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各种中药的毒性收集

13-05-15 16:02 19955次浏览
李拓邦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实在无聊,最近又没有兴趣扯淡

中药里面,有大量的,含有剧毒药物的方子

我会慢慢列出,估计等我列完了,什么中药方子书,里面估计就没有几个可用的方子了

先列两个

1,朱砂
朱砂最为荒唐,中药方子里大概有10%含有朱砂,也是很广为人知的被国外禁用的中药

物理说明:
朱砂又称辰砂、丹砂、赤丹、汞沙,是硫化汞(化学品名称:HgS)的天然矿石,大红色,有金刚光泽至金属光泽,属三方晶系。朱砂主要成份为硫化汞,但常夹杂雄黄、磷灰石、沥青质等。

不良反应:
朱砂为汞的化合物,汞与蛋白质中的疏基有特别的亲合力,高浓度时,可抑制多种酶和活动。进入体内的汞,主要分布在肝肾,而引起肝肾损害,并可透过血脑屏障,直接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中药书中说明:
1.《本经》: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
2.《别录》:通血脉,止烦满、消渴,益精神,悦泽人面,除中恶腹痛,毒气疥痿诸疮。
3.《药性论》:有大毒。镇心,主尸疰,抽风,澼除鬼魅百邪之神物。
4.《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治疮疥痴息肉,服并涂用。
13. 《神农本草》:味甘,微寒,无毒。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以上引用自百度百科

其实这个药,很清楚,人家也做了很多实验,就是硫化汞,被人体吸收后,会直接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脑子会变傻,变呆,然后中国人就觉得,小孩子说话,很烦啊,就给他喂这个,立马就不闹了,就是安神,静心,明目了

没错,这个药,最多用的,就是给小孩子吃的。

中毒致死案例:

其实朱砂急性中毒致死案例非常少见,多为慢性中毒,其中毒案例比例,难以确定

1,2004年2月21日晚,40多岁的龚节怀因头晕、失眠、胸闷等症状,前去所在的重庆黔江区蓬东乡卫生院就诊。院方确诊病情后为其开了15克朱砂(资料显示:朱砂主含硫化汞,有毒,不宜大量久服)。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龚分6次将朱砂用开水吞服,但病情并未好转。2月24日,卫生院又为其开了剂含10克朱砂的中药,龚服用后病情恶化,出现乏力、腹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25日上午,龚节怀到黔江区中医院治疗,被诊断为黄疸肝炎。3月15日,黔江中心医院诊断其为药物性肝损害和十二指肠溃疡。两天后,因病情继续恶化,龚节怀被转往重庆大坪医院住院治疗,被确诊为急性铅中毒伴十二指肠球炎(糜烂)。经过12天的排铅治疗和为期47天的恢复性治疗,龚节怀终于痊愈。

今年7月初,龚节怀将蓬东乡卫生院告上法庭,同时向重庆市高院提出了法医鉴定申请,其结论为:蓬东乡卫生院在为龚节怀治疗中使用的朱砂含铅量严重超标,朱砂剂量超标,是导致龚铅中毒的直接原因,医院存在医疗过错,应承担相应责任。市法医学会还对龚节怀医疗费用进行了法医鉴定,结论是:龚治疗急性铅中毒的医疗费用符合治疗原则。

法院判决
重庆黔江区蓬东乡卫生院因使用过量朱砂,导致患者急性铅中毒,将小病医成大病,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经济上的双重损失。2005年9月10日黔江区法院以医疗过错为由,判决卫生院赔偿患者医疗费等经济损失42921.86元。

2,朱砂,临床应用极少引起急性中毒死亡,笔者在检案中,遇见1例,现报道如下。l案例某男婴,6月龄,因发热、咳嗽、腹胀、大便发绿,夜间烦躁,于某年10月2日下午,由其母抱送非法行医的陆某处求治,测腋下Th7.l℃,诊断为“盘肠惊”(小儿消化不良)。给予退热、止咳,用自制的中药“丁桂散剂”贴肚脐等治疗。10月4日凌晨,因患儿夜间哭闹不眠,面色苍白、手脚冰凉、腹胀,测腋下TIsSCC,再次诊断“盘肠惊”。陆先用生姜、艾条炙其肚脐,后用中成药柏子养心丸加朱砂贴肚脐,给服1/5片APC,嘱不要受凉。上午10时左右,患儿病情加重,哭声减弱,测肛门ThgST,陆某诊为“攀惊风”,给患儿肛塞1支退热栓,服1/4片阿托品、l/5片A:[T等,配治“攀惊风”中药1剂(未煎服),和阿托品等药物。当日下午1时许,患儿于第4次求治途中死亡。

