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当前风口浪尖中的大同市长耿彦波

13-02-18 23:22 2072次浏览
股如人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今天非常高兴,在我人生中还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多老师,感觉很紧张,简直无法开讲。吴院长说了那么多好话,一路走来,感觉自己是非常普通的一个人。我今天已经是年过半百的人了,是今天可以看到明天的人,是到了所谓叫“老头子”的年龄了,老头子还能干些什么事情呢?作为人生,已经干不了几天了。

大家可能第一次来大同,我对大同的城市建设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大同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当时全国24个,第一个是北京,第二个是成都,第三个就是大同。为什么大同能成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呢?主要原因是在公元398年,大同曾经作为北魏的首都,做了将近百年的首都,同时这又是一个非常独特的首都,因为北魏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北魏人非常了不得,当时他们是原始部落,住在长白山的嘎仙洞,后来逐步兴起,建立了北魏王朝。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少数民族如北魏王朝是军事上的胜利者,也就是征服了汉民族,但是在军事胜利后不久,就在文化上全面地、彻底地向汉民族学。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能够生生不息、能够延续下来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同合力。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1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cotton

13-02-18 23:30

0
现在是汉族全面满化
股如人

13-02-18 23:29

0
在工作方式上,我说了三句话:叫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要开那么多的会。第二句话是全面的问题片面化,我在县里和市里工作过,我是从来不传达领导讲话的,为什么呢?我说领导的讲话比较重要,那么我们把领导的讲话变成我们的语言说出来,把山西话、北京话变成大同话,落实就行了,还传达什么呢?其实我们好多讲话哪有那么多新鲜的东西,其实领导讲话就是好好干,干好了,记住了就行了,所以你不要面面俱到,我们应该全面的看问题,但是你一定要有片面,要有重点。所谓片面就是要求要有重点,你可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办好?把重点干好就行了,因为你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能力。开了那么多的工作会,全晋中市十一个县区,大家都有奖,只有灵石县一个奖也没有,不够意思,起码要有个安慰奖、精神文明奖,我在灵石、大同从来不争第一。我说板凳要坐十年冷,我们干起来最后让说,我们要看结果,不要在过程中争第一,我们要从长远考虑。临汾就是这样的例子,现在临汾各项工作都是第一,我们打的基本功都是要考虑长远的,现在回到灵石看我,起码我还不是个坏人,我让大家还是怀念的,虽然过去了十年时间,老百姓还是怀念的,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是抓住重点。第三句话,重点问题绝对化。绝对化好不好,但是在工作上,重点工程一定要紧紧抓住不放,就是要把他绝对化,就是要集中财力、物力把它重点突破,突破了才能带动全面,千万不能面面俱到。理财之道是什么呢?现在的财政机制是买油的钱不能买辣椒,买辣椒的钱就不能买盐,都是专项的。我在灵石县当县长时,就是辣椒也不要了,油也不要了,菜也不要了,就买盐,把盐做得最大,集中财力办大事,不要面面俱到,中国的很多事情实际上都是人造的,都是关系的。计划经济时,多花钱就高兴,很多时候说弄个第一吧,有些第一是花钱买的,经常下面有人找我,说上面来检查,检查不行就要给通报,要出钱。那么,我就问,不出这个钱有什么后果呢?他说评不上先进,我又问评不上先进又会有什么后果呢?我就说评不上先进也无所谓,今年评不上明年评,三年以后评也可以呀。所以,每年开展表彰会也没有意思,一年才能干多少事,有必要吗?其实三年作为一个周期就已经了不得了,三年能做一件事情就了不得了,你不要希望大变样,没有那么多的事,也没有那么便宜的事。
股如人

13-02-18 23:28

0
规划的第三条原则是整体大于个体,整体大于局部。规划是什么?规划是公共利益的代言人,规划是创造美的过程,规划是控制美的过程。一定要把规划当成一个崇高的事业、一个神圣的事业,只有具有献身精神才能做好规划。局部都是具体的,整体是抽象的,而实际中往往都是局部大于整体。

