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纯粹的摘录帖

13-03-21 10:46 2865次浏览
谈古论今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逛论坛,总看到一些好的观点,
开个帖,纯粹的摘录备忘。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4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谈古论今

13-04-04 22:53

0
【 · 原创: icefighter  2012-07-10 23:41 只看该作者(-1)  】
  为什么说不仅仅是供需影响股票的投资价值呢?
例如白电和黑电,为什么格力电器 这么牛,而黑电股票却难以达到格力的水平?
供需肯定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家电。
 关键是,白电的产品更加稳定,技术更新换代小,而黑电技术更新太快,CRT,LCD,LED,一旦你没有跟上潮流,你就没落了。
所以,白电领域自然更容易诞生大公司,投资属性更好。类似于消费品。

片仔癀 ,东阿阿胶 都在提价,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片仔癀与阿娇不一样,后者就是保健品,价格涨太贵了,就没人用了,毕竟保健功能相对来说需求刚性较差。但是片仔癀可以治重病,国外进口药很多都是几万一支,片仔癀300元一颗贵吗
谈古论今

13-04-04 22:32

0
【 · 原创: icefighter  2012-07-10 22:35 只看该作者(-1)  】
大消费领域,一直有人看好零售渠道板块,但我一直提不起兴趣。从产品到商品,批零分销角度看,大致是百货、超市、专卖店、便利店等形式,无论哪种模式,房东所占据的地位都是强大而有利的,另外一头――强势的产品品牌也是拥有足够的话语权。作为分销渠道,两头受挤压,赚的是辛苦钱,靠的是规模和周转。因此,始终认为商业是不是一个好的盈利模式。沃尔玛是个特殊案例,因为它的规模优势赋予大卖场一个较高的盈利基础,这并不是一般的商业企业能做到的。总的感觉是做零售商,要么本质上是商业地产的物业拥有者,享受长期的物业增值;要么在规模周转上比别人有独特优势;要么是提供了某种特殊的服务或体验。否则,只能沦为被商业地产商蹂躏的奴隶。而电子商务的兴起,则给传统商业带来持续的压力。
 从产品和服务的角度看,无论便利店或是大卖场、百货,或者是影院,提供的产品都是非常同质化的,虽然产品组合(品类组合)会有所不同。我们去看阿凡达,或者子弹飞,是冲着电影去的,在哪里看,并没有什么分别;我们去买家电或服饰,大致是有个品牌概念的;去买生鲜食品,更多需要交通的便利和物品的新鲜。不能提供差异化服务和消费体验的渠道,其定价能力和盈利能力是很有限的,最多是看天吃饭。其地理位置的优劣更胜于管理的好坏。
 以家电这样标准化产品看,(就是说,不怎么依赖于商圈,属于非冲动性消费的)占全国半壁江山的苏宁,年利润也才30多亿。而它,更多地像一个二房东,而不算零售商。百思买在北美的模式是买断商品,自己做产品组合,自己给消费者推销,基本是屏蔽了厂家和消费者,成为产品到商品的必不可少的路径,因此有了收费桥梁的必然性。但这种买断模式,耗费资金巨大。中国市场的家电连锁企业显然不具备资金实力,因此,二房东模式应运而生。所以,从更长的时间段来看,百思买模式更接近零售分销的本质――买断产品和向消费者推销;苏宁国美模式一来受制于商业地产的涨价,二来受压与网购的兴起,作为渠道的附加值太有限了,更加扁平化和高效的电子商务,长远的冲击是巨大的。
谈古论今

13-04-04 22:26

0
【 · 原创: icefighter  2012-07-10 22:49 只看该作者(-1)  】
  结合我对各种经济现象的综合分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世界跟几十年前不一样了,现在的世界,变平了,变快了。
  变平了,表现在全球化导致任何一个产品的市场都是全球性的,重磅产品可以单品销量上百亿美元,垄断型企业的成长空间可以到上千亿甚至上万亿美元。反映到股票上来就是高估值的成长股依然可以高速成长
  变快了,表示现在信息化,资本过剩,股票市场,PE发达,市场竞争的激烈超出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所以企业成王败寇的转换很快,柯达没落了,诺基亚没落了,摩托罗拉,阿尔卡特朗讯没落了,索尼,松下,也没落了。反映到股票上来就是低估值的失去成长性的股票依然可以跌无止尽。
谈古论今

