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阶段(05~09年),由于04年房子涨得非常快,05年便有了“国八条”的出台使上海的楼市有一段理性的调整,那会打折的楼盘开始有了起来,购房的人也似乎偏理性一些了。有了05年的政策打压,很多投资需求和刚需在06年卯足了劲进军房地产,那会温州人是最最疯狂的一批(其实温州人在01年就开始在上海买房),他们从个人作战转变成了团队进攻呢。07~08就不用说了,股市都赚钱了,大家捏着钞票第一选择就是买房改善居住条件,以至房价创出了一波波的新高。09年的房地产市场异常热闹,由于08年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有了开发商退地风波,大多专家(砖家)都认为中国房地产进入了拐点,会有一个漫长的调整期。随着4万亿投资政策到09年逐步的投放,到下半年房价开始强劲增长,好多专家的语言现在看来都大跌眼镜了。(其中就有杨红旭)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在这里还提一下99年前上海房价大多是2000~3000的区间,00~02年房价3000~4000居多,03~05年房价4000~7000居多。
上海的鼓励政策是:购房可抵扣个人所得税;在上海市区购买70平房子或浦东购买65平的房子可获得蓝印户口;部分银行还有房贷利率优惠,甚至0首付买房(先办消费贷作为首付)
0
在我所接触的中国房地产大致走过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98年~~05年),98年那会国家明确福利分房制度改革刚刚开始,人们懵懵懂懂的拿出多年的积蓄买入房改房,当时有个人的思想是租住政府的房子很便宜,拿钱办个产证有没有都无所谓的。也有些下海经商有小钱的,有外籍和港澳台同胞买外销房的案例,但这是很少部分。当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楼市低迷上海出台了一些鼓励购房政策,但大家都后知后觉,似乎对房子没有多大兴趣。到99~02年后可能是上海鼓励购房政策更加给力(有退税,送蓝印户口,利率优惠),好有些积蓄的人开始看房买房。上海的这个政策延续到03年结束,兑现房改房,购买商品房的人也越来越多了。03~05年这个时间段上海的商品房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感觉,上海经济的红火加上老百姓收入不断攀升,对生活水平要求逐渐提高,相应住房需求也显著提高。当年的我从长宁区获得的一个数据是投资、建设、竣工、销售数据都创历史新高。
0
2015年应该是中国资本开放的时间点!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房地产说白了确实是政府在坐庄(尤其是地方政府在烘托),完了各种刚需成了市场的“小散”在抬轿。
但不知道哪天庄家资金断裂玩不下去时,小散们就算是跌停板也难逃脱厄运啊
2
国5条出台后 我就想到了庄股 高位无量横盘后的结果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这些数值多少进入实业投资的口袋?多少增加了百姓的收入?并且这样的货币增速增加了多少就业?
但愿这些增长部分别都去填政府融资平台了啊~~
0
4月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7929亿元人民币,预期7550亿元,前值10600亿元。
4月中国M2货币供应增长16.1%,市场预期为15.5%。
社会总融资规模1.75万亿元,市场预期1.5万亿元。
M2的增速还能更快吗?能持续多久呢?
对投资房产以及实业家来说都值得深思
0
据中国央行:2013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13年1-4月社会融资规模为7.9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06万亿元。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7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833亿元。其中,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929亿元,同比多增1111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847亿元,同比多增751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926亿元,同比多增911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953亿元,同比多增1916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2209亿元,同比多增1930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900亿元,同比多1013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74亿元,同比多84亿元。
0
st兄还是理想化看待地残的现象,总体来说房子是远远过剩,或者说超出现在需求,至于所谓刚需,和6124时疯狂无异,不过所谓税和暴涨房不过是为了维持高价的手段,而非打压,最后说一句,现在的这位总经理也是和前一位一样,不过崩溃源于意想不到外因,时间或许就在如你所说附近,或者就是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