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5月,增材制造(3D打印)启动月

13-05-11 11:56 10090次浏览
marvelgalaxy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纳斯达克(美股)今年2月日上市的ExOne昨晚股价又大涨创新高至42.57美元,上市价格18美元。

ExOne目前仍在亏损,计划在三年后实现1亿美元的营收,毛利率有望达到50%,其竞争对手DDD和SSYS在2012年的毛利率均为51.2%(巧了)。目前ExOne可以投产的材料有不锈钢、铜、硅砂和玻璃,处于测试阶段的有钛、碳化钨、铝和镁等等。
ExOne的客户包括TESLA、宝马等汽车厂商,及航太系统制造商波音、麦哲伦宇航(F35的供应商)等。钛增材制造是3D打印领域的明珠与至高点,ExOne的钛增材制造技术还在探索中,而中航的此项技术已相当成熟且批量应与于民用和军工航天领域(C919、J20、J31、J15,大推力涡扇发动机),遥遥领先于ExOne等国际公司,毛利也是远远高于XONE、DDD、SSYS等,估计能达到80%-90%。最近波音和中航激光就零部件合作接触中......
5月的天气热度逐步增加,5.8-5.11的上交会是3D打印的预热与前戏,而5.29-5.31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产业大会将引爆高潮。电动汽车相关关键技术国内仍需艰难地追赶国际水准,而在增材制造这一引领未来的产业中,应用于军工、大飞机、航太等尖端领域的钛增材制造技术,无疑是皇冠上的明珠,拭目以待......
打开淘股吧APP
9
评论(11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marvelgalaxy

13-05-11 12:22

2
2013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5月举行[淘股吧]


    为推动3D打印技术产业化进程,促进3D打印技术国际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由亚洲制造业协会、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筹)、英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共同发起主办的首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产业大会将于5月29-31日在北京举行。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也将同期成立,来自美国、德国和世界3D打印行业的600多位嘉宾将就3D打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发表2013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发展(北京)宣言。

    本次大会主题:科技创新推动生产方式变革。主要议题:1)世界3D打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2)原型制造的应用及前景展望;3)大型金属结构件产品的直接制造;4)桌面级3D打印技术发展趋势;5)工业级3D打印技术的前景展望;6)金属复合材料的突破与创新;7)打印装备产业的发展;8)3D打印在工业设计、建筑、文化创意、生物医学等领域的运用 9.)3D打印与新一轮工业革命;10)软件开发、材料与3D打印产业。

    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认为,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前沿性、先导性非常强的新兴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工艺改造和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具有颠覆性的意义和作用,被世界各国所公认。表面上看3D打印技术一片火热,但是大家对3D打印技术的认识还缺乏全面的深入了解,产业化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举办世界性的3D打印技术大会,一方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正确引导行业发展,另外则有利于促进全球3D同行携手合作,整合全球资源,建立对话机制。会议期间,还将举行3D打印技术展览展示、一对一项目对接洽谈等活动。

    由亚洲制造业协会、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英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以及来自美国、德国、法国、以色列、日本的3D打印技术相关组织、科研单位、企业共同发起的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将举行成立仪式。
marvelgalaxy

13-05-16 12:04

1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要是再跟前几天那样折腾几下也好,让超短的知难而退,底子可以打得更结实些,行情可以走得更好一点。其实最好的模式是不涨停,涨不停,短期连续大阳后面容易不举。
很平淡的鱼

13-05-16 11:19

1
现在进会不会太高 楼主
marvelgalaxy

13-05-15 20:59

1
3D打印 硬件革命时代到来[淘股吧]
John Hagel John Seely Brown 2013-05-15 
核心提示:3D打印机等设备的逐渐普及给硬件设计与生产领域带来了重大转变,推动了“制造者运动”的迅速成熟,全民制造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未来,下一代的“杀手级”硬件很有可能将从一家小创业公司里诞生。

仅仅几年前,要想设计、制造和推广像苹果(Apple)iPhone这样改变了游戏规则的产品,可能得需要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群策群力。而在今天,更让人兴奋的是,小人物也更有希望创造这种奇迹。

