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上海首次立案查处“毒校服”

13-02-18 14:18 1325次浏览
gongzhen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据新华社电 上海市质监部门通报,6批次校服在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中被判定为不合格,其中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冬装因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属质量问题严重,已被质监部门立案查处,这也是上海对学生服质量首次立案。

  上海市浦东新区质监部门负责人表示,欧霞公司2009年、2011年的学生夏装曾被检出PH值超标,2012年二季度学生服春夏装使用说明标签不合格,后经整改复查合格。

  2012年四季度,上海市质监部门抽查了五三中学向欧霞公司订购的50套演出服,其面料和里料分别为红色、白色摇粒绒,有三条黑色镶边。抽样检查中,2套演出服的黑色镶边面料被检测出含致癌芳香胺染料。质监部门当即将剩余的48套演出服全部扣押,全部演出服均未流出。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mima915

13-02-20 10:55

0
3067和2054
mima915

13-02-20 08:19

0
毒校服:三年四度抽检不合格何以能中标 2013年02月20日 06:55:19 
来源: 正义网 0【字号:大 中 小】【打印】【纠错】
新春伊始,上海“毒校服事件”牵动人心。2月7日,上海市质监局发布了对本市校服质量专项监督抽查结果。报告显示,抽检的22批次产品中,有6批次不合格。其中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摇粒绒冬装被检出含有致癌物质芳香胺。此前,浦东质检部门在对欧霞公司2009年、2011年学生夏装检测时发现PH值超标,2012年第二季度学生服装夏装使用说明标签不合格。  

3年4次抽查不合格还能中标,校服生产、销售和采购环节问题凸现。生产企业应当承担何种责任?监管部门如何提高过程抽查、事后监督的效果?校方在采购环节如何甄别生产商的资质品质?如何让校服生产、供应、采购和监管实现良性运转?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校服含致癌物质是否触犯刑律?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说,生产商要依据产品质量法和侵权责任法承担对受害学生全部实际损害的赔偿责任,除了财产损害赔偿,身体和精神健康严重受害的学生还可提请精神损害赔偿。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林维则指出,我国法律对相关问题有明确规定,对相关生产企业可采取停业、吊销营业执照等措施。“生产的产品中含有可能致癌的材料,属于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可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校方是否应承担责任? 

不少家长质疑:大批量的校服采购,为什么不选取质量过关、信誉有保障的商家,偏偏要从一家多次出现问题多次整改的厂家购买?  

刘俊海指出,学校作为校服的强制、统一代理采购的机构,本应以学生利益为本,为广大学生站好岗。在这次问题校服事件中,学校在选择与监督校服生产商方面有重大过错,违反了其对本校学生及其家长的忠诚勤勉义务。校方应就此向学生及家长致歉,并追究有重大过错的采购经办人员和主管领导的行政责任。若存在向生产商索要或收受贿赂的行为,则可能构成受贿犯罪,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校服采购该采用什么标准? 

标准不一、标准过低,是此次校服事件暴露的深层次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景明认为,“毒校服事件”的出现,与我国目前对校服等产品生产、采购标准较低密切相关。在我国,婴幼儿产品的材质和生产已采取较高标准,但对于青少年这个年龄段,很多相关产品,诸如校服、校餐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提高生产企业的违法成本,不失是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林维说,对于校服生产环节暴露的问题,有效的办法是提高校服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由质量监管部门、工商行政部门共同列明校服生产企业的生产资质要求,并严格规定资质勘查机制,定期加强对符合资质的企业进行二次评估和核查,强化企业生产环节质量监控,企业生产出现一次问题,就将其列入采购黑名单,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校服生产资质。  

“治本之策是建立健全校服公开采购制度,将各校分散的黑箱采购转变为统一的阳光采购,强制采取公开招标手段,严厉打击校服采购过程中的腐败行为。”刘俊海建议教育部与卫生部、质检总局尽快出台校服质量标准,并加大执法力度,对毒校服零容忍。
mima915

13-02-20 08:10

0
上海"毒校服"事件暴露监管软肋 网友呼吁全国都查 2013年02月20日 07:18:48 
来源: 北京晚报 0【字号:大 中 小】【打印】【纠错】
  今天,上海市中小学生迎来新学期。开学首日,学生都要穿校服,但今年浦东新区一些学校已以短信、微群等方式通知家长:孩子可以不穿校服上学。

  这些学校都是上海欧霞时装公司的客户,而这家位于川沙新镇一座村庄里的小工厂,已因生产的学生服被抽检出含有可致癌物而被立案查处并停工。记者昨天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办获悉,生产不合格校服的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供货的21所学校26444套校服已暂停使用并送检。

  抽查

  欧霞校服4次被检不合格

  上海市质监局2月7日发布了对本市的学生服质量专项监督抽查结果。报告显示,抽检的22批次产品中,有6批次不合格。其中,上海欧霞时装公司生产的一款摇粒绒冬装被检出致癌物质芳香胺,“属于质量问题严重”,已被立案查处。这是上海对学生服质量首次立案。

  根据抽检报告,被抽检出含致癌物的产品,是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2012年7月生产的OUXIA摇粒绒冬装(规格型号:M 160/84A,款号OX2012005)。而含有致癌物的面料,主要是用作服装装饰用、宽约两厘米的镶条。

