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如果有这么个东西,你还要现在的A骨么?

13-10-25 20:26 10390次浏览
往生净土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如果,偶仅仅是假设...
如果有这么个品种... 按4季分红(可便于产生再投资复利)、 约定期限溢价赎回(相当于保底)、 可在交易所挂牌交易(跟现行股票一样具备流动性,交易费用程序同普通股)、可转换为带投票权滴普通股(原来无投票权,通过转换变为普通股)、 投资人无限制,机构法人 自然人 均可自由参与....
那你还玩现在存量滴A骨么.... ??

如此重磅一信息《证监会或考虑将IPO开闸与推出优先股同步进行》居然从昨晚发出(证监会对此至今未作澄清及说明....),未见各处讨论可能对当下A骨市场滴可能影响....
偶想还是撂出来大家核计核计吧..... 这可是最新重大不确定因素啊... 比IPO狠多了
若成真... 嘿嘿... 自己核计吧(当然可能仅仅是吹风,就当偶多虑了吧)
打开淘股吧APP
26
评论(5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总总

13-10-25 22:02

0
火钳刘明
结局已定

13-10-25 21:50

0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而已
往生净土

13-10-25 21:30

1
大家说市场怕ipo... 因为抽血
回想下市场在7月24、25日两日 招行抛出300亿 京东方抛出450亿再融资信息时, 市场如何表现的? 
这俩相加一下就是750亿,一次性,可够力度? 看当时创小类怕了么? 反倒是把主板资金挤压到创小类里去了...
如今招行配股募300亿都搞定了一个月了

这几日呢.... 10月22日起,外围皆好,中国夢大旗腾讯450元新高背景... 创小班崩了...
所以偶那天讲,行情十分之怪异....

当然各位就照自己判断玩吧
咱们皆有各自视角....
空谷无心

13-10-25 21:26

0
点亮!的确如此,谢谢分享~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往生净土

13-10-25 21:14

18
方案A:周四《或考虑优先股+ipo同步》一文所谓建议我国参照 现行米国优先股玩法....按季分红(可产生再投资复利) 约定期限溢价赎回(相当于有保底)  可在交易所挂牌(跟现行股票一样具备流动性)  可转换(原来无投票权,通过转换变为普通股) 投资人无限制,机构法人 自然人 均可参与..... ------------ 如成真, 就是推出同现行A骨抢钱滴一个新玩具..... 绝B大杀器

方案B:若按照原来优先股改革预期, 就是参照巴老头9折市价入高盛 保息保溢价回购 条款方式,机构买入优先股不在二级市场流通无价格波幅,确保记账无账面波动风险,稳定吃息;另附条款若干年后可自由选择是否部分或全部  (逐步方式)转化为普通股进入流通 ;同时超大企业存量公股部分转化为优先股方式(可以大幅提振每股报表收益), 来进行大陆A股优先股改革,总体增量有限,存量理论可流通部分大量公股转化为优先股, 缩减实际普通股总量, 是绝B利多...

一件事儿,俩方案,A vsB 天差地别... 
看A骨玩家们运气了, 咔咔
何子阳哦

13-10-25 21:04

1
人家兑现了利润当然就会想尽办法弄大盘下来
不出这个消息也会出另外的说法
楼市大热也跟最近盈利丰厚有关
我觉得一切正常
小手冰凉

13-10-25 21:03

0
和转债类似嘛
心修隐杀

13-10-25 21:02

0
优先股定个门槛,小散玩鸟,至于保本,这个貌似真不可能,除非面值算,那二级市场小散更玩鸟!
往生净土

13-10-25 20:57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好的,感谢, 烦劳请将以下转到沙发那层, 原有沙发那层内容请删除
下边重贴

  《证监会或考虑将IPO开闸与推出优先股同步进行》---- 来自金融界 http://finance.jrj.com.cn/2013/10/24142916021443-c.shtml

