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成功源于坚持--再议数码视讯(300079)

13-10-21 13:38 18255次浏览
朱一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屈指算来,本人至今已在股市里鏊战了17个年头。如果说“每个幸存下来的小散都是奇迹”的话,那么,本人就是众多创造奇迹的小散之一。而奇迹的创造则源于坚持,源于无数次失败之后的坚持,源于对自己信念的坚持。

回想去年,从5月份开始,从22元区域,我就一直向身边的朋友推荐贝因美(002570),可惜大多数人被公司当时的负面消息遮住了双眼,失去了买入和持有的信心。而后的走势大家也看到了,虽然该股一度随大盘挖坑下跌至16.38元,但自此以后却走出了长牛行情,至上周五收盘,已创出了61.27元历史新高(复权价)。

如今,回到我们的数码视讯 ,该股在许多方面与当年的贝因美有相似之处:(1)公司所处的行业发展前景看好;(2)基本面扎实,业绩优良;(3)股价表现差强人意,与市场预期反差较大;(4)随着股价的不断下跌,各种猜测纷至沓来,部分人开始怀疑进而动摇直至最后放弃。

当然,我拿数码视讯和贝因美作比,并不是认为数码视讯将来一定会复制贝因美的走势,毕竟目前数码视讯的股价处于相对历史高位,而当年的贝因美股价却在历史低位区域徘徊。我只想表达一个观点,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市场,我们不仅需要有一双慧眼,还需要有一颗坚持的心。

下面来看看目前和将来的数码视讯还有没有让我们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

先汇总一下公司近期的不利消息:

(1)中期业绩同比下降-26%,自上市以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2)参股游戏公司天空堂面临倒闭,可能蒙受一千多万的损失;(3)市场寄予厚望的超光网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迟迟不见放量;(4)互联网商大举入侵广电行业,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等等。

然后再重点分析一下公司面临的有利因素:

(1)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发布,以“光纤到户,同轴转换”为核心技术路线的超光网迎来暴发式增长机会。数码视讯作为国内超光网技术标准制订者之一,其技术水平和行业先发优势异常明显,有望在双向网改市场分得一份大蛋糕。前期公司在入围华数、南京等超光网项目后,一直没有大的订单落地,许多人开始怀疑公司的技术实力和超光网的市场前景。其实大家想过没有,数码没有大单,其他公司同样也没有,最大的可能还是广电公司整个网改计划的推迟,而不是超光网技术路线的被否,也不是公司没有竞争实力。相信随着宽带中国实施进度的加快,该有的总会有。几千亿的市场,数码能十有其一,都是几百个亿,这对于一个年营收5个多亿的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相信大家都明白。

(2)墙内开花墙外香,海外市场惊喜不断。携手印度第一大数字电视运营商,中标非洲某国广播电视公司数字电视项目,四屏互动系统成功落户俄罗斯等等。为进一步拓展美欧等海外市场,公司近期收购了加拿大LARCAN公司,并在美国硅谷设立数码视讯(美国)有限公司,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可以预料,随着国内数字电视改造和转换市场的日益饱和,海外市场有望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3)今年下半年以来,以阿里,乐视等为首的互联网商纷纷进入广电行业,抢占第4屏的控制权。对于植根广电行业数年的数码视讯来说,既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从去年开始,公司就有意识地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布局,例如开发OTT商用系统,取得电视支付牌照,参股游戏公司,投资影视剧,研发体感设备等。在经营方向上,公司已经明确提出要从硬件设备向内容提供方面渗透,看好公司在影视剧和体感游戏方面的发展。公司手握14亿巨额现金,未来不排除会有大的并购动作。

(4)虽然公司中期业绩同比下降26%,但订单金额却同比增长30%。随着下半收入结算的加快,公司业绩有望恢复增长,至少会保持去年同期水平。当前,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为52倍,而作为市场涨势最为火爆的TMT板块成员之一的数码视讯,静态市盈率不足32倍,与市场平均市盈率相差70%,公司股价应具有相当高的安全边际。

综合公司基本面有利和不利方面的种种因素,即使考虑到公司三季度业绩同比继续下滑等不利情况,目前数码视讯的股价还是处于明显低估的水平。同时,让技术派一直担心的23.91-25.57缺口已经基本回补,空方继续大肆做空的理由已不复存在。目前大家唯一要做的是坚定自己的信念,逢低买入,不断的买入。
打开淘股吧APP
11
评论(22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华侨城

