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王者归来三部曲之一:狂欢!一万点的噩梦

13-02-06 21:40 4416次浏览
goldwolf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中国股市将会迎来一万点,2007年十月份,我在闽发写下《中国股市未来可能的三种走势》一文描述了我眼中的一万点噩梦,并断定政府绝不会让此类事件发生,后来的股市走势基本按预想中进行。

但现在我认为一万点很快会出现在所有中国人的面前,大家一觉醒来噩梦成真!投资者也不要欢欣鼓舞,因为无人可以逃脱噩梦。
在我的认知里面,形势越糟糕股市越会大涨直至大崩溃大萧条的到来,这是资本的宿命,因此熊市才是国民的福音,古今资本市场概莫能外。
噩梦之所以会成为现实和世界形势是息息相关的。
1998年中国政府被迫制造了900亿人民币赤字,股市在1999—2001年从1000点涨到了2000点。当时的背景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说是东南亚其实危机遍布全球,发起者美国笑到了最后。
2009年,中国政府的赤字达到了9500亿人民币,相应的股市在未来两三年将会上涨到20000点,这次的背景是史无前例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国会不会再次笑到最后现在还不能下结论,但全球各主权政府都在狂印钞票,因为美元的硬通货地位,在美元不负责任的滥印背景下,谁不跟着印谁吃亏,和美元紧密捆绑的中国虽然享受到了铸币税的好处,但自身的损失将会越来越冲淡这种好处。
通胀是所有国家的大敌,没人希望看到通胀的出现,滞胀就更可怕了,但在全球狂印法币的热潮中,滞胀不可避免的来到了世界,现在大家比的不过是谁能坚持到最后不胀死而已。
中国股市在进行大扩容,为未来海一样的货币拓宽容纳渠道,因为来的不光是国内的派生货币,还有滚滚而来的世界范围内的货币。那些诅咒扩容的人没看到即将到来的洪水将淹没一切地上建筑物,2001年股市大扩容开始时,证券报刊上除了骂就是骂,只有周小川后来说了实话,现在买股票亏
将来不买更亏。后来的进程表明小川同志是个实在人。
联通成为流通之王,中石油也在跃跃欲试,重剑无锋!
暗战紧锣密鼓的进行,全球的货币洪水正在有计划地调往中国,中国也在严阵以待,股指期货毫无悬念的将会成为决战的场所,只有股指期货可以海量消灭海量的货币。
我的认知里面,中国的危机模式是社会危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在股指越过一万点后,中国的危机将进入到最后的高危状态。
和绝大多数价值投资者的判断相反,我并不认为牛市的基础在于上市公司的价值,信贷的规模才是牛市的基础,催发信贷就是催发牛市,限制信贷就是催发熊市,没有信贷就没必要有股市和资本市场。
98年,土豆丝3元钱一大盘,现在6元钱一中盘。站在洪水之上忘洋兴叹。
狂欢吧!尽情享受天上撒钱的梦幻人生吧,60年前,中国人也经历了一次,拿钱糊窗户和替代手纸,人人都有钱,人人都不缺钱。
股牛头上插上了钢刀,双眼充满了兴奋的血红,干燥的空气中弥漫着兴奋的焦躁,突的一声响,牛奋蹄而去,后边跟满了追随者,没有人可以停下,停下就会被后面的踩死,更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牛的前进,非洲草原上狮群也不敢对狂奔起来的牛群有什么想法,在力尽的终点股牛将噩梦的
大门一头撞开。
折腾与被折腾是资本生命的内容,折腾别人是一种邪恶,被别人折腾则是一场噩梦。
美国邪恶的给日本制造了一场十年噩梦,现在则是全球在经历一场噩梦。罗杰斯表情轻松的说:未来世界将迎来货币危机。
危机!危机!没有危机王者如何归来!

2009.5
打开淘股吧APP
7
评论(2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goldwolf

13-04-19 16:12

0
人民币四天升值超去年全年 热钱两月涌万亿

花旗报告称80%热钱流向中国 人民币资产成首选目标

贴两个标题吧,不加链接了。货币以邻为壑的时代来临。
欧元寄希望于碳交易的努力受到了毁灭性打击,美元维持霸权的唯一办法就是动用所有可能动用的手段搞乱其它地区的货币体系。
未来的世界在剧烈通胀之后,将陷入长期的大萧条中,人类未来20年的主要工作就是抗击大萧条,谁能将人类从大萧条中引领出来,谁就自然成为世界的领导者。
goldwolf

