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中国宝安信息跟踪

13-05-16 10:47 90914次浏览
财源滚滚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中国宝安

000009呵呵吃吃高管你好,在年报中提到三星SDI、三洋、LG化学、索尼等国际大客户建立了共同研发的战略合作关系,请问1、宝安是否有固定的产品供应这些公司?2、宝安是否与这些公司签订了一些供货合同或者拓展了相关市场?3、宝安是否与比亚迪 公司有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合作或者其他方面的合作?2013-05-13 23:42:11已回复答中国宝安
000009感谢您的关注,1、三星SDI、三洋、LG化学、索尼等目前都是贝特瑞公司的稳定客户,贝特瑞都有产品销售给以上公司。
2、贝特瑞公司是比亚迪的负极材料供应商。
打开淘股吧APP
40
评论(178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财源滚滚

14-12-15 15:50

0
15.09继续减仓,14.71补回些,14.6又补了些仓在14.78卖掉。不知道补不补缺口,每次坐电梯坐烦了。估计本周快的话会停盘,周五去证监会网站查进展,宝安的材料还没提交。停盘前估计不会让有大的涨幅
财源滚滚

14-12-15 08:24

0
这2天一直关注集成 ,重组增发被停止,13亿得融资盘,很多股民将面临血本无归的惨景。对于增发重组股,每次股东会和董事会的风险提示公告看似是过场性的提示,一旦成真天上地下
财源滚滚

14-12-15 08:20

0
财源滚滚

14-12-12 18:57

0
这一轮真的洗掉了很多,我周三可以去互动论坛问,这周我问他们说月中和月底才统计。在股吧里帖子少了很多。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xydljx

14-12-12 17:32

0
本周感觉散户减少很多,继续坚持。
财源滚滚

14-12-12 15:19

0
真的说不定啥时就停盘了,这几天每天都是一个价位一个价位的往上爬,跟其他几次不一样。前2天攻过13.7的墙垒,今天攻过14.1的墙垒,14.1成了我们的工事,依托工事,继续进攻。停盘后再复盘,一个个利好就会陆续出来。 
停盘进入倒计时阶段,如下周不停,啥时见到往下打压啥时就真的要停盘了。能看到13.5拿回筹码都算幸运的 。
看看别的创投股,再看看宝安。要不是老庄压着,宝安就凭创投都得20%以上的涨幅,这个逼变态。
感觉快熬到胜利的那一天了
赌金者

14-12-12 13:34

0
宝安的同学们加把力推突破飒
财源滚滚

14-12-12 09:01

0
·在电动汽车发展总量方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与国际同步发展
如能实现,市场是相当巨大
财源滚滚

14-12-12 08:57

0
第三部分 电动汽车与储能 

电动汽车由于以电力为动力来源,因此与电网系统的互联互通也更为紧密,车载电池更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储能单元。未来电动汽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有效的储能装置和电力调节工具。 

电动汽车与储能的结合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光储式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由光伏发电系统、蓄电池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充换电装置及分布式微网控制系统组成,将优先利用清洁的光伏发电为电动汽车提供电力供给。光储式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可以协调光伏自发电力和电网供电,应对高强度充电负荷,缓冲集中快速充电所引起的负荷剧烈波动。 

第二是车电互联(V2G)系统。由于每辆汽车每天有85%以上的时间处于停驶状态,车辆可以作为储能单元参与电力辅助服务,车主能够根据自身的出行计划,有选择地实施充电和参与车电互联获取收益。 

第三是需求响应充电。通过借助一定的财政鼓励政策改变电动汽车车主的充电行为,使车辆优先选择在电网负荷低谷的时段实施充电,降低电动汽车大规模充电对电网的冲击。 

第四是电动汽车电池二次利用。虽然动力电池系统的循环容量降低到最初状态的70%-80%以下就不再适于电动汽车应用,但是剩余的储能容量依旧可以用于对充放电功率要求不高的领域,增加全寿命周期的使用价值。 

以上就是我们联盟关于电动汽车产业政策的梳理。谢谢大家
财源滚滚

14-12-12 08:55

0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政策梳理报告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电池中国  发布时间:2014-12-12 7:59:33 

各位领导专家大家下午好,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中关村储能产业联盟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方面的研究成果。我的报告主要分三个部分,首先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梳理,其次是国内各个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的政策分析,最后介绍一下储能联盟对于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第一部分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梳理 

截止到2014年10月,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等部门先后出台了20余项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扶持政策,激励并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内容涉及生产准入、示范推广、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 

在所有政策中,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影响较大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六项,具体包括2009年1月发布的《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2010年6月发布的《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2011年10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2013年9月发布的《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2014年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以及2014年7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 

通过梳理和比较以上政策,我们不难发现,从2013年9月《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发布之后,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政策已经由产业规划层面逐渐转向实际操作层面,政策内容开始更多地涉及补贴、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方面。全社会及汽车消费市场,对于国家推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态度,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预期。 

除了具体的扶持推广政策,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定位,国家相关文件中也已经进行了明确界定。首先,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次,2012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再次,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使其成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思路与世界其他国家略有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将以公共服务领域为重点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示范应用,主要包括公交、出租、末端物流、公务领域、环卫车等。 

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将围绕着提高电池技术水平、降低电动汽车成本和完善充电设施建设等三大主要任务展开,大多数产业扶持政策也将以此为落脚点。 
下面我将从示范推广、发展目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梳理和解读中国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1、示范推广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示范推广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工作起始于2009年发布的《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根据联盟对相关政策的总结整理,我们将中国的示范推广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2009年和2010年国家先后分两批次选定北京、上海、天津等20个城市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试点城市,主要面向公共服务领域示范应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第二阶段是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从2010年6月份《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发布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开始走入私人用车领域,天津、广州等7个城市成为首先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城市。 

第三阶段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阶段。2013年9月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新能源汽车的示范应用开始面向公共服务领域和个人领域全面推开。目前已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40个城市或区域加入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区域的名单中。 

2、发展目标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规划目标,在已发布的多项政策中也分别有所提及,主要包括电动汽车发展的总量目标、充电设施建设目标、动力电池技术成本目标、公共服务领域推广应用目标等四个方面。 

·在电动汽车发展总量方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与国际同步发展。 

·在充电设施建设方面,《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形成5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在动力电池技术性能和成本方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到2015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150Wh/kg以上,成本降至2元/Wh以下,循环使用寿命稳定达到2000次或10年以上;电驱动系统功率密度达到2.5kW/kg以上,成本降至200元/kW以下。到2020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300Wh/kg以上,成本降至1.5元/瓦时以下。 

·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应用方面,国家要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新增或更新公共服务领域车辆中的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2014年至2016年,中央国家机关以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以后逐年提高。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