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计形势:欧盟启动总投资10亿欧元的石墨烯半导体材料技术研究项目“石墨烯旗舰技术”,2013年10月在哥德堡启动。
国内形势:未来在产业方面,根据石墨烯产业推进情况,有望在今年年底或者就在十八界三中全会议题中启动一批重大专项。 一、2013年10月20日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在重庆高新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标志着中科院与上海南江集团合作投资5亿 元的大面积单层石 墨烯薄膜生产线项目正式落户重庆高新区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石墨烯是未来超级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及手机等设备 显示屏的生产材料。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薄膜生产线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1000万片的生产能力,此项目将成功填补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 空白,技术全球领先。南江集团就是
600503 的大股东。
二、今年13年5月,国内首条年产3万平方米的石墨烯薄膜生产线在常州正式投产,有望成功将石墨烯薄膜应用于手机电容式触摸屏,并实现石墨烯触摸屏手机小批量生产。虽然已经有实验室研究,并出来一些样品,结果也不错,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尚未达到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阶段。 石墨烯触摸屏比现有手机触摸屏更加环保、便宜和耐用。
三、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今年7月正式宣布对外成立。
发起单位一共27家,其中高校6家,中科院研究机构4家,企业17家,基本囊括了国内从事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的主流单位。其中包括四川金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等。联盟的核心发起单位包括清华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
四、 2012年东南大学-FEI纳皮米中心近期用废棉花成功研制吸附率达自重约600倍的石墨烯海绵结构材料,该材料不吸水却可以吸附油脂等无机物,可用于清理海上原油泄漏、化学品污染、室内空气除臭等,有希望成为可快速产业化的一大方向。该中心的石墨烯海绵早在2012年便登上美国《Advanced Materials》杂志。美国在线等媒体认为,该石墨烯海绵结构可能成为石磨烯的第一种产业化应用形式,在化工产业和环境保护方面拥有巨大应用前景。目前该材料解决大规模制备问题后投入生产。
五、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新材料研究方面与欧美日等新材料世界强国相比,差距并不大。石墨烯在半导体产业、光伏产业、锂离子电池、航天、军工、新一代显示器等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都将带来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凭借其特殊的物理结构和特质,在多个领域都将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一旦量产完毕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产业。
石墨烯将成万亿级产业
一是利用导电性,有望在动力电池方面有所突破;
二是利用导热性,在散热材料方面,如LED的散热板方面,有望突破;
三是利用其耐腐蚀性,有望在涂料方面形成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