13-04-04 12:27

0
【 · 原创: icefighter  2012-07-10 22:21 只看该作者(-1)  】
  中药股的价值
中药是国宝,中国人迷信中药,这是几千年民族文化,这是对中国的消费惯最深刻的洞察!
虽然现在有很多人开始迷信西医多于中医,但中医的基础仍然雄厚,这种民族文化性的东西,不是短短几十年能够改变的!
除了纯粹作为药物用来治病之外,中药还可以在更多的领域发挥想象不到的价值。
到目前为止,在日化,食品,保健品等消费品领域,国内的品牌依然微不足道,都被国外品牌占据垄断地位,但在这些领域,都已经出现了少数国内企业挑战国外品牌成功的案例。仔细研究这些案例,发现中药概念对于它们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或者说,如果没有中药概念,中国目前能够挑战国外品牌的国产品牌依然会少得多。
例如,霸王洗发水凭借中药概念创出了一片蓝海,虽然由于添加剂问题,霸王品牌形象这两年一落千丈,但不可否认,霸王的成功给国产洗发水挑战西方品牌带了希望。
例如,上海家化 佰草集通过一个品种一个汉方的理念,开始逐步成为国产化妆品品牌的领导者,并逐渐挑战国外著名品牌。可以想见,如果没有中药概念,国产化妆品的品牌力量到现在会更加落后
例如,云南白药 凭借中药概念开创了高端牙膏的蓝海,售价远超国际一线品牌高露洁,成功证明了中药概念对于消费品牌的价值,中药消费品一样可以成为高端消费品,甚至奢侈品
例如,王老吉凉茶的成功,其实也是凭借中药概念,专注于防上火而成为功能性食品,因此国内销量可以超过可口可乐
例如,在短短不足两年的时间内,中药概念帮助一个年销售额只有6000万元人民币的广西地方品牌,成长为年销售额10亿元人民币的中药牙膏第一品牌,田七牙膏;
例如,康美药业 推出的菊皇茶和菊皇茶语,将中药材与中国最重要的农产品 之一茶叶进行对接,创造了一个蓝海市场,这是中药概念对于食品品牌价值的体现
这些案例,证明了中药存在巨大的价值重估空间。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迅速推进,很多质优价廉的国产中药大品种依然存在巨大的价值重估空间,例如中新药业 的速效救心丸,目前主要在OTC领域销售,医院销量很低,而即使是OTC领域,也依然存在很大的增长空间,相信未来这个品种至少有一到几倍的增长空间,例如马应龙 的痔疮栓等品种,例如江中药业 的健胃消食片,桂林三金 的西瓜霜,等等,它们的市场领域不如速效救心丸的心血管领域,但是这些品种依然能够随着中国老龄化稳健增长销量。
 中药的国际化虽然困难重重,但是,中药的出口额依然增长。天士力 进行美国FDA认证,广药,昆明制药 等在东南亚和独联体等地区的市场开拓,地奥,佛慈等在欧洲的市场开拓,都是中药国际化的尝试,其中一家或者几家药企一旦产生质的突破,将带动整个中药行业的国际化迅猛前行。
中药也可以走植物药路线,借用庞大的中药原料资源,提取其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制作成分更加单纯和明确的植物药,可以更方便的进入国际市场。
最后,中药在广泛的消费品领域存在巨大的市场价值,例如中药可以与茶叶结合,创造出康美菊皇茶这种细分市场,例如,中药可以作为功能性饮料,王老吉凉茶可以去火,王老吉也推出了金罐绞股蓝饮料。虽然我不赞成王老吉品牌的泛化,但是王老吉在中药功能饮料这个领域的适当品牌泛化还是可以接受的(泛化到八宝粥等食品则不能接受)。绞股蓝对于心血管功能有较大的作用,这种功能饮料理论上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中药在保健品领域也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如果能够做到韩国正官庄一样,那么中国人参就可能成为新一代保健奢侈品。江中药业的参灵草对于冬虫夏草等传统中药保健品的品牌化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总而言之,中药的价值巨大,我们不要轻易的崇拜西方科学,而去中药化。中药可以从很多方面去提升价值。当然,每一条路都需要艰巨的创新。但是,至少前途是光明的。我们应该更深刻的去理解和挖掘中药股的投资价值。
谈古论今

