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中国国旅VS海岛建设

13-05-25 14:58 3059次浏览
落瓜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中国国旅 2009年10月登陆A股市场,2013年5月24日收盘价为30.38(期间股本未发生变化)。成为创业板、中小板 之外的一只中高价股。之前,国旅集团旗下在A股市场有只股票,当初名国旅联合 ,现在是*ST联合,股价上周末收盘为3.54。

同是国旅旗下的旅游类上市公司,为何股价差异如此之大?其中很大的差别在于,中免被纳入了中国国旅。该子公司在中国国旅2012年的利润贡献中,占比超过了60%。而当前中国国旅的热点题材,其实也全部是围绕中免展开的,那就是三亚免税业。
说点貌似离题的话。李荣融曾说:中国不存在垄断。按照他的话意,无论是石油行业,还是电信行业,还是几大国有银行,都不是只此一家的独家垄断,因此,不存在垄断之说。这里,额相信李的知识和智商不至于如此不堪,只能说是为了辩解而刻意偷换概念。独家垄断是垄断的一种形式,而寡头垄断也是一种形式。令人好笑的是,之后不久,中国又指责国际三大铁矿石供货商,搞价格垄断。呵呵。。。
回到海南免税业话题。海南购物岛政策实行伊始,中免是独家在海南(具体限定在三亚)开展免税业的特准企业。之后,又批准海南当地企业(海航)在海口、和海南三亚之外的地区,特准开展免税业,名曰打破垄断。说到这里,又感觉好笑。这里不是说和李荣融那句话同出一辙的问题,而是另外一处。曾经,有上市公司澄清,母公司与上市公司,在相同产品的市场销售中,对市场按照区域进行了划分(比如依长江划界),这样,就不构成同业竞争。于是,得到了监管部门的认可。那么,如今海航和中免,也将区域划分得很清楚,没有重叠部分,也可以说没有进行同业竞争。既然没有同业竞争,这个打破垄断之说又从何谈起呢?
说这些题外话,就是表明,现在掌握话语权的机构和个人,逻辑有些令人哭笑不得。
回到海南免税业话题。虽然对区域进行了划分,但额认为,海航集团下属子公司,海岛建设 在海口开设免税业,对中免三亚免税业,是具有明显的客户分流作用和冲击的。
除了区域的不同之外,中免和海岛建设的经营模式有所不同。主要是体现在供货上,中免是直购,海岛建设是由德国的世界免税业巨头独家供货。一般说来,直购能够降低进货成本,但,这种降低的幅度,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1、首先,中免的进货成本理当高于德国免税业巨头(起码是存在数量差别);2、直购虽然降低了购货成本,但,增加了采购人员的人工成本和费用(起码这部分费用要抵消部分直购的部分价格优势);3、对于海岛建设而言,目前的选择可能是最适合自己的,毕竟,一个全球采购体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的,即便你不惜成本。这样,让德国免税业巨头扒一道皮也不算多亏,毕竟,还可能获得对方在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上的指导。还是回到数据上来吧。中免的商品销售买利率43.32%,海岛建设的商品销售毛利率为20.07%。这个数据的直接对比,可能对海岛建设不够准确,因为其商品销售,可能不全是免税业,这样,就可能拉低了免税业的商品销售毛利率。
我们比较两个企业免税业的毛利率,最终目的是本帖标题,比较两只股票。
中国国旅的主营业务收入,目前,旅游业占主营收入的三分之二(毛利率9.85%),免税业占三分之一。后者,因其毛利率高,在净利润总和上反而占60%。按照两块业务的主营业务比重,和其各自的毛利率,我们得到中国国旅主营业务的加权算术平均毛利率为16.98%,反而还低于海岛建设。
当然,前面这都是静态的数据,未来,对于中国国旅和海岛建设,重点都是免税业的发展情况。未来的事情,由于某些不确定性,不妨就简单说。据海南省的预计,三亚免税业市场容量是20个亿,而海口及海南除去三亚的其他地方的总体市场容量是40个亿。海盗建设占优。从两只股票的盘子和股价上,中国国旅盘子大于海岛建设,而股价高于海岛建设的倍数,还略高于业绩的倍数。目前,中国国旅面临高价增发,在此背景下,不排除其年报业绩上有所粉饰的嫌疑,大家不妨看看其2012年的年报,估计可能有人和额一样,仅对其年报的文字水平,就有所感觉,那就是:不敢恭维。另外,中国国旅作为这样一只盘子的上市公司,员工的数量有些多了。
最后,额要表达两点:
一、目前的免税业,真正赚外籍人士的消费极为有限。如果,以这种制造国际购物岛为噱头,实际行大赚国内消费者为主要目的的模式,不过又是一种转移支付。意为不产生总体增量,不过是内部结构的转移变化而已,起码现阶段是这样。而且,这种靠税免得更多的办法,如果在周边形成互相攀比,对外籍人士而言,海南并没有啥优势。
二、中国国旅可以纳入融券做空的观察对象了。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1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奇偶