14-07-11 11:19

0
《闺蜜》7月31日上映也快了。。。。预计《闺蜜》的票房比《京城81号》好


《闺蜜》由知名香港女导演黄真真执导,陈意涵、薛凯琪、杨子姗、余文乐、钟汉良、吴建豪等众多一线明星主演,是一部有关于爱情、友情的电影。导演透露影片预计于2014年七夕档上映。
中文名闺蜜
外文名girls
其它译名close friend
出品时间2014年
出品公司福建恒业电影发行有限公司 
发行公司福建恒业电影发行有限公司
制片地区中国大陆
拍摄地点中国台湾
拍摄日期2013年12月-2014年2月
导  演黄真真
编  剧黄真真  燕杰
制片人林朝阳 李岳鸿
类  型剧情 爱情 时尚 喜剧
主  演陈意涵,薛凯琪,杨子姗,余文乐,钟汉良,吴建豪
上映时间2014年7月31日

华侨城

14-07-11 10:40

0
龙抬头。。。。
华侨城

14-07-10 22:39

0
《京城81号》,原名《朝内81号》,是一部福建恒业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制作发行的惊悚电影,改编自于雷所著的小说《朝内81号》,由叶伟民执导,文隽监制,吴镇宇、林心如、杨佑宁、秦海璐、莫小棋、李菁等主演。

该片主要讲述了现代女子许若卿来到京城老宅后看见自己前世陆蝶玉与霍家三兄弟之间发生的恩爱情仇的悬疑离奇故事。该片耗资近亿,是国产惊悚电影投资最高的电影,定于2014年7月18日在国内全面3D上映。

华侨城

14-07-10 20:48

0
数码视讯( 300079 )控股博汇科技 完善产业链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14-06-17
数码视讯(300079)16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向郑金福、郭忠武等8名自然人支付现金5270万元,用于收购其持有北京市博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博汇科技)共31%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合计持有博汇科技51%的股权,博汇科技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博汇科技主要业务是为音视频信息制作、传输、网络安全运营等提供产品和技术方案,为用户提供音视频信号监测、运维支撑、内容管理与分析、跨平台信息发布等环节在内的全网运营管理系统及服务。博汇科技在广电监测领域有着20余年的技术积淀和良好的客户口碑,在做好传统视频监控检测的基础上,积极布局、拓展 IPTV 和 OTT 全网监测监控业务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为三网融合大背景下新业务的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截至2013年末,博汇科技总资产为1.51亿元,净资产为1.23亿元,2012年度和2013年度,博汇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007.71万元、10053.80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669.17万元和1792.60万元。 数码视讯表示,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形成包括全网视频监测监控、内容管理与分析、网络安全运维及信息发布等环节在内的全网运营管理系统及服务,将为客户提供更加完整的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更优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

博汇公司中标广东省网高清互动业务信号监测系统项目
发布时间:2014-07-08
 
  广东省网高清互动业务监测系统由1个省中心平台系统和18个地市分平台系统组成,按照“全程、全网、全业务”的设计理念,通过部署一系列互动信令探针、互动码流探针、射频探针,实现对互动时移信号、平台交互信令、传输码流质量、终端业务情况的实时监测、故障报警、故障定位。系统建成后将有效解决目前互动系统运维中存在的故障感知和发现滞后,互动故障排查难度大,运维工作压力大等问题,并为后续高清互动平台综合网管建设提供好外部诊断数据,为综合运维保障平台融合对接打下基础。

 
博汇公司近期相继顺利实施了新疆广电网络天山云监测项目,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监测系统项目,福建电视台IPTV及OTT监测系统项目,标志着博汇公司在IPTV、OTT等新媒体集成平台的监测方案和产品线日趋成熟,完全可以满足实际项目的需要。

博汇公司中标贵州省网高清互动监测系统项目
 
贵州广电高清互动监测系统由时移IP组播信源监测、互动信令及推流监测、回看及点播模拟测试、直播射频监测四个部分构成,部署包括一个省中心和8个地市分前端。系统提供统一的监测门户,实现互动业务从信源准备到回看录制,从信令交互到终端体验的全流程监测,将有效缩短互动点播故障发现和故障定位所需时间,提高运维水平和服务质量。
张小新

14-07-08 17:15

0
《京城81号》7月18日上映,今天买回来。
张小新

14-05-05 19:30

0
现金收购福州兆科智能卡有限公司

  中证网讯 数码视讯( 300079 )5月5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7,480万元通过现金收购的方式获得福州兆科智能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州兆科”)55%的股权。交易完成后,福州兆科将成为数码视讯的控股子公司。

  公司称,本次收购完善了公司互联网金融全产业链业 务布局的相关环节,实现了 CA 业务及技术上的延伸或转型。公司已经完成了金融 IC卡等智能卡的相关技术储备和市场开拓准备,通过本次收购可以使福州兆科的相关资质、市场资源和公司的相关技术及市场开拓资源紧密结合,如果实施得当,整合较好,则能有效的促进公司整体相关金融 IC 卡等智能卡及其他金融业务领域市场份额的高速增长。通过对福州兆科业务未来市场前景以及数码视讯相关技术储备、市场拓展及产业链布局等协同效应的综合分析,预计在未来 3~5 年左右时间相关产品的综合收入贡献累计为 10 亿~15 亿元左右的规模,整体投资回收期为 2.5~3 年左右。
张小新

