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从格力电器看储蓄型股票投资

13-03-07 13:31 8526次浏览
独修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刚刚过去的2012年,000651格力电器股价上涨了51.88%,同期上证指数上涨了3.17%,对比十分强烈。

设想一下,假如我们拿出部分资金,选择一只合适的股票,以定期储蓄的心态,只进不出、放弃波段,持有个几年,是否也算是一种特有的股票投资模式。
说明几点:
1、我只是借助格力电器这个平台表达观点,并非推荐这只股票。
2、所有观点都未经实践验证,仅作交流。
打开淘股吧APP
3
评论(10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独修

13-09-07 09:11

0
许久没发帖了,谈谈新方法做票的体会。
从去年12月初始共做过2只票,赢利40个点。对比以往的短线操作、频繁进出,显现以下特征:
1、始终满仓,这在以前是极少见的,尤其在大盘低迷格局。
2、操作上的大致路径基本是“满仓——持有——清空——换股”,中间没做过波段。
3、2只票赢利不一,但都规避了亏损。当然,验证的时间还不算长,不到一年。
期间曾有过追加本金的冲动,多方考虑没有做,明年再说。
涨跌都高兴

13-08-25 16:31

0

格力可以买。
独修

13-06-15 10:58

0
找到它,并通过投资实践去验证它是否符合你的预期,这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对于投资来说,无论是选股还是持有,都要力求客观,无客观依据的盲目乐观或悲观都是我们的大敌。
guanxdyu

13-06-15 10:34

0
找到具有持续高发展能力的股票,是投资人梦寐以求的追求
毫无疑问
独修

13-06-15 09:56

0
大盘低迷,格力股价大幅下跌,目前股价已低于去年底的收盘价,今年入手格力的股民大多亏损。冬菜吧里的争论与激情逐渐对于沉寂。当前,投资者思虑最多的可能有两个问题:第一,格力为什么下跌?第二,格力还能否再涨起来?其实我对这两个问题都没有完全肯定的答案,只能做一些推测:
对于第一个问题,较为明确的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大盘低迷,泥沙俱下;二是格力一季报不及预期;三是创小板对资金的示范及吸引作用。
我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则更为模糊:假如格力能够基本实现其2013年的经营目标,那么其股价能够重拾升势是大概率。
至于说到格力未来的股价能跌到多少和能涨到多少我无力推测,我的原则是,跌时不妨看的更低,涨时不求长得更高。
zhzrj1128

13-06-09 12:27

0
i
独修

13-06-09 11:39

0
格力的“天花板”:
考虑到国产几大厂商的竞争格局,笼统看格力在内销市占率方面似乎存在天花板。但是公司的应对措施可谓不少:一是中央空调的市占率空间仍然很大;二是随着国家节能措施出台,高技术含量空调机更新换代的动力在加大;三是包括净水机在内的小家电已初现端倪;四是国外市场的空间还相当的大,“世界的格力”不会是一句空话。
随着企业成长,局部的天花板现象可能会存在,而关键的问题在于企业来如何应对。对于经营公司者来讲,市占率和利润当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但建立在市场需求前提下的技术创新,则是构建百年企业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
巴黎铁塔

13-06-09 11:18

0
还是储蓄好
独修

13-06-09 11:14

0
格力的“生命周期”位置:
人类都有生命周期: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一般从中年以后开始走下坡路,直到生命终结。一个事实是,格力从上市到现在股价已经上升了100倍,有人就断定格力的生命周期已经步入日暮西山了。我不这么认为,原因如下:
一是格力宣布五年再造一个格力,仅从这一点来讲,格力仍处在高速成长期。
二是随着产能的逐步扩大,其建立在技术创新和品牌效应基础上的利润率有效提高,造就公司的净利润提升远高于产能提升,公司内部良性成长环境的格局将会长期存在。
我认为格力仍处在“青年期”。
独修

13-06-09 10:59

0
格力的销售渠道调整:
应当说,格力的旧有销售渠道为格力电器以往的成长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助推作用。但任何一种销售模式,都会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变化,有改进和提高的必要。目前,格力销售渠道的整合已近尾声,由于盛世恒兴与格力电器之间没有资本关系等因素,各种忧虑也扑面而来:
忧虑之一——格力高管在盛世恒兴隐蔽持股,有化公为私之嫌。这个可能性不大,原因如下:
一是格力电器的第一大股东仍是珠海国资委,假如“忧虑”成立,大股东不会不做出反应。
二是董明珠个人持有格力股票近千万股,市值数以亿计,她不缺钱。董从普通业务员一步步走上格力掌门人的位置,其目标是期望达成“世界的格力”。换句话说她是一个有着强烈事业心的人,或讲“有野心”的人。再有,格力公司真做大了,董的持股市值亦会水涨船高,那时的她才是“名利双收”的局面。
三是退一万步讲,即便盛世恒兴的资本构成存在重重黑幕,两个企业之间也需要通过共赢来达成各自的存在空间。其中的一家倒台了,另一家也好不到哪里去,两者是共荣、共损的关系。
忧虑之二——由于资本的独立性,未来盛世恒兴将成为格力电器产品销售的“卡脖子”者。
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公司,其合作的基础应当是既实现“共赢”,又要达成相互制约,两者缺一不可。我觉得,在此次合作中盛世恒兴从格力电器手中拿走的“最大利益”不是商品出厂价与零售价之间的差额,而是格力品牌商品的“唯一经销权”。想一想格力的品牌价值,再想一想这个“唯一”的排他性会给盛世恒兴带来多少远期收益,就知道盛世恒兴的收益来源和“命门”所在了——经销权就是格力最大的筹码。
 那种格力与盛世恒兴合作是主动给自己脖子上套上枷锁的说法,只能说是一厢情愿。格力不傻,董明珠更是精明得厉害。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