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纯粹的摘录帖

13-03-21 10:46 2862次浏览
谈古论今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逛论坛,总看到一些好的观点,
开个帖,纯粹的摘录备忘。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4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一帆孤行

13-04-05 00:03

0
你看到的,就是别人希望你看到的
你所想的,就是别人敦促你所想的
谈古论今

13-04-04 23:46

0
【 · 原创: icefighter  2012-07-11 23:44 只看该作者(-1)  】
  关于银行股,看好的人太多了,但我认为从市值角度考虑是最常识的作法。
  “我们从彭博终端选取了A股、中国香港、印度市场的全部股票,以及美国市场、日本市场在2012年6月5日市值分别排名前3000的公司进行对比。”  “总体来看,在金融行业组下,除房地产以外,A股共有41只股票,但市值占全市场的29.1%,以金融业发达著称的美国则有409只股票,但只占到全市场市值的15.8%。 美国在银行下的股票有189只之多,但市值只占市场的8.7%。不过,还有一些传统意义上的“银行”在GICS分类中则不属于银行,比如摩根大通、花期集团和美国银行都属于其它综合性金融服务。相比之下,A股里银行股只有不到20只,但市值占22.1%。 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其他两个行业中,即保险和综合金融。在这两个行业里,美股 共有220家公司,占市值的7.2%,,而A股则只有25家,但也占到市值的7.0%。
  同样的,在日本,金融里除房地产以外有162只股票,但市值总计只占市场的11.3%。在这之中,家数最多的要数区域性银行,总计有87家之多。而在印度,同样的板块中共有256只股票,占市值的19.9%
  从这个角度来看,内地上市公司里金融行业的集中度、以及金融资本占经济体的比重不是一般的超出寻常。不过,考虑到还有几百家地方银行、券商、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没有上市,未来这种集中的程度或许会得到分散。不过,这也势必将继续加重金融板块在市场中的分量:如果它们的股价保持坚挺的话。”
  假设银行股普遍涨幅一倍,而其他行业股票不涨(因为这些行业很多依然高估严重),那么银行市值占比就达到A股一半了,这可能吗?
  如果银行普涨一倍,其他行业也普涨一倍,那么银行股顶多是跑平大盘,难有超额收益
  但是万一中国的银行市值占比与美国接轨呢?这种情况下,银行股则存在腰斩的空间。
  你可以争辩说中国特色,就是银行和白酒市值占比高,我认为是有这种可能,但这种可能的唯一推论就是中国日本化,中国人的财富都被银行和白酒吸血,中国人还能指望科技创新吗?
  中国如果想进步,必须提高医药,科技,IT,文化娱乐等行业的市值占比,银行必须让利,去孵化这些企业。那么银行还可能像过去那么赚钱吗?
   中国理论上也可能出美国花旗,富国银行那种全球化的银行,但是,我相信这只是个例,不可能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民生银行 ,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各个都是万亿市值吧,你当真以为中国要买下全世界了?
  如果只是个例,你就能押宝招行一定是中国未来银行巨头,抑或是民生,亦或是兴业?
  无论怎么算,可以确信一点,银行股不可能有超额收益
mt199

13-04-04 23:45

0
笔记i
谈古论今

13-04-04 23:41

0
· 原创: icefighter  2012-07-11 23:25 只看该作者(-1)  】
  商业模式好重要。
  我说的好的商业模式有如下几种:
  1.类似互联网龙头的胜者通吃,用户粘性很强的商业模式
  例如百度,腾讯,淘宝
  乐视网 可能符合这个模式
  2.全产业链模式,上下游一体化
  我认为瑞典利乐可以算典型。它垄断了从灌装机械到材料到服务的全过程,它也有点类似送机器卖材料模式,跟打印机耗材,糖尿病检测制剂的模式相似。  当然,康美药业 ,中粮都可以算
  3.以专利垄断为基础的模式
  例如高通,例如思科,都可以算
  A股的宜科科技 差不多可以算,如果它真的把汉麻产业搞起来了,那么还是很有潜力的。
  4.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例如ZARA,优衣库,H&M这些平价奢华,快时尚的精髓就是快,快速推出各种款式
  台湾的85°C面包咖啡也走这个模式
  仿制药企业其实也走这个模式,例如恒瑞,华海,正大天晴,它们其实一个首仿接一个首仿,赚钱很快的。
  为什么说天士力 ,还有一些中药股例如上海凯宝 等产品单一有风险呢?如果它的重磅药物市场到头了,它就很难再找到类似的药物了,业绩可能就停滞了。 系列化首仿企业例如恒瑞,正大天晴,这种风险就会小得多。它们可能也有短暂的业绩横盘阶段,但是很快随着新的首仿药物上市,业绩又可以开始高速发展了。
  天士力为什么现在热衷FDA认证和生物医药呢?因为它意识到中药在国内的市场要做大也困难,弄出一个复方丹参滴丸已经很难得了,再想找到一个类似的中药重磅很难了。
谈古论今