13-04-04 11:59

0
【 原创: icefighter  2012-07-10 22:00  只看楼主(-1)  淘股论坛 浏览/回复112009/581  复制分享 】
我最想说的是,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从大的角度思考问题,思考Big Picture,不要老盯着估值,学会用常识思考。这样才有可能成功。
  1.学会止损
 炒期货,一开始我就重仓过夜,结果陪得很惨。从此,我就学会了止损。后来我炒港股,港股这么凶险,但我的风险意识很好,所以虽然有赔的时候,但是没有赔得特别多。如果你还没有学会割肉,学会止损,那我奉劝你,还是别投资了,不要用价值投资的名义安慰自己说不用止损,到头来等自己无法翻身的时候你就会明白止损的意义了。但那时也许已经晚了。
 投资第一条,学会止损,不要让自己一次损失本金过多以至于永远无法翻身。
  2.首先学会看行业
 男怕入错行。行业,有时候就能决定股票的生死。没有夕阳行业,只有夕阳企业。错,看看巴菲特投资纺织企业就知道了。很多时候,行业比企业重要。行业就是一个大势。任何行业都有轮回。它是跟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紧密相关的
  过去10年,中国工业化高速发展,赚钱的都是房地产,资源股,重工业股。
  但未来呢,肯定是消费股,医药股,而很多过去的牛股都会消亡。
  例如,银行股(注意,不包括保险,证券,资产管理),体育服装股,大量的化工股,钢铁股,我基本上都归类于夕阳产业了,里边很多股票将来都可能破产退市,或者苟延残喘。拼命的在这些股票中寻找护城河,然后祈求它能够最终胜出,我认为失败的概率太高
   医药股和消费股,都是朝阳行业,稍微用点心,在里边找到一个能够赚钱的股票,远比在银行股,化工股,钢铁股里容易
  这就是我说的,一个词本身就已经很有意义,夕阳,朝阳,仅仅两个词而已,就决定了大部分股票的价值
  夕阳行业里有牛股,但很可能你找不到
  朝阳行业里有熊股,但是你更容易在朝阳行业里找到一个牛股
  这就是夕阳,朝阳两个字本身的意义。这也是先选行业再选股的意义。
  3.先股后价
  合理价格买优质股
  低估价格买一般股

  优质股是很少的,必须明白这一点,如果盲目相信自己的选股能力,以为自己能挖到一个10倍,100倍的长牛股,那你不如去买彩票,那个概率说不定还要高一些。大部分股票都是平庸的,跟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很平庸一样。
  什么是合理价格?30-50倍PE,我认为都是合理的。但是,这个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结合行业的发展状况,竞争状况,等等来分析。当一个公司市值5000亿的时候,如果50倍PE买入,那再牛的股票也赚不到钱。沃尔玛好像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但是如果一个公司才20亿市值的时候,50倍PE就一定很贵吗?也可能是极度便宜。
  什么是低估价格?看看港股就知道了,跌破1PB的股票大把。对于行业陷入衰退的股票,尽量远离。如果买入价格不够低估,就学会止损。看看港股李宁,安踏,匹克的走势,去思考一下为什么它们这么熊?
  4.产品和商业模式
  投资的最高境界是看准产品和商业模式。其他的都是浮云。
  如果不明白产品经理这个职位是干什么的,建议去看看乔布斯的传记。公司老板最好是产品经理。看看史玉柱也一样。
  只有公司能够不断研发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商业模式,这种公司才能基业长青。
  多看看一些营销的文章,公司管理的文章。
  什么是营销?营销就是发现消费者需求,然后设计出对应的产品。  
  5.财务,报表
报表要看,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报表最重要的是排除风险,然后是验证我们的选股。
什么叫排除风险?一个公司的老板是否诚信?是否有异常的管理交易,圈钱,挪用资金,是否是老千股?公司的报表有没有造假?存货,现金流,应收账款,有没有造假?这些都需要通过报表判断。
什么叫验证我们的选股?我们对于一个公司,首先从行业,产品等方面判断它具备投资价值之后,我们就要验证,它究竟是否真的具备投资价值?当然,这个验证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不一样。例如汤臣倍健 ,这种公司如果纯粹从报表上分析,其实很难验证它是具备成功的潜力的,它的成功更应该从公司的产品,营销,渠道以及行业的发展状况,竞争对手状况去分析。但是,很多公司,特别是进入青年,中年阶段后,财务报表上应该能反映出来一些特征,例如ROE很高,而且连续多年都在15%以上,现金流很好,等等。我们要去分析它的报表上的指标,看看公司的产品究竟有没有竞争力,公司的管理层究竟有没有竞争力?
我不是专业的财务人员,财报分析能力很一般。因此,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尽量选择简单的公司,尽量排除大的风险,例如港股发行可转债的,尽量排除,大股东有涉及房地产业务的,尽量小心,大量圈钱分红很少的,尽量小心,有专业人员质疑过公司的财务报表而且从常理分析确实可能有风险的,存货,关联交易,应收账款异常的,尽量小心,农业股,容易造假的,尽量小心,等等。
  6.学会用常识思考
 这个常识既包括日常的生活调研,例如去超市看看产品的销售情况,竞争对手情况,更包括用常识去分析公司的各种情况。
  
