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2,巴豆霜
巴豆的炮制加工品,主要是去油
不良反应:口腔灼痛,咽喉肿痛,恶心、呕吐,腹绞痛,吐出血样物,大便水样,或米汤样并带血,人服巴豆油20滴可致死。
同样是儿童常用药,通便的(真是无语,拉不出就吃巴豆,把孩子当什么了)
中药介绍: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肺经。本品辛热大毒,温通峻泻,善除胃肠间陈寒痼冷,攻痰逐水,药力刚猛,故有刚子之称。主治冷积,腹水,痰壅实证。1.泻下冷积本品辛热,可泻寒实冷积、腹满胀痛,为治疗便结属寒证的药物。2.逐水消肿可用于治疗腹水肢肿。
案例:
较少见报道
0
当然,很多人就觉得,未知就是没有!
事实就是,这些未知的玩意,比一般的西药毒的多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1
这些人家都有详细的说明,如果是进口的西药,一般都有四五页纸
而我们的中药,一般是,不良反应:未知,禁忌:未知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唉,一声叹息
西医的毒楼主也收集一下吧
0
11,泽泻
不良反应:泽泻具有肝毒性、肾毒性,服用不当,能让肝脏、肾脏出现肿胀以及其他中毒症状。
中药介绍:
《本经》:味甘,寒。
《别录》:咸,无毒。
《药性论》:味苦。
《医学启源》:气平,味甘。
《本草蒙筌》:甘酸,气寒。
案例:
较少见报道
3
一个脑子比较正常的人,很难接受那套玩意
你以毒攻毒就去吃朱砂吧,自己多吃吃没事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1
对中医、中药的认识水平差的惊人
0
10,附子
附子含中乌头碱(mesaconitine)、乌头碱(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异乌头碱(isoaconitine)、塔拉弟胺(talatisamine)、川乌碱甲、乙(chuan-wubaseA、B)。草乌含剧毒的双脂类生物碱:中乌头碱(mes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乌头碱(aconitine)等。
不良反应:
1.附子毒性较大,由乌头碱类生物碱引起。
2.乌头碱口服0.2mg可引致中毒,致死量为3~4mg.
3.中毒症状主要以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的表现为主。乌头碱对心脏毒性较大。
经过炮制后,可以减轻毒性
先不说我们这个连奶粉都能掺假的国度,这个炮制靠不靠谱。
即使经过严格的炮制,因过量饮用其药酒或者中药造成的中毒案例也非常多,毕竟这是中药常用药,经常用,总有出事的时候
谨慎谨慎,真的会死人的,别随便泡在酒里,别买什么狗皮膏药里面含有这个的,听专业中医师的话
中药介绍:
1.《本草衍义》:乌头、乌喙、天雄、附子侧子凡五等,皆一物也,止以大小、长短、似象而名之。后世补虚寒,则须用附子,仍取其端平而圆大及半两以上者,其力全,不僭。风家即多用天雄,亦取其大者,以其尖角多热性,不肯就下,故取敷散也。此用乌头、附子之大略如此。余三等则量其材而用之。
2.张元素:附子以白术为佐,乃除寒湿之圣药,湿药少加之引经。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则便溺有节,乌、附是也。
3.《汤液本草》:附子,入手少阳三焦、命门之剂,浮中沉,无所不至,味辛大热,为阳中之阳,故行而不止,非若干姜止而不行也。非身表凉而四肢厥者不可僭用,如用之者以其治逆也。
案例:
1,我最近用黑附片出现三例中毒事件,三例均为女性,60_70岁,二例用量均为10克,-例用量为15克。均先煎一个钟头,-人为呼吸系统疾病,一人为抑郁症,一人为颈椎病。三人服不同的方剂,但均有黑附片,三人均服第一剂中药无事,第二付中药出现头面及口腔四肢麻木,伴有心慌及心律不齐,我让病人用50克甘草水煎频服,病人麻木症壮半天左右逐渐缓解。虽说病人事后无大碍,但也让我心力交瘁。
百思不得其解,这么小的用量就会出现中毒, 是否与以下因素有关
1 患者体质均为女性,岁数较大,耐药力差
2 是否是中药质量因素
,2,,患者约2003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在被告方中医科或门诊部接受治疗。期间,患者多次服用过由不同医生开出的含有“附子”的中药,患者并曾因感觉疗效不错而一度将2008年5月12日的药方手抄保留(黑顺片15克,肉桂10克,枸杞子15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生白术15克,牡丹皮10克,泽泻10克,炙甘草5克,酒萸肉15克,熟地黄20克)。其中的黑顺片即是附子的一种炮制切片。
