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雪球上转的好文,对
腾邦国际的分析
大家对腾邦国际最深的误解,就是认为腾邦国际就是一个机票销售商,在现在的网络时代,传统代理面临萎缩,腾邦业务没有发展前景。
我认为事实比表面的更加复杂。目前行业特点是:第一,机票代售市场极其分散,总体大概300亿的规模(对应5000亿的机票客票),腾邦不到3收入,已经在行业内排第二或第三了,这种状况预计在未来3年之内仍将持续(航空公司并不愿意携程一家独大)。第二,很多机票的代售点出于行业、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因素,有很多的动力希望通过并购的形式退出(
蓝色光标在公共广告行业做了表率)。第三,对于占主体的企业客户来说,差旅管理的观念刚刚形成,而一些代售点的优势往往在当地的企业客户,如果通过与这些代售点参股或联盟的形势,则更加容易切入到差旅管理这个蓝海市场。
腾邦恰好具备的了这个能力和优势。如果腾邦不上市,腾邦也没有机会,腾邦上市了,才有了这个机会。腾邦拿了小额信贷的牌照,则更是如虎添翼,能与现有业务完美结合起来。
机票代理,以及衍生的差旅管理。从上游看,则在于要有获取航空公司机票和各地酒店的能力,从过去两年发展看,航空公司很不愿意看着携程的一家独大,对于其他机票代理支持的政策几年内不会有所改变;从下游看,核心在于垫资能力和获取客户的能力,很多机票代理点有当地的客户资源,但出于很多都是10-20人的小店原因,资金实力有限,垫资能力有限,因此获取客户尤其是企业客户方面,资金方面存在困难。
腾邦现在的业务号称分为B2B,TMC,OTA三块。但我认为他的B2B和TMC是无法完全分割的,下游客户方面存在一些重叠。腾邦现在做的是:第一,在几个大的区域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这块业务已经完成(公司员工人数从200人增加到1000人,费用的增加已经结束);第二,并购部分代理商;第三,如果并购不成,则欢迎代理商的加盟,并且可以以信贷政策捆绑在一起。三步做完,腾邦可以实现跨区域全国性整合的目标,则也是很多代理商梦寐以求的。这些是战略。
下面谈谈一些实际的,短期的情况。
腾邦过去收入增速低于费用增速,核心原因在于几个:第一,公司人员扩张,从200人到1000人,人员工资也上涨,不过这个过程在2012年已经结束;第二,公司的IT系统的投入,过去三年每年投入占收入的8-10%,这个过程也已经结束;第三,公司的股权激励费用,所得税变更等。
我认为,腾邦在发生改变:第一,人员的投入开始产生效果,2012年4季度收入增加100%,1季度收入增加50%就是例证,另外我们看他的应收款变化和预收款变化,也可以看出各项客户的增加;第二,公司的费用投入期已过,这个在2014年会更加明显;第三,小额信贷获批,这个可以与现在业务结合,并且提升现有业务的粘性,公司现在有7亿现金,利用现有的业务,开展小额信贷,放出去3个亿,10%利率,也能挣3000万,2012年利润的46%。
最后,说点股价方面的事情。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行权条件是以2011年为基数,2012-2014年利润分别增长20%、65%、130%。按照这个利润目标,公司2013/201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1元。股权激励有两个看点,第一这个激励肯定能执行(多方面沟通),也意味着利润目标能实现,第二很多股权激励方案,都是开始利润目标高,后面由于基数原因,利润增速目标低,但腾邦则是后续利润增速目标高,也反映了公司近几年的战略实施成果和信心。
现在公司的小非基本解禁完毕,大股东的股票在2014年2月解禁,从做业绩的动力上看,2013、2014年都有动力。
我自己对公司业绩做一个推测,2013年公司利润增速应该在35%左右,且各季度逐季提高,每股收益0.7元。2014年可能每股收益达到1.2-1.3。核心在于,B2B和TMC业务发展的势头更加明朗,费用压制更少,自身增长30%(可能超预期),每股收益0.9元,预计2012-2013年的收购将贡献0.1-0.2元,小额信贷贡献0.2元(按照2亿的信贷,12%利率计算)。且在2013年年报或2014年中报会高送配。
因此2013/2014年0.7/1.2元的每股收益看,到年底按照18倍PE,或者市场只是预期2014年为1元但给予20倍估值,那么到2013年底股价应该是20元,到2014年市场将重新预期2015年的增长(2015年的EPS1.5元或更高),则按20PE,2014年底股价可以到30元。这还不考虑估值可能提升的因素(因此非常保守的认为市场只给予动态20PE,这是创业板中最低的了)。业绩的增长是很确定的,估值的变化市场说了算。
如果公司的战略完全顺利实施,市场未来2-3年对腾邦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入,则可能给予腾邦国际更高的估值。考虑到2013-2014年业绩的确定性,不考虑估值提升情况下,公司股价2013年底到20元,2014年底到30元的确定性则是非常高的。
最后说到安全边际,股价就是最大的安全边际,腾邦国际市值17亿,账面上没有有息负债,现金7亿,扣除现金后的市值才10亿,对应的是2013年8700万的利润,相当于市场给予他现有业务的估值只有11.5倍(我认为没有有息负债下,扣除现金算市值是合理的,因为这些现金对现有业务没有发挥作用,且未来可能能对收益起正面作用)。
如果公司的战略完全顺利实施,市场未来2-3年对腾邦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入,则可能给予腾邦国际更高的估值。考虑到2013-2014年业绩的确定性,不考虑估值提升情况下,公司股价2013年底到20元,2014年底到30元的确定性则是非常高的。
2013/2014EPS0.7、1.1元,如果公司战略执行妥当,到2017年能到2.5元EPS的话,那在2016年我可以给他30PE,即75元目标价,这确实就是3年涨5倍了。
如果公司的战略完全顺利实施,市场未来2-3年对腾邦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入,则可能给予腾邦国际更高的估值。考虑到2013-2014年业绩的确定性,不考虑估值提升情况下,公司股价2013年底到20元,2014年底到30元的确定性则是非常高的。 2013/2014EPS0.7、1.1元,如果公司战略执行妥当,到2017年能到2.5元EPS的话,那在2016年我可以给他30PE,即75元目标价,这确实就是3年涨5倍了。 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