  马太,马太,马太!!!
  高富帅为什么会继续高富帅?
  真正的品牌,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是可以横扫一切的,看看苹果的威力,一个公司就能独霸全世界手机产业的那么多利润。

  丑小鸭,在经济危机时,最先淘汰的就是他们,因为丑小鸭变身白天鹅的概率太低了
  极限,极限,极限!!!
  高富帅为什么也会轰然倒下!
  这就是世界的规律限制,参天大树再牛,也不能长到天上去。

  白酒行业,肯定会是轰然倒下的行业之一,不凭什么,就凭这个版块的市值占比。
  当然,茅台可能是唯一的例外,也许行业衰退时,茅台反而可能继续高涨
  银行,这么多价值投资者看好,举出了各种理由
  在我看来,只要简单的一条理由就足以反驳如此多的理由,那就是市值占比
  中国银行 板块的市值占比太高了,中国银行巨头的市值太高了
  苹果不能涨到天上去
  银行板块目前股价不排除继续腰斩的可能,即使现在筑底,未来除非来一个疯狂的大牛市,否则银行股也没有什么大的投资机会
  常识,胜于一切
  科技在进步,科技进步的后果就是产能过剩,包括资源价格大跌
  相信资源价格长到天上去的人还是多读读历史吧
  现在相信煤炭还会继续黄金十年的人,看看页岩气吧
  看看LED,云计算等新技术吧,这些技术如果真正普及,电视,手机,电脑,电灯等的功耗将会普遍不超过10W,
  还有其他更多的新技术呢?例如石墨烯,万一真的普及,还要现在这么多金属资源干什么,金属都可以不要了,淘汰了
  线性思维 VS 非线性思维
  世界的发展总是线性与非线**替
  如果始终用线性思维思考的人,在交替阶段就会被淘汰
  例如你如果在马车普及时代,转换到火车普及时代,思路没有转换,就淘汰了
  柯达的胶片到数码时代,淘汰了
  诺基亚,在直板到平板触摸屏时代,淘汰了

真正好文章!!!摘录自http://www.taoguba.com.cn/Reply/767928/11148387#11148387
非常感谢。
谈古论今

13-04-04 11:02

0
【 原创: icefighter  2013-03-31 17:13  只看楼主(-1)  淘股论坛 浏览/回复4751/39  复制分享 】
  最近已经爆发了很多黑天鹅。
  最开始是白酒,其次是房地产国五条,最近是银行。当然,食品和医药领域的黑天鹅更多。
  例如广州药业 的维C银翘片和凉茶中的金银花,山银花事件,仁和药业 的妇炎洁等等。
  这些黑天鹅,其实并不能完全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黑天鹅,即使是08年经济危机,很多牛人都已经提前预料。
  所以,最大的黑天鹅根本不是所谓的黑天鹅,而是屁股决定脑袋,把头埋在沙堆里,忽视任何负面信息。
  
  白酒很早之前就有人质疑是投资驱动,结果没有人相信。
  房地产和银行,这些所谓的黑天鹅政策其实也早已经是可以预期的。
  食品,医药领域,本来就是黑天鹅的高发区域,很多人不以为意。
  房地产和银行,我的态度依然是尽量不投资,我不懂。另外,从常识角度,我认为中国的银行不可能整体走牛,目前同质化太严重,受中国宏观经济的高杠杆,高资产泡沫,高产能过剩拖累太严重,未来也许会有一两个差异化胜出的银行长期走牛,但是整个银行板块长期来看不可能有超额收益。如果银行是未来中国股市最超额收益的板块,那么只有一个结论,中国经济转型必败。
  
