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视频网站只有乐视网,其他都在海外

13-02-18 14:29 7089次浏览
旺财不是小强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视频网站未来会像卫视一样,只有几家强,从线上到线下、从小屏幕到大屏幕的成长路线,惟独只有乐视网 。看影视品种个个生猛,文化消费的大升级背景下,视频网站乐视网是可以加加分的估值。节前的盒子开机率不错,5万盒子用户疯抢只是刚刚开始...

乐视称盒子日均开机2小时
2013-02-18 来源:新浪科技

乐视网旗下子公司乐视致新今日宣布,春节期间乐视盒子C1的用户日均开机观看小时数超过2小时,从2月4日―18日,乐视网TV版的日均播放数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乐视盒子C1是乐视致新推出的一款1.5G双核、搭配安卓4.1智能操作系统、支持1080P、3D等功能的智能机顶盒,1月21日开放购买当天,5万台现货在7小时内即全部售罄。
内容方面,从乐视盒子C1的点播率来看,今年江苏卫视取代了湖南卫视成为了春晚点播率的冠军,湖南、辽宁、东方、北京分别列二到五名。
电视剧方面,新版《笑傲江湖》于2月6日正式在乐视网与湖南卫视开播。据乐视网点击数据显示,开播首日,新版《笑傲江湖》在乐视网及乐视盒子平台上的累计点播量已近十万,堪比去年岁末大剧《隋唐英雄》。
打开淘股吧APP
10
评论(4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旺财不是小强

13-02-20 13:39

0
乐视网与美股相类似的Netflix,近一年涨幅三倍

美国流媒体业务高增长推动Netflix超预期
Netflix今天盘后公布了第四季度的财报,实现9.45亿美元营收,以及800万美元净利润,由于业绩大幅超出业绩预期,促使其股价盘后暴涨35%。Netflix在上一季度财报公布时,曾预计第四季度有可能产生亏损,FactSet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预期Netflix第四季度将亏损0.12美元,然而,Netflix却在该季度实现了0.13美元的每股收益。什么推动Netflix第四季度盈利大幅超预期?
Netflix第四季度来自国内流媒体服务和DVD租赁服务的业绩情况,可以看出,1)Netflix最近5个季度来自国内流媒体业务的运营利润率持续提升,2012年Q4已上升至18.5%,较上年同期时的10.9%和上个季度时的16.4%均大幅提升。该公司在季报中,将国内流媒体利润率大幅提升的原因,解释为会员数和营收增长均超过预期,且实际内容成本低于预期。

2)在流媒体营收及利润大幅上升的同时,DVD租赁业务的营收和利润正在持续萎缩,该趋势符合公司此前计划从DVD向流媒体过渡的策略调整。而且,Netflix预计,2013年第一季度,来自国内流媒体业务的利润规模,将首次超过DVD业务。Q4,北美流媒体业务实现1.09亿美元利润,接近DVD业务1.28亿美元利润。

3)在美国国内,Netflix发展流媒体业务面临着HBO GO、Amazon Prime、Redbox Instant、Hulu 等参与者的竞争,这些公司都在加大内容方面的投入,部分内容与Netflix的内容库资源重合,也有部分独家播放内容,那么他们是否能取代Netflix?为此,Netflix统计了Netflix上最为热播的top 200 部剧,发现当中有113部无法从Amazon Prime、Redbox Instant、Hulu+ 获取,Amazon Prime可获取73部,Hulu+可获取27部,Redbox Instant仅能提供Top 200当中的12部剧。因此,虽然这些网站不同程度的参与流媒体市场的竞争,但目前还没有哪家能够真正取代Netflix的服务。

二、海外业务亏损规模将下降

该季度,Netflix流媒体服务成功扩张至北欧地区,由于包括内容及营销方面的扩张成本增加,使得该季度海外流媒体业务亏损规模较上个季度继续扩大,至-1.05亿美元,但实际亏损数额,低于公司此前预期的海外亏损范围中间值-1.13亿美元。公司预计,未来一年,随着海外会员数的增速超过内容成本增速,以及公司计划在2013年上半年不再进行海外市场扩张,海外亏损数额将降低,公司预计2013年Q1海外亏损规模将降低至约8700万美元。