许多人已经注意到了硬件领域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变化,同时也注意到一批新型、小型的公司正在崛起。克里斯?安德森在他的新书《制造者:新工业革命》(Makers:TheNewIndustrialRevolution)一书中以大量篇幅写到了所谓“制造者运动”的兴起。保罗?格拉罕姆最近的论文《硬件复兴》(TheHardwareRenaissance)也提到,在风投基金YCombinator最近一轮投资的84家创业公司中,有7家都在做硬件,数量有一定提高。艾里克?斯科恩菲尔德在他的博客中写道,“硬件是新的软件,”并称风投机构也在更加积极地寻找做硬件的创业公司进行投资。

硬件领域的这些发展,有一部分是由于科技的价格和性能的改善。像3D打印机、数控镂铣机和激光切割机等工业设备原先只有高端的设计团队才能使用得到,而现在它们已经变成了消费性产品。一款入门级的3D打印机的价格已经降到不到1,000美元。另外像,马达、控制设备以及像Arduino(一种帮助计算机与实体世界进行互动的工具)等硬件产品的零部件的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强大,同时价格却越来越低廉。

软件方面,我们也有了价格低廉甚至完全免费的CAD制图软件。甚至还有一款移动应用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来捕捉物体的3D图像,以便进行3D打印。

基础设施领域出现的一些新元素也有助于使一些新硬件产品走出业余爱好者的地下室,进入创业公司的设计室。比如在以前,要想获得合约制造商的关注,就得保证你能下一个大订单(比如生产5万个以上的产品)。但是随着一批新型工厂的出现(其中的大多数在中国和墨西哥),就算每批只有5,000个产品的小订单也有人愿意接。如此一来,这些工厂填补了市场的一个重要的结构性空白,使企业家可以以较小的投资,推出某些面向较小众消费群体的新产品。另外像Kickstarter等新型融资平台以及愿意销售数量较低的产品的新型在线推广渠道也降低了行业的门槛。

以上这些新发展为经典的颠覆式创新模式提供了正确的要素。而所谓经典的颠覆式创新模式一般是指从向某个尚未被开发的小众市场提供商品开始,然后渐渐将生意做大,直至取代一个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同时这些新的发展也为一些新型企业打开了一扇门。它们不必把规模做得很大,就能做到非常盈利。个人或小型设计团队可以专门针对市场的某个有利可图的领域设计产品,同时还可避免高额的店面费用和生产成本。

不过科技和基础设施并不是推动硬件进步的唯一因素。“制造者运动”的兴起也离不开人才的兴起。我们已经关注到了所谓“创造空间”的出现。“创造空间”指的就是能够支持和鼓励学与进步氛围的社群、网络与文化。我们在从艺术到职业电子竞技再到极限运动等很多领域都发现了这种现象,人们在这些领域中努力做着以前从来没有人去做的事。而且我们发现,在这些创造空间里还存在着某些共性元素:

?热情的参与者——创造空间吸引着很多想提高自身水平的爱好者,他们既投入又富有激情。硬件方面,种种技术的普及不仅意味着它们向更多的人敞开了大门,而且基本上也可以说它向各种不同的人敞开了大门。热情的爱好者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企业的产品研发团队不同。他们主动寻找挑战、承担风捡,乐在其中地敲敲打打,进行实验,而且有更大的失败空间。他们不是按照市场部门的要求进行开发,而是真正在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因此常常能孕育出优秀的创意。

?本地社群——热心的参与者们一般会通过团队、俱乐部、见面会等社区活动聚集起来。“制造者活动”的很多学活动都是在黑客空间里进行的。黑客空间这样的环境有点像健身房,用户只需按月注册会员,就可以获得3D打印机或激光切割机等设备的使用权限,而且还有“教练”帮助他们提高制作水平。这些黑客空间的黑客一般都支持开源理念,乐于分享知识,这两者都刺激了学进程。

?全球分享——最强有力的创造空间可以打造出一个环境,能够让全球社群进行分享,相互学对方的进展和技术。各种竞赛、会议以及网络论坛和YouTube等网站为爱好者们提供了取长互短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学到别人的好点子。像Thingaverse.com等网站允许设计师上传各种产品的设计方案,从芭比娃娃的零件到四旋翼飞行器无所不有,其他设计师则可以下载、修改他们的方案,然后再贴回到网站上去。这种全球分享机制催生了一个分散的设计师网络,他们可以通过一个全球社区迅速地分享技术进步。

就在我们观察到各种创造空间围绕着“制造者运动”兴起的同时,我们也为人们自然地学新技术的能力和意愿感到惊讶。相比之下,我们采访过的很多企业高管都把人才发展和创新当作头等大事,但是尽管他们使出了全力推动,这个过程还是困难重重。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大多数企业的组织结构、官僚作风和企业文化实际上限制了让人们互相联系、探索、尝试、随兴发挥的氛围,也就是学和创新的氛围。企业管理者们要想提高公司的创新水平,就要先问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应该怎样设计企业的工作环境,才能培养和提高员工们主动学和提高工作表现的热情?

