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48V电路技术
常规汽车的车内电路电压为12伏,包括启动电机、发动机、蓄电池和车内用电器,采用的电压都是12伏,并且所有的电能存储都采用铅酸蓄电池。
比亚迪的创新在于打破了这个延续了百年且普及全球的传统。用自己的招牌——铁电池来取代铅酸蓄电池,并且将电压提升到了48V。别看这一小小的改动,它可真算得上是世界首创。
首先,电池的容量和放电特性得以提升。铁电池的比能量要比铅酸蓄电池大得多,也就是同样体积或重量的铁电池,它的容量更大。而电池容量对于一款混合动力车型的“混合程度”有关键作用。基于电池的改变,比亚迪的绿混与那些仅采用铅酸蓄电池的弱混就会有本质性的区别。
其次,电压的改变将从根本上提升电驱动的动力。喜欢玩电摩的人都知道,24V、36V和48V这几种电压的车子,性能是完全不一样的——48V的动力要比24V好得多。为了配合这个技术,比亚迪还特别开发了低电压、大扭矩、双绕组的电机,从而可以实现48V情况下,有可观的电力驱动效果。如此一来,绿混相比普通的弱混,又进了一大步。
熟悉混动技术的人也许会说了:48V,搞笑,常规混动力都是100V以上的好不好?这个质疑没错,比亚迪的48V技术,电驱动能力肯定要弱于100V,但它的好处也显而易见:无需另外设计一组混合动力系统,而是可以基于常规车型升级改造。整车的技术原理可以与常规车型相当,然后将启动电机与电动机合二为一,启动电池与驱动电池合二为一。这样一来,技术壁垒降低了,成本也变得更加可控。
除此之外,诸如变频压缩机、变频风扇、能量回收系统、自动启停系统等等,都只是常规附带的一些功能而已。
评价:普及则为创举
比亚迪绿混技术虽仍属于弱混范畴,实现难度却远低于中混和强混,如果真能获得好的效果并得以普及,意义不容轻视。
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的混合动力研发一直停滞不前。再加上产业政策的引导,一些车企避重就轻,研发更容易实现却难以普及的纯电动技术。但如何在现有技术上实现并普及混合动力,并尽可能接近甚至达到中混效果,是当下自主车企最应该努力的方向。绿混技术,就不失为一个极具价值的尝试。
目前比亚迪官方给出的数据是百公里节油1.5L左右。这是个看起来直观但不够准确的说法。我们假设这是针对综合工况,没有装配该技术的车型综合工况油耗为7升,节油1.5L就相当于油耗降低20%以上。这样的效果虽不如中混,但明显强于常规弱混,关键的是,绿混实现起来技术壁垒不高,成本仅为5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