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视讯 :公司分析
目录
一、企业简介
二、经营业绩
三、核心优势
四、未来发展
五、估值与风险
六、技术分析
七、结束
一、简介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集团(SUMAVISION TECHNOLOGIES GROUP),成立于2000年,是由北京
歌华有线 、湖南
电广传媒 、清华科技园注资的高新技术集团化上市企业。2010年成功登陆创业板后,数码视讯集团凭借雄厚资本迅速完成产业布局,立足广播电视行业、业务延伸至通信行业、文化传媒、智能交通、创业投资、物联网、系统集成、技术服务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致力于成为中国数字电视及三网融合龙头企业!
数码视讯集团目前拥有七大全资机构:北京数码视讯软件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鼎点视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星际无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数码视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数码视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筹)、北京完美星空传媒有限公司。
数码视讯集团拥有400位硕博士研究员、近千人的行业顶级技术研发团队、所有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60余项技术专利,数百项著作权专利。数码视讯为各界用户提供三网融合全部解决方案。集团相继推出了云彩中间件、全业务平台(电视商城、代缴费、可视电话、三屏游戏…)、广电安全平台 、播控平台、双向网络改造(CCMTS+EPON)、IPQAM(24/48/192频点)、全IP传输/备份平台、直播星备份平台、VOD/PUSH VOD/时移电视系统、2D转3D解决方案、CMMB/DTMB全系统、广告/台标/字幕随播系统、高清落地视音频转码方案、卫星通信与网络流媒体、智能交通/联网监控等解决方案。目前,数码视讯已为全球90余个国家及地区,全国三十多个省及直辖市,超过1000个地市、县电视台(网络公司)提供专业的服务,极大地推进了数字电视的发展进程。
展望未来,数码视讯将凭借雄厚的资本优势,立足数字电视行业,扩宽完善产业布局,以资本为纽带,以十二年创新精神为基石,以三网融合为使命,以让每个人都享受数字生活为目标,继续缔造属于数码视讯新传奇!
二、经营业绩
(一)业绩
2010年营业总收入35012.59万元,营业利润11072.03万元。
2011年营业总收入44153.27万元,营业利润16596.66万元。
2012年营业总收入52555.56万元,营业利润22676.02万元。
预计未来三年保持30%的复合增长。
(二)研发
2010年全年研发总投入6,303.8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8.00%
2011年全年研发总投入11,358.5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5.73%
远超创业板5%的研发投入。
2011年年报披露,研发人员占总人数近60%。
三、核心优势
(一)技术创新优势
作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和北京市软件企业,公司曾承担2 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5 项北京市火炬计划项目、2 项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以及多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
作为行业内少数拥有国家商用密码产品生产和销售许可证的企业之一,公司参与了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组织的我国条件接收系统标准加密算法的编写。公司建立了持续的技术创新机制,具有突出的技术实力和技术创新优势。
1、公司自主研发掌握了多项首创和领先技术
公司自主研发掌握的数字电视前端平台级解决方案、区域锁定特征码流技术、数字电视彩信系统为国际先进技术;公司研发掌握的手持电视系统解决方案、高码率马赛克系统解决方案和基于通用DSP 的嵌入式AVS 编码算法为国内首创;公司开发的基于通用芯片的H.264 编解码设备国内领先。
2、公司主要产品在应用和功能等方面拥有多项创新,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
(1)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StreamGuard CAS”拥有多项创新具有组授权功能,专门针对我国快速整体转换的实际情况推出了切合运营商要求的组授权,帮助运营商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数字化整体转换,转换效率是原有单个授权的200 多倍;采用加密模式的区域锁定技术,有效解决了我国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因覆盖的城市、乡镇消费水平不同而面临的区域控制问题;采用节目即时按时付费运营模式,帮助运营商在现有的单向网络情况下开展部分双向互动业务。
(2)公司在数字电视前端设备方面也有多项技术创新
公司率先推出带复用功能的调制器,有效解决了我国广大县级平台数字化改造过程中系统规模偏大的问题,节省了县级有线电视网络前端的复用设备,对数字化整体转换成本的降低起到关键作用,使县级分前端的搭建成本缩减40%以上;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复用器过载保护功能,针对“一旦码率溢出就导致整个平台崩溃”的技术问题,创新性地设计了“可将溢出业务单独关断”的保护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整个平台的安全性;
公司在国内首先推出超大缓存的独立加扰器,有效解决了 DVB 标准中对于条件接收系统控制信息传输至加扰器的冲击码流问题;公司在国内 首先为同步数字系列适配器产品添加了带内网管功能,较好地解决了远距离传输中的设备远程管理问题。
