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买入中国西电

13-03-14 20:46 5950次浏览
hdabc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买入中国西电 ,理由如下:

1、基本面:公开信息:F10里有,自己看
2、技术面:上市以来的走势,图形在哪放着

说两点自己观察到的:
1、设备质量造成的安全事件频发,使得大家明白便宜无好货,原来一直受集中招标打压的产品价格必然回升。
2、大批设备运行十年更久,电网企业无大修能力,委托厂家进行已经成规模,并且会越来越多,形成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打开淘股吧APP
4
评论(3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wydddn2006

14-12-31 22:22

0
8.8 到了
hdabc

14-09-28 20:55

0
连续三天站稳4.4元——GE增发价,出来打个记号。

下一目标位,8.8元。
wydddn2006

14-03-10 19:59

0
特高压大规模建设已是不可逆转;核电重新开工建设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国企改革重新定界主辅业,国网电气设备可能剥离,中国西电等成为最大受益者。
hdabc

13-12-18 10:43

0
12月10日,国家能源局以《关于加快开展准东-华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前期工作的通知》,同意准东-华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展前期工作。这被称为“疆电外送”准东-华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前期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hdabc

13-10-21 16:54

0
新一轮改革的基本思路和行动方案 
  
  
  财新网 2013年10月10日 10:45  来源:财新 《中国改革》
  
  三位一体改革思路、八个重点改革领域、三个关联性改革组合
  
  改革的八个重点领域

……
(2)以打破垄断、促进竞争、重塑监管为重点,加快基础产业领域改革。基础产业的垄断弊端,已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产生了日益明显的负面影响。大力度推进基础行业改革刻不容缓。改革的重点是放宽准入,形成竞争性市场结构,同时在自然垄断环节形成有效监管。

……

  ——引入大用户直购电,建立实时竞争发电市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行大用户直购电,建立实时竞争发电市场,开展“竞价上网”,形成以双边合同市场为主、实时竞争市场为辅的竞争性电力市场。推进电价形成机制改革,上网电价由发电市场竞争或发电企业与大用户双边合同确定;输配电价实行政府管制,形成直接反映电网企业效率的独立输配电价;居民和中小工商业销售电价仍实行政府指导价。率先实现输配业务的财务分开,在开展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输配完全分开。

……

网上传的“国研中心:新一轮改革的基本思路和行动方案 ”,应该是比较可信的,可以看出明年电改主要是大用户直购电,输配分开还是先试点内部的财务分开。
所以西电在招标采购上基本就是维持现有比例。明年的主要看点还在能源局是否会发布新的电力规划,看下一步特高压建设进程。
所以我觉得西电业绩应该是一个缓慢增长的过程,特别是内部管理成本(主要是基层人员收入)增长影响非常大,明后年不会有爆发的情况出现。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wydddn2006

13-10-20 19:42

0
西电业绩未来两年有暴增的机会哈
hdabc

13-10-20 14:21

0
首条入湘特高压直流获能源局路条 概念股爆发
 时间:2013年10月18日 14:10:34 中财网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下一页 
  阿思达克通讯社10月18日讯,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正陵透露,入湘首条特高压直流工程--酒泉至湖南±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已获国家能源局“小路条”。该项目投资约276亿元,高于目前所有已建和在建特高压直流线路,如能顺利开工,将大幅拉动中国西电( 601179 )等电力设备公司业绩。
  
hdabc

13-10-18 13:48

1
蒙电外送将“快事快办”
2013-9-28 2:09: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内蒙古“窝电”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近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王禹民率法改司、电力司、市场监管司赴内蒙古专题调研电力通道建设、煤化工等问题。王禹民表示,将在年内解决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滞后、部分重点项目审批久拖不决的问题。

  此前,国家能源局已就电力通道建设项目审批问题做了大量研究,提出内蒙古的电力通道建设更要“快事快办”,争取尽快取得突破,让内蒙古电力尽快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落地。
wydddn2006