  质监部门表示,这是由于产品面料在染整过程中使用了含有该物质的染料造成的,这类染料含有偶氮基团,对人有可致癌性,且对人体的伤害不可逆。

  细心的媒体对照历史抽检记录,发现:欧霞时装有限公司并非校服抽检黑榜上的“新人”,从2009年至今,它所生产的校服已4次被检测出不合格,其中既有“使用说明不合格”,也有“pH值不合格”。

  调查

  上海校服合格率不足五成

  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何瑾馨告诉记者,不必谈“毒校服”色变。这次涉事校服所使用的偶氮染料是纺织品服装印染加工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合成染料,共有近2000个品种,其中只有130多种偶氮染料经还原会释放出指定的24种芳香胺类。

  但人们还要忍不住追问:“一家3年连续抽检不合格的企业为什么会一直为浦东学校供应校服?”

  据了解,上海现在20多家学生服生产厂家,九成以上是欧霞这样的小企业。在2012年三季度的抽检中,校服的合格率还不足50%。而在抽检不合格的“黑名单”上,不只是欧霞,还有其他几家厂也是常客。

  上海某区的一位教育局副局长表示,没有文件规定过全市或全区中小学需要统一订购校服,以前校服多由教育部门办的“三产”企业生产,现在则多由学校自行决定,教育局只负责核价。对于质量问题,基本只靠质监部门抽检。学校和教育局对服装质量是外行,对于质监部门在网上挂出的不合格名单,关注不多,监管更少。

  在上海,学生校服费用是列在学校代办服务性收费项目中的,由物价部门对校服的最高价格做出限定。中心城区的高中学校自制校服的,每套不能超过250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自制校服的,通常夏季校服每套50元,冬季校服为150元左右。不少老师和家长都表示,在上海,这样的价格偏低,可能导致大厂家嫌利润低不愿做、愿意做的厂家偷工减料等现象。同样在上海,一些民办的“贵族”学校、国际学校内,校服往往包括从外套到袜子、帽子等诸多品种,费用上千元。

  1 2 3 下一页
gongzhen

13-02-18 14:35

0
上海“毒校服”事件升级 21学校被要求停穿校服送检
中广网上海2月18日消息(记者刘飞)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两天,“毒校服”成为媒体关注的热词。有媒体援引上海市质监局的抽查结果公布说,供应上海浦东多家学校的服装厂生产的校服被检出染料含致癌物芳香胺。这条消息在新学期开学之际曝出,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让不少家长的心头蒙上了阴霾。这衣服上怎么会有致癌物质?到底有多少学校的校服出自这家企业?

校服中检出致癌物芳香胺

前天,上海市质监局对上海市生产、销售的学生服质量进行了抽查,抽查结果让人有些意外,在抽检的22批次产品中,有6批次不合格。大部分企业的问题是纤维含量标注不符,PH值检验不合格等问题,但一家叫做上海欧霞时装公司生产的一款冬季校服却被检出致癌物质芳香胺。

2012年第四季度,上海市质检部门抽检了五三中学向欧霞公司订购的50套摇粒绒学生演出服,演出服面料为红色摇粒绒,里料为白色摇粒绒,有三条黑色镶边。在抽样检查中,两套演出服的黑色镶边面料被检测出了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质检部门当即对剩余的48套摇粒绒学生演出服进行了全部扣押,50套演出服都没有出售,质检部门已经对此进行了立案调查。

芳香胺对人有可致癌性,且对人体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因此,这件事引起了上海质监部门的重视,欧霞公司已经被立案调查。

事实上,欧霞公司的问题由来已久。上海质监部门提供的信息显示,欧霞校服实际上已经连续3年位于不合格名单中,2009年、2011年学生夏装被检出PH值超标;2012年第二季度抽检显示,其2月份生产的学生服春秋及夏装均被检出使用说明不合格,但是在整改和复查之后,他们的检验都是合格的。

“毒校服”事件波及21所学校

对于此事的处理,昨天,浦东新区质监部门负责人表示,被抽查的“毒校服”都是来源于上海五三中学订购的50套学生演出服中的2套,目前这50套演出服都已经被扣押。

有记者前往欧霞公司采访时,这家公司负责人说,“毒校服”只生产了50件,都还没有来得及流入市场就被查处了。

在被问到到底生产了多少“毒校服”和其流向时,欧霞公司负责人说,公司生产规模有限,没有能力为太多的学校供货。

对于上述说法,媒体和网络上的质疑声并不少,有媒体指出欧霞公司向上海的30多所学校供货,但这些消息直到昨天下午都没有得到回应。

就在昨晚11点,浦东新区官方微博“浦东发布”突然发布消息说,鉴于欧霞公司出现的问题,浦东教育部门进行了排查,已经确认共有21所学校向欧霞公司采购了产品。目前,教育部门已经要求采购该公司产品的21所学校通知学生暂停穿着学生服,并将采购的学生服送检验机构检测。

在昨天深夜12点多,“浦东教育体育”官方微博也发布了一条信息,说经排查2012年分散采购欧霞公司生产的校服的学校有21所,分别是育民中学、新川中学、孙桥小学等,公布了具体名单,但对于事件涉及到多少学生,目前没有相关信息发布。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