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同济科技,快步进入高增长阶段

13-03-24 20:51 9659次浏览
秋夜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同济科技 的看点,,我以为既不在新能源氢电,也不在无人飞机,,这些都是噱头,我不吹这个。

我觉得,同济科技有两点值得市场关注的,一个是污水处理,另一个是它的园区的设计建设。这两点契合了当下城镇化+美丽中国的政策走向。同济的建筑规划设计,恐怕是国内做得最好的了,北上广,一般用用法国人的设计;二线城市,如郑州的郑东新区,是让日本人设计的。而中小城市,这次城镇化建设的主体,恐怕用国内的设计要多一些,我相信,同济会是受益者。污水处理这块,大家可以打开F10看看,这两年,增长速度惊人,照这个速度,两三年内就赶上600874营收了。
期待周末的年报,如果这两块业务继续快速增长,那么,它会成为未来两年的大牛股。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13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秋夜

13-12-10 07:54

0
[img]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IyMDQ5NzQ0.html[/img]
秋夜

13-12-10 07:08

0
上周三,一汽-大众华南基地二期项目在长春正式签约,佛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子甫、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丕杰代表双方共同签署了一汽-大众华南基地二期项目协议。
  
  
  根据协议,佛山项目二期总投资约153亿元人民币,建设周期为36个月。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0万辆整车的能力,生产大众和奥迪品牌最新产品和技术的新能源车。
  
  3年后将建成投产
  
  一汽-大众佛山二期工程建成后,其在整个华南地区将具备60万辆产能,同时,一汽-大众总产能将突破200万辆。
  
  不过与一期工程采用了大众最新M Q B平台一样,二期工程最值得关注的是,它将生产大众及奥迪品牌新能源车型。而从工厂的建设周期来看,一汽-大众在华南基地大规模生产的时间将在2016年前后。
  
  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是主角
  
  
  根据一汽-大众今年10月重申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来看,该企业是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当下,主要生产优化了的传统动力的“蓝驱”量产车型;继而以“混合动力系统”为主要驱动模式的车型;最终则以纯电动车为其终极目标。
  
  去年11月以来,基于成熟动力总成技术的一汽-大众迈腾、速腾、高尔夫的蓝驱车型先后上市;随后,战略目标第二步的全新奥迪A 640hybrid全混合动力轿车、奥迪Q 5hybridquattro也投放了市场。而由一汽-大众自主开发的两款纯电动车:大众与启明联合开发的开利,以及奥迪与同济大学联合开发的都市晨光,目前都进入了测试阶段。
秋夜