3,案例:朱砂治头痛诱发汞中毒
娇娇家住贵州独山县,今年10月中旬开始,她经常无缘无故喊头痛。到当地医院检查,一切正常。爱女心切的王川,带着女儿找到村里颇有名气的“神医”求助。“那个‘神医’治好了很多绝症病人,村里人都很信他!”王川说。“神医”很快给娇娇开出药方:“以毒攻毒”,用“朱砂”治头痛。尽管知道“朱砂”是一种含有剧毒的中药材,但当地确实也有村民吃“朱砂”治头痛的先例,王川放心了。
从此,王川开始每天熬猪心夹朱砂汤给女儿喝。“神医”并没有说每次服用朱砂的剂量,但为了让女儿快点好,王川每次下药都很猛。通过猪心动脉管子将朱砂灌进去,每次15克左右。半个月的时间,女儿娇娇整整吃了300多克的朱砂。直到本月5号,娇娇的头痛没有好,却因肚子剧痛被送到当地医院。由于病情危重,又被连夜转到了重医附属儿童医院。
据专家介绍,娇娇当时的症状是腹部剧烈疼痛,神志不清,脸色苍白,呼吸微弱。奇怪的是,经过全身检查,娇娇除肝功能损害严重外,其他器官都没有病变。经腹部CT检查,医生在娇娇的肠管内发现许多金属样的东西。最后,终于从娇娇父母口中问出腹痛的关键因素——朱砂导致汞中毒,娇娇立即被送到重症监护室抢救。

4,正 女,6天。因刺挑上皮珠(俗称马牙)后敷用朱砂出现面色灰暗、呼吸困难2小时,伴惊厥1次入院。第1胎,足月产,出生时无窒息,母乳喂养。生后第6天其母发现患儿牙床上数个白色硬斑块状物,当即其祖母用针刺挑掉,然后敷上朱砂(总量约4~5克),此后患儿开始烦躁不安、哭闹及口角流涎,约1小时患儿入睡,2小时左右发现患儿面色苍白、呼吸浅慢,时呈深吸气,渐见面色发灰,口周青,并出现抽风一次,呈全身痉挛性,双眼凝视,

5,《法医学杂志》1998年11月(第4期)发表了杨正龙的文章《朱砂中毒致死1例》,6月男婴被中医诊断为消化不良,用各种药物对肚脐贴、炙,用朱砂贴肚脐的当天婴儿死亡。经检验,肾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大片变性坏死,肝细胞变性肿胀。测定汞含量为452μg/100g肾组织,29μg/100g肝组织。——朱砂中的汞及其化合物可以透过皮肤进入体内,无论剂量大小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只是程度不同。

2,蜈蚣草(别名:圆羊齿,篦子草,石黄皮,肾蕨)

蜈蚣草,大量富集土壤中砷,铅,铊等重金属的植物,其富集重金属能力是普通植物二十到三十万倍。目前大量用于有毒土壤的修复,其中药原料,也大量来源于此

蜈蚣草中的砷含量竟可以达到1-2%

不良反应:
蜈蚣草中,含量最多的就是砷,三氧化二砷被称为砒霜。砷经由食入会吸收 60-90%。五价砷和三价砷在体内会互相转换。不过不用担心,经口致死量100mg~300mg,也就是直接致死基本是没可能的。至于详细的不良反应,自己查吧

中药书中的说明:
【药名】肾蕨
【拉丁名】药材RhizomaNephrolepisCordifoliae、原植物Nephrolepiscordifolia(L.)Presl
【别名】圆羊齿(《广州植物志》)、夭鹅抱蛋(《广西药植图志》)、凤凰草、圆蕨(《南宁市药物志》)、蜈蚣蕨、水槟榔、冰果草(《贵州民间药物》)、篦子草、梳篦草(《四川中药志》)、飞天蜈蚣、金鸡孵蛋、神仙对坐草(《泉州本草》)、蜈蚣草、石上丸、石黄皮(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凤凰蕨(《广西中草药》)、何汗蕨、蛇蛋参(《云南中草药》)、金鸡尾(《福建中草药》)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西南、华南、海南岛、台湾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全年可采。
【来源】为骨碎补科植物肾蕨的叶或全草。
【功效】清热,利湿,消肿,解毒。
【主治】治黄疸,淋浊,小便涩痛,痢疾,疝气,
蜈蚣草
乳痈,瘰疬,烫伤,刀伤。
【性味归经】苦辛,平。
①《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苦,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淡辛,无毒。”
③《泉州本草》:“味甘辛,性平而涩,无毒。”《泉州本草》:“入肝、肾、胃、小肠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块茎(马骝卵)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考证】出自《广西药植志》。

中毒致死案例:
目前没有

临床中大量出现,服用后心律失常的案例,心脏不好的,慎用

同样有大量记载不明的,服用中药后心脏病突发死亡的案例,但是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中药

