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100%杀死癌细胞!金纳米将改写抗癌史

13-03-25 17:19 6888次浏览
axbin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美国著名医学网ASCO最新报道:美国西北大学利用黄金纳米杀死癌细胞取得重大突破!

将彻底改写人类抗癌史!


据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据介绍,这种以二氧化硅为基质,表层为15~20纳米(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厚的黄金微粒,有着优秀的靶向性,将这种黄金纳米粒子注入患者体内。黄金纳米粒子会通过毛细血管到达并驻留在肿瘤内的异常毛细血管区。经过约十几个小时后,微粒就会在肿瘤里聚集到一定数量。然后开始适量的红外线体外照射。

和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对温度更敏感,一般43℃的条件下,正常细胞可以存活,肿瘤细胞则会被烧死。这种方法在实验鼠身上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注入一针(大约包含上万亿个黄金纳米微粒)即可杀死100%的癌症细胞!

目前这种方法已经历了7年的动物试验,结果很好。在老鼠试验中,肿瘤在10~14天内消失,之后并无复发。在狗身上的试验结果同样令人满意。这种方法的显著优势是,不受癌症部位的限制,可以在人体任何部位注射,黄金微粒最终都会经过血液流到癌症部位。

同时研究小组对金纳米粒子治疗肿瘤的第一阶段实验结果显示,金纳米粒子技术对人体无药物毒性反应,且金属成分会逐渐从肝组织中排出,在摄入15天之内血液中含量会逐渐下降。证明了用金纳米粒子治疗肿瘤不会导致毒性反应,即使一次剂量加倍也不会影响肝肾组织功能。

据研究人员介绍目前这一技术马上将应用于临床,从目前试验上看,金纳米粒子对于癌细胞的杀灭率可以达到100%,前景广阔,人类攻克癌症近在咫尺!

纳米概念股:长江润发 江南化工
打开淘股吧APP
13
评论(4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陈老大

13-03-25 21:15

1
黄金要大涨了,以后癌症患者的骨灰就是金矿...
风雨股乡

13-03-25 20:58

0
确实,看淘股吧的文章让人暂时忘掉股市的尔虞我诈,陶醉在对未来的憧憬中。
江雪

13-03-25 20:42

0
现在可能技术成熟了
逸谷之津

13-03-25 20:39

0
2009年5月就有的新闻
干爹

13-03-25 20:38

0
美国学生找到抗癌新思路——
用黄金纳米微粒“烧死”癌细胞
 
2009-05-15 21:09 
::本报特约撰稿 李月 
 
  科技进步永远离不开年轻人的“鬼点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在读博士生乔佛瑞·冯·马特齐恩,用他的“鬼点子”为我们对抗癌魔找到了新的思路。《科学美国人》杂志对这种新的抗癌思路做了详细介绍。 
  博士生因抗癌创新获奖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目前临床癌症治疗主要是手术、用药和放化疗。这些方法虽然有效,但成功率偏低,还有放化疗对健康细胞的副作用很大。因此,如何开发更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难题。而纳米抗癌是近年来最有潜力也是最接近临床阶段的技术之一。年仅28岁的马特齐恩,因为在纳米抗癌技术上的两项创新而获Lemslson-MIT学生奖。该奖旨在鼓励MIT的在校生积极创新。

  马特齐恩的第一个创新是利用黄金纳米微粒和红外线“灼烧”癌细胞。据马特齐恩介绍,这种打击癌细胞的“法宝”以二氧化硅为基质,“涂”上一层15~20纳米(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厚的黄金微粒,然后将这种黄金纳米微粒注入患者体内。为了避免错杀正常细胞,黄金微粒必须制成合适的大小,然后分批注入患者血液内。

  肿瘤内往往有异常的毛细血管,理论上,这些黄金微粒会通过毛细血管到达并驻留在肿瘤内。经过约十几个小时后,黄金微粒在肿瘤里聚集到一定数量。然后通过适量的红外线体外照射,让黄金纳米微粒吸热升温,最后把癌细胞“烧”死。这种方法在实验鼠身上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注入一针(大约包含上万亿个黄金纳米微粒)即可杀死100%的癌症细胞,而且没有出现复发的情况。不过,马特齐恩表示:“这个技术目前还只限于实验室阶段,原因之一是,我们不确定红外线照射对人体组织的安全性,它与癌细胞‘交火’的同时是否也会杀死正常细胞。”

