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增计划”成就日本大牛市:29年涨28倍
从1960年12月27日的1346.41点到1989年12月29日的38957.44点,日经225指数经历了29年上涨28倍的大牛市。而正是在1960年12月27日那天,日本推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成为日本经济再次腾飞的起点。
日本上世纪60年代初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由其1957年~1958年的经济萧条所触发。
招商证券 (行情 股吧 买卖点)研究报告指出,萧条暴露出日本经济存在双重结构、个人消费不足以及过度依赖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等诸多结构问题。而出台“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原因无外乎在于化解国家经济中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铸造了日本经济的黄金年代。计划规定到1970年GNP较1960年度翻一番,实际结果是增加了2.12倍,日本工人的工资指数增长了近1.7倍。日本国民生活和社会文化指标,如各种家庭耐用消费品彩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微波炉、热水器、立体声音响等普及率甚至达到90%以上,消费服务业开始加速增长。
更为重要的是,日本“橄榄形社会”逐渐形成。收入的全面提高,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高龄者与年轻人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由于消费内容趋于均衡和一致,使本国国民具有的“中流阶层意识”开始形成,逐渐形成人口接近1亿的中产阶层,成为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
历史数据显示,1960年12月31日日经225指数最高报1356.71点,1970年12月31日最高报2534.4点,10年上涨86%。而1989年12月29日,日经225指数涨到最高点38957.44点,29年上涨了约28倍,成就了日本股市的超级大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