2010年6月26日早上,见到这个病人,女,50多岁,头面红肿(不是很严重,因为25日晚上她女儿打电话给我,说了一些情况,当时只说是带状疱疹,用蜈蚣草中毒了,头面红肿,左胁部灼痛,我没看到病人不敢开药,只让喝绿豆汤解毒,结果第二天起床肿消了大半)大概半月前患带状疱疹,左胁部起水泡,辣痛。经当地乡村医生治疗,吃了药后(用药不详)全身肿胀,到当地医院输液3天肿消。期间也用过很多民间疗法,敷草药等,两天前疱疹已经消失,皮损完全恢复,但胁部仍然火辣辣的痛,于是敷蜈蚣草,结果中毒。患者自述常年咽喉干痛,下身小腹一段发烫,晚上睡觉时必须掀开被子凉着,不然就很烫“燃起来了”像火在烧,冬天也如此。
打开淘股吧APP
27
评论(21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太极张

13-05-16 09:23

0
顶一下。
李拓邦

13-05-15 23:20

0
8,广防己(已禁用)

广防己是一种多年生落叶缠绕藤本。根圆柱形,茎纤细,有略扭曲的纵条纹。在中药中通常用其木质根干燥炮制后入药,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之功用。因其含有马兜铃酸,国家药监局下发通知,2004年9月30日起,广防己不再用作药品生产。根据通知要求,凡含广防己的中成药品种,生产企业必须在9月30日前将处方中的广防己用防己替换。

不良反应:
同上,这个药,是只要吃了,哪怕是一点点,也会造成肾损伤,和千里光造成肝损伤是一样的,都是不可逆的,永久性的,伤害多了,就变成慢性肾病,肾衰竭。和这个所通常医治的小感冒相比,绝对的弊大于利

中药介绍:
“木防己”之名始载于《伤寒论》。《新修本草》载:"防己本出汉中者,作车辐解,黄实而香,其青白虚软者名木防己。"所言木防己,品种难考,可能系指防己科植物粉防己而言。《纲目》对本防己虽无新说,但其附图类似该品。小野兰山《本草纲目启蒙》之木防己可明确为该品。
论述
1.《本草拾遗》:"如陶所注,即是木防己,用体小同。按木、汉二防己,即是根、苗为名......藤著木生,吹气通一头,如通草。"
2.《本草图经》:"防己生汉中川谷,今黔中亦有之,但汉中出者,破之文作车辐解,黄实而香......它处者青白、虚软,又有腥气,皮皱,上有丁足子,名木防己,二月、八月采,阴干用,木防己虽今不入药,而古方亦通用之。"
案例:
  同上,也是当时大量爆发肾衰竭案例的其中一种中药
李拓邦

13-05-15 23:06

1
愚蠢带来的后果,只能由你自己承担

你自己不动脑子,信什么”中药无副作用,古方子,老祖宗用了几千年都没事“,吃什么龙胆泻肝丸,吃出肾衰竭了,绝对没一个人会管你

就算管了,那点赔偿能给你换回原来那个肾么

只是,孩子是无辜的啊
李拓邦

13-05-15 22:52

0
7,青木香(已禁用)

异名:马兜铃根(《肘后方》),土青木香、独行根、兜零根(《唐本草》),云南根(《本草图经》),独行木香(《纲目》),土木香(《本草正》),青藤香(《草木便方》),蛇参根(《分类草药性》),百两金、土麝(《中医药实验研究》),铁扁担(《陕西中药志》),痧药(江西《草药手册》)。
注:该药材因为肾毒性,已经被禁用,替代品为土木香。

和关木通一样,也是国家明令禁止,却仍在销售的中药

想想有些人费劲辛苦搞到这个的时候,那个沾沾自喜的样子,呵呵呵

不良反应:
同上,均含马兜铃酸
马兜铃酸被认为是巴尔干地方性肾病(BEN)[14][15][16]和类似的疾病——“中草药肾病”(Chinese herbs nephropathy)的致病原。[17][13]其表现为肾脏进行性快速纤维化并伴随肾萎缩。[13]现已证实,暴露于高马兜铃酸环境与尿路上皮癌变的高发病率相关。

中药介绍:
行气,解毒,消肿。治胸腹胀痛,痧症,肠炎下痢,高血压,疝气,蛇咬毒,痈肿,疔疮,皮肤瘙痒或湿烂。
①《唐本草》:"主积聚。诸毒热肿、蛇毒,水摩为泥封之,日三、四;疗疔肿大效。"
②《日华子本草》:"治血气。"
③《本草图经》:"治气下膈,止刺痛。"
④《纲目》:"利大肠。治头风、瘙痒、秃疮。"
⑤《本经逢原》:"治痈肿,痰结、气凝诸痛。"
⑥《医林纂要》:"治击伤,解毒。"
⑦《会约医镜》:"能散气,故疝家必需。"
⑧《植物名实图考》:"清火毒,通滞气。"