原文如下,偶用彩色标注了个人感觉需要注意之处....  自此,比较长,请耐心好好看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消息人士表示,证监会日前开会讨论了优先股改革方案的有关事宜。第一批发行优先股的试点公司,可能将从上证50包括的上市公司、或其他可满足相关财务条件的大型公司中选取;除银行外,其他公司发行的优先股应为累积优先股。
    此外,公司可发行优先股回购普通股;优先股是否公开发行、发行后是否上市这同偶个人原来预期的优先股发行后作为养老金 企业年金投资品记账为主,不在市场流通  严重不符.....),公司都可自主选择。
    一位消息人士说,“从目前的方案看,不含存量股转换为优先股,(存量转化可以缩减大量超大企业的理论流通普通股数量,快速提高每股报表收益)不是重大利好。涉及增量,是利好,尤其对银行,可以发行优先股并购重组和回购普通股。”
    当前制约优先股推出的最大拦路虎无疑是法律障碍。对此消息人士表示,国务院将出台有关文件,届时优先股的发行即可绕过法律障碍。
    上述消息人士称,“先公开征求意见。还要等国务院的文件,最快最快也要一个半月以后才能推出了。”
    路透暂时无法联系到证监会对此置评。

    累积优先股(Cumulative preferred shares),是指当公司在某个时期内所盈利不足以支付优先股股息时,则累计到次年或以后某一年盈利时,在普通股的红利发放之前,连同本年优先股的股息一并发放。

    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股份制改革大潮中曾引入过优先股机制,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司有深发展(平安银行  (行情,问诊)前身)、万科、金杯汽车  (行情,问诊)、天目药业  (行情,问诊)等,后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逐步淡出。近期,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将支持部分大盘蓝筹股回购普通股的同时发行优先股,重推优先股的预期日渐增强。

