是什么原因,要把帖子删除掉。

开新帖

延续前面的操作。标的个股还是前面的两只 002118 紫鑫
002424 百灵


标的个股目标涨幅不变。

如果这个帖子再次被删除。无话可说了。原因---大家自己想吧!
打开淘股吧APP
82
评论(1196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学海无涯

15-03-04 10:15

0
继续跟踪。
m4a12008

15-03-03 14:11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本小散今天先跑了,下次有机会再回来
yongfengguo

15-03-03 11:00

0
跟在达安基因后面,达安不涨,丫都不好意思涨,,,达安如果涨停,丫都可能不知道怎么走了,,,
yongfengguo

15-02-20 10:22

0
最近基因股很火,都有什么优缺点 说到基因测序我也完全是个门外汉,所以以下纯属瞎掰
最近基因股很火,都有什么优缺点
说到基因测序我也完全是个门外汉,所以以下纯属瞎掰,但是最它实在太火了,在这个前沿的技术领域,其实中国不比其他发达国家落后多少。毕竟中国参与了人类基因组测序。参与企业:南方基因研究所,北方基因研究所,华大基因

A股中相关概念股主要有千山药机达安基因新开源迪安诊断中源协和紫鑫药业荣之联,华大基因(上市预期)(以上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一,由于基因测序是目前比较前沿的技术,而我们知道技术来说,在中国主要是由研究院,社科院,高校等机构而来,企业作的更多的是将其产业化。当然在此我并不是否认企业自身的研发成果。所以我们有必要看下各个相关企业与这些机构的合作事宜

1.千山药机

主要有中南大学--湘雅研究院,主要是控股的宏灏基因也有湘雅的股份
申友基因--背靠南方基因研究所(占股49%)

2.华大基因

自身就是人类基因测序参与方,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知识经验及人才

3。紫鑫药业

与中科院合作研发二代测序仪

4.达安基因

背靠中山大学,与美国Life Technologies战略合作

5.新开源

主要是近期收购涉足这个领域,收购的晶能生物从事基因测序技术服务,呵尔从事肿瘤早起诊断,三济分子诊断业务

6.中源协和

合资设立公司进入基因检测领域---中源协和天津医学检验所研究公司

7.迪安诊断

诊断独立实验室

8.荣之联

为华大设计建设维护生物信息中心,

二,基因测序相关产业链

基因测序行业应用来讲,终端用户可大体分为两类:一是用于医院、独立实验室等的临床应用。二是服务于科研机构的基因测序应用

从基因测序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三个主要环节来剖析该行业
  (1)处于产业链最上游的是基因测序仪器与耗材试剂

华大基因:收购了一家美国测序仪公司,
紫鑫药业:与中科院合作研发二代测序仪中
千山药机:互动平台披露未来可能进入这领域
其他几个企业未涉足,国内这方面仪器也基本靠进口

  (2)中游是基因测序服务
服务这一块目前主要为华大基因及贝瑞和康垄断,
其他公司还包括达安基因,诺和致源,安诺优达等。
迪安诊断:凭借独立实验室的优势未来在这领域有发展优势
千山药机:计划15年底在产业园建立检测中心
荣之联:提供生物数据维护服务

  (3)下游消费群体包括医院病人、药厂及科研机构等。
虽然目前医院消费占比最少,但是未来一定是医院占比最大,目前主要是无创产前等各种先天疾病的筛选。能作这项业务的医院必然是高端的三甲医院为主。拥有高端医院资源的企业将拥有优势。相对来说华大,中源协和(存储业务积累了很多妇产医院等三甲医院资源)其他企业这方面相对并没有较多优势。荣之联不涉及这块业务,千山药机以前主要是药企业务,医院资源相对来说是短板。

三,业务布局比较

华大基因:整个产业链布局,业务最完整,唯一的遗憾貌似没有个体化精准用药(个人不知,可能不代表没有)

千山药机:
1.拥有全球第一个个体化用药产品-----高血压芯片,15年年底将继续申报肿瘤等疾病的个体化用药芯片。
2.凭借雄厚的研发实力(创业板专利最多企业,1000多项)今后可能研发自己的测序仪
3.申友基因+基因南方研究所,针对健康人群进行基因测序服务

迪安诊断:
收购博圣生物进入无创产前筛选业务,多个独立诊断实验室等诊断平台

达安基因:

与美国Life Technologies战略合作,

紫鑫药业:合作研发测序仪。荣之联:数据服务

中源协和:刚进入这领域,合资成立研究所

四,这个行业是一个新领域就意味着需要不断花钱布局,资金的持续问题需要引起注意。(仅从公司日常业务角度,不考虑非日常的增发等资金引入)

最不放心的是中源协和,他的干细胞领域目前同样处在技术研究阶段,甚至比基因测序来的可能还要晚,目前主要存储业务赚钱。

相对最放心的是千山药机,个体化芯片开始产生稳定的利润,还有其他各项独创产品比如塑料安瓶等能持续贡献稳定利润。

迪安诊断,这一块也相对放心。未来独立诊断服务对于社区医院有较大需求。

综上述基因这个产业链中企业,综合实力相对较强的是华大基因,第二梯队是千山药机,第三梯队迪安诊断,达安基因,其他列为第四梯队
yongfengguo

15-02-19 16:10

0
【 · 原创: 还是那个783  2015-02-17 23:48只看该作者(-1)】
捧场  点亮(0) 咖啡卡
  转发:生物的世纪开始了!
  