(二)产品优势
公司产品线齐全,产品质量和性能优异,同时具有个性化产品优势。
1、产品线齐全
公司的产品覆盖数字电视前端设备、条件接收系统、增值业务软件等全系列数字电视前端产品,涵盖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手持电视等领域,构成了多种完整的解决方案和全线产品。公司可以为数字电视运营商提供全套系统和设备,能够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特色的解决方案,独立搭建完整的数字电视运营平台。
公司是国内第一家数字电视前端完整解决方案的技术、产品、系统及服务一体化供应商。2004 年,公司为四川省资阳市
广电网络 成功搭建了国内首个一站式数字电视平台,并于当年10 月投入运营。公司还率先在行业内推出了完整的手持电视系列解决方案。
2、产品质量和性能优异
公司生产的数字电视前端设备均通过国家广电总局的入网测试,获得入网证书,并具有性价比高、兼容性强、扩展性好等特点。公司的“StreamGuard”条件接收系统已通过国家广电总局的入网测试,获得A 级入网许可证,并具有先进性、安全性、稳定性、标准性、功能完整性和业务支持的多样性等特点。2008年12 月,公司手持电视编码加扰平台成功通过国家广电总局无线局手持电视测试组的测试,并进入国家广电总局的推荐名单。
公司通过了 ISO9001:2000 版质量体系认证。过去三年中,公司产品的开箱合格率平均为99.6%,返修合格率100%,二次返修率为零,过去三年中未发生因售后服务问题而产生的重大投诉案件。
3、个性化产品优势
公司具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全线的数字电视产品和丰富的系统搭建经验,对数字电视技术与发展具有深刻理解。针对各个地区不同客户的实际需求,能够迅速提出完整的、优化的、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客户不同系统的个性化需求。
(三)技术储备优势
公司掌握了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和前端设备的多项核心技术,包括数字电视条件接收技术、数字电视编解码技术、数字电视传输流复用技术、数字电视调制技术、数字电视码流调整技术、数字电视数据播发技术等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和前端设备核心技术。所有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截止2011年报告期末,公司拥有126项软件著作权,28项专利技术,报告期内,新增软件著作权23项,专利7项。同时,公司专门设立了战略研究院,并与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院校建立研究所,共同研究数字电视产业最前沿的技术。
(四)技术人才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高科技人才的积累。公司一直专注于数字电视软硬件行业,也培养出了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和一批资深行业专家。公司设有专门的研发机构,针对目前的业务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研发机构分为战略研发部、CA 研发及产品化部、数字电视前端设备研发及产品化部、增值业务研发及产品化部、中间件研发及产品化部和多媒体研发部六个部门。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队伍,
四、未来发展
数码视讯在2013年将继续深化集团产业布局,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在2013年,数码视讯集团将加大了对新业务的投入,在新的业务领域进一步渗透,全面布局数码视讯未来5-10年的发展路线。
在传统数字电视市场,数码视讯将继续保持市场优势,继续加大对传统数字电视领域的投入,全力发挥自身技术实力强、产品线完善等优势,全面向数字电视前端硬件、CAS、中间件及增值业务、OTT及智能终端、双向网改等领域发力。
值得一提的是,数码视讯数字电视前端硬件产品的平台化深刻地影响了行业的发展,目前处于领先地位,随着全国各省市数字电视整合工作的推进,集团将进一步增强在该领域的竞争实力。在CAS、中间件及增值业务、OTT及智能终端市场,数码视讯深化以服务制胜的商业模式,进一步加强与运营商的合作,向运营商提供更加个性化、完善的解决方案及服务,共同适应三网融合时代的行业发展。在双向网改方面,未来两年,毫无疑问有线运营商的双向网络速度会加快。数码视讯集团继续采取“多点开花”的方式推广超光网业务,预计在2013年,超光网有望贡献亿元收入,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移动支付与金融IC卡业务是数码视讯新拓展的领域,是集团多年来在软件、安全、COS等领域经验与技术积累的延伸,在未来该业务将与集团在广电领域的优势形成互补,围绕电视进一步创新应用,完善商业模式,进而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同时,公司在今年先后投资的美国Larcan公司、博汇科技、
新大陆 、湖南爱点、宽云视讯、芯联达、锐派游戏、天空游戏等企业也将成为公司业绩稳定增长的孵化器,会进一步推动数码视讯向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为未来的收益提供了保障。
五、估值与风险
估值:预测13/14年业绩为1.03/1.27,当前股价对13年PE仅14.83倍左右,行业PE平均估值在50倍附近。业绩稳健,估值便宜。
风险:大股东解禁、毛利率波动、超光网进度低于预期。
六、总结
2013年3月的小非解禁对公司短期影响较大,分析原因,这次小非解禁人数多,范围大,且基本是30岁左右的高学历,身处北京,面临诸多现实需求,急需改善生活条件,抛售意愿强烈。
2013年4月30日的大非和核心小非对股价影响较小,创投兑现一般有较长时间,抛售方案成熟,对市场影响较小。核心小非对公司了解深刻,改善生活愿望不强烈。
未来1个月内,股价在14-15元低位维持整理概率较大,13年内有望走出一轮波澜壮阔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