    278家IPO排队企业撤场 券商少赚119亿元承销费
    证监会披露的最新信息显示,截至10月17日,沪深两市IPO排队企业总数增至754家,终止审查企业达278家。如果按照以往券商承销IPO项目获得的平均承销费估算,这278家终止审查的企业可以为券商带来约119亿元的承销费。不过,现在这一切都随着企业终止审查而化为泡影。
    从保荐机构方面来看,国信证券保荐的企业终止审查的数量最多,达到24家;中信建投保荐的企业中,有20家终止审查。民生证券、海通证券  (行情,问诊)、广发证券  (行情,问诊)、华林证券、招商证券  (行情,问诊)、华泰联合、中信证券  (行情,问诊)保荐的企业中也分别有17家、16家、14家、14家、13家、11家、11家企业终止审查。
    从2011年开始算起,券商共计承销IPO项目433个,获得承销保荐费用185亿元,平均每单项目可给券商带来4274.86万元的承销保荐费用。以这个平均收入金额大致估算,随着278家企业终止审查,券商们少赚了119亿元。
    具体到公司方面,以国信证券为例,国信证券共计承销IPO项目51个,获得保荐与承销费用21亿元,合每个项目能获取承销保荐费用4145.7万元。以这个平均收入金额大致估算,24单终止审查的项目可能会使国信证券少赚9.9亿元。以同样的方法计算,中信建投少赚约8.9亿元、民生证券少赚约6.6亿元……
    另外,据记者了解,IPO拟上市企业在项目前期会支付给券商一些费用,主要包括股改咨询、前期辅导等,这部分费用一般不超过百万元。但是投行部门前期人力、财力包括时间上的投入也是很大的,企业支付的前期费用甚至不足以支付这部分开支。也就是说,券商不仅赚不到这些终止审查企业的承销费,可能还要为之前支付的成本买单。
    IPO暂停后,券商投行部门的总体收入也不容乐观。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上半年数据显示,受IPO暂停拖累,114家证券公司实现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65.54亿元,同比下滑26.43%。
    证监会最新公布的信息显示,目前已通过发审会的公司有147家。如果从今年年初算起,国信证券保荐的企业中,有7家通过发审会;招商证券保荐的企业中有6家通过发审会;平安证券、民生证券各有5家通过;中信证券、华泰联合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光大证券  (行情,问诊)保荐的企业各有4家通过发审会,这些企业距离上市可能更“近”些。
    从今年年初至今,券商报审家数最多的依旧是国信证券,达到68家。招商证券紧随其后,达到63家。中信建投和广发证券报审家数分别为63家和60家。华林证券报审家数也达到39家,位居中信证券之后。可以看出,招商证券、中信建投等新势力的“步步紧逼”,国信证券和平安证券这两位投行老大的位置已经“岌岌可危”。
    记者了解到,终止审查的企业,一般会选择二次申报,或者选择被并购。一般来说,二次申报是比较好的选择。
  -----------------------------------------------------------------
    中国引入优先股制度十大细节猜想
    在金融工具的大家族中,优先股占据着独一无二的位置。因为优先股作为股票与债券的跨界混合证券,它既是股权证券(可转换),又类似于债务工具(可赎回)。普通股是公司股权中最重要、最主体的部分,而优先股占总股本的比例相对较小。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惯通称的“股票”,都是指“普通股”。
    对发行人而言,优先股是一种十分便利的筹资和再融资工具。然而,对投资者而言,优先股的最大魅力和亮点,则在于“按季分红”的属性及系列优先权的保障,而且公司历次拖欠的股息可以在未来得到累积性补偿。
    中国引入优先股制度,模式与路径是怎样的?将会如何试点?在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优先股一些细节性的做法和经验。(注意,在吹风了!都借鉴米国了 就完蛋了...为何往后慢慢看
    1 发行人:国有控股的金融机构及公用事业公司
    美国税法规定,只有C类公司(股东超过1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能够发行普通股和优先股,而S类公司(股东不足1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则只能发行普通股,不允许发行优先股。当然,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及有限责任公司更是不可以发行优先股的。也就是说,美国只允许大型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优先股。
    不过,美国大多数优先股的发行人都是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还有一些公用事业及通讯公司。据统计,投资者对银行优先股具有更高的风险容忍度。相反,由于在重工业、高科技及医疗保健等行业的公司往往更加注重成长性,它们往往偏好将经营所得再投资回本公司,因此,这类公司很少使用优先股作为筹资工具。
    笔者建议,在中国引入优先股制度的试点阶段,为稳妥起见,可以考虑暂将优先股的发行人限定在国有控股的金融机构及公用事业公司,因为这类公司大多具有较为稳定的盈利能力、并同时拥有较强的现金分红能力。

    投资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
    优先股深受投资者欢迎,主要是因为它具有稳定的“按季分红”机制,优先股的投资者也称为“收入取向的投资者”(income-oriented investors)。(这讲到了优先股最大买方,比较符合养老金 企业年金这类性质资金
    在美国,机构偏好投资优先股。根据美国现行税法,持有一个发行人优先股20%以上比例的机构投资者,可以获得所获红利支付的80%的扣减;机构投资者持有一个发行人优先股不足20%的,其应税红利所得可扣减所获红利支付的70%。然而,同一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债券所获任何利息收入都必须缴纳联邦所得税。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优先股的主要投资者是机构而非散户的重要原因。
    尽管美国个人不能享受这类优惠税收待遇,但这并不排除个人也有投资优先股的需要。在许多情况下,在新规则下个人所得税税率是15%,这与来自公司债券的利息收入需要按普通税率征缴个人所得税相比,还是有优势的。
    在中国,优先股的投资者身份不必刻意规定,各类机构投资者及个体投资者均可参与。(注1)(在最后一起综合起来解释)但从A股投资者偏好来看,中国股民更惯于“炒股”并从中搏取差价,因此,可以预言,未来中国优先股的主体投资者仍将是机构投资者。

    3 发行:上市前发行与上市后发行
    优先股的发行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非上市公司私募发行;二是上市公司公开发行。
    因为优先股具有比普通股更优越的“优先权”投资价值,因此,公司允许发起人以较低的价格购买普通股。
    一般来说,在国外,只有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而没有普通股转换为优先股的做法。当我们引入优先股制度时,不妨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比方,为了稀释或摊薄国有控股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一方面,对于拟上市国有控股公司在IPO前可以安排将部分国有股转换为优先股,仍由国资委持有;另一方面,对于已上市国有控股公司也可安排将部分国有股转换为优先股,仍由国资委持有。这样,可以降低国有股在普通股中所占过高的比重,同时缩减公司普通股本总规模。这条还不错,实施的话可以提振报表每股收益... 但另有深意,在这儿就不提了.. syh...

