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瞎掰几句:关于中国房地产涨跌

13-04-21 11:06 6630次浏览
star007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今年出了个新国五条政策,淘股吧关于房地产,房价的涨跌也多起来。现在各地的新国五条执行政策都已正式出台,房价的多空分歧也越发激烈了,看涨的人能说出100个上涨的利益,看空的人也能说出99个房价下跌的现状,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理又长啊!

在此我建议大家从以下几点出发,做一个比较深入的探讨:
1,美国的宽松持续多久?
2,中国M2增长能持续多久?
3,人民币汇率的升值空间还有多大?
4,中国国内大移民现状?(农村移民城市,中小城市移民大城市,超级城市人口容量)
5,中国的贫富分化现状?
6,中国城镇话建设进度?
7,中国稀缺的土地?(近10年的城市扩张进度)
8,未来2年投机客炒房,实业资金进军房地产是加速OR撤退?
9,中国人保值的心态变化?
10,地方政府的财政来源?
打开淘股吧APP
5
评论(3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star007

13-05-10 08:39

0
  奥克兰市区平均房价超过73万 未来几年或破百万  
  天维网5月10日报道,援引NZ Herald消息 在一轮狂飙突进后,奥克兰市区的平均房价已经达到735,692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2%。就算与2007年的上一波高峰相比,也已经高出近8%。
  有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房地产市场没有降温的迹象。有评论员更是预测,在未来三四年里,奥克兰的平均房价将会突破百万元大关。

此前六个星期,奥克兰市议会和中央政府一直就商讨加快批地建房的办法。根据计划,总理约翰·基、奥克兰市长Len Brown和房屋部长Nick Smith会在周五公布一揽子计划,希望能解决奥克兰的住房问题。

  目前,奥克兰不少房屋的成交价远超过估价。过去12个月,奥克兰地区有超过50间房子以超过400万元的高价成交。QV业务经理Kerry Stewart分析,奥克兰部分地区的需求仍然高涨,而房屋供应量仍然不足,因此楼市降温的可能性很小。现在,不少购房者都不再盯着市中心,转向相对偏远地区。像Blockhouse Bay和New Lynn等地,房价也被推到近年来罕见的高度。

  经济评论员Bernard Hickey更是预测,在三四年内,奥克兰的平均房价有可能突破100万元大关。当然,他的预测有一定前提,比如房价继续以10%的幅度上涨,房屋供应持续紧张,移民数量增加,央行不收紧房屋借贷等,“存在很多变数”。

  本周,储备银行已经决定,要求四大商业银行从9月30日开始收紧房屋贷款条件。不过,业内人士对此政策的效果看法不一。BNZ首席运营官Andrew Thorburn就觉得,奥克兰房价的上涨,其根源仍在于供求关系,这是个长期问题。

  近期的交易情况,似乎也印证了Thorburn的话。上周,位于Grey Lynn Crummer Rd 115号的一栋四卧室房子,就以145.5万元的价格拍出——这个价格比估价的98万元高出近50%。要知道,前业主在2011年6月以111万将房子买入,没做任何装修就转手赚了34.5万元。本次拍卖,吸引了18名买家,其中包括海外人士。

  房地产中介Michael Boulgaris估算,过去两年,Herne Bay、Ponsonby和Fremmans Bay等区的房价上涨了30%。虽然涨幅不算太大,但总额也足够可观。

  而在北岸,房价同样不让市区“专美”。目前,北岸平均房价为730,112元,比去年同期上涨12.7%,比2007年高峰时高出13.8%。环顾整个奥克兰地区,平均房价也得到628,205元,比去年同期上涨12%。

  在奥克兰以外,基督城、惠灵顿和汉密尔顿的房价也有抬头的趋势,但距离2007年的高峰仍有距离。在全国范围,房价比去年同期上涨7.1%,平均价格是431,967元。

  倒是Tauranga值得留意。过去三个月,当地平均房价上涨1.2%,达到428,908元。与此同时,汉密尔顿的涨幅为1.7%,平均价格347,406元。物业估价师Paul Thomas发现,近期陆续有奥克兰市民搬到Tauranga,这或许会推高当地房价。
star007

13-05-09 23:43

0
房价短期苟安,1年内缓涨,房地产企业销售平稳,资金成本逐步下降;
房地产中期动荡:1年后调控的政策风险非常不明朗,不动产登记后房产税出台是大概率事件;
房地产长期高危:2~5年房地产可能逐步步入供给过剩、房价加速见顶的“高危期”
star007

13-04-22 09:00

0
IMF全球金融稳定报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4月17日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认为,欧元区虽然度过了最为迫在眉睫的危机,但银行系统和公司仍面临沉重的债务负担,市场信心也依旧脆弱,需要进一步的制度与结构改革。同时还提醒央行政策制定者,对非常规的货币宽松政策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保持警觉。