13-10-16 12:25

1
GE斥资33亿参股一家微利企业让人备感蹊跷
既不能通过改组董事会掌控它,又很难获得可观的分红,GE的这33亿元投资真让人感到蹊跷!

  2013年8月28日,随着中国西电非公开发行的成功,历时一年之久,在业界早已传的沸沸扬扬的GE参股西电一事终于尘埃落定。

  中国西电是西电集团的上市公司,后者是中国输配电设备领域重要的央企。此次,中国西电以每股4.4元的价格(较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交易均价溢价13.08%)向GE定向发行了7.69亿股股票。其中GE总斥资33.83亿元,发行后占中国西电15%的股份。

  为对此表示庆祝,一周之后双方还举行了名为“中国西电与通用电气成功建立战略联盟”的发布会。从发布会上的照片来看,中国西电董事长张雅林以及GE全球副总裁乔?拉万都笑的颇为灿烂。

  其中,张雅林笑的如此灿烂并不难理解。2011年的中国西电巨亏5亿多元,2012年在销售收入高达124.8亿元的情况下,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也只有区区的3864.7万元。借此,中国西电至少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现金。让人困惑的是,GE全球副总裁乔?拉万为什么也笑的这么灿烂呢?

  33.83亿元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将这笔巨资放在银行,按照4%的年利率计算,一年的利息就是1.35亿元。从西电目前糟糕的业绩来看,凭借其股息和分红,GE恐怕每年连机会成本都收不回来,更别提额外获利了。有趣的是,GE还自愿承诺十年内不转让本次发行的股份。如此看来,GE此举应该不是财务性投资。

  那么,斥巨资参股这样一家业绩不佳、自己又无法掌控的企业,GE图的到底是什么呢?

  GE的动机

  一般来说,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无非就两种可能。其一,伺机而动,逐步扩大持股比例,进而“控制”参股的企业。其二,在其它方面得到补偿。

  考虑到GE只持有中国西电15%的股份,与其第一大股东西电集团的51%相差太多。作为输配电设备领域重要的央企,西电集团也不太可能会允许自己唯一的上市公司被GE控股。应该说,第一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较小。

  难道说,GE是想在其它方面得到补偿?正如GE所说,这次合作是战略性的。那么,GE的战略需求又在哪里呢?

  西电公告中的一小段文字启发了笔者:

  “发展海外业务,推动国际化经营一直是公司的战略重点之一,而海外输配电设备招标往往是采取一次、二次设备成套投标的形式;国内输配电设备招标同样存在一次、二次设备成套投标的发展趋势。因此,提高一次、二次设备产品的成套性、为用户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必然是今后公司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必由之路。”

  其中,一次设备是指直接参与电能的发、输、配电的主系统上所使用的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力电缆和输电线路等。二次设备是指完成对电力系统的操作控制、运行监视测量和继电保护等功能的设备,包括继电保护装置、各种自动控制装置、测量计量设备、通信以及操作电源等部分。

  就笔者所知,在输配电二次设备领域,GE已经有了年销售收入2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相比之下,其在一次设备上的成就则可以忽略不计。西电的情况正好与GE相反,其在一次设备领域的业务规模已经很大,二次设备却是刚刚起步。

  如此看来,如果GE真的是战略性参股西电,GE需要的很可能是西电的一次设备。GE自己也确实是这么说的。然而,像GE这样要品牌有品牌、要技术有技术、要钱有钱的企业,为什么不选择一步步发展自己的一次设备业务,而是参股西电呢?

  一个合理的解释可能是,形势不等人,一次设备产品太多,从头做起实在太慢——在中国这个规模如此大、增速如此快的市场上,西电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也用了半个多世纪。

  据此,笔者进一步猜测,GE之所以斥巨资参股西电,会不会是因为其在全球寻觅到了输配电领域一次即将爆发的大市场,在这个新市场中,招标更多的是以一二次设备成套的方式进行,GE缺乏一次设备,自己干又来不及,进而急寻一家一次设备厂家联合拿订单呢?

  如果真有这样的一个大市场,它会在哪呢?