  中药板块,我已经发文提醒各种可能的黑天鹅风险,包括中药原料的加工含毒(最近的金银花事件),伪中药例如维C银翘片和消渴丸等的副作用(以中药的名义伪装绿色安全欺骗病患并获取高利润,用西药成分实际治疗),中药的副作用(例如夏枯草等常用凉茶类药物的严重副作用,例如ST东盛 的国药定坤丹中含有的马兜铃类药物的可能副作用),复方中药注射液存在的副作用,等等。
  目前为止,中药板块不考虑估值,纯粹考虑产品本身,只有东阿阿胶 和片仔癀 是不太可能存在黑天鹅风险的。东阿阿胶已经多次经过日本检测,零检出。片仔癀的天然原料,以及主要用于病急乱投医的绝症病人,导致不容易存在黑天鹅的风险。
  全仓某个银行股和全仓云南白药 ,天士力 这种医药股的所谓价值投资者,我实在不敢苟同,认为性质都是一样的。
  前者以低估安全边际和价值投资的名义,后者以高成长的名义,本质上并没有本质区别。

  否极泰不来。没有夕阳行业,但是只有差异化模式的夕阳行业公司才能摆脱夕阳的命运,成为剩者。如果是同质化模式的低估值夕阳行业公司,能远离还是尽量远离。
  以合理价格买入优质公司,和以低估价格买入一般公司。现在的估值买入银行股,我认为顶多属于低估价格买入一般公司,当然如果你买中的是未来的中国版富国银行,那就是惊喜了,但我不信各个银行都是富国银行。
  而以目前的价格买入云南白药,天士力之类的优质公司,我认为已经超出合理价格,当然合理的定义因人而异,这个价格也许不算很高估,在很多人看来是合理的,但是我认为也不是理性的投资选择。
  总而言之,我的结论是,不管是银行股还是东阿阿胶等中药股,都太热门,而且也存在各种的问题,全仓任何一类都不是理性的投资者所为,当然,如果理性的投资者配置一部分仓位,我认为风险不大。这两类标的之外,还存在一些更好的投资标的,更加冷门,成长性更好,估值也不贵。
  
  不要为逆向而逆向,不要为成长支付过高的价格。
屠龙大侠

13-03-31 23:26

0
支持!
谈古论今

13-03-31 23:09

0
http://www.taoguba.com.cn/Article/688198/5
非常好的医药帖
非常感谢!!!
谈古论今

13-03-31 23:06

0
【 · 原创: icefighter  2012-10-12 22:58 只看该作者(-1)  】
  关于炒股,其实方法太多了。
  很多人喜欢抓黑马,包括我自己。但事实上,黑马可遇不可求。
  如果真正意义上学老巴的那些投资者,事实上不太可能抓住黑马。因为黑马往往都是基本面突变的,买入时估值很高,业绩很难预测。
  例如长春高新 ,理论上来金赛药业的产品还是不错的。到现在为止也确实是牛股。回头看一月份的最低点,差不多是30元,接近40亿市值,大约40倍2011年PE,这个价格,很难让理性的投资者重仓持有。当然,公司的中报非常出乎人意料,所以股价看起来就很便宜了。
  你说我分析能力很强,很看好它的生长激素。问题是,也许长春高新你看对了,换一个其他股票,你还能看对吗?
  举个例子,例如舒泰神 和丽珠都有神经生长因子这个药物,完全是一样的,你为啥就预料到舒泰神能够走牛,而丽珠集团 走势却一般?
  想想看,通化东宝,中葡,莫高,甚至古越龙山 ,这些看起来都是多好的产品,多好的公司,可是现在走势如何?
  巴菲特最值得学的不是它的一大套理论,而是基本理念,不亏本金。
  也就是未虑胜先虑败,先考虑风险,在考虑收益。
  对于市盈率30倍以上买入股票,风险都是很大的。
  而有些牛股,出于黑天鹅风险,理性的人往往也难以抓住,例如康缘药业,就是例子。今年2月份10元钱,对应20倍2011PE,理论上很有投资价值,但问题是它的主营产品是复方中药注射液,在我看来这是具有黑天鹅风险的产品。虽然它号称不良反应率非常低,但这些东西并不是完全可信的。我们用常识推断,它是有黑天鹅风险的。当然,黑天鹅不一定爆发,我们也可能因此错过很多牛股。
  
  信立泰 刚预增3季报,超出预期。但说实话,这个结果没有多少人能料到。就连申银万国的最近研报才预估28%的三季报增幅。
  从常理角度推断,我认为信立泰是有风险的,就是青黄不接,后续产品难有这么重磅的了。当然,信立泰的预增也说明了它的主导产品目前依然强劲,成长空间似乎还有不少,因为PCI手术比例还不高。问题是,如果你同样逻辑去分析乐普医疗 和微创医疗,那么他们也不应该这么熊啊。
  我上半年主要买的是片仔癀,它市盈率也很高,但我认为风险不大,就是凭借它的涨价能力,目前200多的出厂价并不贵。
  所以,黑马永远是特殊情况,平常我们还是报平常心好一点,尽量多考虑风险。毕竟,片仔癀,长春高新,舒泰神等这种黑马不多。
  