报告中,IMF肯定了金融市场状况在过去的六个月当中有所改善,将其归功于各国加大政策力度、开始新一轮的货币刺激并持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但IMF也提醒说,情势只是短期内得到缓解,旧有的风险并未消失,新挑战也不断涌现。如果未能处理好这些中期内的问题,金融危机将有可能演变成一次长期衰退。IMF本次着重谈到了欧元区银行体系及公司所面临的债务负担(debt overhang),认为是新一轮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债务负担的产生始于欧债危机爆发前,宽松的信贷环境下,欧洲公司普遍过度借贷;虽然在当时的利率下来看债务水平在可持续范围内,但随着欧洲金融环境的急剧恶化和利率的飙升,现在光是这些债务的利息就会压得公司喘不过气来。背有沉重债务负担的公司通常会被迫出售资产、削减支出、或减少投资和红利的发放,来确保自己能还得上债,而这些举动又会给金融市场带来新的不稳定性,减缓增长并影响市场信心。

现在,欧洲的政策制定者们也致力于让企业能够以可负担的成本继续获取信贷,特别是在欧元区边缘地带的国家中——所谓边缘地带,IMF本次报告中将其界定为塞浦路斯、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即此前人们说的“欧猪五国”加上今年三月刚刚爆发银行业危机的塞浦路斯。IMF认为塞浦路斯危机又一次反映出了人们十分容易对市场失去信心。而由此引发的银行挤兑和资本外逃,会进一步对一国的金融系统造成毁灭性影响。而要解决欧元区所面临的问题,IMF再次强调要推进制度与结构改革,继续致力于平衡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并逐步减轻债务负担。

此外,报告中还深度讨论了目前全球四大央行——美联储、日本央行、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正同时采取的货币宽松政策。IMF认为,货币宽松作为刺激经济的政策之一属于应对危机的非常规手段,短期内确实有利于增强银行系统稳定性,但政策制定者们仍应对其保持警惕。因为这一非常规的做法很可能将风险转移到金融体系中的其他部分,例如激励影子银行系统、养老金和保险业投向回报更高的风险资产,造成更严重的资产负债错配情况。在宽松货币的同时执行宏观审慎的政策,将有助于达到刺激经济增长和确保金融稳定的双重目标。但IMF同样表示,虽然货币宽松政策预期将造成资产价格上涨,但目前还并未见到明显的资产泡沫存在的征兆。唯一值得关注的是,欧洲、加拿大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房地产市场似乎已经出现过热的迹象。

最后,报告提醒说,发达经济体的货币宽松政策必须确保不造成新一轮的信贷过剩,而新兴市场国家则必须对日渐增加的资本跨国流动和国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所带来的风险保持警觉。
star007

13-04-21 13:35

0
谈美国的宽松持续多久?其实用一个美指K线走势图就一目了然呢
star007

13-04-21 13:26

0
中国国内大移民高潮(2000~2010)
上海外来人口的集聚:
上海市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中,郊区人口占比69.7%;“五普”至“六普”的十年间,郊区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为5.4%,而中心城区仅0.1%。上海郊区的常住人口增长一方面源于中心城区的人口导出,另一方面则源于郊区外来常住人口的迅猛增长,十年间郊区外来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达13.3%。
2010年浦东新区外来常住人口202.43万人,占总常住人口的40.1%。外来常住人口的空间集聚主要有两方面动力机制,一是生活与居住成本的高低;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功能区域布局等为特定社会属性外来人口提供的就业机会多少。

北京外来人口的演化:
1983年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指出,要“坚决把北京市到2000年的人口规模控制在1000万人左右。尽管中共中央书记处也要求“今后北京人口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1000万”,但终未能拽住人口集聚的步伐。仅仅3年后,1986年北京市总人口已达1000万。
1993年批复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1991-2010)》要求,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1250万左右。但是,2000年的时候,北京人口的常驻人口已经达到了1382万人。
2005年总规制定后的随后5年,每年约60万人奔徙潮涌至此,直到2010年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961万。最终在2011年达到创纪录的2018.8W,正式进入2000W城市人口之列。
有专家大胆预测,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2600万,而到2030年则可能突破3000万。
star007

13-04-21 13:12

0
谈谈中国的移民现状:
最近10年的国内现象是:农村(大部分进城务工)---->城镇(多数人求学,求发展)----->大中城市(少数人安稳,及发展空间)----->北美,欧洲和澳洲
star007

13-04-21 12:33

0
关于美国经济,有空大家可以看看David A. Stockman最近的新书《The Great Deformation: The Corruption of Capitalism in America》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