  笔者突然想到了全球知名咨询机构罗兰贝格2012年发布的《全球与中国输配电设备制造行业趋势》报告中的一段话:

  “美国的输配电设备市场占北美整体市场的近70%,未来增长主要受新能源、智能电网建设和旧设备更新的驱动。美国的电网网架强,二次设备弱,设备陈旧老化,70%的输电线路和变压器运行了25年以上,60%的断路器运行近30年,50%的配电柱也有30~50年之久了…….”

  紧接着,笔者又想起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次演讲中说过的话:“智能电网关乎美国能否适应数字时代和促进清洁能源经济的发展,这一巨大工程可以与上世纪50年代美国修建全国公路网相提并论。”原来,早在2009年底,奥巴马就将“智能电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力促政府出台了总额高达80亿美元的相关投资基金。

  那么,美国会不会就是那个“逼迫”GE斥巨资入股西电、即将爆发的大市场呢?

  让我们再来看看GE方面为数不多的、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话:

  “在讨论合作时,我们曾对全球市场做了业务的规划。美国电力市场在未来十年的投资规模大致是6700亿美元,其中约88%是设备投资。”GE数字能源高压电力设备全球产品线总经理张先国说,“因为美国很多电网需要更新改造,涉及到大部分都是设备,我们与西电希望能够通过合作充分抓住机遇,成为市场主流的供应商。”

  在此之前,美国输配电设备市场主流的供应商为ABB、西门子和阿尔斯通,这几家企业的共同特征就是一二次设备业务齐头并进。

  通用电气输电业务全球总经理BobTurko对美国《商业周刊》也作出了相似的表述:“美国和欧洲陈旧的输配电设备更新为GE和西电的合作提供了机遇。”

  另外,从中国西电公布的最新半年报来看,西电已经明确说了,通过与GE的合作,西电已经拿到了来自美国的订单。

  沿着这条思路继续分析下去,GE斥33亿元巨资参股西电也就不难解释了:

  美国万亿输配电设备更新换代的大潮正在涌来,与30~40年前不同的是,在这一波的采购中,绝大多数的招标可能都会以一、二次设备成套的方式进行。

如此一来,GE如果不迅速弥补自己一次设备方面的短板,原有二次设备业务或许都会受到较大的冲击!

  在无法短期培育起一次设备业务的情况下,按理说,GE可以选择并购一家企业。毕竟,当初杰克?韦尔奇就是凭借着并购将GE做到现在的规模。然而,GE能选择的并购目标并不多,全球除了西门子、ABB、阿尔斯通、施耐德、三菱等企业有一定规模外,剩下的就集中在中国了,主要有西电、特变电工天威保变以及国家电网直属的平高和许继等。

  那几家有实力的外企就不说了,GE并购它们的一次设备业务可能性不大。仔细看来,中国的这几家企业也都不太可能会被GE并购或控股:西电是输配电设备领域重要的央企、天威保变几年前已经被央企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整合、平高和许继又都被国网并购、特变电工虽是民企,但其老板张新却也是野心勃勃……

  如此一来,GE在这些企业中选择一家参股就不足为怪了。西电集团作为中国输配电设备领域重要的央企,其规模恰好可以和GE的输配电业务相匹配,产品线又很齐全,GE参股其上市公司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参股本身其实也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做法。输配电设备领域的发展趋势是利润更多的往门槛更高的二次设备上转移,与并购相比,GE用参股的方式长期绑定一家一次设备企业不仅同样可以达到弥补其短板的目的,还可以将省出来的钱投入到更赚钱的业务上去。(GE工业部门的平均利润率都在10%以上,而西电、特变电工、天威保变等一次设备企业基本都没有这么高的利润率。)

  值得关注的是,GE还和西电签订了出口相关的商业协议。“公司将可以借助通用电气在欧美等地区的优势将公司的一次设备产品带入欧美等市场……公司与通用电气之间的产品销售将以目标市场价格为基础并根据双方约定的佣金比例进行有偿销售。”

  可见,GE已经将方方面面都想好了。巨资参股西电后,不仅可以守住自己原有的二次设备业务,还可以进一步从西电处收取佣金。虽然双方没有公布佣金的比例,但考虑到二次设备更具系统复杂性,从国际趋势上看,在以集成服务为特征的联合投标中,主导企业更多的还是二次设备厂家,因此GE收取的佣金应该不会少吧!