13-12-05 12:53

0
该来的,迟早要来,无论庄家多么猥琐。
秋夜

13-12-04 10:55

0
[@yutanye 好眼力!这么长的八股文,““同济科技”还有意向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领域做积极探索”就这句价值最大。摘两个学校网站的新闻:
1、我校获批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来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发表时间:11/06/2013 阅读次数:1336
  近日,我校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获科技部批准。
  该中心依托附属同济医院,是在原“同济大学干细胞研究临床转化中心”基础上建设而成的干细胞转化医学研究公共平台,以解决干细胞应用于疾病治疗的关键技术问题为研究重点,旨在促进干细胞研究领域中美科学家联合攻关、搭建国际认可的细胞产业化平台、建立国际公认的临床研究路径及评价体系、实现干细胞研究与应用的链接,最终为干细胞临床治疗疾病发挥作用。
  作为我国干细胞及再生医学研究领域中美合作组织管理与协调联络的专门机构,该中心已与美国加州再生医学研究院等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中心的成立,有利于促进我校干细胞研究团队与国际领军人才的联合攻关,提升干细胞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是科技部面向国际科技前沿,为促进与国外一流科研机构开展长期合作,依托具有高水平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的国内机构建立的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3年科技部共认定38家单位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类)。
2、近日,著名国际期刊《细胞》(Cell)的子刊《免疫》(Immunity)杂志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医学院的一项重要研究工作, 题目是“C-Type Lectin Receptors Dectin-3 and Dectin-2 Form a Heterodimeric 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 for Host Defense against Fungal Infection”。这是同济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朱乐乐(第一作者)在导师林欣教授(同济大学讲座教授)和贾鑫明副教授(共同通讯作者)指导下,经过4年研究所取得的部分成绩。该研究中,他们揭示了C型凝集素受体(C-type lectin receptors, CLRs)Dectin-3和Dectin-2形成异源二聚化的模式识别受体并协同介导机体抗真菌感染的新机制。 
  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共生于人体内的一种重要机会性致病真菌,在免疫力受损或缺陷人群中会引起黏膜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的全身感染。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癌症化疗、器官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人口老龄化,以白念珠菌为主的真菌感染成为临床上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严重问题。因此,揭示机体清除白念珠菌感染的机制,对研发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模式识别受体(PRRs)是机体固有免疫细胞的受体分子,可识别病原微生物并启动机体的免疫反应以清除病原微生物、保护机体健康。参与识别白念珠菌的PRR主要是C型凝集素受体家族分子。 
  该研究发现,目前功能尚不清楚的Dectin-3能特异性识别白念珠菌菌丝态表面的α-mannans,并激活NF-κB信号通路,诱导致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介导机体的抗真菌免疫应答;抗体阻断或基因敲除Dectin-3的小鼠对于白念珠菌感染高度敏感。该研究还进一步证实,Dectin-3和已知功能的Dectin-2能够形成异源二聚体,协同识别白色念珠菌菌丝态表面的α-mannans。而且,相比于各自的同源二聚体,这种异源二聚体能更有效地结合α-mannans,提高机体识别真菌感染的敏感性,激发机体更强的炎症反应以对抗真菌感染。这项研究还提示,机体能够利用有限的C型凝集素受体分子识别多种微生物感染,获得感知微生物感染的不同敏感性及多样性的能力,为进一步研究C型凝集素受体的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
3、同济师生研制出新型生物应用纳米材料
来源:同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纳米科学研究院  发表时间:06/19/2013 阅读次数:3499
  同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纳米科学研究院王祎龙博士、时东陆教授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密西根大学的同行紧密合作,研制出一种新型表面双功能化的非对称纳米复合微球。这种新颖的结构为表面选择性偶合生物分子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方法,为多功能纳米材料载体的构建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该项研究成果近期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 这种新型纳米结构的优势在于,更方便、高效地将多种功能整合于同一个纳米载体中,使之能同时实现靶向、示踪、磁热疗、载药和可控释药。传统纳米颗粒的一个不足之处在于,他们大多具有对称结构,只具备单一表面可用于改性。当多种组分同时要被修饰到表面时,组分之间的互相干扰会使得多功能的实现十分困难。
  国际上,Janus复合结构的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正经历快速发展期,该课题组在相关领域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提出了若干国际领先的材料组装思路(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1, 47 (37), 10350;Langmuir, 2011, 27, 7207.),实现了单纯的材料设计、制备到其生物应用的跨越。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合作,我们设计了一个具有细胞靶向和药物控释功能的载体,作为靶向基团的叶酸被联接于聚苯乙烯表面,化疗药物阿霉素则通过对pH敏感的腙键偶联在二氧化硅表面。负载药物的复合微球通过叶酸受体介导内吞进入核内体。核内体的微酸环境(pH4.5-6.5)使腙键水解断裂,药物得以释放并进入细胞核。这种非对称复合微球可以将抗癌药物输送至癌细胞内部并且可控地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从而达到局部治疗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降低,效果远优于全身化疗。此外,该复合材料具有超顺磁性,可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以及磁热疗法。这只是一个开始,这种多功能材料还有望在环境水处理、细菌特异性富集等领域大显身手,相关工作正在开展。

就这3项,任何一个注入846,那就是第二个长春高新了。
yutanye

13-12-03 22:49

0
同济的看点还真不少,只能说6元不到价格低估啦!
说来奇怪,摆在那,便宜的时候没人要,到板了,都来排队。

同济的咨询,设计,监理应该是国内一流的,现在正在逐步壮大的环境这块收入也在放量,“同济环境”的业务已涵盖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河道清淤和土壤修复等高难度多领域,符合当下的炒作。

同济科技还有意向医疗健康等领域做积极探索,记得同济大学有纳米靶向化疗的研究,对癌症患者是福音,可以减少很多痛苦。

注册制后,做股票应该注重公司的成色,不仅仅是故事了,我想只有价值成长型的公司才不会被淘汰,同济科技背靠同济大学,还有不少科研项目可以通过同济科技这个平台转换为现实的成果。
秋夜

13-12-03 20:25

0
11月28日,同济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迎来创立20周年生日。当天,公司成立20周年庆典暨《风雨二十载,展望新未来》成果展揭幕仪式举行,我校副校长伍江和我校校长助理、同济科技董事长丁洁民为成果展揭幕。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徐建平,校长助理胡展飞,校产业办、资产处、科技处、同济科技控股子公司等部门负责人出席了揭幕仪式。
回望“同济科技”的成长轨迹,一组数据展现出“同济科技”的良好发展态势:

截止2013年第三季度,“同济科技”总资产70.28亿元,较上市时增长36.8倍;净资产14.44亿元,增长10倍;

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2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89%;

2013年,公司总股本已增至6.25亿股,较上市时扩大11.5倍……

工程咨询服务、科技园区建设与运营、建筑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环保工程建设与运营……而今,“同济科技”旗下业务已经形成一条特色鲜明的城市建设产业链。上海世博会、迪士尼乐园、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沪宁城际高铁……一系列城市重大工程建设中,都镌刻下“同济科技”的深深烙印。

“同济科技产业从最初的校办企业,发展为今天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上市公司,主要得益于同济大学的全力支持,以及学校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紧密相关的一批优势学科群的强大支撑。”我校校长助理、同济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丁洁民说。

“同济科技”20年不断成长壮大

时光倒流至1993年9月,同济科技产业改革大幕开启:“上海同济科技实业总公司”改制为“上海同济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学校产业上市迈出关键性一步!