三、2013年自制内容将加速上线
2月1日,Netflix将独家上线13集的自制内容 “House of Cards” ,4月19日独家上线 “Hemlock Grove” ,5月上线“Arrested Development”的第四季,“Orange is the New Black” 、 “Lilyhammer”也将在年底前上线。
随着自制内容加速上线,Netflix的内容库将更加充实,并且一定程度上减轻对第三方购买内容的依赖,如果这些自制内容获得全球观众的认可,对Netflix本身的品牌也将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
除了自制内容,Netflix将继续加强与第三方影视公司的内容合作,从而能够会员提供更多、更及时的内容选择。去年年底,Netflix与迪士尼公司签订了多年的内容独家播放协议,从2016年起,Netflix将可以通过首轮收费电视窗口,第一时间独家观看迪士尼公司的影视作品。此前,受制于收费关系,Netflix会员必须比其他收费渠道多等待几个月,才能观看影视内容。Netflix表示,将加大与影视公司这类合作。
但在加大自制内容和第三方内容投入的同时,Netflix自由现金流继续大幅下降,截止第四季度末自由现金流降至-5100万美元,较第三季度末时的-2046万美元扩大一倍多。
旺财不是小强

13-02-20 13:30

0
乐视网与美股相类似的Hulu宣布2012年营收6.95亿美元同比增长65%
兽医王五

13-02-20 11:49

0
最具爆发力的网络业,以前一直与A股无缘,象样点的企业都去国外上市,这实在是中国股民的不幸
一大堆的垃圾上来,还都很贵,比外国贵
好东西不来
网络业发展最快的子行业是电子商务和视频
现在A股算是有了两家算得上真正意思上的网络股,苏宁和乐视,虽然不是最强的,但毕竟也算是占了一席之地
可惜这两家都输在了起跑线上,
不过,这两家公司有一点上都很不错,就是有很强的执行力
还是有点希望的,
兽医王五

13-02-20 11:39

0
昨天看到网上有则消息,贾总说智能电视要到三季度出来,如果这样的话,涨得多了打算逢高可以减一点
做做差价
昨天另一则消息,盒子春节期间平均使用达2个小时,这是很让人振奋的一则消息
旺财不是小强

13-02-20 10:38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视频网站PC端各家都有困难,乐视网是唯一从线上走到线下的,客厅是他们的目标,TV端今年的大看点。
兽医王五

13-02-18 23:15

0
乐视在PC端已经遇上了瓶颈,能做到目前这个规模也是很不容易的
未来就看TV端了
顶一下
晕他有枪

13-02-18 22:54

0
好电影到电影院看,看不了的回家里看,看就看乐视,呵呵。
zyh556677

13-02-18 19:40

0
此贴会火。。。。。。。。。。
旺财不是小强

13-02-18 14:34

0
对于乐视网,目前走付费电视业务,对于一个初创期的互联网企业来说,真的非常难能可贵。大部分互联网巨头,最开始都是靠烧钱烧出来的,用户都希望免费享用。即使连亚马逊,京东,这些电商巨头,目前都依然还有烧钱不赚钱的问题。

乐视网的未来也许是进入规模驱动的时代。也就是说,当乐视网完全可以靠广告业务生存时,那么他可以通过更便宜的价格来抢占用户,当他的用户规模达到一定程度,譬如数千万,那么到时它的广告业务就会更加强大了。