  西电的隐忧

  真正的高手在布子时,往往会行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甚至像是败笔的棋子。对手最初往往不能参透其意,多轮往复后方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正是决定自己命运走向的“胜负手”!

  GE或许就是这样的高手。

  除了巨资参股西电、签订出口相关的商业协议外,双方还有一个层面的合作:在中国成立注册资本为6.3亿元的自动化合资企业。其中,中国西电出资3.7亿元,持股59%,GE出资2.6亿,持股41%。

  熟悉GE的人都知道,为了更好的打开中国市场,GE于2010年在中国宣布了一项新的战略:未来三年在中国投资15亿美元用于成立合资企业。在接下来的三年里,GE果然先后与南车、沈鼓、神华、华电、中航工业、重庆机电、哈电等大型国企成立了合资企业。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合资企业中,GE要么持股50%,要么持股49%。总之,无一控股。

  在GE和西电的合资企业中,虽说GE41%的持股实在少了点,但考虑到国家电网在近几年的二次设备招标中很少采用外企的设备,又考虑到这个领域的巨头ABB在和国电南自的合资企业中也仅仅持股49%。因此,笔者总体上认为该合资企业是GE在中国合资战略的延续,并无特殊之处。

  然而,在双方签订的合资协议中,有这样一条却改变了笔者的看法:“作为双方同意组建自动化合资公司的条件,通用电气将向自动化合资公司转让二次设备有关技术……在自动化合资公司的经营业务范围内,自动化合资公司获得相关技术的独占使用权,将成为中国西电以及通用电气在中国唯一的二次设备产品生产平台。”

  初读这条协议时,笔者还忍不住为西电感到高兴:该合资企业是GE在中国唯一的二次设备生产平台,却还让西电来控股,西电这个协议签的好啊!

  然而,深思之后,笔者又不禁替西电捏了一把冷汗,并由衷的感慨GE的高明——该步子看起来对GE极为不利,实则攻守兼备,可进可退!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正如西电在公告中所言,国内输配电一、二次设备目前主要还是分开招标,没有人知道成套招标的趋势会以怎样的速度到来。对于GE来说,在此之前,反正它的二次设备也极少中标国家电网的项目。与西电合资后,借助于西电的营销渠道和资源,GE的二次设备说不定就可以大举进入国网系统。毕竟,41%的利润也远胜于过去的“干瞪眼”,更何况GE很可能还要向西电收取高昂的技术转让费,到底谁赚的更多,实在不好说。

  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孔之见,很可能小瞧了GE。对于GE来说,它或许根本就不在乎短期的利润得失而更注重大的趋势!

  从欧美等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这个大势就是,在一、二次设备的成套招标中,控制二次设备的厂家往往会起到主导作用;另外,一次设备中也必将融入部分二次设备的功能。比如说在变压器、互感器等一次设备里加入二次设备的智能元件,从而实现其自我诊断的功能。因此,对于一次设备厂家来说,要想赢在未来,能不能培育起自己的二次设备业务就变得至关重要。

  GE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该合资企业同样也是中国西电在中国唯一的二次设备生产平台。由于合资前西电在二次设备方面并不具优势,合资公司的操盘和技术来源很可能都会以GE为主。而这也就意味着,西电在其一次设备的更新以及未来的成套招标中或许将非常依赖GE!

  由于双方没有公布更多的合资细节,笔者也很难再对其评价。然而,值得西电忧虑的是,如果把关乎自己长久发展的命脉全部交到GE的手上,那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wydddn2006

13-10-15 17:45

0
近期,关于中石油反垄断之后,发改委下一个目标将是国家电网的传闻,引发投资界对国网上市公司的担忧。不过,国网系一家上市公司负责人昨日告诉《金证券》记者,近期曝光的新电改方向已经回避“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的原定目标,不影响电网体系和投资。