  读大学之前就听无数人说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但是真的投身于这个专业以后发现这还是一个远景目标,什么时候能实现天知道,就如同股市里的石墨烯 等概念,前景极好,但是何时能进入到平常百姓家庭谁也说不清楚!直到2011年碰到一个华大的学弟,跟我介绍了产前无创筛查,顿时觉得这个行业即将开始进入应用期,当然,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成本跟商业模式,而认为现在即将爆发也就是因为解决了这2个问题!另外有几个事情也预示着这个行业即将爆发:一是去年国家回收牌照重新发放(中国历来就是行业先野蛮生长,三不管,等行业刚开始爆发,就开始收紧准入资格),二是华大医学酝酿上市,说明它打算开始烧钱了(后面商业模式里会提到),三是今年1月底奥巴马国情咨文谈了精准医疗,美国政府准备拨款投入这块!
  
  接下来讲讲解决的2个问题。第一,成本问题,以前的基因测序 是一代测序,后来出来了二代测序,二代测序并非是要替代一代测序,两者着重点不同,一代测序的优势是精确,它是一个个碱基检测过去的,几乎100%准确率,缺点是人类有31亿个碱基,测完一个样本需要1、2年,因此如果用一代测序测整个人体基因组成本就会极高,而二代测序就是现在谈得最多的,它把样本打碎进行检测,因此准确率只有60-70%,但是速度极快,导致成本快速下降,也让建设人类基因数据库成为了可能!于是第二,商业模式,美国有个公司叫23ANDME,这公司是谷歌创始人投资的,谷歌也是它的大股东,这公司的特点就是基因测序只要99美金,这个价格一定是亏本的,就这样它一直烧钱烧到今天,今年1月,genetech(罗氏收购的公司)出6000万来换取23andme的3000个帕金森氏病的样本数据,也就是说一个样本基本上价值2W美金!这样,直到今天23andme终于算是看到了盈利的曙光。而华大去年开始酝酿上市,其实也就是为了走这条路,因为大多数疾病不像癌症跟无创产前筛查那样有痛点,大多数疾病老百姓是不会愿意花钱做基因测序的(比如千山的高血压芯片,我就有点怀疑能不能卖出去,所以千山的看点其实不在这里),大不了这个药效果不好,我换个就是了,成本很低,所以要拓展这个行业必然需要烧钱拿样本!同时基因测序行业,本质上而言是一个大数据 行业,它的盈利模式完全是可以复制互联网行业的,就是先亏钱拓展业务(如同谷歌搜索是免费的),然后当样本数据足够大的时候就能把这些数据卖给制药公司换钱!也就是说华大未来的目标是把自己建设成为全球第一的基因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我想肯定比百度的搜索数据库要值钱吧,所以我说未来这个行业大概率会出现超越BAT的公司(除非BAT立刻转身投入这个行业,360现在就在投入这个行业,这个行业需要大量超级计算机跟程序员,互联网公司投入有优势)!很多人说中国的生物技术没技术优势,其实这么说,二代测序本身就没技术壁垒,它的壁垒就是资本跟渠道,加上中国有大量的样本数,所以反而可以认为中国公司会更有前途!这是二代测序的商业模式,但是因为二代测序的准确率跟成本还是有问题,所以你不能指望一个病人一辈子测序一次就能拿着图谱到处看病,也不能指望每次测序都用二代测序,所以二代测序注定是做数据库用的,而真要精准医疗就需要一代测序!因为二代测序大概只有7成的准确率,制药公司针对二代测序进行研发,做出来的药并非对所有病人适用,还需要再进行临床验证,这时候就需要一代测序技术,一代测序虽然全身测序很慢,但是因为药物是针对某种疾病的,只要测几个片段就可以了,所以这时候一代测序的成本可以做到极低,检测速度也会很快,未来一定会跟血常规一样普及,这时候你去医院看病,医生会让你先做个一代测序,测出你的基因型,然后对你用药,再观察你对这个药物的敏感度,当这样的样本足够多了以后,临床统计就完成了,医生就知道哪些基因型的病人对这种药比较敏感,以后就可以针对性用药了!这是一代测序的方向!
  
