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几大重要电子展即将开始,行业全新动向和数据值得关注:
1、大屏触控蓝海爆发已近在咫尺。触控已成为生活惯,在娱乐端向商务端拓展中带有触控功能的超级本将成为多屏合一载体;中大屏触控斯市场规模将是小屏的1.8 倍,且在Wintel 联盟推动下,渗透过程将显著快于小屏市场。预计终极超级本带来的触控大屏浪潮将在13Q2 爆发,全年渗透率有望突破30%。明确行业供需缺口,供不应求将至少持续到明年。13 年上半年全球大屏供需将有30%以上的缺口;考虑到扩产时点、良率爬坡以及触控尺寸变大趋势将显著减少有效总产能,预计供给短缺将至少持续至14 年。
2、超级本将成为多屏合一的载体,触控成为其必须功能。由于ARM 构架运算简洁、功耗低,成功主导了移动端市场。但是基于大型商务办公、娱乐等高性能诉求使得ARM 构架力不从心,x86 构架的运算能力优势将保证其在商务端的地位;以此为核心的超级本,在各类形态的优化下满足消费者多样性需求,取得多屏合一的主导地位。作为多屏合一的载体,触控功能已成为超级本标配;英特尔亦在13 年CES 展上明确表示,触控将成为超级本的必须功能。
3、爆发时点临近终极版超级本将在13Q2 集中发布,届时超级本有望带动大屏触控市场的集中爆发。Win8 发布后低价二代超级本已热卖,显示超级本爆发的潜力,预计13Q2的三代超级本销量将更值得期待。GFK 数据显示,12 年11 月全球触控NB 中,华硕以35%市占率位居第一;其11.6 寸Vivobook 最低只要499美元,是其能在现阶段热卖的主要原因。目前,华硕Vivobook 单一尺寸月供应量约20 万,但由于触控面板产能不足,无法达到其30-40 万台的规划。华硕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已在创新性推出上网本得到体现,现阶段华硕积极的表现已成为超级本爆发的风向标之一;后续联想平价机种推出、惠普触控产品铺货等将使得13Q2 大屏触控热潮更为确定。
4、终端厂商与触控厂商已共同决定大屏将多数采用OGS 技术。目前90%以上新推超级本机种采用OGS 形式,未来随着良率与规模优势的提升,OGS 技术将稳定表现于大屏触控领域;而从触控厂商的产能布局角度,OGS 的占比亦有较高比例(由于多数厂商未披露占比情况,未统计出准确数值),考虑到GG sensor 与OGS sensor 在技术门槛上相差不大,可以把玻璃式均看作有效供给产能。消费者先前没有触控NB 的经验,使得触控厂商谨慎扩产,目前大量的触控产能,都是用来生产智慧手机和平板电脑;切割10 寸以上的3 代线以上触摸屏产能供应紧缺。我们统计了全球核心厂商3 代以上大屏触控产线的供给情况(假设均切割10 寸屏),12 年底全球大屏供给产能约510 万平方米,相对于13 年大屏需求量将有32%的缺口;考虑已有扩产计划后,13 年底全球大屏供给产能提升至812 万平方,相对于13 年需求基本实现平衡。但由于我们是按照扩产后理论产能计算,13 年底产能并不代表全年实际产能。综合认为,2013 年为大屏触控元年,全年将呈现供不应求状态;而考虑扩产多集中于下半年,2013 年上半年供需缺口将在30%以上。
拓墣产业研究所预测,2012年全球触控屏模块出货可望达到12亿片,年增长率约为26%,2013年全球触控屏模块出货量预计达13.8亿片,年增长率约为15%,其中单片玻璃(OGS)方案最看涨。预计在贴合良率提升以及Windows 8带动下,OGS触控屏市场可望在2013年大幅成长。NPD DisplaySearch预估,2012年全球触控面板产值将达到近160亿美元,2018年全球触控产值将翻倍成长至319亿美元。预计触控屏在笔记本电脑与平板电脑这两大市场的产值将从2011年的29亿美元,升至2015年的57亿美元。2011年平板电脑用触控出货量增长3倍,出货量达7,960万片,预估2012年超过1.3亿片,2013年更将达1.9亿,超30亿美元。其中,OGS触控屏的产值在2012年可望达到3,000万美元,预计2013-2014年OGS触控屏的产值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接下来几年,薄型化、重量轻,以及低成本产品成长等因素,将是推动触控持续成长动力。从应用面来看,AIO与车用显示器等,也将成为触控市场成长动能。这些应用也将推动触控技术往高穿透率、低能耗、多点触控及手势与体感操作等方面发展。
工研院IEK指出,iPhone 5导入内嵌式(In-Cell)触控技术将引发触控产业重新洗牌,面板厂将掌握触控市场主导权,触控模组产业将多元化发展。预计2013年全球手机销售量估达20.23亿支,其中中高端机种约占33%,按照其中25%采用in-cell触控技术产品预估,2013年全球in-cell触控手机上看1.7亿支,2015年达到2.6亿支,2017年达4.1亿支。2013-2017年期间,全球采用in-cell触控面板手机的出货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5%。
2012年全球触控模块产业中,台湾地区约占43%市场,产值达新台币1650亿元,但全部是传统外挂式触控面板。传统外挂式触控面板厂商因没有TFT-LCD光罩制程,因此无法生产in-cell触控面板,预计将转向OGS单片式玻璃触控技术或扩大贴合业务(Lamination)、投入大尺寸产品应用如笔记本电脑、AIO PC等新市场。台湾地区液晶面板厂商则有机会利用in-cell触控技术,重新整合主导触控与液晶面板产业的整合,扩大产业生态链影响力。
PIDA光电科技工业协进会表示,价格和制程技术限制着AMOLED显示器朝大尺寸领域发展。2012年AMOLED面板应用于智能手机的出货渗透率约达15.3%,预估2013年渗透率将提升到19.4%;而AMOLED面板应用于平板电脑的渗透率在2012年约4.7%,预估2013年可能提高到6%以上;笔记型电脑、监视器、电视等大尺寸应用,2012-2014年,AMOLED面板的渗透率可能都在1%以内。2012年全球OLED产值约达82亿美元,其中,智能手机是最主要应用,预估未来OLED应用将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照明为主,2015年全球OLED产值可望达到204亿美元。但实际发展时程仍需视良率、成本、技术改善情况而定。至于大尺寸AMOLED面板与4K2K液晶面板的竞逐,以面板大厂包括群创、友达都积极推出4K2K液晶面板,甚至于韩厂三星也略有放缓大尺寸OLED面板量产时程、转向冲刺大尺寸4K2K液晶面板之势来看,4K2K超高解析度液晶面板的发展应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