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淘股吧]
F兄一向可好?群里经常聊到兄,希望有工夫去坐坐。
南蛮兄说得不错。
就现在微单或者微电,比单反有太多的优势,若不是厂家的商业上的利益,微单微电早就可以把单反给边缘化。
仅就出片,一般人看到成片很难判断是单反、全画幅或者是微单微电拍的,还不要说数码强大的后期。
相对于镜头,相机是配件;相对于相机,汽车和腿是配件。
而在摄影中最不重要的一定是器材,我转一个朋友的一段话如下:
大家可曾想过,一个好的有价值的摄影作品的诸多必备元素里,最不重要的是什么?
我说是器材,你有异议么?
这世界虽然没有绝对,但请别钻牛角尖,你没机会拍外太空,也不会天天拍子弹飞,别拿你八辈子都用不上的指标说事。
随着技术的发展,摄影门槛越来越低,连手机附带的拍照性能都越来越好。不久前的一起时代周刊封面的照片就是手机拍的,不知道那些以自己用了多少相机多少镜头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情何以堪。其实但从性能指标角度讲,一台入门单反套机,足够满足全国泡摄影论坛摄影圈里99%的人的实际拍摄需求了,这说法绝不为过。
通常什么样的人最喜欢烧器材呢?除了确有专业需要的人之外,更多的人是“实在无脑不知能拍什么”、寄望用好设备能改变自己拍不出好照片的现状。不是么?
如果两种设备拍出的照片对比,我们唯一能看出的差别是设备带来的,我觉得那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
器材的核心差别其实就三点:一个是勉强可用,一个是够用,一个是可以锦上添花。三种设备基本都满足可以实现拍出好照片的基础条件,也不否认如果拍的人用更好的设备也许会实现的更完美,但“够聪明人”和“有设备”是“一”,其他的是“零”,没有好的头脑和技术,再好的设备拍出来的也永远是零。
或是从某个角度说,器材的差异其实只有两种,就是性能和功能的差异。你必须要拍特殊作品特殊题材的,当然需要具备这个功能硬指标才能实现,比如快门必须多快的、景深必须多浅、高感必须多强的等等;另一种是满足了功能就能实现的,只能性能这个软指标在极度苛刻的情况下对比会差一点的,但试问一下,你这辈子能遇到那种极度苛刻的情况么?你有那个实力和水平去碰到那种情况么?现在就来入门单反的性能都具备了这些基本功能和性能,我们却非要去纠结升级器材有意思么?
另外:油推
1
嗯,但与刘伶兄所发图基本不是一回事,因为10-30头,是带了微距功能的。
1
刚看到DXOMARK实验室对便携DC的测评结果,J1的排名竟然好于V1[淘股吧]
1、Nikon 1 J1
2、Canon PowerShot S100
3、Fujifilm FinePix X10
4、Nikon 1 V1
5、Fujifilm FinePix X S1
6、Canon PowerShot S95
7、Canon Powershot G12
8、Pentax Q
9、Canon Powershot G11
10、Canon PowerShot S90
11、Fujifilm FinePix S100fs
12、Panasonic Lumix DMC G10
13、Samsung EX1
14、Panasonic LUMIX DMC-FZ150
15、Nikon Coolpix P7100
16、Panasonic Lumix DMC LX5
17、Panasonic Lumix DMC LX3
18、Fujifilm FinePix F600EXR
19、Fujifilm FinePix F550EXR
20、Nikon Coolpix P7000
尼康1系列在便携DC中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1
楼上各位,请问nikon P510咋样? 前几天看到有人用它照日出的效果很好。
1
长相望兄,按购机经验,是的。
不要相信兄,更多应当是镜头的因素。如V1+转接环+70-200mm镜后(不用加增距镜了),估计比D3上述只好不差(增距镜因素)。
1
请教lz,数码相机的“底”是啥意思?
1
1
2.8倍焦距倍数,打鸟利器
上面这些片子说明了,技术始终是最重要的啊
价格是便宜
1
呵呵,由兄出品,推荐收藏!
1
尼康1系,出了两款:V1、J1。各有千秋,但硬件基本指标,是一样的。(现在2系已上市了,但风格却完全不同了)。镜头是一样的。
尼康1系,自上市始,即恶评如潮。是啊,以超过尼康本门入门单反的价格,弄这么个小东东,也难怪。所以,当初那种价格,俺也是不屑滴。
时间是个魔术师。
两年之后的现在,这种价格,一定要正眼视之了。
朋友提醒,上周进了一部。带来的,岂止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