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拉张、压扭、拱升三种应力场作用的结果, 使渤海湾盆地形成了伸展裂陷盆地。 所以在断裂性质、构造活动的特点上, 决定深层断裂构造的成因与样式。深层断裂性质具张扭滑脱性和同生性, 除少数一、二级断层断 至基底外, 多数则在 2600~ 3000m 以下逐渐变缓, 滑脱消失在沙河街组下部塑性地层内, 后期与主断层出现的 各种派生分支断层往往下切的不太深, 因此深部断层较少 , 构造比较完整、封闭性好, 这是与中浅层构造 断 裂组合明显不同之处。 另外, 构造以凹陷中的拱升 ( 包括盐拱升) , 挤压、滑塌成因为主要形式的背斜构造 (带) , 以及凹陷或陡坡带、倾末带形成的大型岩性封闭体, 为深层大规模油气聚集提供了重要条件。所以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深层勘探对象包括凹陷中的中央背斜带、披覆背斜带、挤压背斜带、滑塌背斜带及大型岩性体带; 凹陷陡坡带的逆牵引背斜带、砂砾岩体带、基岩隆起围斜部位, 可以形成多种圈闭类型。目前已发现渤海湾盆地 下第三系深层共有 102 个二级构造带, 294 个局部构造圈闭; 非构造圈闭 129 个 。
储集层类型多存在异常孔隙和次生孔隙发育带,由于拉张裂陷强度大、断陷湖盆深, 古地形高低差异明显, 因此, 下第三系孔店组、沙四段、沙三段很容易形 成多物源区的近源水下扇、扇三角洲、深水浊积扇2 ~ 5 , 重力流水道等高密度流沉积体系, 以及裂陷初期形成的封闭型膏岩湖和河流冲积扇沉积体系等多种类型储集层。由于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深层多数凹陷处在成岩演化的晚成岩“A ”期, 部分达到“B ”期, 这样, 当埋深大于3000m 直至 4500m 时, 化学成岩作用逐渐成为直接影响储层的重要因素, 在此期间砂岩内部开始发生岩石组 分的溶解, 溶蚀孔和晶间孔发育, 出现次生孔隙发育段, 同时随着埋深在特定条件下出现封闭性成岩环境的超压异常带, 这是深层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的普遍特征。 由于异常孔隙发育, 使深层储层特性能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