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敌弹于国门之外”
“御敌弹于国门之外”,这对于拦截核弹头是特别有利的。由于大气层外有利于采用红外导引头,对目标的捕捉、跟踪距离远,而且不受大气中的天气影响,可全天候实施拦截,还有就是在释放诱饵前击毁导弹,可提高拦截效率。
再次,构建反导系统将使中国的武器系统更加完善。古往今来任何武器装备系统的发展都不外乎由“矛”和“盾”构成的,前者属攻击型,后者属防御型。两者的意义同样重要,缺一不可。“矛”的意义在于可以威慑对方,使其不敢先动手;“盾”的意义则是化解对方的威慑,消除自己的后顾之忧,实际上也就间接强化了自己的威慑性。如果说中国当年成功试爆原子弹,属于“矛”里面的划时代成就的话,那么此次反导试验则属于“盾”里面的划时代成就。对于这次试验成功的意义,有人将之与当年的原子弹试爆成功相比,也确有道理。中国反导系统的完善是用于防御目的,是一种盾牌,这种盾牌与中国各种导弹结合起来,就形成一个攻防兼备的完整武器装备系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中国武器装备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对于提升国土防御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此外,这次反导试验表明中国发展军力是透明的。这次中国接受2007年那次试验后被美国操纵国际舆论的教训,主动发消息。当然,反卫涉及到空间碎片和太空武器化的问题,要敏感和复杂一些,但中国主动发布消息的行为,有利于增信释疑──尤其是对那些与中国没有利害冲突的国家。新闻稿说“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已经把问题的实质说清楚了。对美国,中国一方面表明自己有了反导能力,另一方面也不想让这个事情再被操作敏感化。
最后,还要说明一点,就是中国发展反导系统决不是参与国际军备竞赛。中国有权拥有自己的反导系统,因为发展反导系统是中国现代化乃至军事现代化必走的一步。但中国建设自己的反导系统不会参加国际军备竞赛,同时中国的反导系统不会推动太空军备竞赛。国际社会和国内一些所谓的军事专家也不要狂热地解读此次中国的陆基中段拦截技术试验,更不能将此次反导试验与美国对台军售作毫无根据的枉自解读。中国发展反导系统完全不同于美国的反导系统,是为了保持太空战略平衡,确保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而美国的反导系统却不断致力于太空军事化,已计划部署太空激光拦截武器、反卫星卫星等,都为太空军事化增添了新的变数。
(作者系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研究所教授)
《科学时报》 (2010-1-27 A3 国防)
[第32楼] 引用
@Ta