13-04-04 23:38

0
【 · 原创: icefighter  2012-07-11 11:55 只看该作者(-1)  】
  片仔癀 ,我认为我投资时是A股最确定的股票。
  首先,片仔癀的销量,过去20多年,都是年产100-200万颗,你不要说片仔癀并不能包治百病,我知道他不能包治百病,我只关心它实际上是否好卖。卖了这么多年了,很稳定,至少可以证明,片仔癀是有实际需求的
  其次,片仔癀的提价,已经提价这么多年了,没有影响销量。而且,片仔癀是救命药,贵吗?同仁堂 的安宫牛黄丸500多一粒,片仔癀还比它便宜呢?  我认为片仔癀的出厂价现价翻倍一点风险都没有
  最后,片仔癀的5年规划,2015年达到5.5亿利润。如果片仔癀的出厂价翻倍,这个利润就达到了。
  对应100亿市值,不到20倍PE,片仔癀没有任何投资风险
  如果片仔癀的药妆,日化,二线产品有随便一个做起来了,那更加没有风险。
谈古论今

13-04-04 23:33

0
【 · 原创: icefighter  2012-07-11 11:14 只看该作者(-1)  】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很多行业,要么是景气周期快结束了,要么是已经结束了,虽然股价腰斩,或者估值很低,但是,这些很可能都是危墙
  例如煤炭,很多人还看好,举出各种数据说中国未来还是要靠煤炭
  即使中国未来还是要靠煤炭,煤炭股就一定能涨吗?
  煤炭价格如果横盘呢,开采成本,环保成本,人力成本,大幅上升呢?
  美国煤炭巨头都破产了,你有没有什么联想?
谈古论今

13-04-04 23:31

0
【 · 原创: icefighter  2012-07-11 10:49 只看该作者(-1)  】
  去年冷眼看三一,今年冷眼看潍柴,明年冷眼看江铃
  这是博主岗仁波齐的文章标题。
  周期股,如果能够把握住周期,那么是最赚钱的,但反过来,把握不好,很容易赔钱
  第一个,我认为不要低估周期的残酷,当衰退期到来,哀鸿遍野,股票价格低残到了头,那时候才能买入。
  现在对于很多行业,周期刚开始逆转,还差得远。
  三一,潍柴,江铃,这些公司的估值低吗?
  航运,造船,熊了这么久了,可以抄底了?它们有没有可能熊到2020年呢?
  
  不要不信,也许事实会证明的。
谈古论今

13-04-04 23:29

0
【 · 原创: icefighter  2012-07-11 10:19 只看该作者(-1)  】
  跷跷板
  程定华说上半年A股煤炭走牛,港股 电力走牛,两者一定有一个是错的。结果,现在就知道了,A股资金错了,港股对了
  港股通小轮王是我最佩服的博主之一,嗅觉敏感,他说今年股市不行,债市肯定有机会,就买受益于债市走牛的股票,这个思路多好?
  
  世界上有很多跷跷板,自己去学一下。当看到一个好的时候,你就得联想到另外一个肯定不过,反之亦然。这里边就有很多投资机会。
  煤炭 VS 电力  股市 VS 债市  上游 VS 下游
谈古论今

13-04-04 23:25

0
【 · 原创: icefighter  2012-07-11 08:36 只看该作者(-1)  】
  上游,中游,下游
  你思考过一个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都是什么意思没有?
  上游,一般都是原料和工业投资品(机床,机械设备,生产线),或者,你可以理解是卖水的。
  中下游,则是产成品,面向消费者和企业客户,或者,你可以说是买水的,淘金矿的。
  当一个行业景气度很高时,上游最赚钱。就像当年美国西部狂潮,很多人没有淘到金子,但是卖水的都发财了。
  但反过来,当行业陷入衰退时,卖水的日子就好过吗?
  错,有可能比下游更难过。下游是会倒闭一批,但是下游更靠近消费者,需求还是有的,总会有剩者。上游就不一定了,
  例如以后钢铁企业,可能很少进口铁矿石了,都搞废钢了,看看美国日本的发展史,就明白了
  你看看为什么软控股份 ,中材国际 ,精工科技这么熊?
  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上游设备。当行业衰退的时候,没人投资生产线了,都是并购整合,破产倒闭,谁买你的上游设备?
谈古论今