13-06-17 16:21

0
去了海口的机场免税店,相比三亚的免税店简直就是一个渣,就拿化妆品来说就要比三亚的贵一半,东西也少得可怜,倒是看到很多国人在里面买费列罗的巧克力,超市里随便就能买到的那种
u2u2

13-05-25 20:55

0
中国国旅我不了解,不过,高价自然有高价的道理,而且看着国旅还有慢牛的趋势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拔刀兄

13-05-25 20:02

0
还以为你要吹海岛建设,看过才知道,是要把中国国旅往死里整呢。
落瓜

13-05-25 17:39

0
哈哈,
明白你的意思,是先有海航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海岛建设这个简称,上市公司的简称在后
说实话,以前不太关注海南的上市公司,对515之前也不是特别了解。
不过,我们的看法基本是相同的,就是看好515的未来。
只是,免税业毕竟还没有注入,没有完成的事情,只能是存在预期,也就是还是存在一定变数的。
如果,免税业注入515,与 601888 相比,额看好515。这也是额本帖标题的意思,只是,目前基本前提严格的说,尚未成立。
u2u2

13-05-25 17:17

0
海航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自古以来就叫“海岛建设”,你以为海航集团不知道啊,怎么把上市公司和股东名字叫一样了,其实,这是海航集团早确定好的重组规划。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u2u2

13-05-25 17:11

0
呵呵,你对515还不是特别了解吧,海岛建设以前叫st筑信,我09年抄过很久一段,对这的票的前世今生还是比较了解的,当时海航集团花了很大的力气,也注入了很多现金才重组了st筑信,当时很明确就是要注入海岛建设(海航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资产,所以连名字都直接改为“海岛建设”的,但是,后来政策发生变化,地产再融资被限制,资产注入也就搁置了,今年政策已经开始松动,已经有6个涉地产再融资获批了,估计资产注入估计也开始提上日程了,海岛建设将来一定是海南第一牛股,题材太多了,炒作路径我觉得可参考昌九生化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落瓜

13-05-25 16:53

0
媒体如果要对 600515 的大股东,海航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这个名称进行简称,为了不造成与上市公司简称(这个简称毕竟已经作为股票交易的名称)的混淆,应该使用海旅建设一类的简称。
落瓜

13-05-25 16:41

0
感谢草根人士
的确是额将同是海岛建设这个简称搞混了
免税业属于 600515 的大股东那个海岛建设,而数据对比用的是上市公司海岛建设,同样的简称造成了混淆。
这样,帖子中的简单对比分析,就显得对唇不对马嘴了。哈
不过,本帖的主要观点不受改变,那就是,600515存在大股东将免税业务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近来该股的上涨,也是缘于这种预期。
如果,一旦相关资产注入,相比中国国旅,额更看好600515.。
同时,从中长期上,看空 601888
草根人士

13-05-25 16:30

0
哦明白了。谢谢!
落瓜

13-05-25 16:27

0
回楼上,严格的说,是 600515 的大股东,海航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