14-04-16 13:11

0
看到很多讨论数码视讯华数传媒/百事通这种内容提供商之间的关系。广电运营商选择像华数传媒这样的内容平台提供商的时候,一般要做两个工作,1、终端机顶盒上的集成,就是机顶盒要支持播放操控以及界面怎么布置等,2、后台用户数据的同步,用户怎么管理、使用量如何统计和价格计费支付等。如果是运营商选择一家华数传媒或者百视通,相对容易沟通统一,而要选择华数传媒、百视通、CNTV、CIBN等多家内容提供商,甚至有各种游戏、公共服务等业务,另外还有广电运营商的DVB和宽带等业务,终端用户体验和后台数据业务流程等就会变得比较复杂,由谁来统一集成呢?广电运营商配备研发人员?由一家内容提供商主导?这个时候数码视讯出现了,说我搭建一个平台统一用户端和后台技术标准和业务流程规范,各家内容提供商接入进来,统一提供给各地运营商来选择,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不用操心盒子和再开发集成工作。机顶盒我来免费发以利于业务推广并提取适当分成,支付平台用我的。这是一个有竞争力的多赢方案,甚至是在多年彷徨之后逼出来的必由之路。

  可以打个比方,各个内容提供商就相当于开了个卖影片或游戏这种商品的店铺,数码视讯试图开个超市,这样用户体验会比较统一。为什么电脑或者手机没有这种情况呢?电脑或手机比较标准,运营商提供网络,内容都可以通过网址或者APP进入,卖电脑或手机就只卖电脑或手机,尽管也想顺便夹带点软件或应用但不是那么多。而机顶盒,1、不管是软件或者遥控器操控都不统一,比如按键种类不同,需要再开发;2、机顶盒提供者,不管是运营商或者小米乐视之类的,都要控制各种业务的用户数据,华数或者百视通要和运营商的用户数据同步以便分成。有的机顶盒厂商有机顶盒研发能力,却没有软件和前端后台研发能力,数码视讯恰恰具备终端到前端软硬件的研发能力,又有支付平台,给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统一的标准规范,不用再不同业务不同地域反复沟通协商重新开发,更高效率和更好用户体验。
张小新

14-04-08 22:55

0
数码视讯的布局已经筑起了护城河。

数码视讯提供前端视频处理传输设备、CA内容保护、云媒体平台、OTT运营平台、超光网接入、机顶盒中间件、家庭智能网关/智能机顶盒和体感操控技术等,有电视支付牌照,有影视传媒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产业链整合能力。

电视上的业务主要是视频和游戏,作为视频信息获取和家庭娱乐的平台。

1、各地广电运营商需要内容和业务平台。面临互联网的强大冲击,有些试图建设自己的视频内容和游戏等业务平台,无奈限于资金和运营能力,都没什么吸引力,而如果单纯作为互联网的管道,广电没有优势,所以引入前端内容和业务平台合作很有必要。对于超高清视频内容,互联网的CDN+高带宽成本太高,而且不够流畅,在通过广播方式低成本传输高清内容方面,广电运营商仍有竞争力。另外还有政策牌照方面的壁垒。所以OTT+DVB是有竞争力的模式。

2、广电运营商需要网络双向改造,实现互联网接入。数码视讯的超光网技术是最佳方案。

3、广电运营商未来将成长出巨头,目前已经跨区域运营或参股的,主要就是华数传媒电广传媒(湖南有线)。未来将通过市场竞争进行产业链分工和整合,国家广电网络公司成立与否已经意义不大。数码视讯可提供端到端的技术平台。

4、机顶盒在升级和更新换代方面,有很大的灵活性,很有存在的必要,而且可以丰富功能,作为家庭网关。数码视讯有智能机顶盒和家庭网关。小米、乐视等互联网机顶盒无法享受广电运营商提供的流畅的超高清内容。

5、除了视频,机顶盒也是互动游戏终端。数码视讯可提供机顶盒中间件平台、应用商店、电视支付和体感操控技术,引入各种游戏和业务提供商。

数码视讯不是乐视网,不是永新视博,是OTT TV平台运营商。照着乐视网和永新视博的模式就是同质化竞争,无法体现数码视讯端到端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利用数码视讯的端到端的广电系统平台,和广电运营商联合起来做OTT,这是乐视网不具备的能力;搭建内容和业务平台,利用超光网广电互联网接入技术,推动广电互联网化运营,不止是技术方案提供商。数码视讯找到了发挥自己优势的发展道路,也是电视屏幕发展的方向。
feiyang168

14-04-08 21:28

0
湖南广电的50几亿的增发和华
数的65亿增发有很大一部分都是OTt相关的,另外你要相信阿里的运作能力,我认为涨停应该要有,长期肯定看好
红猫蓝兔

14-04-08 20:26

0
明天复牌怎么看?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