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逆袭背后:外资一直在加仓 16亿融资加码扫货
时间:2013年03月29日 17:09:44 中财网
仅一天时间,银监会重拳治理银行理财的阴霾似乎已经散去,昨日(3月28日)集体暴跌的银行股,29日多数收涨。
就在这次监管风暴冲击形成的银行股“黑色星期四”行情中,有人恐慌出逃,有人趁机扫货。多空激烈博弈,形成了3月28日A股银行股的天量成交。
3月29日,前一晚公布年报,录得净利润增长25%的
招商银行领涨银行板块,全日收涨4.12%报12.63元;华夏涨3.05%紧随其后;光大涨2.88%;、而南京、浦发、工行等涨幅超1%。
兴业银行在昨日跌停后,今日继续跳空下探,全日仍跌3.19%;而因去年业绩几乎零增长 “失落”的中信银行全日收跌2.51%。数据显示,银行板块上涨0.65%。
这与28日,银行众股皆跌形成鲜明对比。28日,兴业跌停;平安、民生、华夏、宁波跌超7%;银行板块指数跌近5%。
银行股的这一逆袭,是市场自我修复的表现,更是资金暗中博弈的结果。
市场自我修复
28日盘后,针对当日银行股的集体放量暴跌,21世纪网推出文章新规将冲击银行盈利短期压制A股估值,对盘面进行解读。文章指出,银监会8号文的方向虽然此前市场有一定预期,但是力度大于预期短期将压制A股估值。新规也对银行盈利有一定影响,但银行股的集体暴跌,是市场对8号文的过度解读。有分析师直接对21世纪网说“8号文对银行业绩肯定是有影响的,但也不至于一下子就跌停了”。
8号文对银行的影响也有差异,兴业银行无疑是上市银行中最受伤的一员。靠着旗下的兴业信托,兴业银行去年前三季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达到104.28亿元,同比增长66%,成为所有业务中增速最快的业务。而兴业信托资产管理规模在2012年爆发增长至3360亿元,较2011年大幅增长123%。排名也一跃成为行业第三位。
信托公司高管表示,8号文对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上限进行了控制,这就降低了信托公司的杠杆效应,抑制了银行理财产品无限放大的可能。银信业务可能将萎缩,从而冲击银行业绩。
28日,上交所盘后披露的交易数据显示,数机构匆忙出逃兴业银行。在前五大卖出交易席位中,机构席位占四席,合计卖出超过11亿元,而另一疑似券商资管席位的东方证券客户资产管理部也疯狂卖出3.4亿元;在买入前五席位中,也有两个机构席位,但买入力量稍显单薄,分别买入1.78亿元和1.08亿元。兴业银行当日成交65.8亿元。
16亿元融资加码扫货
而更大的资金博弈,却隐藏在融资融券市场当中。
数据显示,28日,有8.55亿元融资买入兴业银行,融资买入额居银行股首位。这一数据较跌停前一日,也即27日剧增7.25亿元,
暴跌当日融资买入额较前一交易日剧增的情况出现在除建行外的所有银行股当中。28日,民生、浦发、平安、招行、华夏当天融资买入额分别为5.14亿元、4.40亿元、2.39亿元、1.21亿元、1.03亿元;分别较27日增加1.47亿元、2.78亿元、1.23亿元、0.51亿元、0.65亿元。
28日当天,一共有28.07亿元融资买入银行股,较27日的11.44亿元,增加16.63亿元;除民生、华夏等6只银行股融资余额减少,其余10只银行股融资余额增加,合计增加6.29亿元。这显示,有资金趁着暴跌抄底。
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融券卖出量--28日,16家银行股的融券卖出量均较27日减少,一共减少1.255亿股。减少最多的为
民生银行,0.368亿股。截至28日的融券余量,增加的也只有光大银行、
北京银行、建设银行和
农业银行,其余均减少,合计减少0.079亿股。
3月27日、28日银行股融资融券情况对比
首页
HOME 政经
ECONOMY 产经
INDUSTRY 资本
CAPITAL 理财
MONEY 地产
ESTATE 股票
STOCK 基金
FUND 债券
BOND 外汇
FOREX 期货
FUTURES 数据
DATA 软件
SOFT 内线
VIP 搜索
SEARCH
银行股逆袭背后:外资一直在加仓 16亿融资加码扫货
时间:2013年03月29日 17:09:44 中财网
仅一天时间,银监会重拳治理银行理财的阴霾似乎已经散去,昨日(3月28日)集体暴跌的银行股,29日多数收涨。
就在这次监管风暴冲击形成的银行股“黑色星期四”行情中,有人恐慌出逃,有人趁机扫货。多空激烈博弈,形成了3月28日A股银行股的天量成交。
3月29日,前一晚公布年报,录得净利润增长25%的招商银行领涨银行板块,全日收涨4.12%报12.63元;华夏涨3.05%紧随其后;光大涨2.88%;、而南京、浦发、工行等涨幅超1%。兴业银行在昨日跌停后,今日继续跳空下探,全日仍跌3.19%;而因去年业绩几乎零增长 “失落”的中信银行全日收跌2.51%。数据显示,银行板块上涨0.65%。
这与28日,银行众股皆跌形成鲜明对比。28日,兴业跌停;平安、民生、华夏、宁波跌超7%;银行板块指数跌近5%。
银行股的这一逆袭,是市场自我修复的表现,更是资金暗中博弈的结果。
市场自我修复
28日盘后,针对当日银行股的集体放量暴跌,21世纪网推出文章新规将冲击银行盈利短期压制A股估值,对盘面进行解读。文章指出,银监会8号文的方向虽然此前市场有一定预期,但是力度大于预期短期将压制A股估值。新规也对银行盈利有一定影响,但银行股的集体暴跌,是市场对8号文的过度解读。有分析师直接对21世纪网说“8号文对银行业绩肯定是有影响的,但也不至于一下子就跌停了”。