13-04-04 22:57

0
【 · 原创: icefighter  2012-07-11 07:49 只看该作者(-1)  】
 有一大批价值投资者喜欢苏宁电器,跟喜欢银行股一个程度。
你思考过苏宁电器做电子商务的前景吗?思考过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吗?思考过苏宁电器做电子商务的外界条件和以前做家电连锁的区别吗?
 如果你仅仅是对张近东有信心,那么看看国外很多著名企业的历史,它们转型过程中失败的比比皆是,而他们的领导人很多也都是精英。
 大股东增持还经常套在半山腰,大股东和管理层自己也会看错企业的经营情况。
  从常识角度怎么思考电子商务,思考苏宁电器的投资价值呢?
  1.电子商务是一个互联网胜者为王的行业:  互联网的竞争更胜于普通行业,典型的一人吃饱全家饿死。
  2.电子商务是一个极度烧钱的行业:  如果没能在胜利之前撑下来,一切都白搭
  3.电子商务是一个极度需要商业模式的行业
  切不要说现在的苏宁比起亚马逊差的太远,就是亚马逊,很多地方做得也不够好。
像苏宁,亚马逊这样的大而全,很多时候盈利模式还不如一些小而精的企业。
电子商务的客户多少有忠诚度?都是比拼价格为主。如果只靠低价,烧钱,这个行业是很难乐观的。
但是很多小而精的垂直型电商,真的表现出了特色,吸引了客户的忠诚度,这样对消费者有粘性的公司反而更容易赚钱。
看看“亚马逊之外的101种电商活法 ”就知道了。
  “速度和价格”是Diapers的联合创始人洛尔认为Diapers能在母婴用品这个垂直市场上,与亚马逊分食一杯羹的核心。在母婴用品的配送上,Diapers更胜一筹,两天之内免费运送49美元以上的商品,74%的订单隔夜就会发出。而亚马逊在2007年推出的Amazon Prime计划中,用户需要交纳79美元成为会员,才可以享受全年的无下限购物、两天内送达的服务。
  在鞋这个垂直品类上,Zappos做到了极致的购物体验,Zappos拥有一条连亚马逊都望而兴叹的供应链。从库存多样化到高度人性化定单执行,Zappos的用户体验流畅而完整。一方面Zappos采用了高效的仓储物流系统,加快供应链周转速度,建立了自己的仓库,并将库房搬到了美国的运输中心—肯塔基州UPS的世界港枢纽旁边,Zappos可以通过UPS为70%的客户提供48小时内的免费送货服务。另一方面,为了方便顾客挑选,Zappos为库存的每一款鞋从8个角度拍摄了照片。基于所涉及的庞大的品种数量,整个过程工作量巨大。此外,Zappos鼓励顾客每次下单挑3双鞋,当货送到时,从中选择最合适的一双,退回另外两双,并为顾客提供全年的退货政策。
  亚马逊和小型的特色零售店之间的差异,诠释了市场份额模型(以“货品越全越好,顾客越多越好”为目标)和客户中心模型(以培育高忠诚度的客户为目标)之间的差异,这100个网站告诉我们:只要你能够为客户创造难以替代的价值,那么不需要依赖规模也能生存下来。

我认为,从常理角度思考苏宁电器 ,还是等苏宁表现出能够成为王者的特征之后再考虑投资比较好。
譬如,京东哪天快完蛋了,淘宝也不行了,或者哪天发现大家都惯在苏宁易购上买东西了,或者苏宁的某些财务指标(营业收入达到一定规模了,量变之后就容易质变)。这时候进入价格可能高点,但是更保险。
现在进入,你就跟一个拿钱投资团购网站的PE,VC有什么分别?人家VC投资亏了,无所谓,它们还有其他很多公司的投资,里边任何一个上市了它们套现就能赚数十倍,上百倍。我们散户可只有这么点钱,万一满仓亏了,咋办?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