“ 内容限制使OTT盒子的需求未如理想,低价竞争又使牌照商、内容运营商、盒子生产厂都不盈利,OTT产业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探索前进的路径。
  上述产品总监认为,只有广电运营商积极推进,OTT产业链才有盈利的希望。现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很欢迎OTT、IPTV,因为可以推广宽带,同时又有内容销售分成。但各地广电运营商,如南方传媒、湖南电广传媒、江苏有线等,担心被别人“动了奶酪”,怕用户看惯OTT,会把广电撤掉。因此,最终只有广电系统的监管与内容分开,不能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与广电先找到赚钱模式,再做大盒子规模的思维不同,互联网企业的思维是先做大客户群,再想办法赚钱。“虽然现在OTT盒子是亏的,只要用户量上去,资本运作等都好办”。所以,这位人士预计,继小米之后,还会有更多的互联网企业涉足OTT盒子。如,视频网站PPTV、奇艺,它们的广告、付费不理想,盒子是出路,试探在电脑屏之外进入电视屏。“国内一些主流视频网站都与我们谈过代工OTT盒子的事宜。”
  不过,上述广电系统人士对于OTT如何盈利仍然有不同看法。他认为,OTT盒子销量不佳,不是因为广电政策限制,而是OTT没找到盈利的商业模式,又没有好的用户体验。未来,内容运营商都必须找牌照商才能分发内容,盒子由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集中采购,送给消费者。消费者购买一年宽带费,免费获得盒子。预计2015年,OTT盒子的销量才会超过IPTV盒子,成为仅次于有线电视的第二大服务商。“盒子达到一定数量,才会降低成本,实施内容付费、上传广告,从而实现盈利。””

(OTT将在未来的五年内持续繁荣 *)据Digital TV Research认为,截止至2017年底,OTT预计收入增长将从2010年的约30亿美元上涨至250亿美元,收入成长达到9倍之多,光广告收入在2017年就将达到147亿美元,而同比2010年只有约30亿。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新媒体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广告收入的单一模式,OTT除却广告收入的50%,订购、租用、DTO等收入也分别将达到68.84亿美金、27.4亿美金以及43.62亿美金。

据ABI Research统计,在未来OTT收入将从2012年的82亿美元的收入翻4倍直冲320亿美元的大关,然而引领这一潮流的将不再是Netflix在过去所一直采用的订购服务,而将转向租用。(OTT将在收入模式上转型租用收入将大幅提升http://media.dvbcn.com/2012/11/05-95560.html)ABI Research业务主管Sam Rosen认为“付费电视服务将在吸收了多屏服务以及支持OTT内容后朝着蓬勃发展,最终融合成一个为更多消费者服务的崭新面貌,同时,OTT的租用也将会以一种类似于广告的模式迅速成为OTTTV收入的主力军之一。”

但是不管前景如何诱人,成本压力依然是必须关注的问题,视频服务本身就是烧钱的服务:

 “HIS调查数据引起全球OTT运营商的共鸣,同时也提出了一个OTT必须直面的问题——传输成本压力(OTT运营商面对成本难题 高清发展提出网络带宽高考验 http://media.dvbcn.com/2012/10/09-94500.html)。OTT运营商被迫建立或者收购自有基础网络传输以应对庞大的用户数量,据HIS的调查来看,目前CDN所提供标准定义的OTT服务每一小时的服务成本要29.58欧元(8000人),如果您对于这个数字没有概念,HIS同时给出了另一个数据作为对比,8000人同时收看卫星的成本是28.62欧元,而如果这个数字上涨到10000人时,OTT服务成本还将上升到36.98欧元,人数的增长将直接影响到成本的上升。本届BIRTV上,4K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名词,随着高清时代的降临,这就意味着OTT必须面对更高的成本或者直面高清的竞争,有如无轨电车般飞速高涨的带宽支出是否会有一天最终压垮OTT的产业链?或许这还有待未来的验证。”

谷歌提供自有的光纤网络来发展视频服务,这是一个我们必须随时跟踪的大事件。如果独立的OTT服务商必须要“建立或者收购自有基础网络传输以应对庞大的用户数量”,那么行业未来不确定性还是很大的,成本和收益如何平衡?
旺财不是小强

13-02-18 14:33

0
中国的情况又如何呢?看看北京的电视开机率,也许我们不难悟出什么?