8号文对银行的影响也有差异,兴业银行无疑是上市银行中最受伤的一员。靠着旗下的兴业信托,兴业银行去年前三季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达到104.28亿元,同比增长66%,成为所有业务中增速最快的业务。而兴业信托资产管理规模在2012年爆发增长至3360亿元,较2011年大幅增长123%。排名也一跃成为行业第三位。
信托公司高管表示,8号文对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上限进行了控制,这就降低了信托公司的杠杆效应,抑制了银行理财产品无限放大的可能。银信业务可能将萎缩,从而冲击银行业绩。
28日,上交所盘后披露的交易数据显示,数机构匆忙出逃兴业银行。在前五大卖出交易席位中,机构席位占四席,合计卖出超过11亿元,而另一疑似券商资管席位的东方证券客户资产管理部也疯狂卖出3.4亿元;在买入前五席位中,也有两个机构席位,但买入力量稍显单薄,分别买入1.78亿元和1.08亿元。兴业银行当日成交65.8亿元。
16亿元融资加码扫货
而更大的资金博弈,却隐藏在融资融券市场当中。
数据显示,28日,有8.55亿元融资买入兴业银行,融资买入额居银行股首位。这一数据较跌停前一日,也即27日剧增7.25亿元,
暴跌当日融资买入额较前一交易日剧增的情况出现在除建行外的所有银行股当中。28日,民生、浦发、平安、招行、华夏当天融资买入额分别为5.14亿元、4.40亿元、2.39亿元、1.21亿元、1.03亿元;分别较27日增加1.47亿元、2.78亿元、1.23亿元、0.51亿元、0.65亿元。
28日当天,一共有28.07亿元融资买入银行股,较27日的11.44亿元,增加16.63亿元;除民生、华夏等6只银行股融资余额减少,其余10只银行股融资余额增加,合计增加6.29亿元。这显示,有资金趁着暴跌抄底。
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融券卖出量--28日,16家银行股的融券卖出量均较27日减少,一共减少1.255亿股。减少最多的为民生银行,0.368亿股。截至28日的融券余量,增加的也只有光大银行、北京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其余均减少,合计减少0.079亿股。
3月27日、28日银行股融资融券情况对比
证券名称 融资买入差额(亿元) 融资余额差额(亿元) 融券卖出量差额(股) 融券余量差额(股)
兴业银行 725,169,978 365,436,157 -11,522,752 -2,224,007
民生银行 146,878,978 -47,018,309 -36,808,925 -3,163,211
浦发银行 278,838,791 193,118,453 -15,499,796 -1,728,533
平安银行 123,355,839 30,073,575 -4,778,327 -582,171
招商银行 51,558,184 5,191,325 -11,912,223 -1,067,718
华夏银行 65,874,828 -12,076,132 -4,172,674 -173,950
光大银行 50,486,461 -5,022,548 -15,878,424 601,800
北京银行 56,441,324 33,615,222 -4,273,573 19,259
农业银行 45,355,531 -4,219,628 -3,505,721 762,900
中信银行 38,315,814 9,165,605 -4,640,177 -798,352
宁波银行 25,037,316 15,517,411 -2,548,892 -294,278
交通银行 5,533,640 -4,537,348 -3,958,500 -394,800
工商银行 35,881,838 31,493,905 -970,703 -89,100
南京银行 3,432,914 -7,128,305 -3,466,120 -184,872
中国银行 11,504,832 16,066,170 -776,500 -83,800
建设银行 -240,730 9,708,970 -833,200 1,471,898
总计 1,663,425,538 629,384,523 -125,546,507 -7,928,935
外资一直在加仓?
正所谓“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抄底还有不少QFII。“外行前面唱空银行,外资后面抄底,不服不行。”3月28日,上海某基金公司人士感叹。
3月18日,以摩根大通为代表的外资大行*股市报告。上周一,摩根大通建议客户减持中国股票,同时购买看空中国四大银行的衍生品,主要理由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加速。同一天,野村证券也看空中国经济,称:“中国经济正显现欧美2008年金融危机前相似的特征。”“3月份尤其是最近,我们的客户一直在加仓A股。”深圳某基金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向记者透露。
申万监测的数据也显示,3月14日-20日,仍有2.15亿美元流出中国股市;上周,流入中国的外资为1亿美元。
上述深圳某基金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分析,他接触的QFII大多是长期的机构投资者。其投资A股的目的并非为了短期获取价差收益,而是作为资产配置的方式。
这种操作通常是跟踪指数,然后做稍许加强。这意味着,作为权重股的银行股仍然是QFII重点配置对象。(21.世.纪.网.区.柏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