规划的第四个原则就是历史大于现实。在整个城市规划中,凡是历史的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历史不可以再造,历史不可以复制,祖宗创造的东西,我们今天再有本事是不能复制的。我们今天应该记住两个搞建设的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林徽因。梁思成太伟大了,在1930年代骑着毛驴走遍了山西,发现了唐代的佛光寺。我向上海来的同志讲,我有的,你永远没有,历史不可以倒退,历史不可以再造,但是你有的我将来会有,再过100~200年我再造一个上海是有可能的。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未来是可以创造的,历史是不可以复制的。所以欧洲人对他们的文化奉若神明,对文化保护的意识非常强。德国奔驰车曾经在中国的长城上做过一个广告,在德国放映之后,德国全民反对:你奔驰车是个什么东西,怎么能够上几千年古老的长城上,这是对文物的破坏!结果就取消了这个广告。名画“蒙娜丽莎”在法国曾经丢失过,结果举国哀悼。我们故宫中有多少文物都说不清,避暑山庄丢了文物都不知道,所以我们的文物保护亟待加强。中国有个历史现象,中国文物保护中有一个现象就是外行人老想管内行人的事。
股如人

13-02-18 23:28

0
不留遗憾规划的最大一个要素是就是把规划层面做好,我们很多领导经常认为,规划不就是一个圈吗,规划没有意义,还是赶快做点有实际意义的事情吧。其实规划是个系统,规划是个高度,规划是个未来,我们规划好了怎么会犯错呢?难么在规划中怎么来把握规划呢?我的体会是最重要的把规划做好,把规划把牢。

规划的第一条原则是逻辑大于存在。规划是有其规律的,是有其内在的逻辑的,如果规划小于存在,等于迁就存在,结果导致城市建设走向下坡路,使城市越建设越差。城市建设一定是逻辑要大于存在,做规划一定要按照规划的逻辑,不管存在多大的现实问题,一定要根据逻辑来做规划,不能迁就现状,迁就现状不是规划。可能今天做不到,可是我们的后人呢?我们的不是在规划未来吗?到了未来,我们有些问题就可以解决。

规划的第二条原则是生态大于经济。对于一个城市,该留的一定要留下来,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长远的追求。城市建设存在两个致命伤:一是短期行为,就是为了眼前的利益,为了自己的政绩,牺牲长远。比如说大同去年拍卖了一块土地,留了15亩地,代价是3000万,那么从短期来看,我舍不舍得把这笔财富留给后人?二是浮躁心态,就是急于出政绩。所以生态大于经济,一个城市舍不舍得把黄金地段拿出来作绿地?
股如人

13-02-18 23:27

0
第四,人本就是根本。欧洲的城市把“以人为本”的观念渗透到了城市建设的每一个角落里,跟我们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欧洲城市建设的街道驾驭、公园建设、公共设施等都非常人性化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到了欧洲的城市会感到非常的舒服、非常地舒心的原因。

第五,管理是水平。我们大规模的城市运动就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大家感到我们的城市从外面来看没有一点差别,我们的上海、北京都是如此,和欧洲城市存在很大的差别。但是如果培养一个城市的精神,培养一个城市的文明,却需要很长的时间。欧洲有句话说得好,培养一个暴发户一两年就可以了,培养贵族精神、贵族文化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欧洲的文明、文化、儒雅非常了不得,季羡林老先生在《欧洲十年》中写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二战后期,柏林被盟军包围,被断水、断电,柏林的冬天非常寒冷,不亚于中国的寒冷的北方。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只能上山砍木头取暖过冬。当时的政府定了一条,就是让护林人上山在能砍的树上做了标记,只有濒临死亡的老树是可以砍得,小树和健壮的树是不能砍得。这个国家是即将灭亡的国家,这个政府是即将不复存在的政府,市民普遍存在恐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做了标记的树被砍伐以外,没有一个人去砍伐没有标记的树!德国人的文明、守规则真是让人震撼!这就是为什么德国摔倒几次又很快站起来几次的原因,这个伟大民族的背后就是伟大的文化,所以欧洲的文明能够传承下来是有其中的原因的。
股如人

