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聊聊上海车展,说说上市车企

13-04-23 23:29 2785次浏览
jutyifei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前天去看了上海车展,对于整个国内的车企作个简单的预判

首先已经没有谁能阻止大众的霸业了,
先看看下面的子品牌吧,布加迪、兰博基尼、保时捷、宾利、斯柯达、奥迪、大众、西亚特。
车站新推出了一款 昕锐 小家轿,这毕将是8--11w市场里的一个杀手级的车型,月销量必将上1万辆以上。对于自主品牌威胁很大,对于合资品牌低端车型也会有很大冲击。

通用汽车未来的市场占有率会稳步下降,车型开发速度跟不上大众的步伐。国内销量老大的位置必将让位于大众。通用正在发力中高端市场,包括凯迪拉克除了xts,改款了君越,君越的改款应该算是不错。高端的发力会增加利润率,但是低端失守销量指标就会下降,赛欧,凯越,克鲁兹走量车型的竞争对手实在是太多了。

上汽自主这块,荣威,名爵系列,算是国内自主做的还行的,但是江湖上这么传说,说上汽找了个两个好女婿(大众,通用),养着一个小儿子(上汽乘用车,就是自主这部分),上汽自主这块也就够维持年齿年用的吧。

基于大众和通用的强势地位,上汽集团(600104)应该收入还是有保障的,又安全边际。

随便写的有点乱,上面写到就这样了下面换个套路往下说
按德系,美系,日系,法系,韩系,国内自主说吧,

德系的,
宝马依然很锐意进取,从汽车造型上说,我个人觉得最会造车的车企,每一部车都让你觉得很有力量感,静态就让你觉得憋着一股劲,时刻绝尘而去的感觉。

奔驰,还是走着稳重的路线,这两年在国内的发展不及大众和宝马。未来依然不会有大的业绩增长。

美系,福特这次推出了,新的蒙迪欧,大家多觉得有阿斯顿马丁的味道,上市一段时间的翼虎,翼博,市场反应不错,加上之前一直月销量过2w的福克斯,销售业绩会稳步上升。

日系,这次感觉日系里面,丰田后面的日子会不太好,改款的rav4不太好看,凯美瑞改的偏运动,让人觉得不是b级车,给人紧凑型车的感觉。 未来市场下滑时必然。 日产的的表现中规中矩,本田算是三个里面好的。三菱有边缘化的趋势,毕竟不是帕杰罗,陆地巡洋舰(丰田)一统suv市场的时代了。 总体上看淡日系车。 他们在外观上不再能很好的把我国人了。

法系,psa集团(标志雪铁龙)这次强势出击,比较看好,和长安汽车 有搞了一个ds的系列,其实是雪铁龙下面的,ds系列车子挺漂亮,国人逐渐还是欣赏法国的汽车的优雅气息。

韩系,现代主打的还是胜达,新出的一款名图,外形不错,如果上市反响应该不错。起亚表现中规中矩,推出了k9。未来韩系会蚕食日系的地盘,毕竟价格不贵,配置丰富,还会向下抢自主品牌的客户群。相关 悦达投资 (起亚汽车)

自主的,

力帆汽车看来路是要走死了,未来我看是倒闭或者被收购的命运,没有可以依靠的外国车企,自主研发的也没有脱胎换骨的进步,在群雄逐鹿的市场下何难存活了。

吉利汽车,前几年车型开发高歌猛进,好像是扯到蛋了,现在车型开发放缓,今年又看点的是一个叫FE-6,车子外观很不错,投放市场应该能成为帝豪718之后的一个主力车型,但是投放的时间太晚了,要到14年底,市场可不会给自主那么好的时间,车型开发走的太稳了,也不行,毕竟不能靠一款车撑着整个市场。很盼着吉利能起来,为他捏把汗啊。

奇瑞,听说奇瑞在转型,收缩战场,放弃之前的瑞麟 开瑞等几个子品牌,应该说这样也是对的,毕竟不能遍地开花,折腾的要靠政府补贴过活。和以色列汽车公司合资的观致车子看起来不错,未来捷豹路虎合资搞起来了至少局势上能扭转。

华晨汽车,车子皮囊不错,推出的车型也成系列了,但是做工真的还要加强,车门关起来的声音显得很轻薄,希望能扎扎实实的下下功夫,不然口碑搞没了,就要尝比亚迪 的伤痛了。

比亚迪,车型开发上外观已经看不到抄袭的痕迹了,外观也比较能抓住眼球了,觉得他正在从之前的阴霾中走出来,未来应该能够陆续的好转起来,车的配置都很高,但是有些做工确实需要加强。

长安汽车,前面漏了沃尔沃,这里顺带说一下吧,沃尔沃展出的车型较少,改动也都不大,没有什么新意,整个品牌算是糟蹋了。希望后期吉利能经营起来。长安的汽车造的还是很接地气的,算是开发车型成功率比较高,看高一线。 不是太清楚 沃尔沃和长安福特是不是都算到它的业绩里,明白后面说说吧,未来和雪铁龙合资生产ds还能增厚一部分盈利,如果这三部分都算进去的话,长安汽车和上汽集团有的一比了。

长城汽车 ,这次长城汽车推出的哈弗独立品牌,很隆重,新出了h7,h2两个车型,h7侧面看有路虎极光的味道,前脸有胜达的味道,屁股又奥迪的味道,很讨巧。h2,让人感到就是以奥迪q5
为标杆设计的,看不出什么明显的抄袭,但是你还是能感受到整个就是翻版的奥迪q5。未来长城的业绩还是会上扬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次车展各个车企都大力在开发suv车型,这部分竞争已经接近于紧凑型车的激烈程度了,不想之前suv车型少,合资的价格高高在上,现在从10w以内的就开始很多了,这个因素要适当考虑。