“OTT与有线的本质区别:内容
  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当用户被多姿多彩的互联网内容吸引时候,当北京的电视开机率仅为30%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到用户对于内容是有需求的,比起单方面的灌输内容,用户需要的是更多可自主选择,甚至能够自主参与的内容。内容的数量、质量直接影响到受众的满意度,但要运用好OTT所有的内容优势,其实很不简单。”

 “  OTT跟IPTV的关系?IPTV已经有1700万用户,IPTV是走在电信的传统行业,OTT TV是走在多种行业。他们一个最大的区别是OTT随时随地多屏多发,IPTV有专网的地方才可以,比如在大学的寝室里面OTT TV就很容易做到,IPTV就不容易做到。OTT和IPTV相比,OTT是一个互联网的东西,IPTV还是一个电视的东西,OTT可以在后台上做一些大数据挖掘,对用户行为做出分析,对电视节目、视频内容做出对应推荐,这种用户对接,可能在OTT更容易实现,IPTV在这方面没有OTT做的好。
  从我个人看法,OTT前景要大的多。包总说全国OTT、IPTV达到有线电视的1/3,5000万用户以上可能是一个点,我不这么看,网络视频用户去年年底3.25亿,用户量增长挺快,包括手机电视用户去年已经达到1个亿以上,OTT用户可能会发展几个亿甚至会超过有线电视,可能会达到2个亿,两者之间可能会形成长期的共存关系,从长远来看,OTT会占上风。从广电总局角度可能会管制,如果OTT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监管可能会放到网络方面,从内容方面进行管制,而不是管电视屏幕和其他屏幕。”

但OTT的商业模式方面,也依然存在困难。

“ OTTTV最不成熟的关键点——商业模式,目前困扰着OTT落地的最大难题,也是传统电视长期养成的消费惯所带来的最大阻碍。用户惯于看电视不掏钱,而一旦不收费,视频内容的ARPU值就无法上升,产生不了利润,一切OTTTV就都是昙花一现。
  从有人愿意花4000多元买Ipad却不愿意为他的Ipad花上10元买一个应用就不难看出国内用户的消费惯导致其很少会在非实体产品中投入消费,电视节目和电视应用也是其中之一。OTTTV要想在和有线与IPTV的竞争中从受众手中获得利润,目前来看难度很大,纯市场化的竞争带给OTTTV不能依靠政策的现状,加之现在一些通过HDMI将手机屏幕转移到电视屏的“OTT”电视棒,Ott运营商已经如箭在弦,或许可以这么说,在内容、终端、商业模式三者兼备的前提下,最终领军OTT的将是在商业模式具有独到解决方案的一方。”

  “ 张磊:国内OTT运营的内容监管是一个特别大的门槛。我一直觉得,如果内容产业不开放,付费视频或付费电视运营几乎很难赚到钱。现在的内容基本上在免费的互联网都能看到,有很多人把电脑接到电视上看电视剧或者电影。中国大陆一直没有付费看视频的惯。
  刚才包冉谈到有家公司卖了100万张360元的卡,仔细算算,如果去掉内容成本、带宽成本、服务器成本、运营成本等等,这家公司也很难靠付费视频赚钱。另外,免费的情况下播放出现缓冲,用户不会打电话投诉。一旦付费的话,会产生客服成本,一出现缓冲,客户会打电话投诉,所以对QoS的要求就更高,这样也增加了成本。
  今年为什么OTT特别热?因为从技术上都已经准备好了,云的服务可以租用,自己不用搭建CDN和单独跟电信运营商租带宽了,可以租用云计算平台,比如阿里云、百度云等等,在境外可以租用亚马逊的云服务(当然,亚马逊云服务在中国没有),只要把软件部署进去就可以了,而且比国内更便宜。至于终端,不需要重新开发操作系统,用Android的系统改造就可以了,效果也不错。
  从目前看来,现在这个行业相关产业每一个环节都有想直接做OTT运营,甚至原来做芯片的公司,也想直接做运营了,做内容节目的有大量版权的公司也想做OTT运营商,希望除了把内容卖给到有线网络或电信运营商,还想直接把内容卖给用户,同时自己掌握用户关系,希望在资本市场上能够获得更好的认可。有线运营商也想做OTT运营,它的网络已经现实存在,进行改造之后就能上OTT,目的是提高它的ARPU值。
  很多人问我怎么挣到钱,作为内容提供商将内容通过牌照的方式进入到这个平台上,如果有些保底分成就能挣到钱,芯片厂商就做一个盒子。今年有很多公司准备进入OTT,我认为不要去做OTT运营,原来是做B2B业务,现在进入B2C业务是完全不同的。原来是B2B,搞定一两百个电视运营商就OK了;现在要搞定几百万个用户,两个不同的模式,完全不同的企业文化。按基因来走的话,电信运营商、有线电视运营商更有可能把OTT运营成功,所谓一些独立OTT运营商是特别难的。我特别不看好。
  最后一个观点,如果想挣钱的话,就要跟电信运营商捆绑,从他的收入里分七八块就能赚到钱,做硬件厂商能赚到钱,做系统能赚到钱,那我就帮电信运营商做一个系统,任何一个产业环节,目前还不适合自己独立做的OTT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

