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工信部支持冬虫夏草等名贵中药材产业化人工繁育

13-02-05 22:14 1919次浏览
fcok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星河生物会不会再来一波?

2013年度中药材扶持资金重点支持的范围包括:
(一)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基地
围绕关系全民健康的中药大品种(含中药饮片)和民族药特色品种,特别是中药基本药物和创新药的支撑性原料药材的保障,扶持一批常用大宗和濒危稀缺中药材品种的规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基地;在药材主产区择优扶持优质药材规范化采收、规模化加工、产品质量控制综合性生产加工基地。
(二)名贵中药材产业化生产基地
对于资源稀缺、价格昂贵、野变家技术有基础但尚未有效建立人工繁育基地的名贵中药材,例如穿山甲、羚羊角、冬虫夏草、霍山石斛、重楼、川贝母等,通过实施名贵中药材产业化项目,加快良种扩大繁育基地建设,解决资源严重短缺传统名贵中成药生产难以为继问题,为传承发展经典名方中药创造条件。
(三)滚动支持项目
为鼓励项目单位真正用好扶持资金,使项目取得预期成效,将在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的同时,根据年度资金计划和绩效考核情况,统筹安排资金对部分优秀项目予以滚动支持。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lyggyzq

13-02-05 23:26

0
金花股份 虎骨粉
goldding

13-02-05 23:02

0
中午的新闻你说呢?
fcok

13-02-05 22:36

0
广东虫草获批新资源食品[图] 发布时间: 2013-02-01  |  作者:李诚斌 2013年02月01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李诚斌 图为人工栽培的广东虫草。  本报讯(李诚斌)日前,由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专家李泰辉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历时近10年时间从发现到人工驯化成功,并实现工厂化栽培的广东虫草被卫生部正式批准为新资源食品。 
  广东虫草是目前已知广东省特有的虫草种类,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子囊菌门、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广东虫草的科学学名为Cordyceps guangdongensis T.H. Li, Q.Y. Lin & B. Song,由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李泰辉博士等专家发现、研究并按国际命名法规命名,经国际同行专家审定并发表于国际真菌学杂志Mycotaxon,从而成为国际公认的正式名称。2008年12月,由广东省微生物所主持承担完成的“一种高活性野生虫草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项目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和鉴定,评价该项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广东虫草作为世界上第二种可人工栽培的虫草,与冬虫夏草、蛹虫草同属虫草的不同种,冬虫夏草子实体子座(虫草的上部分)为暗灰褐色到灰黑褐色,其天然子实体只生长于喜玛拉雅山脉及周围的寒冷的高山地区,目前还不能规模化人工栽培生产;可栽培的蛹虫草子实体颜色为橙黄色,与冬虫夏草显著不同;而广东虫草子实体子座则为灰色到带点橄榄绿的灰褐色,成分和颜色与冬虫夏草更为接近,天然子实体则长在我国亚热带地区,经对其生物学及驯化栽培技术研究,目前已成功驯化成可以规模化栽培生产的新品种。目前该所对相关的生产菌株及人工栽培方法已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加以保护。 

  经广东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毒理试验证明,食用广东虫草子实体安全无毒。前期药理研究显示,广东虫草子实体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抗疲劳及延缓衰老作用,具有对禽流感病毒小鼠肺的保护作用、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作用以及免疫力调节作用等。据研究人员介绍,就虫草的成分组成而言,就虫草素含量和腺苷含量方面而言,广东虫草低于蛹虫草但优于冬虫夏草;而在虫草酸含量方面,广东虫草接近甚至高于冬虫夏草;在脂肪酸组成方面,广东虫草与冬虫夏草基本一致,主要为亚油酸、油酸和棕榈酸。广东虫草具有许多与冬虫夏草一致甚至更明显的药理功效,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目前,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李泰辉研究团队正对其实施产业化推广,并对其功效与机理及发挥功效的有效成分等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科技日报)
fcok

13-02-05 22:35

0
药监局:天然药物一般不应以野生动植物为原材料
www.eastmoney.com2013年02月05日 20:05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0) 
  据国家食品(行情 专区)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印发《天然药物新药研究技术要求》。《技术要求》明确,为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保护生态环境,天然药物一般不应以野生动植物为原材料(行情 专区)。 

  《技术要求》提出,天然药物的研制应当符合现代医药(行情 专区)理论,注重试验研究证据,体现临床应用价值,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和质量稳定均一。 

  《技术要求》提出,为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保护生态环境,天然药物一般不应以野生动植物为原材料,若确需使用非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为原材料的,应提供相关研究资料证明相应品种的生产不会对资源及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如可使用不影响其生长、繁殖的药用部位为原材料等。 

  《技术要求》规定,为保证上市后天然药物质量的稳定均一,应对天然药物的生产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应研究明确天然药物所含活性成份,并建立全面反映天然药物质量的标准。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