将同济产业上市,是校领导集体做出的决策。其时,同济产业布局分散,囿于资金、管理等方面不足,整体效益不高,难以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将同济产业重组改制,通过上市,既能借助资本市场增强其实力,又能使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在市场竞争中提升其自身能力,这是同济科技产业实现历史性蜕变、真正走向市场的不二选择!

1993年11月28日,“同济科技”迎来历史性时刻:同济科技股份公司举行创立大会和第一次股东大会。

1994年3月11月,“同济科技”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同灏工程管理公司、同济建设公司、同济房地产公司、同济室内设计工程公司、同济科技园有限公司、同济环境工程科技公司、同济汽车设计研究院公司……仅看“同济科技”旗下这些企业的名称,就知其主营业务与同济土木、建筑、规划、管理、环境、汽车等优势学科息息相关。

在同济科技股份公司党委书记王明忠看来,正是因为有学校的优势学科群作强有力后盾,“同济科技”从一开始就有足够底气在市场竞争中奋勇拼搏、突进,由此锻造了自己特有的专业品质和核心竞争力,并逐渐形成了具有“同济特色”的城市建设科技产业链,在市场上分得的“蛋糕”也越来越大。

仅看“同济咨询”业务板块几个汇总数据,就令人感叹“同济科技”如今的整体实力与影响力:迄今已承接各类工程项目12000项,服务项目累计总投资超过1.5万亿,业务遍及全国30个省份,累计获各类奖项700余项……

同济大学优势学科与产业对接产生的巨大效益,让“同济科技”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任与青睐,进而源源不断获得发展资金,主营业务的收益逐年上升。

在一批同济专家学者“给力”同济科技产业的同时,学校也时刻关心着“同济科技”的每一步成长,扶持它不断壮大。2009年,“同济科技”股票顺利完成定向增发,同济大学认购的股票,带给社会人士以极大的信心和愿景。经过此次定向增发,“同济科技”总股本一跃上升至6.25亿股,资本市场强大的资金支持为“同济科技”赢得了后续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同济科技”也以各种方式反哺学校,支持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推动同济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助力同济办学综合实力的提升……

在城市重大工程建设中大显身手

放眼祖国版图,“同济科技”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在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中烙下了深深的“同济”印记。

位于浦东新区川沙新镇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建设工地,随着一栋栋建筑一天天长高,其美丽轮廓越来越清晰。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大军中,活跃着一大批“同济科技人”忙碌的身影,或是全权掌控工程项目的大管家,或是负责监督现场施工的监理。无论是迪士尼乐园配套项目酒店,还是核心区内作为标志性中心景点、迪士尼乐园迄今最高最大的奇幻童话城堡,“同济咨询”、“同济监理”、“同济室内设计”都在其中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此前,“迪士尼乐园配套酒店及娱乐区设施项目评估报告”工程咨询项目,已获上海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
在高铁和轨交领域,“同济咨询”“同济监理”同样大有作为。在我国乃至世界上标准最高、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城际铁路“沪宁高铁”建设中,天佑工程咨询公司承担其中约60公里标段的监理任务,以高质量打造了精品工程。历时3年建设完成的深圳市地铁3号线,全长42公里,全线共30座车站,天佑公司负责其车辆监造以及全线的机电设备工程管理与监理工作。

还有中国商飞浦东总装制造中心基地、商飞客户服务中心、创全球金融区规模之最的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象山港大跨桥梁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设,“同济科技”都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关键角色,其中仅在“中国第一大飞机机库厂房门”制作吊装中提出的一个建议,就为业主节省500万元建设资金。

受访的几个子公司负责人都表达了共同的感受:“同济科技”之所以能成功中标并最终高质量完成这些重大工程,同济大学强大的专家学者阵容和技术创新研发优势在其中提供了最核心的支撑。

“同济科技”还赢得了外商的首肯与信赖。美国艾默生、泰科医疗、德国依必安、日本野尻光学、丽利涂料研发中心大楼等众多全球500强企业的总承包工程,都是由同济建设有限公司主持完成,建筑施工领域“金牌同济”的赞誉由此得来。

人民大会堂国宴厅、上海浦江观光隧道、上海汽车销售公司在全国各地的特许经销展示厅(4S店)、同济嘉定校区建筑群等的内装设计,以及美国友邦保险办公楼等装修工程,皆出自同济室内设计公司之手。