从目前来看,似乎付费方式来消费OTT视频服务还不是普遍的选择,用户惯于看电视不掏钱。
但是,理论上,即使用户不付费,只要用户规模足够大,那么通过广告等业务,OTT服务商也是可能赚钱的。


OTT虽然不像付费电视业务一样有固定的套餐费用,但OTT的业务特性为其将来的盈利带来了极大的想象空间。目前行业普遍认为,移动视频、个性化点播和视频广告这三项业务将极大的提振OTT运营商的收入
 OTT的收入将从2012年的82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320亿美元。
  “OTT的兴起,让BBC看到了数字市场的新机遇。”正如英国广播公司(BBC)副总裁GaryWoolf向DVBCN记者所描述的,在过去的1年时间里,BBC就实现了数字业务收入翻三番,并有希望在2014~2015年间增长15%。
根据思科公司的预计,在今后的几年里,IP流量将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而视频相关的流量约占总流量的80%,这也带给OTT业务更高的利润增长。
对于内容提供商印度Shemaroo公司来说,根据用户的需求发展OTT业务,则是公司一直以来的需求。比如在移动电视业务上,不仅提供给用户极大丰富的内容,包括音乐视频、电影服务、游戏、动画等,还提供印度各个地区的方言节目。
  “我们不仅提供海量的内容,更通过OTT业务的点播服务,带给用户更适合自己的体验方式,这也是OTT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Shemaroo娱乐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JaiMaroo强调。不可否认,OTT所带来运营模式的变化对内容服务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拓广阔市场的同时,更促使内容商革新商业模式,不断优化资源,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优质的视频节目。
随着全球传媒的不断进步,数字业务带来了更多的营收,以BBC为例,该集团收入从2010年的24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60亿美元。在这其中,广告收入的快速增长不可小觑,预计2017年将达到147亿美元。市场研究机构IMSResearch报告称,广告赞助的短内容依然占全世界OTT视频市场的绝大多数,2011年被分发的广告赞助视频流达6930亿条。
  除了广告赞助的短内容,在未来五年,优质长内容将推动OTT收入,到2017年广告收入将增加到134亿美元,相比之下按次收费电视服务PPV和订阅OTT视频服务收入为206亿美元。IMSResearch预测未来五年OTT广告收入增速将更快。记者从2012中国数字电视及OTT产业高峰论坛上还了解到,2011年中国传统电视广告相比于2010年同比增长15.9%。但是到2012年上半年却下降了1.53%,其中互联网分流了相当一部分的市场份额。据调查,2011年第三季度互联网视频广告同比增长接近50%,2011年第四季度环比上升了15%,直接导致了互联网视频广告供不应求。调查显示,在全国接近50个地级市、接近八千个样本、15-40岁的受众中,电视的到达率是84%。此外,网络视频到达率是79%,电视覆盖了2.1亿人口,网络视频覆盖了1.9亿人口,这也就是为什么广告主选择互联网市场的根本原因。”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