但是,在患者于2008年8月7日到14日的3次门诊中,被告开出了大剂量“附子”中药给患者服用。其中于7日、11日各开了三剂含“附子”达60克的中药,由于患者服用这些中药后反应大,在尚有一副药未服用的情况下,患者妻子便于14日前往医院反映情况。14日,被告在患者本人并未实际到场的情况下,不仅开出了处方大变的中药(黑顺片80克,麻黄10克,细辛10克,炒白术50克,茯苓20克,炙甘草10克)4剂,而且其中附子、麻黄、细辛三味均属于厉害的中药,附子80克、细辛10克均为大剂量用药。
8月16日上午10点50分左右,患者服了14日处方的第一副药。午饭时患者表示“嘴麻”等不舒服,从将近13点开始,患者反复出现了严重的腹泻、呕吐,并伴有喘气、大汗、手额发冷、低血压、胸腹不舒服等症状,家属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患者约于15点30分被送达武警医院抢救,至当晚19点,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
根据国家药典,附子性味辛、甘,大热;有毒;每副药用量3-15克。患者以往在被告方的就诊效果尚好,但在8月7日及以后的就诊中,被告违背了中药附子用药的药典规范和原则,盲目加大剂量,从而导致患者服药中毒死亡。
在患者去世后,原告和被告进行了多次协商,但被告拒不认错,并拒绝承担责任。为了维护原告合法权益,给逝者讨回公道,现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诉至贵院,盼贵院查明真相,判如所请。
3,,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一名83岁老妇怀疑服用中药材后,出现乌头类生物碱中毒致死。该名老妇服用林庭涛中医师(注册编号:005000)处方的中药后人事不省、脉搏加快及室性心搏过速病征,送院后即日证实死亡。卫生署于中医诊所的初步调查显示,处方中的“制附子”有可能被另一种中药材“制川乌”污染,呼吁曾到诊该中医师,以及曾经获处方“制附子”的市民,立即停止使用有关中药。个案将转介警方跟进。
0
日本搞汉方也是乱搞
现在很多中药,做成丸子,在药店里卖,那些患者什么都不懂,天天吃,肯定要吃出事的
小柴胡汤,和一般吃的小柴胡颗粒,差别比较大,但是主要成分都有柴胡和黄芩
0
具体,有的说复方和单味药不一样,这个,首先,一般开药,都是复方,出事,也基本都是吃复方吃出来的,这个不可否认
第二,不排除复方可能有一定的解毒功效,但是具体到底有多少,可能还和炮制过程等等,有关系,这个就是复杂了,先把一味药搞定了再说
9,黄芩
【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黄花黄芩、大黄芩、下巴子、川黄芩、空肠、经芩,黄金条根、A葿、黄文、虹胜,妒妇、炖尾芩、印头,内虚、元苓、子芩、宿芩、腐肠。
这个,最有名的入药方子,就是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当时在日本号称可以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导致大量患者长期服用
不良反应:长期服用可能造成间质性肺炎,其原理尚不清楚,原因基本确定是黄芩,在一期经过治疗可以完全康复,在二期则转为不可逆,三期纤维化,四期彻底纤维化
中药介绍:(各种介绍甚多,不全收录)
1.《药对》:黄芩,得厚朴、黄连止腹痛:得五味子、牡蒙、牡蛎令人有子;得黄芪、白蔹、赤小豆疗鼠瘘。
2.《本草图经》:张仲景治伤寒心下痞满,泻心汤四方皆用黄芩,以其主诸热,利小肠故也。又太阳病下之利不止,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及主妊娠安胎散,亦多用黄芩。
3.《医学启源》:黄芩,治肺中湿热,疗上热目中肿赤,瘀血垄盛,必用之药。泄肺中火邪上逆于隔上,补膀胱之寒水不足,乃滋其化源。《主治秘诀》云,其用有九:泻肺经热,一也;夏月须用,二也;上焦及皮肤风热,三也:去诸热,四也;妇人产后,养阴退阳,五也;利胸中气,六也;消隔上痰,七也;除上焦热及脾湿,八也;安胎,九也。单制、二制、不制,分上中下也。酒炒上行,主上部积血,非此不能除,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正谓此也。
案例:
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的津村顺天堂制成了小柴胡汤颗粒制剂,同时有地滋教授发表了“津村小柴胡汤颗粒对慢性肝炎有治疗效果”的报告,刹时间在日本引起不同凡响。小柴胡汤成了畅销药,舆论认为日本汉方走向现代化。短短的几年里,津村顺天堂便成了日本乃至世界注目的制药企业,财富积累走向巅顶。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不断爆出小柴胡汤有副作用的新闻,1991年4月日本厚生省向医师、药剂师下达了要注意小柴胡汤导致间质性肺炎的通告。1994年1月~1999年12月报道了因小柴胡汤颗粒的副作用发生了188例间质性肺炎,其中22人死亡。结果津村顺天堂1997年破产,2000年津村顺天堂社长津村昭被判刑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