13-04-12 13:30

0
世界进入“以邻为壑”的货币战争状态,财富的幻觉麻痹了大众,就像毒品的虚幻使人忘记了现实的艰辛并丧失了改变现实的勇气和能力。
goldwolf

13-04-12 13:23

0
货币存量首破百万亿
中新网4月12日电(金融频道 安利敏)央行11日公布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3.61万亿元,货币存量首度突破百万亿。近年来,有关内地货币超发及其可能衍生恶性通胀的讨论不断升温,官方明确表态驳斥所谓“货币超发论”。

  广义货币供应量首超百万亿 货币超发论再引喧嚣

  昨日央行发布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3.61万亿元,货币存量首度超过百万亿元。近年来有关内地货币超发的讨论不断升温,一季度广义货币“存量超百万”或再度引“超发论”一波喧嚣。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11日公布《201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高0.5个和1.9个百分点。

  央行此前公布数据显示, 2012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97.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8%。比较可以看出来,今年年初,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幅超15%,远高于去年13.8%的平均增长速度。

  近年来,中国M2存量呈现“加速度”上涨态势。2000年时,M2约为13万亿元,至2008年还未达到50万亿,但近五年来M2的增长上演“狂飙突进”的一幕:2012年已达97.4万亿。

  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的另一个特征是,M2增速持续大幅高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造成M2存量占GDP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而2012年M2占GDP之比逐渐攀升增长到目前的近190%,引发市场关于货币超发、物价上涨的热议。

  高企的广义货币存量、较快的货币存量增速必将引发市场对“货币超发”的疑虑。随着M2的“破百”,M2与“货币超发”“房价上涨”等联系起来,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周小川驳斥“货币超发推高物价论” 货币政策强调控通胀

  近年来,关于人民币是否超发的话题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有关内地货币超发及其可能衍生恶性通胀的讨论不断升温,对此,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多次表态予以驳斥。

  受经济复苏乏力、主权债务飙升、全球贸易增长低迷等因素影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祭出“量化宽松”大旗。尽管我国并没有采取主动增发货币的措施,但从广义货币M2存量和增量来看,我国广义货币M2存量和增量均居世界第一。

  2012年,中国的M2接近GDP的1.9倍,在国际上处于较高的水平。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刺激计划之后的高通胀,被当作“货币超发”的后果。

  周小川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过往10年中国M2/GDP有所提高,在他看来,客观原因在于我国处于市场化转轨时期,货币化进程加快,但也确实反映了中国经济金融结构中储蓄率过高、直接融资发展不足等现实问题。

  面对高额M2引发突发通胀的担忧,周小川解释道,如果央行能够控制M2的增长率,将其保持在合适的水平,就不会导致突发性的物价上涨,因此M2的总量和“堰塞湖”不是一回事。

  周小川还指出,今年定13%左右的广义货币供应量预期增长目标,如果与去年和前年实际实现的数字相比,应该是趋于更紧一点,这表明今年货币政策对于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强调。周小川指出,中央银行高度重视保持低通货膨胀的目标,“货币政策有四个目标,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中央银行最强调的还是物价稳定的目标。”

  新闻资料:

  周小川三度表态驳斥“货币超发论”

  2013.3.13

  周小川: M2并非“堰塞湖” 货币政策强调控通胀

  截至今年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已经逼近百万亿。市场对货币超发争议颇多,也有媒体将巨额的M2形容为“堰塞湖”。

  对于高额M2引发突发通胀的担忧,央行行长周小川3月13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回应,如果央行能够控制M2的增长率,将其保持在合适的水平,就不会导致突发性的物价上涨,因此M2的总量和“堰塞湖”不是 一回事。

  周小川称,两个因素导致我国M2/GDP的比重较高。一是国民经济中的储蓄率在全球来讲相对较高;二是我国间接融资比重较高,大量资金从银行存款变为银行贷款。

  但从国际范围看,我国的M2/GDP并非最高,日本等其他国家均高于我国,这些国家并不见得就有高通胀。“日本迄今还在担心通货紧缩,还在力求走出通缩。”周小川说。

  周小川在3月13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央银行历来高度重视消费物价指数。因此我们打算通过货币政策等其他措施,希望能够稳定物价、 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周小川指出,中央银行高度重视保持低通货膨胀的目标,“货币政策有四个目标,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中央银行最强调的还是物价稳定的目标。”

  周小川说,从数量上来看,今年定13%左右的广义货币供应量预期增长目标,如果与去年和前年实际实现的数字相比,应该是趋于更紧一点,这表明对于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强调。当然历史上货币政策也有过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提法,那是朝比较紧的方向强调。当前的提法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也就是比较中性的取向。

  2012.11.18

  周小川回应货币超发质疑:“凡药三分毒”

  2012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金融街论坛上发表演讲。周小川对2008年应对金融危机时超发货币做出解释。