案例:
同上,也是当时大量爆发肾衰竭案例的其中一种中药
siyanzhu

13-05-15 22:13

0
何首乌
李拓邦

13-05-15 21:59

4
不过我在这说中药的问题,你跟我说西药也有问题,我真是非常愤怒啊
李拓邦

13-05-15 21:57

0
没兴趣跟你争

那些愚昧的人啊,怎么争都没用的

你给自己孩子喂一两朱砂就行
李拓邦

13-05-15 21:56

1
人家都是明明白白说清楚的

你是拿药当玩天天一罐一罐逼着人家喝的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青城山

13-05-15 21:14

1
西药有问题的多了!
李拓邦

13-05-15 19:08

0
5,何首乌

这是我出生的地方的特产,经常被人当做保健品天天吃,有泡茶的,泡酒的,什么都有

我从小也接触了很多,家里也种过,有一段时间何首乌好卖,很多农民就把山都烧了来种何首乌

何首乌,本身本地人都是认为有毒的,虽然中医书上都是说无毒的。然后有一套所谓的解毒炮制工艺:九蒸十晒,就是把何首乌切成片,来回用黑豆汁煮再晒这样

不可否认,这样的方法,是有一定作用的,很多毒素在高温下的确可以分解

但是,先不说现在九蒸十晒都不彻底,一般就是个两蒸三晒,买何首乌送人都是要专门找关系买特殊的,正宗的你们一般没可能买得到。就算是正宗的,问题也不小

不良反应:主要是肝脏方面的损伤,且不可逆,损伤程度相当严重

中药介绍:
①《何首乌传》:“味甘,温,无毒。”
②《开宝本草》:“味苦、涩,微温。”
③《本草汇言》:“有微毒。入通于肝,外合于风,升也,阳也。”
④《纲目》:“足厥阴、少阴药也。”
⑤《本草经解》:“入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
⑥《本草再新》:“入脾、肺、肾三经。”[10]

案例:

这个在国外研究的已经很彻底了

何首乌的肝损伤,是特异性的,主要和基因有关(就比如青霉素有些人过敏,有些人不过敏这样)(所以也不用跟我说谁谁谁吃了几十年也没事这样了

问题是,你没办法确定哪些人过敏,哪些人不过敏,总不可能让人家吃到肝衰竭吧,这种病有症状往往就非常严重了

所以这个药,还是非常麻烦和危险的

1,连喝两月何首乌 导致重度肝衰竭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从重医附二院感染科获悉,经过全力抢救,家住渝中区21岁的女孩燕子基本脱离生命危险,而险些夺走她生命的正是何首乌。

  燕子母亲说,“8月上旬,燕子在梳头时发现头上冒出几缕白发,顿时有些紧张。我以前也有过少年白,听一些中医说,用何首乌泡水喝,可以让白发转青。”燕子便到草药摊买来何首乌泡水喝,每天早中晚当茶饮喝。

  本月20日,燕子开始出现畏寒、脸色发黄、全身乏力等不良症状,被家人紧急送进重医附二院检查治疗。血液化验报告显示,燕子的转氨酶和总胆红素都高出正常人12倍,属于重度肝脏功能受损。

  据感染科主任张大志教授介绍,燕子进医院时病情异常严重,属因何首乌中毒导致的重度药物性爆发性肝衰竭,不但部分肝坏死、肝衰竭,肾功能也开始衰退,时刻有生命危险。

  21岁的女孩燕子(化名)两个多月前开始冒出白头发,她听说何首乌能治少年白,便自己弄了些何首乌泡水每天当饮料喝。而近日,她却因重度肝衰竭紧急住院抢救。

  重庆晚报记者从全国重点科室、重医附二院感染科了解到,该科每年都要收治30-50例因未经医嘱吃何首乌、喝药酒导致肝中毒的重症患者,不少患者最终丢失生命。专家警告称,民间偏方未必科学,乱吃中草药会伤害肝脏,甚至夺走生命。

2,2004~2008年,我院急诊共收治何首乌及何首乌药酒中毒患者7例,均治愈。现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例患者 男5例,女2例,年龄47~63岁,就诊时间为中毒后0.5~3小时。所有患者均有服用生何首乌粉或喝何首乌药酒史。

  1.2 临床表现 中毒轻者恶心、呕吐、口干、大便稀薄或伴腹痛;重者高热、皮疹、肢体麻木、肌肉震颤、瞳孔缩小、心悸不适等。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