13-02-18 23:26

0
我一直说,当官好比是老师在黑板写的字,当官一张纸,老师不高兴,一擦黑板,就什么也没有了。当官是附加在身上的一些价值,我们还是我们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选择就是咬住牙,往前走,“能经磨难真铁汉,不招人嫉是庸才”。在城市建设中,我们不可能让大家都说好,“作天难作二月天”,在二月天里,蚕需要天气温和,麦子生长需要寒冷,老天都很难做到平衡。还有一句话,“行人望晴农望雨”,行人盼望晴天好利于赶路,农民盼着雨天好利于耕种,老天尚且不能满足所有的需求,所以我们不可能让大家都满意。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取舍就是能挨一时骂,不挨千秋骂,这就是我们多年来的选择。如果你怕挨一时骂,那么你就要挨千秋骂。正如林肯所说,人生的责任你总要承担,你逃掉这个,你逃不掉那个;你逃掉眼前的责任,逃不掉历史的责任。这就是我们的第一个选择,即挨一时骂,还是挨千秋骂,我们宁挨一时骂,不挨千秋骂。
是留遗产还是留遗憾,这又是我们做事的一个标准。我们搞建设,是建百年工程、千秋大业,还是今天做建起来明天就后悔的工程?城市建设一定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的城市应该是加法,而不是减法。我们今天的建设和创造,是明天的财富,这样的城市才是有希望的。我么常常是这样,今天的决策看起来就不怎么正确,明天更是错误的,后天就是糟粕,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城市存在这么大量的拆迁。拆迁是为什么?拆迁是为了纠正错误,就是我们犯的错误太多了,所以我们必须纠正,那么纠正错误是要花代价的。其实在城市建设中,哪一个城市的市长都不愿意拆迁,拆迁是大家看不到的,而且拆迁的损失是无形的损失,只有建起来,老百姓才能看到成果,但是我们好多城市不拆能行吗?带着这个问题,我去欧洲的巴黎、慕尼黑等进行调研考察,我就问他们如何进行城市的拆迁?他们说,我们的城市建设执行的是300年前的规划,从来没有拆迁。
股如人

13-02-18 23:24

0
那么大同如何来打造乐居城市、特色城市呢?我们是这样来构想的,就是我们在城市的大容器里面装着两个景观,以御河为中线,一边是历史文化名城,一边是生态园林城市,一个传统,一个现代;一个文化,一个生态,这两个文化就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就会形成一种张力,进而形成一种魅力,最终形成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想,历史文化让人迷醉,自然山水城市让人留恋。人类一是从水里出来的,一是从树上出来的,所以人有两大天性,即喜欢水和树林,自然园林会给人带来心灵上的欢愉,人会感到非常高兴。特色城市让人留恋往返,让人终生记忆。在中国城市化运动中最可怕的就是“千城一面”,没有特色,都是高楼大厦、水泥森林。而特色的城市都是让人记忆的,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我们要构建具有鲜明特色,温暖的、温馨的城市。温暖的城市让人留恋,我是按照这样一个目标来建设我们的历史文化名城。去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复原工程,今年开工了十大工程,包括东城墙,今年力争把东城墙恢复起来,明年北城墙、南城墙,后年西城墙。城市里的主要景观,如文庙、关帝庙、华严寺、善化寺、清真寺、重阳宫等,下一步我们还要恢复总政署、府衙、代王府等。过去我们的传统文化城市是个水平城市,就是连续的、连片的四合院,现在我们要形成一个流动的、乐感的城市。建筑不是被成为立体的雕塑,凝固的音乐吗?我们就是要打造这样一个历史的、文化的一个景观。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四合院,靠连续的空间来取胜。到了欧洲,欧洲那么伟大的教堂,延续几百年,他们是靠单体建筑来成为亮点的。我们主要是靠一个群体的整体性,靠整体的完整性来体现美,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最大的美,我们就是要以此来建设我们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御河新区我们要打造一个最现代化的城市,也就是一个完全现代化的作品,当然我们这是有传承的、有文脉的、有继续性的、有特色的。在新区我们有文瀛湖,其面积相当于西湖,有10公里长、1公里宽的御河,这是我们的主要景观、生态廊道,我们在新区提了一个口号:“生态城市,我们的家园”。同时我们建筑全部是请大师设计,我们的图书馆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系主任科恩设计,我们的博物馆是中国当今年轻一代最优秀的设计大师崔凯设计,我们的大剧院、会议中心都是请国际大师设计,进而营造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这是大家所看到和所听到的基本情况,我向各位老师做一汇报。
股如人

13-02-18 23:24

0
我们怎么来打造大同这个城市?怎么来规划这个城市?一个好的城市有三个标准:一是宜居城市,也就是非常适合生活的城市;二是利居城市,也就是适合创业、方便人生创造的城市;三是乐居城市,是快乐地居住的城市,它是在宜居城市和利居城市基础上的再创造。乐居城市有两个指标,一是历史文化名城,如巴黎、威尼斯等历史文化名城都保留了古老的文化;二是山水园林城市。达到以上两个标准的城市,才叫乐居城市。大同市政建设就是按照乐居城市的最高标准进行谋篇布局的。我一直讲,我们大同不可能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我们如果比大,那么我们连太原也比不上。因为太原是省会城市,而大同仅仅是一个经济城市。我们不会与别的城市比大,但是大同要做一个最有特色的城市。在中国的历史上,在中国城市建设的伟大的运动中,大同要打造自己的特色,以自己的特色来寻找自己的定位和位置。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