  讲完商业模式来讲上市公司,很多人觉得华大独一无二,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华大现在的优势是一方面它成本有优势,最近几年它一直在做耗材国产化,所以它成本上可以比其他公司低30%的样子,第二,它的测序仪数量,超级计算机数量都是行业内世界第一,但是华大的缺点也很明显,这行业刚才说了,注定是要烧钱的行业,它还没上市,如果上市慢了,这会是个大问题,另外一方面它之前主要是在科研方向,它在医院渠道上就不够强,据说现在在跟复星合作,就是为了渠道!那么我们就可以把A股公司拿来跟华大对比,看看谁比较有前途!
  
  首先短期看比较像的是达安基因,一方面它在这个行业各个领域都做了布局,而且率先拿到了牌照,所以目前市场比较认可它是基因测序的龙头股之一,但是达安更强的其实是在分子诊断(即基因诊断,前景也很好),二代测序上它没有明显优势,所以未来达安真正发展最快的应该是分子诊断,分子诊断在中国诊断市场占比大概只有10%,而且市场十分分散,美国占比大概是30%,未来几年中国的分子诊断大概率会快速发展,接近美国的占比,而且因为市场十分分散,达安作为上市公司可能还能做一些并购整合的动作!
  
  第二个比较像的是千山药机,这公司一开始收购的高血压芯片(一代测序)我一直持怀疑态度是因为价格不便宜,同时产品无痛点,公司推广能力又不咋滴,到底医生买不买账天知道(医生肯推病人大多数肯买账),但是它最近收购的申友就明显是做二代测序的了,说明公司也想往这边发展,上面说了,这块应该会比一代测序领域爆发更早,市场价值更大,在行业发展初期,先入者一定能分一杯羹,所以这公司也是值得关注的之一,现在布局都有了,能不能做好看公司后面怎么做了!
  
  第三个是迪安诊断,算是我最看好也是业内一些朋友比较看好的标的,这公司现在还没拿到牌照,这是它最大的缺陷,但是今年大概率发第二批牌照,它就有希望了,而且去年年初我就预言过这公司一定会往基因测序行业收购,之后它就收购了博圣,也就是说公司的布局已经完成,只差牌照!华大说过,基因行业四个发展阶段是科研服务,科技服务,医疗服务,人人服务,现在行业即将从科技服务往医疗服务发展,这时候渠道十分关键,华大最大的不足是渠道,而迪安现在最大的优势也是渠道,因为它暂时没有牌照,所以市场暂时并没有把它当纯正的基因股来看,但是如果拉长看,它可能是最有可能抢到市场份额的公司之一!
  
  以上三个是我最看好的3个,接下来还有北陆药业,主攻精准医疗,个人觉得市值空间没有二代测序那么大,但是因为主营还可以,所以也可以关注!新开源,它收购的标的一般,但是因为市值小,且一下子往这个方向收购3家公司,说明管理层还是十分有前瞻性,意识到行业发展方向的,不排除未来继续收购完善布局追上来,所以也很值得关注!中源协和科华生物也都传闻要往这方面收购!
  
  最后关于估值问题,第一,二代测序的发展注定沿袭互联网模式,烧钱抢市场,当样本数足够多的时候一本万利,所以没法看估值,必须看公司布局跟抢占市场的手段与优势,比如华大医学,去年收入只有10E不到,但是一级市场给予估值100E,IPO我估计要到千亿了!第二,因为需要烧钱,而且估计要烧几十亿到上百亿才够,而A股该行业上市公司普遍才只有50-150E市值,这会导致A股公司根本烧不起,所以如果A股上市公司真的有意趁着行业刚开始爆发,大家同一起跑线的情况下跟华大一争高下的话,现在当务之急是赶快做大市值(否则100E的公司融资20E,等于直接摊薄大股东20%权益,任何一个大股东都不会乐意的),所以可以预期,今年这个行业的估值会有更大提升,而催化剂很可能就是第二批牌照发放和华大上市(A股去年都不会互联网估值,现在依然不会生物科技股的估值)!
lxw1999001

15-02-17 16:32

0
恭祝楼主春节快乐,阖家安康!!!!
yongfengguo

15-02-17 13:34

0
偶套在里面,结结实实的,动不了,等分红吧,,,,这股,看基因测序仪的发展了,,,其他的,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
今天,,基因股全大涨,,118也是比较差的跟在后面,,,没有办法,, 002316 千山,, 002030 达安基因都有非常好的表现,,其实也是与其基本面有关
002316已经开始向医院推广了,,002030也是向医疗,已经有准许批文了,,, 002118 只有样机,样机即使成功了,,是否能进入利润高达医院,还是问题,,所以表现就这样,,,
tudou1978

15-02-16 22:50

0
年报出来了,还有几位仁兄在?!
liumk0396

15-02-11 12:18

0
初元公司新产品“红参茶珍”陆续推向市场
第五季

15-01-29 13:17

0
@趋势随从 趋势兄,多找几个财团来搞人参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