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in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看到最近大家对国商的火爆讨论,貌似一旦开业、公允,*st就会乌鸡变凤凰,价值一飞冲天。实际上深国商的真实价值究竟如何?
皇庭资产:按500/平/月的租金算,10w平米的商业面积全都算上(其实没有,一些商铺已经卖了),每年大概有6×60%亿租金收入,管理费收入和管理成本抵消。而且由于装修还在进行,不能全面开业,最赚钱的一楼奢侈品的招商到现在都还没有突破,等因素的影响,今年的租金也不会很理想。我估算今年不会超过1.6亿,14年3.6亿,15年4亿。
林业资产:受到政府政策限制,能变现的不多,大概就1-2千万,还不够补充现金流。
其他资产:还有些股权和商品房可以卖,这块不好估算。
流出项目还有税收(公允后会大幅上升,具体多少请各位会计达人帮忙算算),官司赔偿4000w左右(可以继续拖),17亿负债按9%的利息,大概1.6亿财务费用
这样算下来,今年即使扭亏,也是微利。2014年以后财务费用逐步下降,盈利2亿、2015年2.5亿。(我这里仅考虑实际盈利,公允带来的资产重估的利润不考虑。)
给20倍PE,对应2014年股价18块、2015年23块。现在的价格完全是炒作预期,实际已经透支了未来两年的利润。
这样来看,就完全可以解释为什么大股东不愿意公允、不愿意现价增持。特发为什么会减持。B股为什么只有12港币,折合9.5人民币。
希望各位被开业和公允冲昏头脑的投资者们冷静的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