  周小川称,中国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经济,于是采取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吃药肯定有一点副作用”,如果当时退出政策再快一点效果可能更好。

  “大力度防范危机的调控,叫凡药三分毒,吃药肯定有一点副作用,为了防止副作用后面的展现,我们要强调适时退出。”周小川说。刺激政策之后,中国率先强劲复苏,但通货膨胀也由此抬头。

  2010年11月,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不过,周小川也坦承:“现在回顾起来,如果能够再做快一点,也许更好一点。当时争论是非常激烈的,关键在于前瞻性判断并不容易。”

  2011.3.18

  周小川驳货币超发推涨物价论 称两者无必然联系

  2011年3月18日周小川在中国人民银行第69次学术讲座上发表讲话《中央银行治理研究:议题与要点》,其中就谈到大家热议的“货币超发”问题。针对近年时常有人提出中国“货币超发”这一概念,并将它解释为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周小川提出了不同看法。

  周小川指出,在中国,“货币超发”这个说法,接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所谓“非经济发行”的概念。非经济发行指超过实体经济需要量的货币供应,经济发行则指货币供应量正好符合实体经济需求。由于过去中国所统计的实体经济只涵盖物质部门,不包括服务业,所以,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及经济快速发展,货币供应量很快就超过当时统计口径的“实体经济”的需要,表现为超经济发行,即所谓“货币超发”。但实际上,货币供应不仅是满足实物经济的需要,还需满足服务业及金融市场的需要。

  周小川还指出,由于多数研究和实证检验证明,调控货币供应量与中央银行保持物价稳定的目标之间并无必然联系,货币供应量这个指标,在西方学术界基本上已被弃用。(中新网金融频道)
追逐人生

13-02-11 23:12

0
留名,看是否验证
goldwolf

13-02-11 22:17

0
中国货币超发严重 
以高货币增量拉动GDP表面增长
1992~2011年中国大陆GDP累积数据:190%
 1992~2011年人民币发行量累积数据:389.53%
按照美英欧等发达国家货币发行量应是GDP的60~70%,比如美元不能超过GDP的70%,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美元发行量是GDP的60%。现在到处骂美元发水,但是这几年美元发行量没有超发,反而收缩。
 按国际惯例,货币发行量在GDP的60~70%,取其中间数:65%。那么每年人民币比国际惯例多发行35%:
190x35%=66.5%
1992年~2011年按国际惯例人民币多发行66.5%。
1992~2011年人民币比GDP增发:389.53—190=199.53%
 再加国际惯例多发的66.5%,总数为:
199.53+66.5=226.3%
从改革开放来的1978年至1991年人民币也以15%以上发行,既超GDP数值的一半以上发行,那时属计划经济,不计算它们。且兑外汇是双轨制,到1992年汇改单轨制,人民币兑美元定在1:8.3。
1992年~2011年人民币超发了226.3%,人民币兑美元反而升到1:6.3。
2011年12月末人民币M2总量是:85.16万亿。
 超发的货币:
 85.16除226.3%=37.6314万亿
 即人民币标准发行量是:37.6314万亿。
85.16—37.6314=47.5286万亿
人民币超发总量是:47.5286万亿。
 按照人民币兑美元真实汇率,即1992年单轨制后是8.3:1。
人民币与美元实际汇率是:
  超发人民币倍率乘以(1992年)人民币与美元汇率8.3,再加(1992年)人民币与美元8.3,即:
 8.3x226.3%+8.3=27.0829
 27.0829:1
这跟我另外一篇<人民币兑美元真实汇率是28.386:1>数据相近,那篇文率汇率是以外汇储备数额计算出来的。这里是以GDP与发钞量计算出来的。
 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美元与人民币汇率数据都差不多。
 从1992年汇率单轨开始,中国大陆仍然是两个外汇市场,一个官方汇率,一个是黑市汇率。因为中国大陆强制结汇,私人需要外汇只能黑市购买。从1993年黑市兑港元是100:110,兑美元是1:9.0到1997年黑市兑港元是100:120,兑美元是1:10。因为汇率单轨制后,人民币一直在超发,超发反映在黑市汇率上也是在不断下贬。造就了省港澳上百黑市兑换行业就业队伍。
这些浅显的货币数学加减法美英欧是知道的,中国大陆经济决策层也知道的。
超感警探

13-02-08 08:29

0
好文
买黄金吧
万民草草

13-02-08 08:06

0
终于又看到了金狼兄
空谷无心

13-02-06 22:13

0
干推
孤独不寂寞

13-02-06 21:59

0
.
一万点

13-02-06 21:57

0
goldwolf顶goldwolf好文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