  我比较喜欢简单的股票,在我看来,只有两种股票比较简单
  第一种,深度很深,产品很单一,但是竞争力很强,市场空间很大,收入可以不断增长,甚至量价齐增,例如白酒,例如中药国家绝密品种,例如部分医药产品
  第二种,广度很广,也就是公司有一系列产品,像流水线一样,一个接一个,而且体量必须相对均匀,不能前面一个重磅产品,后边一堆矮子产品,青黄不接。
  东阿阿胶 ,深度和广度都很好,片仔癀,深度很好,可以不断提价,广度就不行,难以衍生到化妆品和日化,长春高新,深度还行,广度也还行。生长激素的市场空间还比较大。广度的话,后续还有长效生长激素,重组促卵泡素,等,也还不错。如果从市值而不是PE来估算,40亿的时候,应该是风险不是特别大的。
  其实不管哪种产品,最难的就是分析天花板。
  例如片仔癀提价的天花板在哪里?长春高新生长激素的市场空间能做多大?
  例如张裕,如果分析天花板,张裕现在肯定是远远不到的。进口红酒再多,国产龙头目前的销量也是很少的,不应该啊!怎么张裕跌得这么惨?
  例如信立泰,它的氯吡格雷年销量究竟能做多大?实在太难分析了,要不它过去一两年也不会这么熊。
  再简单的公司,再用常理分析,也会出错。例如常山药业 ,就一个产品,低分子肝素钙,应该是很好分析的。可是三季报却让人大失所望。
  例如东阿阿胶,也是挺简单的产品,中报也是让人大失所望。
  再回到黑马,医药股里小市值的,还有几个众望所归的,就是紫光古汉 ,金花股份,益盛药业 。
  紫光古汉究竟能否在湖南省外做大?
  金花股份究竟能否拿到虎骨酒的批文?
  益盛药业的人参能否做成品牌?
  其实,对于这几个股票,如果要分析风险,也是可以分析的。假设紫光古汉和金花股份现价都是40倍PE,而紫光古汉目前湖南省内的销售额2亿,多年都稳定在这个数值了,那我们用常识分析,结合营销推广,结合老龄化的保健意识提升,即使它走不出湖南省,我把它省内的销量提升一倍,应该风险不大吧,那么它利润就可以翻倍,40倍PE就可以变为20倍,有防御性。金花股份的金天格胶囊,假设今年销量2亿,过几年做到4亿,应该风险不大,那么算下来,也是20倍PE,也可以防御。这就是我喜欢用的分析方法,考虑一种比较合理可行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公司的估值能否降到10-20倍PE,如果能,那就是有防御性的。益盛药业,这个股票也一样,在我看来,它最确定性的东西就是两个,皂苷和人参种植。其他人参深加工都是属于未知数。如果我通过分析,判断就凭借人参皂苷或者人参种植,益盛药业就值30亿,那么就可以买入,这时候即使人参深加工到时真不行,也不会有太多风险。
谈古论今

13-03-31 23:00

0
【 · 原创: icefighter  2012-10-07 20:39 只看该作者(-1)  】
  皂苷的药研有那么深的护城河吗?那么三七皂苷,银杏内酯,还有信邦的人参皂苷,天士力 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这些都是植物单体化合物制剂,有没有护城河呢?
  不过,也许我们应该认为,益盛药业 有两个护城河,这样才比较客观
  第一个就是人参非林地种植,这个其他人也很难复制,而且益盛药业如果把地都圈下来,其他人想种也种不了啊
  第二个就是皂苷技术,Re单体皂苷和西洋参二醇皂苷。如果按照中恒的血栓通来对比,这些药都至少能做到10亿。但是考虑到同类药物众多,包括Re单体皂苷,西洋参二醇皂苷这两个本身肯定也是有竞争的,实际的销售额也许还不一定这么乐观。
  市场上对信邦制药 的人参皂苷都这么推崇,那么益盛药业有3个都比较确定的产品(Re单体皂苷和西洋参二醇皂苷,加上种出来的人参),理论上它的想象力就至少是信邦的3倍啊,再考虑到人参深加工和蜂蜜,做得好就有5个看点了。
  长远来看,我认为益盛药业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我在主贴里也将他列为长线关注股。但是今明两年,我认为业绩难有爆发。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