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源机械牵手颜永年,3D打印新一波的龙头,3D打印已上升至生命科学的层面了! 事实上,3D打印技术的深层应用的确与人类“再生工程”有关。
颜永年去年年底曾就“生物制造”话题做了一个详尽报告。他介绍说,目前3D打印技术正试验“打印”生物体的细胞组织结构,下一步就是要“打印”人体的皮肤、软骨、肌肉、血管、气管。这种基于3D打印原理而产生的生物技术,被称为“细胞三维受控组装工艺”。
这方面,中国的研发进度并不落后。清华大学相关的课题组与医疗机构联合试验,用3D打印技术制造动物骨骼支架,“一共做了24条狗,100多只兔子”。
作为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首席顾问,颜永年强调,3D打印使得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再生手段丰富和加强。
他认为,20年后人们将弄明白自身器官的运行机理,而用不了50年就能制造出所有的人体器官。人确实有可能成为“造物者”。
革命性的创新技术在完全释放出它的能量之前,往往看不出什么“先进性”。但因此而缺乏紧迫感甚至跟不上趟的国家,一定会丧失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