同济绿园、同济欣苑、同济联合广场,以及地处松江的高级住宅小区“同济城市雅筑”,均由同济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完成,尤其是“同济联合广场”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同济大学校园周边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为构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持续推进大学科技园区建设

作为学校的上市企业,在投身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同时,“同济科技”还将大力推动大学知识与人才外溢、促进大学科研成果转化,视为自身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环顾我校四平路校区周边,一个环绕同济校园周边的“设计产业群”已成气候,清晰呈现。近2千家设计类企业集聚,与同济大学的学科链、技术链紧密对接,年产值同比持续增长。大学以知识服务社会,其效应日益显现!

这一特色产业集群何以能在学校周边形成并不断发展成熟?同济科技股份公司总经理、同济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小凌认为,这首先是因为有同济大学知识和人才的主动外溢,加之杨浦区政府“三区融合”政策推动,应运发展的同济大学科技园在其中发挥着重要载体的支撑作用。
细看这一幅“同济科技园区基地分布图”,除国康路创业基地、赤峰路孵化基地、邯郸路新材料基地、沪西园区等“同济科技”在同济校区周围布点的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之外,浙江宁波杭州湾新区、江苏苏州、常熟等长三角地区版图上,也有同济科技园基地驻扎其间。其中,位于国康路基地、出自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手笔的“上海国际设计中心”,已成为环同济产业群地标性旗舰建筑。“一园多基地”,“同济科技”不断拓展同济科技园区建设,服务更多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迄今业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园区基地建筑面积超过35万平方米。

同济科技园公司还积极扶持同济大学生创业,创建“同济大学大学生创业园”,“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集群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专业指导与服务。现已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近100家,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

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在同济校园周边集聚,其中近80%的企业都带有“同济元素”,它们成为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迈向市场化的试验田。同济科技园还与学校共建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加强与大学的学术互动……

同济科技园区建设和运营成效显著:2009年,“环同济经济知识经济圈”升级为国内首个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2012年,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获评“A类(优秀)国家大学科技园”,跻身全国十强。

进军环保、汽车等新兴产业

紧密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近年来,“同济科技”审时度势,深谋远虑,大手笔勾画发展新蓝图,为同济科技产业续写精彩新篇!

当前,“同济环境”正在牵头开展污泥处理技术研发以及其工程化转化项目,这一重要技术可为我国当前环保领域中亟待解决的污泥处理难题提供专业化解决方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同济大学环境学院戴晓虎教授团队已在“城市污泥生物质能源回收与资源综合利用”研究领域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如何让这些研究成果与实际工程对接?“同济科技”组建环境技术转化平台,力促这些成果尽快走向产业化应用。

由“同济环境”承接的一项污泥集中处置的重大工程,即将在湖南省长沙市建成,投入使用后其日处理规模可达500吨。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连同大量的餐厨垃圾,经过高效厌氧消化工艺,可以实现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这一项目被列为住建部“十二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在此项工程建设中,学校教授与“同济科技”工程人员携手,共同开发出了成套工艺设备,并已获或申请一批专利。

优先配置资源,大力开拓“同济科技”环保市场,经过不长时间的发展,如今“同济环境”的业务已涵盖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河道清淤和土壤修复等高难度多领域,拥有4家子公司,主持的一批环保工程项目已成功投入运行。

“同济科技”还助推同济汽车学科新发展。充分利用同济汽车学科优良的研发资源,着力提升中国本土汽车设计能力。2009年底,“同济科技”倾资建立“同济大学汽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整车创意设计、工程开发、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试验为核心业务。

未来,“同济科技”还有意向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领域做积极探索……

作为“同济科技”20年发展的见证者,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同济科技股份公司首届董事长顾国维教授更寄厚望于未来:“同济科技产业比较早地启动了走向市场的改革,20年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改革还要继续,要敢涉深水。”

“‘同济科技’将精心打造具有鲜明同济特色的城市建设科技产业链,努力创建无愧于百年名校的优秀企业!”丁洁民如是说。
秋夜

13-11-24 09:23

0
看到另一个帖子里的九个字,醍醐灌顶,借用一下:“要么等,要么忍,要么滚。”...
秋夜

13-11-20 16:49

0
羊肉烩面调料太多、太燥,建议羊肉汤,温而不燥,同济别出光。我3月份拿到现在,中间看见过百多万利润,下跌两周一辆高配奥迪没了,嘿嘿,惭愧呀。@皇甫
皇甫

13-11-20 15:35

0
我等候不住风满楼了,昨天亏12%出了一半了,最近羊肉烩面天天吃,上火严重,腰酸腿疼!@秋夜
秋夜

13-11-20 13:14

0
排兵布阵,调兵遣将,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