    4 交易: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 (这是绝B有杀伤力一条... 注2
    与普通股一样,优先股可选择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也可选择在场外市场挂牌交易。优先股的交易程序及交易费用与普通股基本相同。
    在美国,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一般选择与普通股在同一证交所挂牌交易,而非上市公司发行的优先股则可以随发行人的普通股在场外市场(OTC)挂牌交易。在优先股的名称上,一般会跟有后缀“pfd”符号,而在优先股代码上则常标有PR或PF字样。中国引入优先股制度可以直接借鉴其交易机制。这绝B要人命啊!!  注3)(实话讲,听闻过米国2008年宇宙级金融危机时候,巴老头挽狂澜以优先股市价9折附带保息保溢价赎回条款方式投资高盛,还真没听说优先股能在普通股市场交易.....可能是偶孤陋寡闻吧 )

    5 信用评级:投资级与投机级
    像债券一样,优先股也要由主要信用评级公司(如标准-普尔、穆迪)评级。优先股的信用等级一般要比同一公司发行的债券低一至两个等级,因为债券利息支付能够获得信托契约保护,而优先股分红则缺乏契约担保,而且发行人破产时,优先股清偿秩序总是排在债权人之后。此外,优先股的红利支付一般来自公司税后利润,而债券利息支付则来自税前列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于发行公司来说,优先股的筹资成本往往高于债券。但从投资者角度看,在成熟稳定行业中有大量的强势公司发行优先股,它们支付的红利高于投资级的债券。

    6 面值、发行价、成交价、清算价格、理论价格
    在中国,投资者尚不惯于多元化的面值设置,因此,建议优先股的面值可以暂时统一设定为1元,至于发行价格,最好采用发行人与承销商谈判的方式定价比较可行。最小交易单位和普通股一样,仍规定为“一手”,即100股优先股。(至于优先股发行价,有米国巴老头参与高盛优先股案例珠玉在前,市场价9折定价,不难效仿)为了拿到低价优先股,很简单吧,压住二级市场市价即可... 当然可能需要高于净值  规避国资流失 之罪...
    理论价格是市场估值的重要依据。优先股估值比较简单而便利。与普通股相比,优先股按季分红,比较规则、稳定,十分类似于债券利息的按季支付,因此,采用现金流折现的公式计算优先股的估值,更加精准、有效。假设优先股能够进行固定分红,那么,优先股的估值公式就可以简化为:固定股息/预期收益率。所谓预期收益率,也称必要报酬率,它是由无风险利率(货币时间价值)、通胀补偿及投资风险溢价等因素综合计算的结果。

    7 按季分红与股息率确定方式
    优先股最能吸引投资者的地方,主要是股息固定或相对稳定,以及典型的按季分红特征,当然,也有少数优先股是采用按月分红或按年分红的方式。(尼玛 每季派现啊,叫如今普通股情以何堪
    按季分红的股息支付方式,十分规范,一年四季、分红4次,一年四次分红的时间大多确定为3月1日或15日、6月1日或15日、9月1日或15日、12月1日或15日。
    很显然,优先股的按季分红,在我国,有利于促动A股上市公司重视股东利益,注重现金分红,同时,也有利于引导投资者对分红差的公司“用脚投票”,倒逼上市公司养成按季分红的好惯。