  马特齐恩的另一个创新,让对癌细胞的“歼灭”活动更加精确有效。“这种方法要进行两次注射”,马特齐恩首先设计出一种微粒聚合物,“第一针相当于‘侦察兵’,一旦找到肿瘤就进行标记和附着;第二针相当于‘歼敌部队’,对标记后的区域进行定点查杀。”实验显示,这种方法对癌细胞杀死效果是其他药物的40倍,而且安全有效,不会伤及健康细胞和器官。遗憾的是,这种方法目前还仅限于实验室和理论阶段,但马特齐恩的“奇思妙想”给很多制药公司和实验室带来了启发,他表示,如果这一技术能应用于临床,攻克癌症就近在咫尺了。

  黄金微粒成抗癌“定时炸弹”

  事实上,目前的纳米抗癌技术不局限于实验室,已开始在药品的设计上发挥作用。例如,阿霉素是治疗卵巢癌的一种药物,将它用一种被称为脂质体的不饱和脂肪膜包裹起来。所谓脂质体是一种定向药物载体,属于靶向药物系统(一类能使药物效果集中于目标器官或细胞,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定向给药系统)的一种新剂型,可将药物粉末或溶液包裹在直径为纳米级的微粒中进入人体。紫杉醇是一种通常用来治疗乳腺癌的药物,将它用只有红细胞1%大小的纳米级白蛋白颗粒包裹起来,制成一种把纳米白蛋白用于化疗的药物Abraxane。这两个例子中的药物包裹技术提高了药物的发挥效率,减少了药物给人体带来的毒副作用。

  新型纳米药物包裹技术的研究,更加注重药物释放的精准性。它们结合了黄金微粒的优势,用红外线照射来控制药物释放的地点和时间。比如马特齐恩的研究之一,就是让黄金纳米微粒携带特定药物注入患者体内,当黄金微粒到达肿瘤时用红外线照射,黄金微粒受热释放所携带的药物。不同形状的黄金微粒会对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发生反应,只要控制红外线的波长,就能控制黄金纳米微粒所携每种药物的释放时间,形成消灭癌症的“定时炸弹”。

  多项纳米抗癌技术正在研发

  还有一个纳米抗癌的研究方向属于物理方法,类似马特齐恩的黄金微粒“灼烧”法。目前这种方法已经历了6年的动物试验,结果很好。在老鼠试验中,肿瘤在10~14天内消失,之后并无复发。在狗身上的试验结果同样令人满意。这种方法的显著优势是,不受癌症部位的限制,可以在人体任何部位注射,黄金微粒最终都会经过血液流到癌症部位。但这种方法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这些微粒是否会被肝脏、脾和淋巴系统清除,或者被巨噬细胞(一种位于组织内的白血球,主要吞噬、消化细胞残片及病原体,激活淋巴细胞或其他免疫细胞)吞噬,它们如在体内存留,是否对人体有害。

  除了用红外线照射的方法“烧”死癌细胞外,还有一种利用交变磁场(磁场的N、S两极交替变换,通了交流电的电磁线圈会产生交变磁场)对纳米微粒加热的疗法。德国麦克霍斯纳米技术公司的科学家,从氧化铁中萃取纳米微粒直接注射到目标肿瘤中,而非依靠肿瘤组织中的血管到达目标位置,然后将患者置于交变磁场中,受磁力线的影响,患者肿瘤里的氧化铁纳米微粒升温到45~47摄氏度,这一温度足以“烧死”癌细胞。据了解,这种方法已经通过了3次临床试验,治疗恶性胶质瘤(一种致命的脑肿瘤)和前列腺癌的效果尤其好。
robin8274

13-03-25 20:29

0
都是小报报道,如果是真的,这个应该是全国网站一齐头条报道!
ghm8898

13-03-25 20:17

0
谢谢!
阳光和你都在

13-03-25 19:18

0
明天关注不知道可来得及
宅男小超

13-03-25 18:44

0
人类  长生不老不是梦
axbin

13-03-25 18:41

0
具体大家可以百度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