上海一家券商研究员也指出,新草案中回避了输配分开,主张改革电网的交易权,如此一来,电网体系没有大动。

争议5号文

“说到中国电力改革,最早的要数5号文了。”上述国网系上市公司负责人告诉《金证券》记者,这个标志性文件是2002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发[2002]5号文件,通常称为五号文。

五号文最大的亮点就是拆分了国家电力公司,实施了厂网分离,将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资产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划分,并分别进行了资产、财务和人员的重组,改革力度被评价为震魂摄魄。

不过国网系上市公司人士指出,“5号文件也有历史局限性,主要就是电力平台,选择以做大电网为核心的解决方案,这就造成电网可以统治着输电、配电、用电多个可以分离的要素流程。”

从目前来看,国家电网公司聚合了中国整个电力体系调度管理、电力输送、市场交易、技术准入的主导权,把握着电力规划投资、价格成本的基本信息,成为了超级企业。因此不断有声音呼吁,接下来的改革应当是“主辅分离、输配分开”。这种声音也成为电力设备企业头上悬着的一把剑。

“不少电力设备企业都害怕之前的改革方向,为什么?因为可能导致现有电网体系出现大变动,影响到电网投资,进而冲击电网设备企业经营业绩。”那位沪上券商研究员指出。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这种改革方向也受到国家电网的反对。

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国网立网发展的主要观点,即“继续坚持输配一体化、调度电网一体化”、“电力改革不能走部分国家以全面拆分和私有化为导向的‘破碎式’改革道路”。

“放价”新方向

《金证券》记者获悉,目前曝光的新电改草案即将提交国家发改委,主要有两大看点:一是推广直购电,逐步形成市场化的电价形成机制;二是对电网企业改革,电网企业的收入将由国家核定,不再承担买卖电力的角色。

“简单来说,就是放开电价,让电价更市场化。”那位沪上券商分析师指出。

在国网系上市公司看来,这样的改革方向显然是目前最稳健的。那位上市公司负责人对《金证券》记者解释称,电网具有天然的垄断性,这才能取得供电的可靠性。因为电网线路投入高,尤其是中国用电负荷中心在东南沿海,而电源点多在中西部,主要通过超高压、特高压传输,输电线路投入占比更高,电网自然要垄断。实际运行经验表明,中国目前的电网结构和体系,有力保障全国的电力供应,没有出现过大停电。

与原有的“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相比,“直购电、售配分开”并不影响电网体系和投资,对设备企业没有影响。

“5号文件里确定的电改思路是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最终实现市场化的电价形成机制,而新草案中,则回避了输配分开,主张改革电网的交易权。这说明过去十年的电改方案已经出现转向,主辅分离、输配分开并不可取,关键是最终的电价形成机制。”那位上市公司负责人称。

电力系统一位人士昨日也告诉《金证券》记者,眼下,包含电价改革在内的电力体制改革备受期待。而资深人士认为,电力体制改革远远不是拆分改革、放开电价了事,需要通过电力体制改革置换出繁荣的电力市场经济体系、国际领先的高级产业能力、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先进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效率。这意味着,电网投资重点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特高压等不容弱化。

改革时机到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再提电力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史丹告诉《金证券》记者,以前改革难,一是电力供应短缺,无法推进电价市场化,二是之前五大电力集团都亏损,无法掌握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电价也没放开,政府也没法调控。而目前来看,两个制约因素都已经解决。

首先是发电量上,当前中国的电力装机和建设速度非常快,一年就能够完成一个60万千瓦装机的火电机组,而以前要五年的时间,电力供应不存在紧缺情况。此外,五大电力集团大部分实现了扭亏为盈。

《金证券》记者从中央企业负责人第三任期和2012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了解到,五大电力集团全部被评为业绩考核A级企业。其中,国电集团公司排列第10名,华能集团排列第11名,华电集团位列第15名,大唐集团位列第33名,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排名第39名。

五大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业绩都有突破。比如,国电集团控股的国电电力,贡献集团超过60%的业绩,国电电力201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38.44%。华电集团持有上市公司华电国际44.19%股份,2012年华电国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亿元,同比增长1690%。而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2012年净利润是11.8亿元,同比增长133.79%。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