    8 转换权与转换价格
    从理论上讲,优先股没有偿还期,因为优先股没有到期日,但它们在某一日期之后可以由发行者赎回,或者转换为发行公司的普通股。(能转换成普通股,如果你需要投票权滴话, 或者普通股市价飚滴超级nb...
    一般地,普通股不能转换为优先股,而优先股则有可转换为普通股的选择权利。优先股的面值及股价不受普通股增发、拆股或缩股的影响,但会改变转股比率。
    优先股在两种情形下可以自动触发转换机制:(1)公司IPO;(2)通过投票,达到一定比例的优先股同意或要求转换为普通股。在第一种情形下的自动转股,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承销商必须承诺发售全部IPO股份;第二,IPO必须筹措到公司所需的一定资金数额;第三,IPO发行价至少应该超过某一最低价格,比方,IPO发行价应高于优先股转换价格的4倍。
    与可转换债券一样,优先股经常能被转换成发行公司的普通股。这一“转换权”给投资者以较大弹性和想像空间,投资者既可以锁定来自优先股的固定收益,同时又能潜在地分享普通股的资本增值收益。可转换优先股特别能吸引那些希望分享公司高成长而带来股价上涨的投资者。

    9 赎回权与赎回价格 有溢价赎回保底... 靠
    如果说,优先股的转换权是对投资者的保护条款;那么,优先股的赎回权则是对发行人的保护条款。
    一般地,优先股赎回的动机与债券相同:如果优先股支付利率高于现在发行利率,或者市场利率下跌,优先股可能被发行人赎回。优先股的赎回价格一般为发行价格加上拖欠分红补偿。不过,大多数发行人在赎回优先股时,都会采用溢价赎回方式。赎回价格在发行价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溢价,这可以增强优先股的原始流动性。不过,既然优先股附加“赎回权”条款对发行公司有利,那么,投资者购买时出价就可以低一些。优先股大多在5年后进入赎回期。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指定日期满后以现价赎回优先股。(有底价啊.. 就是tmd发行价+溢价,强悍否?!)
    不过,赎回权条款规定,也可能使公司将来多轮地发行优先股变得更加困难。因为投资者会以为后一轮优先股的发行是为了赎回前一轮发行的优先股,而不是真正用于满足公司成长的资金需要。如果公司没有足够的现金流,那么,赎买权可能变得毫无价值。

    10 种类组合与排列
    一般地,人们惯将优先股简单地进行以下分类:积累优先股与非积累优先股;参与优先股与非参与优先股;可转换优先股与不可转换优先股;可赎回优先股与不可赎回优先股;固定股息优先股与浮动股息优先股。其中,积累优先股、非参与优先股是两种比较流行的优先股类型。
  --------------------------------------
  如果,仅仅是如果哈....后期推出的优先股改革(比起这IPO算个p啊),大部分效仿米国滴话.... 对A骨现行二级市场将造成巨大冲击....
  照所述优先股具有的属性,在依照所谓文中现行米国优先股玩法....按季分红(可产生再投资复利) 约定期限溢价赎回(相当于有保底)  可在交易所挂牌(跟现行股票一样具备流动性)  可转换(原来无投票权,通过转换变为普通股) 投资人无限制,机构法人 自然人 均可参与.....
  试想一下,玩家们在二级市场面对俩品种,一个是现行A股, 一个是未来如上描述滴优先股... 一样交易投机,除了暂时没有投票权... 二级市场玩家在乎投票权么....
  跟原来偶预期的记账式非二级市场流通优先股改革(为养老金企业年金等大佬服务),相差太远了....
  难怪周二开始市场异常运行...引领2013年A股向上投机风潮滴中国夢概念股,统统主动快速跑路式下跌... 事出有因啊...这风吹的.. 够劲啊
  靠
非对

13-10-25 20:46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但从A股投资者偏好来看,中国股民更惯于“炒股”并从中搏取差价,因此,可以预言,未来中国优先股的主体投资者仍将是机构投资者。”
暗示是机构专属的。
“一般地,普通股不能转换为优先股,而优先股则有可转换为普通股的选择权利。优先股的面值及股价不受普通股增发、拆股或缩股的影响,但会改变转股比率。”
变相扩容。大杀器啊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