一汽轿车 ,搞了个红旗h7,说是和奥迪a8同级别的,车子看起来还行,和帕沙特拼拼还行,和A8还是弱了些,但是现在政府采购有政策倾斜也许会有一定销量。总体还是看淡其奔腾系车型。

江淮汽车江铃汽车 ,这两个也就是打酱油的,不看好。

综上,计较看好,上汽集团,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悦达投资。 上汽集团稳健,长安未来预期看好,长城已经大涨了,未来还算是安全的,比亚迪要长期观察。
打开淘股吧APP
5
评论(1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sino

13-05-03 09:39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DS5的外形很炫,但是动力、配置都很一般,可能时间一久就没那么新奇了。我觉得它唯一的卖点就是30多万的价格配置了NAPPA座椅。
ajunsz

13-05-01 13:29

0
最令人惊艳的还是雪铁龙DS系列!老婆是横下心来要买那个DS5了!亚历山大啊!
jutyifei

13-04-26 09:13

0
为什么国际车企,在中国被迫把两厢车拉成三厢车,非要接个屁股
为啥全球都没有,到了中国型号非要给成个L的,这个加长的在中国就是有市场

这些都说明了,买车的群体主要是为了面子,车好开与否再其次,至少在大众心理,合资品牌的不会差到哪里,怎么也比国产自主的技术成熟可靠

应该说中国是一个庞大的不成熟的汽车市场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jutyifei

13-04-26 09:08

0
其实差距还是很大的,不光是体制,思路的问题。  
不说设计,就说工艺,质量控制,规范流程,差异还是很大的,最主要的还是观念,国人的差不多就行的想法,不会出精品。

当然我也一直不看好,一汽二汽上汽北汽广汽,这些伪自主,从帝豪718上市之后,我一直以来比较看好吉利,奇瑞的国有体制,内部争斗内耗严重,不怎么看好。比亚迪呢最近人员流失的很严重。希望能度过阵痛期。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blackstone

13-04-24 21:50

0
吉利捐款2000万,支持一下。
sino

13-04-24 21:39

0
 合资车后面会搞成高不成低不就,高端的人家买进口的,中低端的由于合资车配置差,技术滞后,性价比差。民企进步很快,敢于创新,而不是反复换壳拉皮,用古董级发动机变速箱。那个斯柯达昕锐也只有要面子不要夹里,不懂车的人才会买。至于法系车,在全球被边缘化是趋势,日本车慢慢也会失去中国市场,韩国车就是国产车的第一打击对象。
kct008

13-04-24 21:31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东风有标致雪铁龙和日产的合资,是倒不了的。长安有福特的合资市场分额只会越来越大,它的自主设计和研发都是自己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就有10人了。这些有一线品牌合资的企业都倒不了的,先倒的是那些没多少竞争力的自主车企。
kct008

13-04-24 21:24

0
长安代工一下而已。沃尔沃一个月就卖几百辆,赚不了多少钱的。
sino

13-04-24 21:22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后面的车型都是吉利的了,就此了断了。
sino

13-04-24 21:21

0
我也喜欢汽车,看你打这么多字就再挺你一把。江淮汽车的电动技术国内能排前三吧,那个地方的科研能力也挺强的,公司市值小,吸取教训的话有成长性。上海汽车大半是替大众通用打工,就连所谓的自主品牌荣威和名爵也是买来品牌换马甲的,最新的顶级作品荣威950其实就是换壳的君越,这种企业不会有前途的,况且市值已经很大了。上海的地方保护主义也很厉害,这最终是害本地企业。像吉利就属于花钱买技术,把长安的首席设计师挖过来了。奇瑞这几年发展不顺后也想走这条路,甚至把外形设计也交给外国人了。长安的利润主要来源于福特,最近把自主车的设计外包给外国人后干脆连广告里面都是外国人了。一汽除了代工,还反复用丰田和马自达的技术用在红旗上,不要脸。其他几家国有汽车企业走的路跟上汽差不多,但是他们只代工,然后讨一点过剩的技术用,甚至换壳作为自主车卖,连买品牌买技术的钱也省了,作死。长城还是可以的,短板是技术上基本外包。外形有同济同捷设计,发动机来自三菱,非常落后。后面要出2.0T发动机,其实就是三菱的机头外挂一个涡轮,这种机器功率没提高不说,在城市里开就是个油老虎,跟最新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差十万八千里。比亚迪技术虽好,但是产业链太长,虽说有利于控制成本,但是经验风险大,光伏产业就亏了个天文数字,严重拖累业绩。另外,比亚迪在全国疯狂建设生产基地,甚至在国外建厂,是投资换市场的无奈之举。一旦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不达预期或者半途而废,那么就会像光伏一样再次崩溃。
总体来说还是看好民营企业,体制活,成本控制好。李书福要踏实一点,少放卫星少吹牛。长城要舍得把利润放在研发上,否则失去市场是很快的事情。奇瑞本来手里一幅好牌结果臭棋不断,希望调整后能快速复苏。比亚迪还是要稳健一点,清理下投资,处理好主次,控制好产品的品质。
未来的话,国外品牌还将加速投资中国市场。日系不但没有退出,还要把阿库拉、英菲尼迪和斯巴鲁放到中国生产。产能过剩可能会达到生产两台,市场只需一台的程度,恶性竞争就在眼前。最终可能只会有5家汽车企业能幸存下来,2家国企(一汽、上汽),3家民企(吉利、奇瑞、比亚迪)吧,其他全部倒闭归零。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