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为数不多的国资上市房企中,
中华企业 尽管规模有限,但看点颇多. 近日
,中华企业发布年报,其中一句和崇明土地储备相关的表述,对公司来说意义重大.
根据其年报的说法,2012年,"公司加强崇明东滩地块管理,启动研究现代农业产
业园开发模式."
年报所说的崇明东滩地块,就是此前屡受资本市场热捧的"崇明岛概念".根据市
场说法, 中华企业坐拥崇明岛4655亩土地储备,和上实集团等一起,成为崇明"地主"
之一.
资料显示,中华企业于2001年在上海崇明北八滧地区(陈家镇)获得4655亩土地,
是较早进入崇明的岛外房企.除中华企业外, 上海市还曾于1998年批准将崇明84.68
平方公里的土地授权给上海实业集团统一经营. 上实集团为此专门成立上海东滩投
资开发有限公司. 2009年底,连接上海浦东和崇明的上海长江隧桥正式通车,结束了崇明岛这个中
国第三大岛1300多年靠船出岛的历史,也直接带动了崇明开发热潮.
具体到中华企业的地块,在去年以前,其4000余亩土地储备并未在公司历年年报
中有明确体现.知情人士介绍, 因为这部分资产均属农用地性质,且权证尚未完全取
得.而在2012年底,中华企业已经取得上述崇明地块全部土地权证.
根据记者的了解, 目前中华企业已经启动方案设计,拟进行农业产业园开发,具
体方案将在年内出炉.其目标是将这部分土地资源盘活为可营收资产.一旦崇明岛开
发规划全面启动,中华企业上述资产价值将集中体现.
除了崇明地块外,中华企业在2013年业绩可能迎来更大改观.
长江证券 分析认为
,伴随去年房地产市场,特别是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在售楼盘的加速去化
将使中华企业回笼大量资金.2013年, 公司旗下罗店新镇D1-2地块项目,誉品·谷水
湾, 中企·上城,江阴澄地2009-C-100地块等新项目将逐步进入销售期,预计将带来
近百亿的可售货值.另外公司在2013年的竣工面积也将大幅增长,为2013年业绩持续
改善奠定基础.
其实,2012年中华企业资金流动性及债务结构已经有所改善.尽管去年全年公司
营业收入35.8亿元, 同比下降22%,净利润5.7亿元,下滑25.0%,但公司因销售商品及
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达到54.6亿元,同比上升了74.2%.
从负债率来看, 2011年公司净负债率达到了历史高点,彼时,其短期负债(1年以
内长期负债+短期借款)超过60亿元, 货币资金只有15亿元.不过,2012年偿债高峰过
去之后, 公司短期负债/(1年以内长期负债+短期借款)又回落到较低水平,为42.9亿
元.
另外,消息人士透露,2013年中华企业仍有计划进一步减少投资性商业地产的持
有量,这一方面可以平衡持有物业的比例,另一方面将有效保证2013年现金回笼和营
收状况的改善."2012年中华企业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56亿元, 但其持有的投资
性商业地产资产就高达33亿.这其实不利于企业资产流动.中华企业还将进一步降低
持有性物业占净资产的比重,来加大资产流动性."知情人士称.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上海老牌国有企业,中华企业成立近60年,上市超过20年,仅
在1993年至1998年间进行过3次资本市场再融资, 合计6.25亿元.自1998年至今15年
时间,却合计向投资者派发红利超过10亿元.
此前, 中华企业于2010年成功收购大股东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的上
海房地(集团)有限公司40%股权.业内解读称, 这表明了控股股东改善旗下子公司同
业竞争状况的决心和诚意,有利于促进中华企业主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