?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掘员工的专业技能?

?怎样才能在行业内建立起一种关系,加快企业的学进程,而不仅仅是获得现有的技术?(财富中文网)

本文作者之一的约翰?哈格尔三世是德勤咨询公司的总监,同时也是硅谷德勤领先创新中心的主席之一。本文另一作者约翰?史立?布朗是德勤领先创新中心的独立联席主席。

译者:朴成奎
marvelgalaxy

13-05-15 20:38

1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呵呵,多谢老兄哈!
8万起步

13-05-15 20:32

1
marvelgalaxy  兄:辛苦啦!搞了这么多资料及作了很多功课,牛!没油,只是“点亮”
8万起步

13-05-15 20:24

1
------------3D雄起! 让我们满怀激情迎接3D 爆炒高潮的到来!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marvelgalaxy

13-05-15 12:21

1
有油的添个油,没油的推个油吧,呵呵。
marvelgalaxy

13-05-12 12:22

1
分析一下F22的结构,科普一下钛合金结构件的重要性,再对比一下 600765 的技术水准:[淘股吧]


F-22战斗机用的钛合金半成品
  在美国F-22先进战斗机上大约有54个精铸件,大多是关键性强度高的铸件。最著名的是所谓前、后"体侧"(Side-of-body)、铸件,即机翼与机身的接头件,这是飞机上最大的铸件,经切削加工且分别重87和58公斤。
  每一机翼上有14个较小的铸件,多是用其它方式不能有效生产的零件。如无油舱隔,又如方向舵驱动器的壳体。
  F-22的阻拦钩的整流罩原来是由Ti-6-4薄板超塑成形,新近改成Ti-6242合金,使成本下降50%以上,改进了强度性能,降低了重量,提高了对发动机喷管偶而出现的燃气冲刷的热稳定性。
  F-22上的锻压器中大约2/3为Ti-6-4ELI,最大的锻件是中、后机身隔框,其中4个中机身隔框是目前最大锻件的代表,5个后机身框架锻件是分段组成的,由32上中央的H形框与两个T形框组成。
  机身的很大一部分为焊接件,前后梁结构是由腹板加强的Ti-6-4型板与框架经电子束焊接而成,包含3556厘米长的周向及纵向焊缝,是航空航天工业的最复杂的结构焊接之一。

  发动机舱门由钎焊的蜂窝芯子与壁型板组成,面板为Ti-6-4,芯子为Ti-3-2.5,两者之间的连接采用"液体界面扩散"(LID)钎焊技术,利用Ni-Ti共晶温度低的特点来减少型板的热暴露。Ti-3-2.5的成形性好、强度低,也用在液压管道中。
  原计划是用Ti-6-22-22全盘代替变形的Ti-6-4ELI,但由于它可生产性的限制,对强度与耐久性是关键性能要求的部位而言,应用部位减少。但在飞机用钛合金中它仍是重要材料,它在强度与损伤容限上有良好的平衡。
  Ti-10-2-3应用限制在阻拦钩连接结构上的3个锻件,选用该合金主要是因为结构空间上的限制,如用不锈钢会增加零件的重量。
中国钛锆铪协会
2003-06-17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注意“Side of body castings”,这两个大型钛合金构件,是分铸再焊接的





左侧的Side of body castings实物,分铸再焊接,F22被这个结构件折磨得很痛苦,应该是空中解体的罪魁祸首


再看看中航版的Side of body castings,一体成型,应力特性比一体锻造的还好,比F22上用的尺寸还大!


大型钛合金结构件在尖端战斗机上的重要作用一目了然,同时上面的对比也可以直观地看到在钛合金结构件制造技术上,J20(中航重机)的技术已领先F22一步(洛克希德马丁),这也是这两年中国尖端战斗机快速爆发的技术基础和底气所在!

对比TESLA概念下国内一帮落后技术的热炒,巨大的反差,值得思考,呵呵。
富贵本天成

13-05-12 11:25

1
目前A股的都还是概念。
中航重机没有产生利润。
其他的,更不靠谱。
真正的3D打印生产公司都没有上市。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